第203章:長途奔襲

字數:6169   加入書籤

A+A-




    閱讀了總參謀部的命令之後,張宗昌說道:“按照命令,繞過其他目標,直接襲擊庫倫,從作戰來說是最有利的辦法,可以快速的解決偽政權,是最好的作戰方略。但是一千多裏的行軍,要保住機密不被發現也是很難的,還是要想一些辦法。”

    此時蒙古的人口是75萬人(準確數字),蒙古省東西長四千裏,南北寬兩千裏。從麵積上說,它等於東起江蘇,西到四川,南起廣東北到河南這十幾個省。在現代,一個小城市的城區人口就有70萬。想象一下,進入蒙古差不多等於進入了無人之地。這種環境,收複了首府庫倫也就等於收複了全省,別的地方幾乎沒有人影。

    從特別縱隊所在地烏梁素海到蒙古省的距離非常近,隻有兩百多裏。從進入蒙古行省到庫倫卻超過1500裏,幾乎從蒙古的南端直到北端,穿越全省。蒙古少山地,山地都在西部和西北部,因此特別縱隊行軍的這一路都是草原或者戈壁灘。庫倫處於山區的邊沿,並且其北部的山,地勢也很平緩,應該算是丘陵地形。

    大草原上一望無際,登高瞭望,幾十裏內都一覽無餘,因此數萬大軍行動,完全保密隱蔽行蹤是很困難的。張宗昌憂慮的就是這一點,的確要想辦法。

    此時的偽蒙古國已經成立好幾年了,那麽蒙古省與綏遠、察哈爾等省的邊界,對於蒙古一方就算是國界了。可是此時的邊界絕對沒有現代那麽正規,什麽界碑、鐵絲網、隔離帶都是沒有的。如果有邊防巡邏隊,那也是重要地段,重要的路口,其他的地方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或者是沙石地、戈壁灘,行人什麽時候越過了邊界,自己都不知道,除非是很熟悉的本地人。

    但是,蒙古搞獨立這些年來,蘇聯人垂涎河套地區的富庶,此地距離蒙古又近,蒙古偽軍與蘇軍搞了幾次戰爭,都沒能得手,因此,綏遠與蒙古之間的這一段邊界屬於敏感地區,蒙古的偽軍,甚至還有蘇軍總是有軍隊駐紮的。

    袁金鎧說道:“......因此,我們的行軍路線還是要避開這一段,那就要向東,甚至進入察哈爾省、熱河省境內,再過境進入蒙古省。草原上地廣人稀,難得見到幾個人,現在,蒙古偽政權正熱衷於‘圈地牧羊’,這一來,草原上的牧民就更少了。這都有利於我軍的隱蔽行動。”

    張宗昌:“潔珊(袁金鎧的字)兄說的對,路線是要改一下,繞一些路。還有就是大軍的前哨、斥候要多,遠遠的散布出去,見到牧民,就抓起來,收容到咱們的隊伍中,避免他們泄露消息。可是,如果遭遇偽軍的小股部隊還是有麻煩,他們都是騎兵,跑得快,萬一他娘的漏網了就走漏了消息。”

    張宗昌說著說著就漏出了髒話,袁金鎧一笑,說道:“這是難免的,補救的辦法就要靠咱們的老毛子士兵的那張臉了。讓部隊都換上蘇聯紅軍的軍服,冒充蘇軍,迷惑偽蒙軍,也許能收到奇效。還有,就是預計能碰到偽蒙軍的地區,我們可以采用夜間行軍,白天休息隱蔽的辦法。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數萬大軍,上千裏的行程還是難於完全封鎖消息啊!”

    張宗昌:“兵貴神速,我帶著第一支隊(師級)輕裝先行,潔珊兄帶著第二支隊、縱隊部和輜重等隨後跟進。隻要我們速度快,走漏了消息也不怕。”

    特別縱隊的裝備適於蒙古草原,士兵全部騎馬,火炮等重裝備大部分使用汽車,也有大量的馬車,因此行進速度會很快。步兵行軍的標準是一日40到80裏。騎兵一日150裏到200多裏也很正常。如果偽蒙軍缺少無線電報,靠騎兵傳遞消息,就未必及時了。

    ......

    3月11日,嚴冬過去了,大地回暖,已經是春天了。特別縱隊出動了。

    特別縱隊的訓練基地在烏梁素海,那是為了保密,它屬於綏遠省。但是,給他們作戰的後勤補給卻是熱河,那裏是東北軍的地盤,背靠著承德、赤峰、阜新這幾個大城市,則糧草、被服、油料、武器彈藥的補給就要依靠熱河了。

    一方麵為了躲避蒙古南部的敏感地區,另一方麵也要與第三軍(駐地熱河)的兵站取得聯係,所以,特別縱隊從烏梁素海一出發就向東,從北麵繞過包頭(晉綏軍的地盤),出了綏遠省,穿過察哈爾省北部草原,直奔熱河省的錫林格勒草原。這一程就是七八百裏,還是在自己的地盤上,沒有進入戰區,他們的行軍速度一般,日行一百多裏,用了五天。

    在錫林格勒與第三軍接上頭,在這裏他們的輜重中加入了一批礦石收音機,不用說也知道了,這是準備的宣傳手段。

    東北之聲廣播電台的一批設備已經提前到了錫林格勒,並架設了發射天線,一切就緒,就等特別縱隊的捷報了。收複庫倫之日,電台就開始播音,用蒙漢雙語播出,覆蓋整個蒙古地區。這批礦石收音機是免費贈送給蒙古民眾的,整個蒙古都沒有電力供應,電子管收音機派不上用場,隻能使用這種不需要電源的收音機。

    在部隊即將進入戰區時,袁金鎧履行自己的總教官職責,召集特別縱隊連級以上的全體軍官進行訓話:

    “......你們之中的很多人曾經服務於沙皇時代的俄羅斯,那時候你們忠於沙皇、忠於俄羅斯,並且有人也曾經侵犯我中華的國土,給中國造成傷害。對於你們的這些個人經曆,我們認為是事出有因,你們個人的這一段曆史就算翻過去了。”

    這裏要說明,白俄官兵中的罪大惡極的分子,凡是查明的,在曆次的整頓改編中已經清除出去了,嚴重的還有判刑做苦役的。

    “現在你們是東北軍政府治理下的中國人了,你們也是東北軍的一員,你們也已經宣誓效忠於中國,效忠於張大帥。我中華是多民族的國家,他的博大胸懷也能夠容納俄羅斯的民族,你們的家人也生活在中國的大地上,你們也不能辜負自己親人的希望(有點威脅的味道)。因此,你們要記住:現在你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而不再是蘇聯的國民,更不是蘇聯紅軍。從明天起,你們作戰中將麵臨著蘇聯紅軍和蘇聯的走狗,如果你們中的哪一個忘記了這些,做出對不起中華民族的事,辜負了你們的親人,我東北軍的軍法無情,定然不能饒恕叛逆者!我希望你們好自為之。在作戰中,凡是有戰功者,我東北軍將一視同仁,不吝嗇獎賞。請各位牢記!”

    對於特別縱隊,這種民族的認同教育是經常性的,今天在麵臨著對蘇聯作戰時,重複的教育、提醒是必要的。在中國境內的白俄,本來就是蘇聯紅色政權的敵人,他們被趕出了自己的祖國,其仇恨也是深深的紮根於心中。所以,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對蘇聯紅軍的作戰中不會手軟。這也是東北軍能夠組織這樣一支部隊的原因。可是,麵臨對蘇作戰的時候,提醒一下還是必要的。

    一切就緒,特別縱隊就準備出發了,由此轉向正北,就進入了蒙古省。進入蒙古省境內的時間是3月17日。距離大庫倫還有六百多裏,快速奔襲也就是三天的路程,能否秘密到達,收到突襲的效果,就看這三天了。

    ......

    他們采用大量的前出斥候,偵查道路,抓捕零散的牧民,封鎖消息。冒充蘇聯紅軍,蒙騙少量的偽軍武裝,能抓捕的抓,抓不到的驅逐。張宗昌帶著輕裝的第一支隊,行軍時間主要選擇在夜間,快速奔襲。這幾個辦法還是有效的,最重要的是偽蒙軍小部隊的通信能力太差,完全靠騎兵傳遞消息。致使張宗昌到達庫倫外圍時,偽蒙古政權還沒有反應過來,任何的防禦措施都沒有,攔截的部隊就更沒有了。

    偽蒙古國建國是在1921年,在他們建國之前搞過蒙古自治,當然其背後都是蘇聯人在搞鬼。1919北洋政府的北方邊防軍總司令徐樹錚曾率兵進入蒙古,平定叛亂,迫使蒙古取消自治,回歸中國。在那之後,由於中國國內的亂局,再也無力平定蒙古了,這種局麵到現在已經有11年了。這麽長的時間就導致了蒙古偽政權的麻痹大意,他們沒有想到,中央或者別的力量能遠赴蒙古幹預他們,這是張宗昌能夠完成突襲進軍的主要原因。其次蒙古省內地廣人稀,方圓數千裏的土地上隻有七十多萬人口,讓進入蒙古的人感覺上似乎到了無人之境。張宗昌的大軍又是特意的躲避著不多的幾個小城鎮,采取了一些保密措施。這幾個原因的疊加,造成了大軍奔襲急行軍的成功。

    ......

    這裏提到了徐樹錚,因為,在蒙古問題上他是這個時期唯一有功的功臣,為此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徐樹錚是江蘇人,字又錚,1925年死於馮玉祥之手,時年45歲。他迫使蒙古取消自治,回歸祖國是在1919年。其他的不說了,資料都可以查到。但是有個有趣之事值得一提。

    民國時代對他公認的評價是“有極強才幹,但鋒芒畢露,過於驕狂,膽大敢幹,樹敵太多。”袁世凱曾這樣評論徐樹錚:“又錚其人,亦有小才,如循正軌,可期遠到。但傲岸自是,開罪於人特多”。

    徐樹錚持才傲物是肯定的了,他的才幹到了什麽程度才能得到這個公認的評價呢?

    三國演義中對龐統的出場描寫是他在公堂上處理公案:眼觀狀紙、口問人犯、耳聽口供、筆下判決,這幾樣同時進行,毫不耽擱。

    俗話說“一心不可二用”,一個大腦不能同時做兩件事,這是常識。真有龐統這樣的人嗎?有!徐樹錚就是!

    徐樹錚就有這個本事。

    他在辦公室內辦公,有人來訪,他打招呼,客套寒暄,然後敘話。可是,他的公務過於繁忙,手中拿著文件閱讀,還要提筆批示意見。隻見他一件一件地處理公文,還不時地抬頭看著來訪者,與其熱情談話,一切正常!

    這種本事實在少見,簡直就是個超人!但是徐樹錚持才傲慢驕狂,做事魯莽。還是袁世凱的評價準確,老袁不愧是做領袖的,識人準確!

    趣聞提上一句,其他資料從略。

    ......

    還有一點要說明,特別縱隊有一個中隊的航空兵,為了保密,特別縱隊的長途奔襲過程中,飛機是不能上天的,敵方看到飛機就會警覺起來。偽蒙軍沒有空軍,在蒙古省境內,蘇聯有少量的飛機,也有機場,庫倫就有機場。但是,多年的和平環境,蘇聯的空軍派不上用場,因此,很少有飛機飛行。

    但是,特別縱隊的航空兵是自己的優勢,哪能不用呢?於是,總政訓官帶領的後隊,是邊走邊修建戰地機場,以便於隨時可以提供空中支持。

    東北空軍擁有很多蘇聯的飛機,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u-2”機型(注:字母“u”是俄文字母,因此不讀作“優”,而是讀作“巫”,因此漢語也有翻譯成“烏-2型”,是烏鴉的烏)。這種飛機非常的落後,比如說,它的時速竟然隻有180公裏,比現代是汽車還要慢,在二戰前也算低速的飛機了。還有個頭小,起飛重量低,攜帶彈藥少。但是,它也有很多的優點,某些優點還很獨特。

    舉幾個例子:它對於起飛、降落的跑道要求非常低,普通道路的路麵、田野、草地幾乎不必修補,就可以起降,跑道的長度要求不足40米即可,所以隻要有50米的開闊地,就可以做它的機場。因此,它非常安全,隻要機翼沒有損壞,隨時隨地都可以安全迫降。

    它飛行中可以停機,改為滑翔模式,當然也能重新啟動發動機。這個優點可以讓它節省油料,飛的更遠,也可以在危險區域靜默飛行,沒有聲音。它速度慢,就更方便超低空飛行,幾米的高度也能飛。當然了條件是沒有狂風暴雨。

    再說一個優點:初級飛行員,操控不當時,飛機有可能進入螺旋,就是打著圈的掉下來。這種狀態飛行員跳傘都困難,基本就是等死!可是u-2飛機能自動解除這種危險!操作非常簡單:鬆開操縱杆就可以了。這是飛機設計的時候就有的一項功能。有的飛行員在空戰危險時,可以利用這個性能,主動的進入螺旋,直線下降,到了低空,鬆開操縱杆,飛機就解脫了,從而逃離敵機的獵殺。

    怎麽樣?這幾個優點不錯吧。

    特別縱隊的飛機就是這種機型,編製九架。目的當然是適應草原的環境,地麵部隊隻要有汽油,隨時可以建立臨時機場,能為飛機補充油料即可。

    因而,特別縱隊的長途奔襲,隨時可以得到航空兵的支援。

    長途行軍取得了成功,張宗昌部到達了庫倫,戰鬥即將打響,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203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