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收複蒙古省

字數:5701   加入書籤

A+A-




    張宗昌率領的輕裝奔襲的隊伍是第一支隊(師級),兵力一萬多人,後隊還有第二支隊加縱隊直屬部隊,總兵力兩萬五六千人。這個力量對於蒙古省戰場是個什麽概念呢?

    作為比較,我們看看想當年徐樹錚平定蒙古用了多少兵呢?

    當時的北洋政府出動了一個旅,資料顯示,人數是三千多人(編製太小了)。1919年的7月,該旅的一個連隨徐樹錚到達庫倫,人數沒有說,按一個旅3000人來推算,他這一個連應該是六七十人。徐樹錚帶著幾十個兵就能稱霸庫倫城!時間是兩個月,到了9月,才又到達了一個團,估算應該是一千多人。又過了一個月,到了10月,全旅才到達庫倫,此時的人數是3000(這是資料的準確數據)。

    徐樹錚的3000兵就足以震懾蒙古了,並且最初的兩個月隻有幾十個兵,這也算“重兵”壓境了!蒙古不得不取消自治,回歸中央。

    用這個數據來比較,張宗昌帶去的兵差不多是當年徐樹錚的10倍!那就是絕對的“重兵壓境”了。

    說到蒙古省的這段曆史,我們不得不提一下馮玉祥了。在蒙古搞獨立的這個時間段裏,接近蒙古的北部邊界上,長期以來都是馮玉祥的嫡係勢力範圍,西北軍也是兵強馬壯的,打內戰很厲害,他們出兵蒙古非常方便,為什麽不出兵平定蒙古省呢?如果他出兵,根本就不會有蒙古獨立的可能。

    原因就是一句話——馮玉祥是蘇俄的走狗!馮玉祥在北方,在北京城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蘇俄人的影子。

    立場的不同,徐樹錚就特別的鄙視馮玉祥。徐樹錚在北洋的地位跟高,口才好,為人倨傲,出言都是尖辣刻薄,一針見血,直擊要害,毫不留情麵,他說出來的話句句揭瘡疤,馮玉祥一句也反駁不了。因此馮玉祥對徐樹錚恨得咬牙切齒的,他得個機會抓住了徐樹錚(在廊坊火車站把過路的徐樹錚從火車上抓下來),則立即槍斃,一天都不留。

    ......

    蒙古人口少,出產少,如果不是戰爭需要,他們的確不需要太多的兵,兵多了他們也養不起,這就是偽政權的現狀。

    那麽曆史上蒙古人進犯中原,動撤也是十幾萬騎兵,這怎麽解釋呢?

    蒙古是奴隸製的社會,一個群體就相當一個部落,王爺就是奴隸主。作戰時,下令每戶出一丁,自帶馬匹武器,甚至還要帶口糧(就是幾隻羊)。蒙古人善於騎馬,都有弓馬騎射的功夫,召集起來就是軍隊,也不需要訓練,最多需要王爺準備一批箭矢就可以了。所以古代的軍隊旗幟非常多,那是因為士兵都是跟著旗幟走,缺少了旗幟,沒有訓練的部隊就亂套了。上萬人的部隊中,王爺的親兵(常備兵)不過幾十人、幾百人而已。因此,不作戰的時候沒有幾個兵。現在是熱兵器時代了,他們這種辦法隻能招募耍大刀的騎兵,真正裝備了步槍,有基本訓練的還是沒有幾個人。

    這個問題說清楚了,戰場上的實際戰鬥就好解釋了。關鍵就是蘇軍的那一個營,大約五百到七百人之間。其他的偽蒙兵力已經不在話下了。

    第一個行動的是特別縱隊的航空兵,他們有三個任務:第一是按照粗略的地圖尋找庫倫周圍的飛機場。蘇軍的飛機場肯定是有的,預計沒有幾架飛機,所以東北軍也沒把它當做重點。就算一兩架蘇軍的飛機起飛,東北軍的航空兵也可以對付他們,步兵手裏也有高射機槍和高射炮,少量的敵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第二個任務是撒傳單,進行戰地宣傳。第三當然是支援作戰啦,飛機上都帶了炸彈,也有機槍,可以空戰也可以轟炸。這種小飛機也就是外掛兩枚炸彈,作用有限。

    九架戰機都飛臨到庫倫上空,有三架去尋找蘇軍的機場了,一架飛機在城市區盤旋,灑落飄飄揚揚的紙片,那上麵都是用蒙古文字書寫的。內容不多,很簡潔,就是說明東北軍的身份,來此的目的是鏟除偽蒙政權,恢複蒙古行省,嚴懲迫害喇嘛僧人和其他民眾的凶手,維護藏傳佛教。哲布尊丹巴呼圖克的忠實弟子——袁金鎧大喇嘛就在軍中,他將為蒙古族民眾講經布道和祈福。

    蒙古的文字是拚音文字,采用回鶻(音:huihu)文字母。從外型上,藏文、滿文、蒙古文都很相似,不懂的人無法分辨,那是因為他們都是同樣的回鶻文的字母拚寫的。拚音文字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就是懂得本民族語言的人容易學習,因此,多數人都識字,缺點就是認讀困難。這個我們就不細說了。

    在現代,蒙古國一切都向蘇聯看齊,因此他們使用的拚音是改造的俄文字母,外觀看上去像俄文。當然我們故事的時代還沒有這種文字。

    這就是撒傳單的基礎,因為平民中識字的多,能看懂。

    傳單不僅僅撒向市區,在敵軍兵營裏、偽政府所在地,一樣的拋灑,廣為宣傳。東北軍到來的基本目的,蒙古民眾很快就知道了,偽軍的官兵也能知道,這就達到了宣傳的目的:團結多數民眾,勸降偽軍。

    飛機撒傳單的同時,特別縱隊從東西兩側同時向前推進,特別縱隊麵對的是正規軍,不可小視對方的反抗能力。因此部隊的進攻動作都要嚴格的執行操典,而不是一窩蜂的人海戰術。

    這次的進攻都是以裝甲車為前導,步兵配合,而沒有使用騎兵,目的當然是為了減少傷亡。

    攻擊偽蒙古軍並沒有太費力,艱苦的戰鬥出現在蘇軍的兵營。

    三輛裝甲車成一列縱隊,它們的炮塔上有機關槍,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緩慢的前進著,不時的停下來射擊。每輛裝甲車的後麵跟著三個士兵,借助車輛的掩護前行。他們的掩護是相互的,如果敵軍抱著手雷、炸藥包攻擊車輛,則步兵可以出擊保護。

    他們的前方就是蘇軍的兵營,蘇聯紅軍的旗幟現在沒有了,已經被炮火炸飛了。距離蘇軍兵營還有四五裏,還沒有進入機槍的有效射擊距離。猛然間,蘇軍營地裏傳來了炮聲,蘇軍殘存的火炮開火了,聽炮聲,這是小口徑步兵炮,至少有兩門。對於火炮來說,這個距離很近了,因此炮打得很準,三輛車中的一輛被近距離爆炸的炮彈擊中,毀壞了部分裝甲,起火了,還有一輛被掀翻,完好的一輛也被迫停了下來。

    這一次的炮擊就讓特別縱隊損失了兩輛裝甲車和傷亡八個士兵。

    當然特別縱隊的火炮反擊速度也很快,炮火將蘇軍的炮兵陣地覆蓋了。

    “打煙幕彈!”

    在煙幕彈的掩護下,剩下的一輛車繼續前進,後續的其他裝甲車也慢慢地跟了上來。蘇軍一方再也沒有開炮,可能被東北軍的反擊打掉了。

    距離更近了,已經不足兩裏(小於1000米),雙方的機槍都猛烈地開火了。位於前麵的裝甲車又停下來了,並慢慢的後撤。因為,他們看到了敵方矮矮的碉堡,一左一右,兩個,都是水泥澆築的碉堡,蘇軍的機槍子彈就是從碉堡打出來的。前麵的裝甲車上沒有無後坐力炮,奈何不得這種水泥碉堡,因此,隻能後退,尋求支援。

    在庫倫遇到鋼筋水泥的碉堡的確很意外,因為,此時的蒙古省任何的工業都沒有了,鋼筋水泥當然沒有。他們少的可憐的工業,都被偽蒙政府破壞掉了,獨裁的政權不想看到任何文化興旺,他們擔心有文化的人民會覺醒推翻他的統治,掌權第一,他們就要摧殘文明,他們容不得工商業。那麽構築碉堡使用水泥、鋼筋都要不遠千裏的從蘇聯運過來。再者說,此前的庫倫,已經多年沒有戰爭了,東北軍沒有想到蘇軍兵營有碉堡存在。

    能有碉堡存在,說明蘇聯人還是很小心的,一般的軍閥部隊還真是很難攻破碉堡的防線。

    對付這種堡壘有兩個辦法,一個當然是無後坐力炮了,另一個辦法就是用重炮反複炮擊,一炮一炮的打下去,總能擊毀它。

    得知這個情況後,特別縱隊開始炮擊堡壘,密集的炮火也起到了煙幕彈的作用。兩名炮手帶著無後坐力炮快速隱蔽接近。後麵的指揮官緊張的舉著望遠鏡觀察,多麽希望這兩名炮手能順利的接近啊!

    他們已經到了炮擊的位置(400米以內),人們的心都提起來了。可是很遺憾,兩位炮手在瞄準的最後一刻,被敵方的子彈擊中,倒在了血泊之中。擊中他們的,應該不是那兩個碉堡,因為,這兩處碉堡已經被炮火封閉了,什麽也看不見,隻能胡亂的射擊。

    又一組炮手上去了,掩護的炮擊更加猛烈。他們選擇了另外一個位置,終於打出了一炮,一個碉堡就被揭了蓋子。

    采用同樣的辦法另一個碉堡也被打掉了。

    特別縱隊付出了二十多人的傷亡,和損失兩輛裝甲車,才衝進了蘇軍兵營。有裝甲車的掩護,衝擊兵營的動作減少了不少的傷亡。東北軍的裝甲車,分兩種:火力支援車和運兵車,它們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頂部的炮塔。運兵車為了增加運兵的數量,頂部沒有炮塔。有炮塔的,在炮塔中有安裝機槍的,也有安裝榴彈發射器的,火力配置的很強。

    幾輛裝甲車衝入兵營,充當移動堡壘,再加上不少的衝鋒槍的配置,沒等拚刺刀(蘇軍拚刺刀也是強項,比小日本還厲害),蘇聯紅軍就被消滅的差不多了,紅軍的殘兵約300多人,向北部的山區撤退。混戰中也俘虜了幾名紅軍士兵。

    偽蒙軍投降被俘的比較多,也有跟著蘇聯紅軍逃跑的。

    特別縱隊是肯定要追擊的,有航空兵的觀察和火力支援,有騎兵的快速,追擊逃跑的敗兵必然收獲很大。

    對於偽蒙政府的攻擊要順利的多,那裏絕大部分是官員、職員,護衛的哨兵能有幾個?沒有武裝的人,即便逃跑了,多數也逃不出騎兵的追擊。特別縱隊俘虜了數十名偽蒙古的高級官員。

    後續的戰鬥就不詳細的說了,整個的激戰隻用了兩個多小時,此後就是追擊潰兵的戰鬥了。追擊延續了兩天,向北追出了400多裏,也就到達了蘇聯的邊境線,庫倫距離蘇聯不遠。絕大部分偽蒙軍的士兵被俘獲,蘇軍的士兵也俘虜了幾十人。遺憾的是沒有抓到喬巴山,最大是可能是他跟隨蘇軍去了蘇聯,跟隨著喬巴山逃跑的還有幾名高官。

    東北軍這次作戰的目的是收複兵穩定蒙古,策略上盡量的不要過分刺激蘇聯,因此,東北軍的作戰都嚴格地限定於中國的國土,絕對不會越過邊界。

    ......

    收複了庫倫,雖然整個的蒙古省尚未肅清,也等於收複了蒙古全省。因此,3月20日收複庫倫的捷報傳到承德,3月21日,東北軍政府就發出全國通電,宣布東北軍收複蒙古省,並任命袁金鎧為蒙古省的省長。

    3月21日,對蒙古省全境用蒙漢雙語播音的廣播電台開始播音,展開政治宣傳,作為配合,還需要分發礦石收音機。

    至此,東北軍政府管轄的行省又多了一個,達到了六省一區:遼、吉、黑、熱、寧夏、蒙古和津魯特區。

    俘獲偽蒙古國官員七十多名,其中高官六名。俘獲偽蒙軍官兵800多人,擊斃300多。

    這個數字不包括向北追擊的成果,因為通電時追擊尚未完成。

    這個通電一發,全國歡騰!因為此時的蒙古也是國人關注的焦點,隻是由於國內的內亂,無暇顧及罷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