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海上遭遇
字數:5478 加入書籤
與東北使團同時來到南洋的還有東北軍的一個潛艇編隊,有三艘潛艇,型號u-1型,這是德國一戰時的成型產品,東北軍的第一批潛艇都是這個型號,目前德國人正在研製u-2型,按原曆史記錄,u-2型是二戰前期德國的主力潛艇。
這個潛艇編隊還有兩艘掛著青天白日旗的貨船,它們作為潛艇的後勤補給船,實際上也是編隊的指揮船,算旗艦吧。
使團在雅加達停留期間,這兩艘補給船就靠岸進行補給,食物、淡水、燃煤、油料都得到了補充。潛艇的行動是秘密的,它們不能在港口露麵,而是在大洋中靠上補給船來補充物資。
在南洋,日本的貨船很多,按說,東北軍與日軍是交戰的狀態,完全可以偷襲日本的貨運輪船,這叫做“破交”,在當前是完全正常的軍事行動,沒有誰會指責說是恐怖襲擊。
但是,潛艇編隊出發時就規定了本次作戰任務,那就是掩護使團的安全,因而不能襲擊其他的日本船,以免暴露目標,攪亂了擔任護衛的主要任務。潛艇編隊現在就活躍於雅加達到新加坡之間的航路上,這是使團船隊下一步行動的航線,需要潛艇巡視,保證安全。
潛艇一般都是單獨行動的,是大海上獨行的狼,這是因為它的通訊、航行、作戰等方式決定的。
潛艇潛入水下的時候,就斷絕了與外界的通信聯絡,隻有它浮出水麵,或者半潛狀態把天線升出水麵時才可以收發電報。在作戰的時候,大部分是處於潛水狀態。如果有幾艘潛艇配合作戰,或者與其他的艦船聯合作戰,那麽潛艇是處於孤獨狀態的。別人不能指揮它,它也不能指揮別人。這就失去了互相配合,統一指揮的優勢,所謂的聯合作戰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潛艇都是像幽靈一樣遊蕩在浩瀚的大洋之中,尋找作戰機會。
潛艇的最大優勢是隱蔽,敵人看不見它,找不到它,因此就有突然襲擊的長處。既然是隱蔽,也要包括無線電的靜默。因為電報機一發報就可能暴露行蹤。所以潛艇一般都采用事前約定時間,定時進行無線電聯絡,有時候幾天才聯絡一次。到了時間聯絡不上也屬於正常,因為它可能遇到了麻煩,不便於發報。
由於潛艇的這些特點,東北軍的這個三艘潛艇的編隊,並不是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分散行動。隻有那兩艘補給船經常在一起。
因為補給船是水麵船隻,商船的模樣,他們經常停靠就近的港口。這也是個優勢,他們的電報機就可以長時間工作,等待聯絡,因此也就成了這個小編隊的指揮中心。
這兩艘補給船也不是完全沒有武裝,普通商船上裝一兩挺機槍,船員配幾隻步槍、衝鋒槍,在這個年代屬於正常,隻要不安裝火炮就不算武裝船隻。此外,為了保險,每艘商船上都裝載了兩隻微型魚雷艇,這個船很小,放在甲板上,就是個微小的快艇,形狀特別一點,與救生艇區別不大。必要時,裝上魚雷就可以出擊。補給船上的魚雷多得很,拿來用就行了。
這就是潛艇小編隊的全部情況了,艦隊的指揮官就在補給船上,他用電報聯絡指揮各個潛艇。
9月20日下午,702潛艇在新加坡西南方向約200公裏處浮在水麵上緩慢地巡航,艦橋上的水兵手舉著望遠鏡在觀察。潛艇的位置在商船主航道西南側約10公裏處,因此,遠遠地望去經常有商船通過。他們的西南側是大大小小的島嶼,這一片海域直到新加坡都是連綿不斷的島嶼,主航道就在這些島嶼的東北側。
潛艇的行蹤是秘密的,因此,一旦遇到偏離航線的商船或者漁船接近,他們就要下潛躲藏,避免暴露。
現在,觀察的水手像是發現了什麽,對著通話管道大聲喊道:“報告!發現異常情況,是一個艦隊,艦船總數五艘,方向正北偏東25度。距離約15海裏。報告完畢!”
通話管道是這個年代船隻上的主要通話設備,類似於我們常見的煙筒,曲曲彎彎的管道連接各個艙室,傳輸語音很清晰。重要的指揮位置上都會有多條管道通向不同的艙室,隨時可以通話。
15海裏相當於50多裏,如何能判斷是艦隊呢?
多艘商船結伴而行的情況少見,五艘船隻排列在一起,那就可能是艦隊。另外,雖然距離還遠,但是軍艦與商船的外形區別很大。這就可以判斷是一個艦隊了。另外,水兵有個基本功,那就是辨認各種船隻的能力,遠處,從煙囪冒出的煙、航速、船隻顏色、高矮外形等特征來判別。特別是敵我雙方的軍艦,遠距離觀察外形就能判斷是什麽型號的軍艦,特別重要的都能叫出名字來。
潛艇看到了艦隊,艦隊就看不到潛艇嗎?
潛艇的上浮狀態也僅僅是露出一個艦橋,從十幾二十公裏之外觀察,就是個小黑點,所以,潛艇發現船隻容易,遠處的艦船難於發現潛艇。現在又沒有雷達,隻能用望遠鏡看。
隻是兩三分鍾,艦長劉平就來到了艦橋,也端著望遠鏡觀察,旁邊的水兵在指點著方位。劉平看明白了,的確是一個艦隊,可距離還是太遠,船型判斷不清楚,國籍也無法判斷。
15海裏也就是50多裏的距離,僅僅看到遠處地平線上的小黑點,能看到煙囪冒出的煙。地球是圓的,再遠就到了地平線以下,這是目視距離的極限了,隻有再靠近才能看清船體。
“下潛!升起潛望鏡觀察!向目標靠近!魚雷準備!”
艦長劉平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用潛望鏡觀察,下潛就不能太深,是一種潛航的狀態。
用現代的觀點來看,u-1潛艇的性能太差了,潛航的航速隻有5節,水麵的航速10節。更差的是它隻有一具魚雷發射管!重新裝填魚雷是個複雜的動作,可不像裝炮彈那麽簡單,因此一次戰鬥中它隻有發射一枚魚雷的機會。即便如此,德國的u-1潛艇也是當前最先進的了。幾年後的u-2型將極大地改善性能。
二戰中潛艇的巨大戰果都反映在破交上,就是擊沉商船,那種作戰對於潛艇是沒有危險性的。當潛艇攻擊孤單的軍艦時,危險性一對一,機會均等,偷襲成功就擊沉了軍艦,偷襲不成功,則軍艦的反潛攻擊更厲害,一般地說,潛艇跑不了,隻能下潛躲藏,因為潛艇的航速太慢了,並且潛艇的攻擊手段隻有魚雷,沒有其他的武器。可是如果潛艇攻擊多艘軍艦,無論偷襲成功與否,潛艇都是九死一生。其原因就是潛艇航速太慢,跑不掉。兩年前東北軍的艦隊就在渤海灣擊沉一艘日軍潛艇,用了兩天的時間,那就是例子。
今天如果遇到的是日本的艦隊,東北軍的潛艇敢於攻擊的話,逃跑的可能微乎其微。因此,劉平的命令極端冒險,幾乎等於自殺攻擊。
可是逃跑的機會也有,因為這裏是馬六甲附近的繁忙的航道,不斷的有商船通過,如果潛艇能夠成功地躲在商船下部,那就逃脫了。可是日本軍艦在這裏反潛作戰,別的商船還敢通過嗎?
艦長劉平很勇敢,有不怕死的精神!但是,也是職責之所在。因為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衛使團的安全,東北軍在這裏隻有這個潛艇小編隊,他們不上誰上?退縮了就是失職!
潛艇的速度太慢,慢慢地潛行前進,同時用潛望鏡不間斷的觀察。
“聲呐注意監聽,掌握特征!”劉平不斷的發布著命令。
這個年代沒有計算機。聲呐有一個陰極攝像管,能看到有限的信號,也可以用滾動的紙筒記錄噪音曲線特征,還有耳機可以聽到聲音。不同的艦船有不同的特征,就靠著聲呐兵耳聽、眼睛看,來掌握細微的特點,區別不同的艦船。對主要戰艦,還要做記錄,記下他們的特征,下次再遇到,單憑聲呐就可以識別它。現在目標的五艘船隻就需要牢記,這樣一來,單憑聲呐信號,就能知道那一條船在什麽位置,這是需要點真功夫的。
“報告!目標是日軍艦隊,已經看到日軍軍旗了!”
劉平趕緊來到潛望鏡處觀察,他看到了這支日軍的小艦隊,有五條艦船:一艘巡洋艦、一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一艘反潛艦,還有一艘運輸補給貨船。
因為這裏是繁忙的航線,日軍艦隊的前方有一前一後兩艘商船,一艘懸掛英國國旗,另一艘懸掛荷蘭國旗。遠處,艦隊的後方還可以看到有輪船煙囪冒煙,至少還有兩三艘商船即將過來。這眾多的輪船就掩護了潛艇,因為潛艇潛行時使用電動機驅動,噪音微弱,完全被附近輪船上蒸汽機的噪音遮掩了。
巡洋艦體型大,從外觀可以判斷是古鷹級重型巡洋艦,名稱舷號還看不清。
劉平離開潛望鏡,感到很緊張,今天很可能要為國捐軀了。同時他也在緊張地思索,第一枚魚雷的目標應該是哪一個?
擒賊先擒王,打巡洋艦?
日軍重巡洋艦的重要部位都有雙層防護裝甲,就是防魚雷攻擊的,魚雷即便命中要害部位,也不一定能擊沉。
對,應該先打反潛艦!反潛艦當然是專門對付潛艇的,對潛艇的威脅最大。如果打掉它,不但自己多了一線逃生的希望,也能為兄弟潛艇的後續攻擊創造條件。
劉平下定了決心。
日軍的艦隊是沿著傳統航線行進的,方向由西北向東南。702艇在航道的西南側,他們基本上是相對航行,艦隊迎麵而來,接近的速度很快。
劉平命令:“收起潛望鏡,下沉50米!”
潛艇緩緩下沉,五十米的深度不大,這是為了作戰。
劉平:“滿右舵,轉向180度!”
潛艇掉頭,那就是等日軍艦隊過去,從日艦隊的後麵發起攻擊。魚雷發射器是固定的,不能動,全靠操控船隻來瞄準,所以潛艇就要掉頭,做好攻擊的準備。
潛艇的航速太慢了,迎麵攻擊,打完了魚雷,想跑都跑不了。在敵艦的後麵,還有個逃跑的機會。
“停機!”
潛艇到位了,距離主航道大約一公裏。就是說,日軍的艦隊將在潛艇的東北側1000米之外通過。日軍有反潛艦,它的聲呐是常開狀態,潛艇不停機就容易被發現。現在距離還遠,此前潛艇的微弱噪音都被其他航船掩蓋了。
702艇靜默了,靜悄悄地潛伏於航道一側,像一隻餓狼趴在地上等待著獵物。水麵上隻有潛望鏡在慢慢地旋轉,窺視著海麵。
戰鬥十分凶險,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248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