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風采-續

字數:5399   加入書籤

A+A-




    到了張學良下榻的酒店裏,顧維鈞依然興奮不已,他對張學良說道:“少帥今日可是風采照人啊!這個風頭恐怕蓋過了蔣主席了,不得了啊!”

    “這有啥?......其實還不是東北軍抗日的表現賺來的民氣?是老將的威風,我不過沾光而已。”

    張學良不無得意,不過他心裏還算明白,沒有得意過頭。

    張學良來到杭州,這是東北一係的高層首次與南京方麵見麵,難免會與南京政府有接觸,有交往,甚至有可能借機會談及政治、經濟、軍事等問題。選顧維鈞作為張學良的隨員就是為了應付這種局麵。

    其實今天的歡迎儀式有些失控,這個情況張學良一行人不知道,南京方麵也沒有料到。

    從儀式來看,有外交部長王正廷陪同,有浙江省主席張靜江率領杭州本地官員到車站迎接,但是沒有樂隊、儀仗隊什麽的,紅地毯、禮炮更是沒有,眾人隻是見麵拱手寒暄,也沒有演講等儀式,除了王正廷、張靜江這些國民黨大佬級的人物地位很高之外,迎接的規格不算高。官府動員了一批民眾學生在車站外充當歡迎的人群,卻沒有料到,得到消息的人越聚越多,成了夾道歡迎之勢。杭州市民爭先恐後蜂擁到街頭,爭相一睹張少帥的風采。

    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應該歸結為兩點:其一,東北軍的抗日作戰業績驕人,在民族情緒日益高漲的中國,聲望必然很高。其二,就是東北重視報紙、電台的宣傳,東北軍的每一次大捷都及時地報道評論,讓國人家喻戶曉。老蔣張作霖刻意培養張學良,事事都把他擺在前邊。結果讓年輕帥氣的張學良成為當今中國令人矚目的公眾人物了。張學良將出席全國運動會的消息早就公布了,杭州人都知道少帥要來。這就形成了今天的熱鬧場麵。

    張學良等人不知道,以為是南京政府的安排,心中自然感激。可是南京方麵卻很尷尬,他們根本就沒想給張學良過高的歡迎規格,現在也是有苦說不出。

    ......

    4月1日,第4屆全國運動會如期在杭州舉行。也是天公作美,這一天天氣晴好,高高的白雲飄在湛藍的天空上,春風和煦,讓人感到很舒服。這個時代雖然有了初步的工業,對於環境還遠構不成威脅,沙塵暴和霧霾絕對不會出現在杭州。人們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卻未必感恩,他們都認為自然界本應如此。

    街道兩旁的牆上、樹上都張貼這彩色紙書寫的長條標語。成群結隊的人們湧向體育場,不少有組織的隊伍喊著口號走過,遠遠的隻看到人頭起伏,口號聲山呼海嘯的一般。一排排豆蔻年華的青春小夥、少女穿著漂亮的衣衫,猶如一排排蹁躚婀娜的蝴蝶一般,他們手裏拿著花環和彩旗,這應該是學校的學生了。

    參加開幕式的人們正在入場,現場人聲鼎沸,異常熱鬧,大批國內外各方記者也紛紛雲集到這裏。達官貴人們也在向貴賓室集中,這些都是能夠坐到主席台上的人物。大人物嘛要特殊一點,等到即將開會時才會出場,於是貴賓室就成了臨時的交際場。

    這些軍政要員們,文官都是中山裝,武官則身著軍禮服,都是毛料的服裝,筆挺鮮亮。畢竟是戰亂之時,軍人的地位高,到場的軍官也很多。

    張學良身穿藍灰毛嗶嘰軍服,掛著一級上將軍銜,肩章上金星閃亮,他神采飛揚、顧盼自如,他的夫人於鳳至挽著他的手臂,身後跟著顧維鈞,這一行人微笑著與各位軍政要員打著招呼。顧維鈞認識的人多,不時的在一旁引薦,大家都拱手為禮,互相寒暄,有的還要交談幾句。無形之中,張學良成了貴賓室內的焦點,不管認識不認識,沾邊不沾邊,都想打個招呼,混個臉熟。

    “久仰!久仰!”

    “客氣!客氣!”

    反正都是冠冕堂皇的廢話。

    記者們腦袋尖,也不知道怎麽混進來幾個,鎂光燈啪啪的響,一閃一閃的挺晃眼,還有湊過來想采訪的,都被張學良的衛士擋了駕。

    到了時間,官員們在禮賓人員的引導下,走上主席台,按照名牌入座。還算不錯,張學良夫婦被安排到了前排,隻是位置比較靠邊,在南京政府的重要官員以下。

    官員入場,意外的情況又出現了,體育場裏熱潮湧動,還有了呼喊聲。官員們紛紛起立招手致意,卻不料呼喊的口號越來越整齊清楚了,人們喊的是“張少帥!”這就讓南京的官員們有點尷尬,不知所措。幸好沒有喊出“萬歲”什麽的。

    張學良和於鳳至頻頻的招手致意,臉上掛著微笑。這讓來自東北的運動員們很是自豪,他們當然也就加入了歡呼的人群。

    那麽大的體育場能看清嗎?又沒有電視大屏幕。的確看不清,隻能看到身著東北軍軍服(藍灰色,與中央軍不同)的年輕將軍,當然個別的手舉著望遠鏡還是能看得清楚一些。

    10點差10分,軍樂大作,主席台上全體官員均起立,轉身向後,鼓掌。這個架勢不說也知道是誰來啦。

    入口處一個四十多歲的精壯男人,神采照人,顯得很年輕,旁邊是挽著他的手臂的雍容大度年輕女士。如此的場麵,定然就是此時的集中國黨政軍權於一身的領袖蔣介石了,旁邊的就是當今的第一夫人宋美玲。

    蔣介石高高的身材,身著筆挺的軍服,一級上將的肩章,威風凜凜。稍顯消瘦的臉龐上帶著微笑,留著八字胡須,渾身上下都透露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威嚴氣息。

    此時的蔣介石還沒有那標誌性的大光頭,也沒有拄著拐棍。那光頭是在抗戰全麵爆發後才剃的,以此明抗日之誌,鼓舞士氣。此時的蔣介石身體很健康,後來拄拐杖是因為曆史上的西安事變,他跳窗逃跑時摔傷了背部,從此才不得不拄拐棍的。

    蔣介石夫婦時而招手,時而拱手,與達官貴人們打招呼。軍政官員們都笑容滿麵地鼓掌歡迎他們的領袖。

    當蔣介石看到張學良時,就停了下來,麵帶著熱情的笑意。當然了,像他這樣的大人物,是喜怒不形於色的,笑未必是高興,怒未必是氣憤。

    蔣介石微笑著說道:“這位就是張漢卿吧,果然是風流倜儻的美公子!”

    張學良趕緊敬禮,答道:“蔣主席好!夫人好!”

    蔣介石還禮,緊走了幾步和張學良緊緊握手。

    “這位就是著名的少帥夫人了?可真是蘭心蕙質呀!”這是宋美玲與於鳳至打招呼。

    於鳳至微笑著說:“夫人好!蔣主席好!”

    兩位夫人就熱情地擁抱在一起了。

    蔣介石兩眼上上下下地打量著張學良,連聲說道:“歡迎你!歡迎你們!既然來了就多盤亙幾日,我歡迎你們到南京做客!譚祖安還有事找你們商量,希望你們談的來啊。”

    這是打著招呼也帶著“發布政令”了,意思就是南京想與東北當局談判,但是沒有商量的口氣,而是命令式的。

    “祖安”是譚延闓的字,他是此時的南京行政院院長,相當於我們現代的國務院總理,名稱叫法不同罷了。

    譚延闓今年50歲,出身於湖南世代的官宦家庭,像於右任一樣,他也是民國時代的大書法家,不過於右任擅長草書,他成名於正楷書法。曆史上他的命短,就是今年的幾個月之後,他突然腦溢血去世。

    隨後就是奏樂鳴禮炮,蔣介石宣布開幕。

    對於蔣介石的出場,現場的反應遠不如張學良出場時熱烈,南京的官員們心中不是滋味。但是蔣介石本人卻不知道,他沒有看到嘛。

    這個年代的運動會,還沒有現代那樣奢華,也沒有繁複的演出表演。不過是奏樂、升旗、講話,然後就開練,因為開幕式有眾多的官員在場,所以還要拿出幾個不錯的項目表演一番。這就是此時的開幕式了。

    對於東北方麵來說,這次運動會的不愉快還是有的,頭一個就是國旗,南京政府的國旗是青天白日旗,沒辦法,東北的運動員們不能打出五色旗,各省的隊旗都是各種顏色的彩旗,用文字標出各省的名稱。運動員們,包括張學良還要向青天白日旗致敬,他們心裏不痛快,可是沒辦法。如果死較真、要麵子,非要在這裏打出五色旗,那麽運動會就別開了,改成打架會得了。東北委曲求全,心裏的確有點窩火。

    不過東北五省的運動成績還是不錯的,東北人人高馬大的,民眾的生活條件普遍比較好,很少有餓肚子的,體質自然就好。各省都提前做了準備,動員範圍大,普遍的篩選運動員,其素質就高了一籌,成績當然好。

    曆史上遼寧有一名短跑運動員,名叫劉長春,也是大名鼎鼎啊。就是他,第一個代表中國參加了世界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隻有這麽一名運動員,一個人打著中國的國旗入場,他去洛杉磯的費用是張學良自掏腰包讚助的。中國人都知道這個事,我們就不多說了。

    這一次他當然也會取得好成績。

    此外還有,東北各省的運動員所穿的服裝整齊劃一,這也是運動會上的一個亮點,他導致杭州的年輕人紛紛的仿效。當然這個年代沒有電視,除了到場的人當然看不到,因此,大範圍的服裝風潮絕對不會有的。

    也正是宣傳媒介的落後,此時承辦運動會,那就是花錢的買賣,賺錢、商機統統的沒有。誰要是不開眼,指望著憑借運動會賺錢,像什麽讚助啦、專供產品啦、紀念品啦、拉廣告啦,那肯定就是賠本,投入多少賠多少,血本無歸!時代不同嘛!

    ......

    運動會還要進行幾天,張學良在4月3日就離開了杭州,原計劃就是返回奉天了。但情況有變,南京方麵有談判的意圖,並且是蔣介石親口說出來的,那就真要去南京了。

    南京的外交部長王正廷,在杭州也拜會了張學良,概略地透露了南京方麵的意圖,那就是尋求工商業、經濟、軍事等方麵的合作。張學良通過電報也向大帥做了匯報,並請示原則立場。

    南京的所謂合作,實質上應該是尋求援助。蔣介石可是知道東北富有,並且在西方的股票市場上又狠狠地撈了一把,有沒有打秋風的意思呢?中國曆來有殺富的民風,官場上也不能免俗。

    預知談判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210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