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重大成果

字數:5628   加入書籤

A+A-




    華元終於還要發行,對於南京政府來說這是無奈之舉。但是南京也定了幾條規矩,限製華元的使用地域,那就是在大型投資項目的所在地流通,其他的地方不能說華元不合法,但是當局不宣傳,並且盡量的回收。回收當然就要有損失,南京寧可蒙受一些損失也要限製。這種做法不夠大度,與東北地區允許法幣合法流通相比較就有點小家子氣了。

    發行華元新貨幣需要設計、製版、印刷,總要有個時間過程,在這之前,中投行就要使用庫存的法幣了。

    ......

    6月10日,遼寧號航母下水試航。

    這艘航母就是利用打撈上來的日軍軍艦日向號改造而來的,去年三月開工,到現在幹了一年零三個月,終於完工了。工程的設計施工都借助了美國的技術力量。它被命名為遼寧號,舷號011。

    遼寧號航母的排水量為三萬噸,艦長兩百多米,改造後艦闊33米,艦島在右側,艦載機70架。這次改造最大的亮點是加強了動力,主軸驅動力為八萬匹馬力(購買的美國的動力係統),巡航速度25節。在東北海軍中是獨一無二的龐然大物。

    在民國時代中國的海軍的確落伍了,目前的日本國萬噸以上的各種艦隻有數十艘,投入現役的航母有三艘,其中加賀號、赤城號都是四萬噸級的。此外還有正在建造的航母。

    東北軍打算以遼寧號為核心組成東海艦隊。除了遼寧號之外,還有一艘去年購買於美國的一萬噸級的巡洋艦(相當於重巡洋艦),舷號012,命名為大連號。還有,也是去年購買於英國的七千噸級的驅逐艦一艘,舷號013,命名為安東號。這三艘艦隻就是東北海軍最大的船,也是主力了,計劃中他們都將被調入新組建的東海艦隊。

    此外,在大沽口船廠去年開工建造了三艘新船,有兩艘護衛艦,舷號116、117,一艘反潛艦,舷號118,他們是東海艦隊的重要輔助船隻。

    還有微型魚雷艇母艦正在設計製造之中,將來也會加入艦隊。

    由於遼寧號的測試、試航、訓練需要一定的時間,預計最快也要到今年的年底才能組成東海艦隊。

    未來的東海艦隊,在中國是創紀錄的大艦隊了,可是從船隻噸位上說遠遠的低於日軍。與日本艦隊相比,它隻能算小型艦隊了。

    為了這個東海艦隊,東北當局可是下了大力量,如果沒有在英美股票市場上撈來的那筆錢,東北可是沒有這個財力,起碼要晚幾年才可能實現。

    去年籌措改造日向號的資金時,張作霖說過:“大海軍、航母不是窮人的玩意,這是燒錢啊!難怪小日本窮的吃不上飯,他們造了那麽多大軍艦,又是戰列艦又是航空母艦的,一個小小的國家能有多少錢?”

    這個話說的實在,日本那麽一個小國,建立那麽龐大的海軍,其國力、民力的消耗是多麽的巨大!難怪日本人吃不上飯,日本民眾掙紮在饑寒交迫之中了。這就是窮兵黷武的結果啊!如果中國的南方真的能在一兩年內振作起來,不給日本國任何的機會。得不到戰爭紅利,那麽小日本就隻能守著他們的八八艦隊喝西北風了!沉重的軍備包袱就能把日本國拖死!

    遼寧號航母的測試、訓練將在渤海進行,此時的渤海已經非常安全了,完全排除了日本人的勢力。

    在航母下水之前,新成立的海軍航空兵已經采用陸地模擬的辦法開始訓練了。就是在地麵上構建模擬遼寧號甲板上的跑道和建築,除了機場是靜止的之外,其他的外觀完全等同於遼寧號。這樣的訓練已經進行了一年,有了這個基礎,飛機上艦訓練就縮短了時間。預計至多半年,到年底,就可以組成艦隊駛出渤海,到黃海、東海進行實戰訓練了。

    在現代,一艘航母從訓練到實戰,往往需要兩三年,或者更多的時間。為什麽此時的遼寧號隻需半年呢?這是航母裝備水平決定的。

    現代的航母,它裝備的電子設備是完全數字化的,電腦係統的數量恐怕要有數百個,其他的,像雷達、通信指揮、導彈、火炮控製等等,非常的繁雜。所有的這些都要測試、修改、磨合。總之裝備的複雜程度越高,訓練的時間就越長。

    在民國的時代,這些複雜的係統一個都沒有,稱得上電子裝備的隻有聲呐探測器、無線電報機,這都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設備了,開機就能使用。並且1930年還沒有雷達,到了二戰開打之後,雷達才慢慢的登場。

    這種裝備水平的測試、磨合的時間就短多了。可以這樣說,隻要飛機能夠順利地起飛、降落,就能開出去作戰,所差的就是指揮的熟練程度了。

    所以,東北海軍預計年底可以組建東海艦隊了。

    航母的主要武裝就是戰鬥機,遼寧號的艦載機達到了70架,這可是超水平的,超過了現在的日軍航母,當然這是美國的技術成果啦。艦載機有三種型號的飛機,主要機型是德國的ar-68,是寧夏吳忠生產的第一批產品,它是一戰中的成型產品。這種機型的數量是60架,是航母的主力作戰飛機。

    還有8架東北自產的教19型教練機,就是蘇聯的u-2型,它們的用途有三個,首先是偵查。這種飛機起飛降落都容易方便,成本低。航母出動在外,就需要不間斷的空中偵察,偵察機頻繁的起降,這種小飛機就方便了。它的第二個作用就是航母的最後防衛手段,如果所有的戰鬥機都派出去作戰了,遇到緊急的敵機來襲,這八架飛機可以起飛迎敵,屬於保留的手段。第三,它們是訓練新飛行員的教練機,海軍航空兵也需要培養大批的飛行員,教練機當然是最好的訓練機種。

    還有兩架飛機的空餘位置給了實驗機型bf-109,這種機型是德國人新研製的,原本的曆史上此時已經製造出來了,正在實驗,三四年之後它就是德國的主要機型了。它是首批單翼飛機的機型,主要部分(機翼)是金屬蒙皮,已經是現代飛機的樣子了。是吳忠飛機製造廠實驗生產的,正在試飛,拿出來兩架放到航母上也是實驗的一部分。

    飛機的武器裝備有一個亮點——安裝了機關炮,型號是20毫米mg-ff,也是德國人的實驗產品,原本曆史上德國的bf-190戰機裝的就是這款機關炮。各種型號的戰鬥機,包括教19型,都安裝了機關炮。主力戰鬥機ar-68和bf-190安裝的是兩挺機槍,一門機關炮。教19隻能選擇一種,機槍或者機炮。

    機關炮裝上戰鬥機比曆史提前了三四年。

    戰機上安裝的機關炮需要有一挺機槍與其配合,這是因為此時的機關炮很初級,有不少缺點。由於發射炮彈會讓炮管迅速地升溫,所以炮的射速不能高,並且不能連續使用,要隨時給予降溫處理。為了提高機關炮的效率和準確度,就需要一挺機槍與炮同步瞄準,並且機槍的子彈中加入曳光彈,飛行員首先使用機槍射擊,根據實際的射擊效果,再決定是不是需要開炮。這就使得性能差的機關炮能夠發揮最大的效能。

    當然了,遼寧號上的艦載機都是絕對保密的,不到抗日的戰場上,絕對不能泄露。

    航母上沒有火炮,隻有防空武器,高射炮、高射機槍裝備的很密集,每一側都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高射炮加高射機槍組成。

    航母上沒有大型的轟炸機,這是因為轟炸機體型大,起飛距離長。因此,在需要轟炸的任務時,采用戰鬥機掛炸彈的辦法。

    ......

    在現代不算什麽的單晶爐,終於試製成功了,拉出了第一批合格的單晶矽。這個過程曆時一年,失敗了無數次,趙三本付出了艱辛的勞動。這是趙三本親自參與的第一項技術工作。單晶矽在這個時代的意義隻能用“偉大”二字來形容。現代人都懂得:沒有單晶矽就沒有現代的電子技術,就沒有微型的計算機,沒有互聯網,沒有移動通信,甚至可以說沒有衛星,沒有導彈,總之幾乎所有的現代科技都沒有,它對於科學技術發展的意義將是劃時代的!

    現在的中國還缺少掌握電子技術的人才,趙三本隻能借助西方的科技力量來完成後續的工作,同時也培養中國第一代電子技術工程師,使得中國在電子技術領域站在世界的前列,最低限度不要落伍。

    趙三本對於單晶矽的製造技術進行了嚴格的保密,拿出來的單晶矽產品也是已經完成了切片整形的坯料,目的還是防止西方科學家根據坯料的形狀揣摩單晶矽製造技術。保密工作嚴密到了極點。

    在眼前,單單靠出售單晶坯料就是一筆巨大的收入。石頭加電力消耗就等於單晶矽,這可是比點石成金還要厲害。可以製作一枚三極管的坯料,假如標價一美元那就非常的便宜了,標價十美元也不算貴。因為利用小型的三極管,幾乎立即就能製作出小型、便攜、省電的無線電收發報機,這在軍事上,民用上是價值巨大的產品。假定一枚三極管售價20美元,這種微型電報機的成本才幾百美元,銷售價就可以是幾千美元,各個生產環節的利潤空間巨大。利潤是刺激資本投資的動力,可以預計電子行業將迎來大發展的時期,而基礎的原料——單晶矽,則中國至少可以壟斷三五年,甚至十年,它可以為東北帶來巨大的收益,也可以提高東北的政治地位。是啊,關係友好的國家我就可以賣給你,像日本國則休想得到單晶矽,這個外交的優勢也不得了啊。

    經過合理的估價計算,最後確定,可以製造一枚三極管的坯料,標準售價15美元,對戰略夥伴的優惠價為10美元。一個單晶矽棒可以切割100多枚坯料(切割技術太差,浪費了原料),一個棒子合1000多美元!要知道,單晶矽的原料就是石頭!簡直是無本萬利呀!

    除了電報收發報機之外,短期內可以預見的產品有:便攜的擴音器(電喇叭)、語音對講機、航空、航海導航儀等非常實用的產品。

    拿語音對講機來說,它的原理就是無線廣播電台的設備加上收音機,這些技術是現成的,用晶體管代替電子管,新產品就出來了。它體積小,耗電少,機器加上幹電池就可以通話。把它裝在坦克裏,那麽坦克作戰的指揮多靈便?如果配發給基層的部隊,那麽運動中的部隊也可以聯絡指揮,安裝在飛機上,指揮員就可以語音指揮每一架飛機。如果增設地麵的通信站,則空中地麵就可以直接對話。如此等等,現代人都明白,對於民國時代,那可是大飛躍了。

    再比如航空航海導航儀。它的原理等同於無線電報,地麵上不同的地點隻需要設置三個信號發射站,飛機上接收信號,用定向天線判斷信號的方位,這個定位就等於是地圖上的三條直線,交叉點就是飛機的位置,飛行員就知道自己在哪裏了。這是一道幾何題,我們就不具體的算它了。有了導航儀,不要說白天飛行航線準確,就是夜間、陰天也一樣可以飛行,這個意義多麽的重大!

    用基站定位,有兩種辦法,第一是按照信號傳輸時間計算距離,用兩個基站,畫兩條弧線就能定位。但是,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太快了,幾十裏幾百裏的差距反應到時間上都是微秒級的,這個時代的電子技術測不出來。因此不能使用。第二個方法就是上麵說的定方位,工具是定向接收天線。定向天線有兩種,一種是拋物麵天線,就是現代常見的“大鍋”,在飛機上使用做的小一點就行了。第二種是直尺型的磁棒天線,就是偵探影視中常見的,尋找發報機地點的那種。這兩種都很簡便。大鍋準確性好一些,但是體積稍大。

    我們簡述一些技術細節,就是為了說明在這個時代能夠實現的產品。是有根據的,並不是臆想編造。(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