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胸懷
字數:5632 加入書籤
張學良的請示電報到了承德大帥府行轅。
因為張作霖即將返回奉天,張作相等一幹大員也都來到了承德,通了火車,交通還是很方便的。因此,商議對策的人就比較齊全了,除了張作霖、張作相之外,榮臻(總參謀長)、楊宇霆、張景惠(商業廳長)、王永江(財政廳長)、王樹翰(貿易廳長)等都在,當然還有趙三本啦。
有張作相在,張作霖就比較超脫了,他在上手主位上一坐,關鍵之處拿個大主意就行了。因此,會場主持就是張作相的事情了。
張作相說道:“大帥、各位,南京的談判還沒有開始,更詳細的情況還沒有,隻是知道南京方麵謀求工商業、經濟、軍事等方麵的合作。那麽今日的議題就是我東北當局與南京之間的合作應該持什麽策略為好?合作還是不合作?規模大小有何限度?什麽方麵可以合作?什麽方麵禁止合作?大帥想聽聽各位的意見,你們都是東北的元老了,有什麽就直說,說錯了沒關係,不要藏著掖著的就行了。各位都想一想,想好了就說。”
無論叫做合作還是援助,它對於東北軍的大佬們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真正的觸及了東北集團的利益,觸動了他們政治觀念的底線,觸及靈魂。包括張作霖、張作相、張學良他們這些領袖人物也同樣的麵臨著考驗。
問題的核心就在於“取天下”“坐天下”!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人很少能謙讓。即便沒有取天下能力的諸侯也會時時的野心勃勃,勇往直前者都被人們視為“英雄”、“有大誌者”!“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中國的曆史把這個問題表現得淋漓盡致了。能夠把“龍椅”讓出去的雖然也被尊為“聖人”,但那是遠古時代的事情了,幾千年來,僅僅“堯舜”二人而已,到了“禹”不就變了嗎?還有後來者嗎?沒有了,一個都沒有!
東北與南京方麵就是目前中國的兩個強大的勢力集團,“合作”、“援助”那就是在幫對手增長力量,幫對手?東北方麵有那麽“高尚”的境界嗎?
翻翻民國時期的曆史,各派軍閥之間有經濟、技術、農工商業、兵工廠等方麵的合作嗎?絕對沒有!賣武器的有,幫對方建設工廠的可沒有。
楊宇霆頭一個說話了,他說:“大帥、輔帥,這兩年咱們東北可是大變樣了,部隊的裝備訓練不說,工廠的生產能力可以說日新月異,每個月都有新變化,別的不說,我們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預定下個月下水。航母可是個標誌,就憑這個實力,我們東北軍穩坐天下第一!我們不南征,也不南伐,那是為了抗日的大局。難不成我們還要幫國民黨、蔣介石?幫他們幹啥?蔣介石可是時時刻刻想著平定天下,統一中國呢!咱們怎麽能幫他?這不是自己搬石頭砸腳嗎?要我說,沒有援助,也沒有合作!大帥,我這可是心裏話,說錯了您可以懲罰我!”
下麵的幾個大佬們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還小聲的交流,眉宇之間也露出了欣賞之色,看那個意思也都是讚同楊宇霆的,這很正常,反對楊宇霆才不正常。
楊宇霆沒少犯錯挨罰,被撤職回家反省至少有兩次了,可是眾人也知道,他是張作霖的心腹嫡係。也正是這層關係,他最敢說話,其他的人卻要穩重的多。因此,有小聲說的,正經站出來說話的就沒有了,一時就冷了場。
張作相看看張作霖,眼神似乎有些交流。這個情況也隻有張作霖出來說話,定個調調,定個方向,否則就談不下去了。
張作霖默默的思索一會,不時的還拿眼睛瞟一眼吃貨,他知道在這個問題上,知音的也隻有吃貨,別人不明就裏呀!張作相是知道張作霖態度底細的,可是他未必能理解。
張作霖有什麽底細,他的態度如何呢?
說來也簡單,他知道曆史!他知道走向,他知道這天下將來是誰的!
某些曆史可以改變,比如,張作霖就把日本鬼子從東北趕走了。有的曆史是改不了的,或者說很難改變,這就是曆史的走向。
比如說,日本鬼子的侵略戰爭是不能成功的,他們早晚要戰敗,這是因為被侵略的各國人民都要反抗,沒有誰是好欺負的。把侵略搞成了,滅絕某些國家和種族,在古代是可能的,但是,在現代文明中,那就很難成功了。因為,反抗的手段也變得先進了,機槍火炮都可以有,飛機、火箭、導彈也不稀奇,你有我也有,誰怕誰呀?
所以說,東北軍打跑了日本人並不稀奇,這是符合曆史規律的。
現在的問題是麵對中國未來的道路,這也是有其曆史的必然性,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
比如說:不少人以為英美等西方國家的製度不錯。那麽,就算英國或者美國占領了中國,統治了中國,那麽美國的總統製,英國的君主立憲製能在中國複製嗎?這個是不能臆測的,要用事實來回答。看看台灣、香港、新加坡、菲律賓、印度,甚至是伊拉克、利比亞等等等等,他們都曾經被英美控製,英美可以決定他們的前途,決定一切。在這些國家裏,哪一個是英美的製度呢?一個都沒有。事實勝於雄辯,道理自在其中。
這就是說,中國的未來走向有它的曆史必然性,不是張作霖、趙三本能改變的。個人的作用至多可以提前或者推遲某些事件發生的時間,想要根本扭轉曆史的趨勢,那是不可能的。不管張作霖是否讚同,曆史總會那麽走下去。
張作霖不為自己也要為自己的子女著想,他不能做阻礙曆史趨勢的事。
這僅僅是其一,在這一點上,張作霖與趙三本是一致的,他們都不想做哪些被曆史證明是錯誤的舉動,都不想成為曆史的罪人。可是其二,作為曆史進程的當事人,身處其中,張作霖還是要努力爭取自己的利益。因此,在條件具備的時候,他也有實現自己願望的衝動。在這點上,張作霖就不同於趙三本了。張作霖會耐心等待機會,如果機會明確,他也會盡力的行動,隻要不違背曆史的大潮,他還是想爭取更多了利益的。說白了,他不會把手中的權利白白的送人,他更加要維護東北這個集團團體的利益,他不能讓自己的部下一無所獲,白幹一場,不能沒有個結果。
麵對著這麽複雜的局麵,張作霖會怎麽說?怎麽做呢?
張作霖終於說話了,他說道:“說天下之事眼下就離不開抗日,小日本在我們手裏吃了虧,縮回窩裏起不來了。日本國現在是個什麽樣子,有關日本國情的通報你們也都常看,都知道。”
日本國內也有東北的情報員,情報係統總結的通報,高級官員都能看到的。
“日本的國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餓殍遍野(這詞挺文雅的)。就是在這種國情之下,小日本還是不忘記擴軍備戰,時時刻刻準備戰爭,準備出兵海外。這就是一群強盜啊!
朝鮮的南邊有老毛子,北邊是我們支持的,還有我們的東北、山東,這些地方我倒是盼著他們來,可是,量小鬼子也不敢!
打個比方,咱們爺們當一回小鬼子的參謀,看看他們的出兵方向。找來找去,就是兩個地方,一是咱們中國的南方,就是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的沿海;第二個就是南洋。
三本,你來說說南洋的事。”
趙三本:“是,大帥。各位請看這張地圖。從台灣向南第一站就是菲律賓,那是美國人的地方。美國人沒有英國名氣大,還趕不上法國的名氣,可是我們這兩年沒少跟美國人打交道,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實力不小,隻是沒有顯露而已。美國人的國策叫做“孤獨政策”,就是悶頭賺錢,不參戰。美國有個太平洋艦隊,光是航母就不下六艘,不比日本國差多少。太平洋艦隊駐地是夏威夷,菲律賓也是他們的防地。日本國先要對付了太平洋艦隊,才談得上入侵菲律賓。
如果日本人繞開菲律賓,出兵荷屬東印度群島(印尼),或者南亞的越南、泰國、馬來,行不行呢?行,很危險!小日本自己的腰眼上老是頂著美國的這把刀,這可不舒服。再者說,荷蘭弱,可法國、英國不弱,他們也有兵艦,也有陸軍。日本人搶他們的殖民地,那就是開戰,英法也不見得好對付。
所以說,日本國欲圖南洋,則必須擊敗太平洋艦隊,那可就等於與美國開戰了。美國、英國這兩個國家從來都是兄弟一般,並且在南洋,英國人的地盤也不少。因此,日本就等於與西方列強開戰了。日本人敢不敢呢?我們無法判斷,但是最低限度,日本人要深思熟慮,不是那麽好下決心的。
大帥,就是這些了。如果有不妥當的,請各位指出來。”
趙三本的本事東北的大佬們不得不服,幾句話把南洋的形勢說得明白無誤,大帥得了這個女婿真是福分。
美國隻有菲律賓這一個殖民地。中南半島,就是越南、柬埔寨那一帶,是法國的殖民地。馬來、緬甸一直到印度都是英國殖民地。東印度群島(印尼)是荷蘭殖民地。從海軍來說,美國最強,因為它當前的國策是不參戰,它也沒有危機的前線地帶,因此,美國最龐大的艦隊就放在了太平洋。其次,英國的主力在歐洲,所以它在印度洋隻有一支小艦隊。法國隻有幾艘兵艦還稱不上艦隊,荷蘭的艦隊隻能算微型的了。
從陸軍來說,英國最多,不下幾萬人,因為它的殖民地:印度等麵積很大,人口眾多。除此之外他還有數量不少的殖民地仆從軍,如印度,幾十萬軍隊也有。其次是美國、法國,各有幾千人的部隊,當然也有仆從軍。荷蘭兵力太少,就談不上了。
張作霖說道:“三本說的還行,基本就是這麽回事。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中國吧,江浙一帶的目標就是上海杭州了,小鬼子在哪裏駐軍不少,如果他們想打,在那裏等於有了橋頭堡。廣東的情況更糟糕,還是粵係頭子陳濟棠的地盤。國民黨的中央軍鞭長莫及,廣州還真是個大漏洞啊!
這個形勢就擺明了,第一廣州、第二上海,那就是日本人的目標了。
這就回到了咱們今天的議題,合作還是不合作?
不管將來的中國由誰來坐天下,比如說我們東北軍吧,如果我們坐了天下,我們願意讓小鬼子禍害我們江南的富庶之地嗎?當然不願意。
如果坐天下的是蔣介石,咱們爺們也是中國人,也同樣不願意小日本危害中國呀!
那我們怎麽辦?
日本人打上海、打廣州,我們能出兵協助國軍作戰嗎?
萬裏之外,在別人的地盤上,這個仗怎麽打?就算我們願意向萬裏之外出兵,蔣介石、陳濟棠放我們過去嗎?恐怕他們寧可把地盤丟給日本人,也不讓我們過去!日本人占領了他的地盤,將來還可以打回來,我東北軍占了他們的地盤,那就換了主人了。是不是這個理兒呢?”
張作霖的話說得很大氣,但是軍閥們可不都是這樣的,不少的軍閥奔著取天下的目標,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隻要能坐上龍椅,把天下打爛了也不在乎的。
張作霖把道理說道這個份上,在座的東北大員們開始心動了,都是中國人嗎,民族的情懷,民族的氣節還是有的。
楊宇霆趕緊說道:“大帥,我錯了,我的目光太短淺了。大帥胸懷天下,我不及大帥胸懷之萬一呀!請大帥責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