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擊沉反潛艦

字數:5172   加入書籤

A+A-




    現代的魚雷,攻擊距離竟然有50公裏,甚至更遠,當然還有很多控製導航的手段,但是這個年代裏一般魚雷的射程隻有10公裏,最佳7公裏以內。魚雷的攻擊也像炮彈一樣,全靠瞄準,打出去的魚雷就無法控製了。

    此時魚雷的推動力靠瓦斯蒸汽機,內部還裝有一個陀螺儀,用於穩定航向。這種攻擊方式,遠了當然打不準,並且蒸汽動力的軌跡線明顯,敵方如果提前發現,可以操縱船隻規避。距離近了當然命中率高,可是在軍艦麵前,潛艇自衛的能力太差了,不容易脫離戰場。這也是個矛盾,要掌握好距離,保證自身安全還要攻擊對方。

    敵艦隊靠近了,702艇的潛望鏡也收起來了,靜靜地等在水下,它是停機的狀態,日本艦隊當然發現不了它。現在對日軍艦隊的監視就完全靠聲呐了,聲呐兵不斷地報告著目標的位置。

    焦急的等待似乎時間過得更慢。

    終於,日艦隊就像預先估計的那樣在主航道上通過了,距離702艇的最近距離隻有1000米。現在的距離是最近的,1000米幾乎是麵對麵,魚雷可以百發百中。可是潛艇還要等待,總要給自己爭取一個逃生的機會嘛。

    “弟兄們,今天的戰場將十分險惡,為了保護我們使團的安全,為了抗日的大業,為了大元帥,咱們都要像個東北的爺們,視死如歸!今天誰也不許當孬種!戰鬥即將開始,聽我的命令!各自就位,準備戰鬥!”

    這是艦長劉平在做戰前動員,潛艇內立刻緊張起來。

    敵艦隊通過了,慢慢地遠去,聲呐兵終於報告了目標4000米的距離,是出擊的時候了。

    “上浮至5米,升起潛望鏡!魚雷準備!”

    此時的技術水平在水下是無法瞄準的,起碼要用潛望鏡目視瞄準。按照計算的角度、提前量,瞄準發射。在現代,潛艇在深水中一樣可以發射魚雷,那是由於雷達、聲呐都更先進,配有計算機,甚至魚雷本身就有導向的能力。

    距離很近,在潛望鏡中清楚地看到了日艦隊,巡洋艦是加古號,它是旗艦,行駛在最前邊,後麵依次是驅逐艦、護衛艦、反潛艦、貨船。貨船體型很大,名叫岡山丸,按說攻擊它是最容易的。反潛艦是秋月號,倒數第二,正是預定的攻擊目標。

    反潛艦的聲呐是常開狀態,其他的艦船有命令時才會打開聲呐。可是,此時的聲呐在技術上還不是特別的先進,更重要的是沒有計算機智能輔助,無法排除幹擾。例如,702艇已經上浮,那就需要動力,有動力就有噪音,可是潛艇微小的噪音被跟在反潛艦後麵的貨運輪船更大的噪音幹擾了,因此,反潛艦監測不到。

    “瞄準秋月號反潛艦!左舵xx!穩住!”

    “魚雷發射!”

    此時潛艇到目標的距離五千五百米(11裏),正是最佳距離之內。

    “砰!”

    發射魚雷的動力是高壓空氣,一枚魚雷噴薄而出,飛速射向目標。如果是大炮,一聲炮響,日軍艦隊就聽到了,可是發射魚雷的壓縮空氣爆發的聲音沒有那麽大,十裏之外的艦船上聽不到。

    此時魚雷的速度是四五十節,也就相當於一般快艇的速度,不是特別快。一條白色的水跡線拖在魚雷的後方,稍微的注意就會發現它。

    日艦隊在正常地航行,各個軍艦上都有瞭望的水兵,能否及時發現來襲的魚雷,這就看他們有沒有常備不懈的精神了。

    發射完畢的潛艇,也顧不得觀看自己的攻擊效果,立即動作,全力逃脫。它開滿全部的動力,急速轉彎,邊下潛邊向西北方向逃竄,那個方向就是眾多的海島,距離主航道並不算遠。

    如果有熟悉本地海島地形的領航員,他們有可能鑽到島嶼之間,借助海島複雜地形逃跑,但是現在沒有這個條件。東北軍手中的海圖也沒有那麽詳細,陌生的海域很危險,潛艇是不敢貿然進入的,他們的目標就是接近海島的海域,哪裏的海底地形已經比較複雜了,便於躲藏。

    秋月號反潛艦還是發現了高速疾駛而來的魚雷,但為時已晚,魚雷打得很準,從側後方命中秋月號的中部。一聲衝天的巨響讓秋月號彈跳了起來,不足一千噸的軍艦被擊中一枚魚雷(一般的魚雷都是六七米長的大家夥,內裝高爆炸藥),幾乎可以把它炸成兩截,擊毀沉沒是毫無懸念的。艦上的日本水兵來不及反應,艦船就迅速地傾斜沉沒了,在海麵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

    轉眼之間,一艘軍艦就沒了,突然而至的變故,讓日本人驚呆了。

    軍人的確應該時刻保持警惕、鎮靜,但是,在南洋的這片海域已經平靜了多年,除了海盜基本上沒有戰爭。誰也想不到這麽慘烈的戰爭場麵馬上就擺到了麵前。

    日本人幹什麽來了?那不用說,是找東北軍的麻煩來了。東北軍的使團,在南洋到處宣揚抗日,鼓吹日本是南洋的最大危險,再加上東北軍與日本國的仇恨,他們哪能不有所動作?東北使團的行程、路線全部是公開的,他們當然就來到了雅加達到新加坡的航線上。日本人知道有美國軍艦護航,他們敢不敢挑戰美國人?這個不好說。但是他們總要尋找機會,攔截住東北使團的船隊就可以找機會。如果能夠抓住東北的使團,那可是個大籌碼,能解決不少問題,起碼給東北軍一個下馬威。

    日本人很快就反應過來了,四周的海域靜悄悄的,還能是什麽?就是潛艇!絕不可能是水雷!前麵的幾艘艦船都通過了,如果有水雷還看不到嗎?

    日本人震怒了,經過簡短的研究判斷,幾艘軍艦就分散開來尋找潛艇。像牛車一樣速度的潛艇是跑不掉的,就在附近海域躲藏著,搜遍每一個角落也要找到它!

    潛艇是隱蔽的,但是,日本人按照魚雷攻擊的方向可以判斷魚雷艇攻擊時的大概方位,那裏就是他們搜索的重點海域。

    潛艇從發射魚雷開始,到日軍艦隊開始追擊搜索至少也有二三十分鍾,算下來能跑出七八裏,距離預定隱蔽的地點已經不遠了,那裏距離最近的島嶼還有十裏。到此為止,潛艇就不能再跑了,潛艇的動力噪音就是敵人搜索的目標,日艦隊已經開始搜索,潛艇必須停機。隻能下潛、停機、隱蔽,然後就是被動挨打,撞大運了。

    在下潛之前,劉平找來電報通信兵、輪機兵等一共四名水兵,對他們交代任務:

    “時間緊急,我就不解釋了。現在我們周圍二十裏之內沒有船隻,這是唯一的機會。我命令你們準備行裝,離開潛艇,潛遊到最近的島嶼隱蔽,行動中注意,不要被人發現。你們的任務就是在潛艇被擊沉後,設法聯絡指揮船,安全返回,匯報這裏的情況。立即準備!三分鍾後出發!”

    “艦長!我要留下,與艦艇共存亡!”

    “艦長!你更重要,你走吧,我留下!”

    “......”

    “這是命令,馬上執行!”

    “是!”

    從潛艇內部,到外部的通道就是魚雷發射管,一次可以出去兩個人,他們可以帶上氧氣瓶,潛遊到島嶼,是比較隱蔽的,稍加注意都不會暴露。

    海軍的軍規是:主官必須是最後離開艦船的,否則就是臨陣逃脫,要上軍事法庭的,所以艦長不能走。

    這個安排就是做最壞的打算了,留下匯報戰場情況的最後手段。另一方麵,u-1潛艇很小,標準乘員16人,現在減少了四個人,也就減少了氧氣的消耗量,可以讓潛艇在水下堅持更長的時間,按人數說,延長了四分之一還要多一點。如果原本可以堅持兩天,那麽現在就延長了16個小時。這很容易計算的。關鍵時刻,一分一秒都是珍貴的。

    四個水兵眼含著熱淚,向劉艦長敬禮,帶上裝備爬進了魚雷管......

    潛艇開始緩慢下潛,這裏接近島嶼,下潛一百多米後潛艇就幾乎坐底了。

    劉平發布命令:“從現在起要保持靜默,不許大聲說話,所有的物品都要綁紮牢固,避免撞擊的聲音。沒有任務的全部上床睡覺。”

    睡眠也可以減少氧氣的消耗。

    發生氧氣的辦法很多,並不是了不起的高科技。所以,從潛艇誕生的那天起,就有製氧設備,但是製造氧氣與自然界的氧氣還是有區別,正常情況下潛艇還是需要不斷地浮出水麵換氣。那麽為什麽現在要考慮節省氧氣的消耗呢?這是因為不論什麽方法製氧,動力和噪音是難免的。現在的目的是躲藏,任何微小的噪音都會暴露,極端危險。日本人搜索多長時間,他們就要靜默多長時間,製氧設備絕對不能使用。

    潛艇的外殼有隔音的效果,小聲說話,小心的動作還是可以的,潛艇上的人就要格外的注意了。

    日本人把艦船開到某一個地點,也是要停機,盡量減少自身的噪音,然後使用聲呐探測。在這種情況之下,潛艇中任何非正常的聲音都會暴露目標,甚至打呼嚕都是危險的。

    潛艇上有些設備還是開機的,特別重要的就是聲呐。聲呐設備劃分為:被動聲呐、主動聲呐。主動聲呐就是發出有規律的聲波,一般是定向的,然後探測回聲,用途是主動偵測周圍的物體,這個原理來自於蝙蝠。被動聲呐當然是不發出聲音,單純地接收外界的聲音,因此被動聲呐工作時是無聲的。現在潛艇的聲呐就是它監測外界的唯一感知,是必須要開機的,輪換值班,不能間斷。否則,日本人還在不在怎麽能知道?

    還有,如果有一條商船能夠偶然經過此地,那可是絕佳的逃跑機會,沒有聲呐怎麽知曉呢?

    從9月20日下午5點開始,702艇進入了艱難的躲藏狀態。時間變得緩慢了,在考驗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249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