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治理蒙古要思量

字數:5727   加入書籤

A+A-




    前麵的戰鬥中並沒有蘇聯紅軍的飛機出現和參戰,這是事發突然,蘇軍沒能來的及反應所致。

    蘇軍還有一個顧慮:蒙古搞自治也好,搞獨立也罷,中華民國都是不承認的,蒙古是中國的國土!蘇聯人暗中搗亂是一種情況,他們派出軍隊在中國的國土上與中國的部隊交戰那又是另一種情況了,這是有原則區別的。主動出擊,那就是明目張膽的侵略!是不宣而戰!後果嚴重,除了斯大林可以決策之外,遠東的指揮官承當不了這個責任。因此,蘇軍的主動出擊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決定的。

    庫倫的戰鬥尚未開始,特別縱隊的三架飛機就飛臨庫倫的機場的上空。東北軍的飛機來的這麽快,得益於在為數不多的情報中,關於機場位置的情報還是準確的。蘇聯人沒有刻意的保密,蒙古牧民的遊牧生活讓他們無處不去,這個機場就不是秘密了。

    對付機場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轟炸跑道,炸上幾個大坑,飛機就不能起飛了。隨後,特別縱隊的部隊趕過來,機場就成了戰利品。在這個蘇軍機場上有兩架飛機和其他的物資,都被東北軍俘獲了,也抓了幾個俘虜。

    對於蘇軍的俘虜,東北軍的處理原則是:全部釋放,目的是不要過分的刺激老毛子。對於偽蒙的被俘官員、軍官、士兵的處理也比較寬大,個別罪大惡極的殺人凶手、屠夫是要判死刑的,一般的罪過要關押、做苦役,多數還是要釋放的。他們中的很多人為偽政權服務也是大勢所趨,不得已而為之,東北軍的寬大政策也是為了收買人心。蒙古人本來離心力就大,不能再添加新的仇恨了。

    在蒙古行省境內,稱得上東北軍敵手的隻有蘇聯紅軍。在蒙古也絕不僅僅在庫倫有蘇軍,其他的地方也有,蘇軍的飛機場也不限於庫倫這一處。比如東部與黑龍江省、吉林的交界處,南部與寧夏、綏遠的交界處,西部與新疆、甘肅的交界處都有蘇軍的兵。這些地點上的蘇軍也像庫倫一樣,數量並不多,人多的地方不足一個營,少的隻有幾十人。原因是現在沒有戰爭,蘇軍僅僅體現存在即可。在原本的曆史上,蘇軍的這種存在一直持續到新中國建立之後,幾十年未曾中斷。

    蒙古行省已經回歸祖國了,省政府也建立了,接下來就是對全省的清理、占領、恢複政權。在這個過程中,軍事清剿是第一位的。但是東北軍高層預計不會與蘇軍紅軍發生大規模的戰鬥。這是為什麽呢?

    首先,蘇聯紅軍在蒙古的存在是非法的,雖然大家都知道蘇軍在蒙古的存在,但是蘇聯方麵不會公開的承認,畢竟從法理上說,蒙古是中國的領土,中蘇之間還沒有簽訂相關的條約,蘇軍在蒙古的存在不合法,屬於侵略行為,沒有任何別的解釋。

    歐洲的局勢已經越來越嚴峻了,正是二戰開始前的那幾年,二戰絕不是薩拉熱窩的那一槍導致的,二戰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歐洲到處是火藥桶,正在冒煙,說不定什麽時候就開戰!蘇俄的核心利益在歐洲,當然會努力的備戰。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人是不會主動在東方挑起事端的,那就要麵臨著兩線作戰了,對蘇聯及其不利。

    因此東北軍不過分地刺激蘇聯人,蘇聯方麵主動開戰的可能性不大。

    可是事情還有另一麵,蘇聯人丟失了蒙古就等於把遠東運輸的大動脈暴露於中國人的眼前了。上萬裏漫長的遠東鐵路就是沿著中蘇邊界的,再向北就是嚴寒的北極圈了。如果中蘇交惡,中國隨時可以選擇任意的一點,中斷這條漫長的大動脈,那麽蘇聯的遠東國土就麵臨著危機了,那個地方可是從中國手中搶來的,還沒有多少年,雙方都記憶猶新。

    因此,蒙古是中國的國土,也是蘇聯人的軟肋。從這點上說蘇聯又不得不有所反應,因此,蒙古省還隱含著危機,說不定什麽時候,蘇俄用什麽方式反應出來。

    總之,蘇軍在蒙古客觀存在,但是不合法。在這種情況下,蘇軍與中國的正規軍在蒙古是否交戰,斯大林就要好好想想了,這可不是小問題。他要權衡此時中蘇開戰是否符合蘇聯的國家利益?蘇聯準備好了嗎?如果蘇聯願意打一仗,那麽在上萬裏之遙遠的蒙古開戰,其準備工作也絕對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東北軍畢竟不是麵瓜。特別縱隊在庫倫的表現,用不了多久蘇聯的高層就會知道,其戰鬥力蘇聯人也要掂量掂量。

    曆史上超人徐樹錚用了三千北洋政府軍,後來是少量的奉軍駐紮蒙古,規模都不大,裝備也不強,蘇聯也不是立刻就刀槍相見嘛,其原因相同。

    這一次東北軍一下子就投入兩萬人,並且裝備精良。空軍、裝甲兵、炮兵齊全,東北軍充分地亮出了肌肉!這就擺出來一個姿態:“老毛子你如果敢來,咱們就擺開戰場開打!”

    東北境內暫時沒有戰爭,小日本被打跑了,東北軍與國內諸侯關係良好,沒有後顧之憂,東北軍可以全力支撐在蒙古的戰爭。而蘇聯在歐洲的一邊是有顧慮的,東方一開戰,西邊的德國人、波蘭人打過來怎麽辦?以烏克蘭為代表的眾多的蘇聯新領土也不是那麽牢靠!有人造反搞分裂怎麽辦?

    至於蒙古境內的蘇軍,東北軍的判斷是:無論蘇聯如何決策,他們都會撤退。麵對著優勢的東北軍,躲避是上策,反抗就是被消滅的下場。好漢不吃眼前虧,蘇軍撤退是唯一的選擇。東北軍也沒有必要一定要消滅他們,國家之間的較量不在乎這幾百個兵。

    東北一方為了不過分的刺激蘇聯,也就不必下手太狠,中蘇之間的衝突、戰爭是遲早的事,但還是盡量的推遲戰爭的爆發。眼下收複蒙古的行動無疑是對於蘇聯的挑戰,但是,中國收複領土大義凜然,蘇聯一方沒有道理。因此,維持表明的和平還是可能的。

    東北高層的這些觀點都離不開吃貨的影子,張作霖也認為有道理。所以,已經把握住蒙古省大局麵的東北軍對於全省的清剿也不急,循序漸進,腳步紮實,慢慢的來。張作霖給出的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也很充裕。

    喬巴山跑了,這是個隱患,蘇聯可以利用他建立流亡政府跟中國搗亂。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唐努烏梁海。

    這個地方很特殊,它位於蒙古的西北部,隔著一道山脈,是蒙古境內比較獨立的一個分支,屬於烏梁蒙古部族,1919年超人徐樹錚收回蒙古的時候,順帶著也收回了唐努烏梁海,可是1921年蘇聯人在那裏建立了“xx人民共和國”,它還是屬於偽蒙古國內部的。眾所周知,蘇聯的體製就是眾多的共和國“聯邦”,這就表示老毛子有分割一塊的想法。

    蘇聯人也可以把喬巴山弄到唐努烏梁海,給個總統或者主席什麽的名頭,繼續搗亂。

    對此,張作霖倒是看得開,完全的不擔心。張作霖說:“別管出什麽幺蛾子(鬼主意的意思),第一講的是實力。我拳頭硬,一拳就把他打趴下,管他‘流亡政府’還是別的,有個屁用!”

    這是實話,如果蘇聯的遠東地區都保不住了,搞個蒙古流亡政府有什麽用?反倒成了蘇聯的累贅。

    東北當局所發的全國通電中,對於蘇聯紅軍,那是一個字也沒提。消滅了多少蘇軍?俘虜多少?繳獲如何?驅逐蘇聯紅軍出境,還有目前尚在蒙古境內的蘇軍等等,通電中一概不提。這就是冷處理對蘇關係,盡量的不要刺激他們。

    想當年,徐樹錚收複蒙古時,他被當作了英雄。孫中山稱讚他為民國的“班超”!評價很高。要知道,當時的孫中山與北洋政府可是對立的。所以,可以想象得到,全國對於收複蒙古的通電定然反應熱烈。各大城市都是鞭炮齊鳴,人們奔走相告,熱烈慶祝。南京政府也破例發布通告,宣布中央認可袁金鎧組建的蒙古省政府,這可是難得的。東北各省的省長任命,包括去年寧夏省長,南京都是默不作聲,不置可否的態度。

    在民族情緒高漲的中國,東北軍的威望也更高了,張宗昌在國人中的壞蛋形象也得到了一些扭轉,臉蛋上擦了點紅粉兒,有點模樣了。

    隨後,東北之聲廣播電台和奉天日報,以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的名義發布文告,宣布認可袁金鎧為八世哲布尊丹巴活佛的弟子,授以大喇嘛尊號,主持庫倫大甘丹寺。

    九世哲布尊丹巴活佛就是在承德學習,尚未坐床的那個轉世靈童。八世哲布尊丹巴活佛被蒙古偽政權殺害了,但是他也不是什麽好東西,搞蒙古獨立也有他的份。

    蒙古“獨立建國”就是在蘇聯的主持下,立老哲布尊丹巴活佛為君主的“蒙古國”。蒙古的曆次“自治”“獨立”都有八世活佛的參與,說明他沒有大中華的概念,也是一個分裂分子。當他感到自己根本不是什麽君主,而是蘇聯傀儡的時候,他才知道被玩弄了!鬧獨立反而成了別人的附庸,地位反而不如從前了。這老家夥想反悔談何容易,結果送了命。

    人死了也就算了。蒙古的民眾可都是佛教徒,對活佛的尊崇非同一般,這種現實是必須正視的,批判老活佛可就是敗招了,隻能利用他。因此才說袁金鎧是老活佛的弟子,當然不能是九世活佛的弟子,他還是個小孩子嘛,也沒有“坐床”。

    這就是九世活佛文告的由來。對於這份文告,民眾中多數人未必看的懂:省長成了大喇嘛,成何體統?但是,被楊永泰指點過的蔣介石是懂的,他隻能佩服張作霖的手腕高明!有軍隊,又有活佛,蒙古算是徹底的平定了!也安穩了!很難再出意外,除非蘇聯公開宣戰。追尋根源,想當初張作霖把清遜帝溥儀請回北京城,真是用意深遠啊!絕對是“英明決策”。高!實在是高!

    ......

    如果細說蒙古分離的這段曆史,國人都說有功的徐樹錚也是有責任的!?責任?從何談起?

    為了今後治理好蒙古,這個事情,我們還是聽一聽趙三本的分析吧。這裏還有一個重名的人物——陳毅!注意了,可不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帥陳毅,這位“陳毅”是北洋政府駐庫倫的都護使,也叫“總督”。為了尊敬陳毅元帥,下文用“陳都護”代替那位北洋的“陳毅”之名。

    趙三本的這段分析是說給張作霖聽的:

    當年陳都護主張蒙古的政務當變通,民國的政策當緩行。怎麽變通呢?就是尊重舊王爺、公爺們的權益,默認蒙古的奴隸製的現實,暫時延續前清的某些製度。可以有所改革,但是力度要控製,不可急躁。

    陳都護長時間在蒙古任職,對蒙古的社會是了解的,他的這個主張就是基於蒙古的現實。元、明、清一直到民國,外蒙古始終沒有完全地融入中國的社會之中,與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新疆的蒙古各部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對大中華的認同不足,時刻存在著分離的欲望。陳都護主張的政策就是避免矛盾激化,避免分離。

    徐樹錚持才傲慢驕狂,做事魯莽,他手握兵權,根本就不聽陳都護的勸告。他主張按照中華民國的製度徹底的改革蒙古的社會,蒙古行省直轄於中央,與其他行省沒有什麽不同。為了鎮壓反抗,他還拘禁了蒙古的部分王公權貴,導致蒙古權利階層的反抗心理猛增,更加傾向於離心分裂。後來中原的局勢有變,徐樹錚帶領大軍回中原參加內戰去了,蒙古脫離了軍事的高壓,於是就逐步的走向了分裂的道路。

    這就是徐樹錚的曆史責任,他有功,也有過失,對蒙古的分裂是負有責任的。

    東北軍特別縱隊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清理、平定蒙古省的各地,建立基層政權,建立地方武裝,設立邊境的防禦體係。總之是收複邊疆、保衛邊疆、建設邊疆、鞏固邊疆。

    為此,就不得不研究治理的策略,選擇行政方針,確定政權的模式。對蒙古的治理需要細思量!

    東北當局如何選擇決策呢?且聽下回分解。

    ---206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