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華元重提
字數:5800 加入書籤
張學銘說道:“模糊是個好辦法,但是,我們東北現在就有不少有關民生的政策,並且取得了實效,這些民生的問題就可以具體一些了。比如:減租減息、廢除厘金和苛捐雜稅、鼓勵工商、引導貨物的流通等等,實踐證明這都是有利於民生,是適合中國的國情,民眾也是歡迎的。這些就可以成為宣傳的具體內容,宣傳這些主張,就可以獲得支持。”
張學銘還是很聰明的,觸類旁通,也很有自己的主張,該具體的還要具體一些。
這裏所說的“貨物的流通”,在東北地區的確有特點,這當然少不了趙三本的建議和示範性的經營。東北的鐵路、公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於是趙三本就引入了現代的“物流”概念,建立專營物流的公司,遍布各地。使得各種貨物,無論是體積龐大的還是體積微小的,無論是裝箱的貨物還是散裝的,都可以像郵局寄發一樣,直接送貨上門。這僅僅是個經營理念的問題,與交通工具的種類關係不大,它要求的就是信譽和快捷。這種物流公司一出現,就受到了客戶的歡迎,發展迅猛。而物流對於經濟的作用就不用說了,現代人都懂。
張學銘把這個物流理念納入了他宣傳民生的內容,似乎這就是他的民生理論的實踐,無形中拔高了他那個政黨的形象,這是聰明的手段。
張學銘又說道:“政黨也是離不開資金的,黨務處處需要錢,西方的政黨靠的是募捐,國民黨靠的是政府撥款,實質就是全體納稅人在養活國民黨,這有點霸道。可是他們有政權嘛,這個權力就要用,實際上這是不恰當的,納稅人的錢怎麽能用於國民黨呢?並不是所有的納稅人都支持國民黨嘛,這就過分了,簡直是豈有此理!我想,我們的黨要靠募捐,募不來錢,就說明沒人支持,那就隻能縮小規模,或者解散消亡。”
趙三本:“我讚成二哥的意見,要以募捐為主,這也是檢驗政黨的一個標準。民眾需要這個黨,自然會捐款支持。另外,作為政黨,就不能經營產業了,否則不是成了利益集團了嗎。但是,事情也有例外,報紙、廣播電台都是宣傳的喉舌,也是政黨必須要掌握的,但是這兩樣又都是可以盈利的,經營的好還可以盈利不少。我建議二哥把報紙電台辦起來,你五妹是會幫忙的。你在黨內要成立兩個部門,一個專門管財務,另一個專門監督全黨的財務,就是避免跑偏,避免搞成經營式的黨。你手裏有一點收入,也能讓你們有基本的資金,避免吃不上飯。”
趙三本又說:“你剛才說了,西方的黨組織很鬆散,成員流動性很大,內部基本沒有組織紀律,過分的自由了。你也知道,國民黨可不是這樣的,他們入黨要申請、要批準、要登記發證、要交黨費、還要宣誓忠誠,這一套也是很嚴密的。他們這樣做也是有道理的,這就是中國的國情,我們不能無視。
我建議你放棄西方那種過分的自由,但也不要搞得過於嚴密,基本的登記、審查製度還是需要的,畢竟不是自由市場,誰想來都行,比如馮玉祥來了你要嗎?申請、發證、黨費、宣誓什麽的可以免掉。為此,你就要隨著行政區劃建立你的組織,比如可以叫省黨部、縣黨部,沒有這些機構如何登記黨員呢?初期的組織機構可以隻籌備省一級的,麵向全國,不過就是二三十個,以後按照需要再行擴展。”
張學銘:“很好,這些確實應該考慮,中國的國情的確不同於西方,政黨要有個綱領,有基本的組織。最近籌備期間我會招募一些人手,三本你還要常過來幫忙,多參讚意見。現在南京不是在搞‘各派協商會議’嗎?建黨以後,我們就派出個代表團,參加會議。”
南京的各派協商會議正在召集,東北軍政府已經決定組成一個五人代表團參加。加上張學銘的這個黨,東北地區就有了兩個代表團了。
......
張學銘緊張地籌備他的政黨,石門的中投行也開了張。
銀行蓋大樓是習慣,這是顯示氣派信用的手段,什麽時代的銀行都是蓋大樓。民國時期基本沒有超高層的建築,但是兩三層的建築也是雄偉壯觀。中投行在石門就要建設銀行大樓,現在正在選地址搞設計。
但是眼下的銀行就要進入正常的工作,為此,銀行買下了一處三進的大院子宅邸,並買下了其四周的房屋地皮,進行臨時的擴建,以便可以立即開始辦公營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金庫,也隻能利用舊建築臨時加固,增派多層崗哨。銀行的根底就是黃金儲備,沒有這些黃金,它那裏來的信譽?沒有信譽銀行就無法經營。所以隨著人員的到達,黃金、白銀、銀元、英鎊、美元外匯、奉票、法幣就大批地運輸進來,入庫收藏。
劉翼飛率領的護衛隊已經全麵的接管了石門的防務,銀行所在地更是崗哨林立,戒備森嚴。按照協議,南京方麵的國軍調配一個營,以此為基礎組建了衛二團。
現在護衛隊所屬編製有:直屬的炮兵營、警衛營、工兵營、輜重營、通信連、衛生連。衛一團是滿編的,衛二團現在隻有第一營,衛三團隻有一個團部,兵員空缺。這些部隊不管來自哪裏,到石門後都統一換裝,軍裝是東北軍的藍灰色軍裝,佩戴護衛隊標誌,著裝整齊,威武。
閻錫山、李宗仁都先後派來使節聯絡,並成功地加入了中投行。山西富有,出資兩個億,壓過了南京,很是風光。桂係就慘淡的多了,出資一千萬,還不知道如何咬牙拚湊出來的。為此,在護衛隊中,晉綏軍得到了一個營的配額,桂係一個連,他們也在組織部隊趕過來。晉綏軍的部隊編為衛二團第二營;桂係為第三營的第一連。至此,護衛隊的骨幹都到齊了。
對於申請加入中投行者,東北和南京方麵都有否決權,他們特別反對的派係當然就進不來。這種否決權的使用也是謹慎的,對於晉綏軍、桂係,南京方麵不會特別的滿意,但是也不好反對,所以他們都能順利地加入進來。如果西北的三馬來申請,東北軍肯定會否決。廣東的陳濟棠如果來申請,南京的態度就不好說了,因為他的表現太糟糕,獨立性太強了,完全沒把南京看在眼裏。
......
在石門城內的一處兵營裏,操場上有一隊士兵在操練,人數不多,隻有十幾個人,他們喊著口號“左右左”在走隊列(民國時代裏,走步不是喊“一二一”,而是“左右左”,否則就是穿幫)。內中一個高大胖胖的中年人十分的顯眼。士兵都是二十歲上下的精壯小夥子,怎麽會有個中年人的大頭兵呢?難道是夥夫?
此人就是中投行的行長、護衛隊總教官馬寅初。
夏日的操場上很燥熱,陽光直射,曬得人們發昏。馬寅初太胖,大汗淋漓,樣子有些狼狽。可是沒辦法,這是護衛隊給他規定的,訓練半個月,每日出操兩小時,上課學習兩小時,其餘的時間他可以回銀行處理他的公務。半個月的時間,一天都不能少。另外的十幾名士兵是陪練。
馬寅初是個學者,從來沒有接觸過軍旅的生活,可是,他領了這份工作,銀行的行長是必須要兼任護衛隊總政訓官的,還給個職務軍銜——中校。不管怎麽說,都是正式的軍官,做軍官就要懂得軍規軍紀,立正敬禮也要像不像三分樣吧。沒辦法,特意的給他開了個軍訓班,找來一個班的士兵,陪著他出操訓練。於是大學者老馬就要吃苦頭了。
馬寅初這個人選其實是東北方麵選擇的,南京方麵不知情,還以為是自己的人,他是南京的高級官員嘛。
這是因為張作霖下令在國內搜羅經濟人才,馬寅初這個首席經濟大師當然就被東北方麵盯上了,已經派人多次的聯係。由於東北方麵的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麵的優異表現,傑出的人物自然就會向往,加上東北派人來做工作,他實際上已經準備改換門庭了。隻是遇到了中投行的這個機遇,才以這種方式投向東北一方。
馬寅初到石門上任不久,就給南京政府打了一份報告,其核心內容就是重提中投行發行華元貨幣。
這倒不是老馬心向東北,他是個嚴肅的學者,他的主張是站在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的,也算是為南京方麵打算。他說:“如果中投行不發行華元,第一個受傷害的就是南京發行的法幣!法幣將麵臨著一輪通貨膨脹,在奉票堅挺的情況之下,法幣的信譽度將急劇的下降,導致發行地域的萎縮,從而更加劇了通貨膨脹的幅度。”
他的分析說:
由於東北軍政府平等對待法幣,致使法幣在東北方麵的七個省區(遼、吉、黑、熱、寧、蒙和津魯)大量地流通,因此,東北方麵手中有大量的法幣,這是條件之一。第二條,在南京控製的區域內,法定的貨幣隻有法幣一種,其他的都禁止流通。
中投行的一筆投資中,相當大的部分是材料、設備等貨物,但是,現金總是難免的。
在這種條件之下,當中投行向南方投資的時候,其現金部分隻能使用法幣,因為奉票不能流通嘛。那麽中投行的法幣從何而來呢?其主要的部分一定是銀行從東北地區收羅來的法幣。由於投資數量大,這就導致了北方地區流通的法幣減少,南方法幣數量增加。這個增加的部分在南方中央銀行的控製之外,也就是“失控”。南方法幣量增加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南方為了抑製通貨膨脹就必須回籠貨幣。
這就是南方的兩個選擇,一,聽任通貨膨脹;二,回籠法幣。無論選擇哪一個,都是南方財政的損失。
而北方的奉票必然堅挺,堅挺的貨幣就會擴張,法幣的流通地域就會縮小。
經濟的連鎖反應還很多,總而言之,對於法幣極為不利。
解決的辦法:一個是發行通用的華元,另一個是允許奉票進入南方。兩者相比,發行華元對南方更有利,畢竟中投行中有南方的股份,南方對於華元有部分控製的權利。
以上這些就是馬寅初報告中的分析。它中肯透徹,南京的大佬們不得不認真地對待,集中專家,研究對策。
曆史上,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政府財政崩潰,就采用通貨膨脹的辦法轉嫁虧損,搜刮民財。以至於出現了一袋子法幣買不來一袋子糧食的天下奇聞。法幣爛掉了,換金圓券,然後金圓券重蹈通貨膨脹的覆轍。
現在的南京政府還沒有窘迫到那個地步,不會幹這種損事。就算是真的出現了財政崩潰,他們也不敢使用這種非法的損招了。因為現在的奉票一點也不差,法幣不是天下唯一的貨幣,它沒有壟斷的地位。法幣如果出現通貨膨脹,那就是自尋死路,被人們拋棄,中央銀行也就關門大吉了。
通貨膨脹導致受損失的一定是南京政府和中央銀行,奉票就是收益者。南京絕對不敢走通貨膨脹之路。
孔祥熙說道:“老馬說的是實話,他分析的對。正常的說,一家權威的銀行也必須有貨幣發行權。因此,如果說還有第三個辦法,那就是批準中投行有發行法幣的權利,也就是分享我們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權。說來說去,還是發行華元是挽救法幣的比較好的辦法。
可是,我們的法幣度過了這一關,還麵臨著下一關。今後可就是華元、法幣的競爭局麵了,法幣失去了統治的地位,還有可能在競爭中敗下陣來,讓位於華元。
哪一個選擇都不是最好的。哎!難啊!怎麽就走到了這一步呢?”
多家銀行發行同一種貨幣是合乎規則的,現代香港的港幣就是多家銀行同時發行的,幣值相同,同樣流通。
“東北方麵有高人啊!天下之人都認為東北方麵大義,出巨資幫中央。我們自己也是這麽認為的,東北拿出十個億投資於南方,這也是我們爭取來的。對我們有好處,並且是巨大的好處,這毫無疑問!今天我還是這麽看。可是從這個華元開始,東北並不吃虧,時間越長,好處就越大!沒有高人焉能有如此的妙策?”
這是行政院長譚延闓說的話。(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