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賣軍火

字數:5226   加入書籤

A+A-




    這次作戰的總指揮是於芷山,他的指揮部就設在烏裏雅蘇台。

    第五軍主力部隊進駐庫倫地區,他們的作戰重點就是滿洲裏地區,這個地方是需要與蘇軍周旋的。他們也會得到空軍的配合。第五軍另外拿出一個師和一個自行火炮營進駐烏裏雅蘇台,支持西伯利亞草原的作戰。這個師是第22摩托師,師長黃師嶽上校。

    還有空軍,除了原定的第二航空隊之外,又從寧夏調來了第四航空隊,這個航空隊全部安裝了機關炮,是當今世界空軍的頂尖裝備了。對蘇作戰可不能馬虎,他們比小日本強大的太多。本來是給小日本準備的殺手鐧可能要用到老毛子身上了。

    空軍需要開辟野戰機場。此外飛機在高空,更加寒冷,飛行員也需要取暖設施。當然飛機上不能點火爐子,需要用發動機尾氣提供熱量。

    後勤供應方麵也在調動大批的物資,有了通達庫倫、烏裏雅蘇台的鐵路,則軍火、糧草、油料等將源源不斷地運輸到蒙古省。

    蒙古戰場已經做好了準備,隻等著天氣轉暖了。這裏是東北軍選定的戰場,是要主動進攻的。蘇日聯盟對付中國已經成為事實,就不需要客氣了,也不能等待,條件具備就立即開戰。

    ......

    就在東北軍召開關於濟州島的軍事會議之後沒有幾天,1月22日,東北軍駐新疆聯絡官常經武發來了電報。這份電報也有分量:托洛茨基有消息了!托洛茨基派來使者,來到新疆。他當然是找到新疆的官府啦,楊增新是知道這個事情原委的,當然就轉到了常經武那裏。

    托洛茨基已經秘密的潛回了烏克蘭。他是烏克蘭人,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他的家鄉是赫爾鬆,距離克裏米亞半島不遠。克裏米亞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前不久被蘇聯搶去的那塊地方。

    托洛茨基有什麽事?簡單地說就是要軍火。

    造反、暴動是托洛茨基的拿手好戲,搞這個沒有軍火不行。可是烏克蘭在歐洲,在黑海的沿岸,距離新疆遙遠,中間隔著萬水千山,他怎麽會想到從中國購買武器呢?

    原因歸結為一點,那就是西方國家對蘇聯共產黨的看法。他們認為那就是赤禍,蘇聯共產黨的領袖當然就是千夫所指啦。托洛茨基是斯大林的死對頭,這個不假,所有的人都知道,可是他也是蘇聯共產黨的領袖之一。他的這個身份,西方國家沒有一個能認可的。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這就好比是拉登,下野了,不當官了,西方國家依然不會放過。他流亡國外,走了不少地方,但是他的身份是秘密的,也要東躲西藏。西方國家如果抓到他同樣不會客氣,不會有好結果的。

    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知道了,他搞武器很難,西方國家沒人援助他,更不會賣給他武器。就是做軍火生意的地下黑軍火商,那也是資本主義那一頭的,姓“資”不姓“社”。再者說黑市的軍火價格奇高,他一個流亡者能有多少資金?托洛茨基想來想去沒有辦法,於是就想到了中國的東北軍,曾經聯絡過嗎,當然記得啦。

    托洛茨基那是領袖人物,中國的東北軍是怎麽回事?為何聯係他?他都心知肚明,作為共產黨的領袖,當然不會找東北軍做盟友,因此他幾年來也沒有聯係東北軍。

    那麽如果買到了軍火,如何運輸呢?托洛茨基的辦法就是從新疆經過哈薩克斯坦等蘇聯的國土運回去。托洛茨基在外國玩不轉。在蘇聯境內的辦法還是很多的,他在蘇聯的勢力還是根深蒂固的,更何況這裏都是邊遠地區,地廣人稀。哈薩克也是牧業經濟,到處是大草原,偶爾能看到牧放牛羊的牧民。對於托洛茨基來說,這條路比較安全,所差的就是路途遙遠。

    按趙三本的想法,他原以為:如果托洛茨基有心造斯大林的反,把哈薩克斯坦作為根據地要更好一些,邊遠地區空間大,有迂回騰挪的餘地。這種想法受到了中國人思想的局限了,農村包圍城市,那是毛太祖的理論,蘇聯人不認這個。蘇聯的共產黨人更相信搞中心城市的暴動,托洛茨基親自參與的十月革命就是典範,對此,托洛茨基深信不疑,因此他要在烏克蘭搞暴動。

    聯係托洛茨基是趙三本的主意,給托洛茨基的信也是他寫的,張作霖當然要找趙三本合計。

    趙三本說:“大帥,我看這事可以辦,隻要他有錢就賣給他,槍炮、子彈、炮彈都給,給他優惠價。”

    張作霖說道:“三本,我們打老毛子不也是需要軍火嗎?他也是幫我們打仗,白送也是可以的嘛?”

    趙三本:“大帥,我們也要揣摩老毛子的心思,過於殷勤了他反而要起疑心,懷疑我們居心不良。所以要堅持收錢,讓他覺得我們就是一個軍火販子,這樣更好一些。價格上可以優惠,還可以用協助運費的名義補貼一部分。我們到國外做黑市軍火還不是要運輸過去?海運很便利,運費低,但是不現實,驚動的國家太多,並且地中海的政治形勢太複雜,我們搞不定。所以我們給他陸地運輸的補貼。”

    趙三本又說道:“大帥,我們的軍火運到新疆路途還是太遙遠了,能有別的辦法嗎?要不還買閻老西的軍火?”

    張作霖:“這事情還是要隱蔽一點,不要用山西的,也不用咱們工廠出的。我們手裏還有不少的俄製武器彈藥,集中一下,下點本錢,運輸到新疆去,目的是不要讓斯大林懷疑到我們。”

    東北軍的手裏有不少的俄製武器彈藥,東三省的地方部隊都使用俄製或者日製武器。

    趙三本:“大帥英明啊!可是,托洛茨基如果真能成事,後麵的軍火需要量會很大,難不成我們也生產俄製的武器彈藥?”

    張作霖:“我想咱們自己生產一批俄製的軍火更好。辦法呢......可以考慮擴建吳忠的兵工廠,設專門的生產線,運輸距離也近一點。”

    趙三本:“大帥。我們是不是在新疆生產呢?咱們不是占著幾個飛機場嗎?就在飛機場裏建設子彈、炮彈生產線。原料盡量就地采購,或者就地生產,減少內地供應數量......”

    張作霖“哦,明天把鄰葛找來合計合計,看是否可行。如果能辦到,就減少了運輸量,新疆還是太遠了,還沒有鐵路。將來還是要考慮修鐵路啊!”

    趙三本:“如果新疆能生產簡單的武器彈藥,我們供給新疆省的軍火也方便了不少,對於加強邊疆也有好處。我覺得大帥這個決策很好。”

    東北軍倉庫裏邊俄製的軍火是現成的,可是運輸到新疆至少要兩個月。特別現在是冬季,西北的風雪很大,二月底以後氣候才會好一些。鐵路還是很重要啊。

    趙三本又說道:“大帥,現在修鐵路有了一個便利的選擇,從烏裏雅蘇台越過阿爾泰山到迪化不足一千公裏,開春後組織一個測量隊勘測一下,或許可以選到一個好線路。要是從河南開始修鐵路那可是上萬裏呀!”

    這條鐵路線,在現代是沒有的,趙三本不能明確指出線路的走向,隻能是勘測。如果勘測成功,的確便利,極大地減少了工程量。

    張作霖說道:“這個線路好,完全在我東北軍的控製之下。讓運輸廳盡快組織執行勘測。”

    張作霖又說道:“我說三本呀,還有個事,去年咱們東北鬧水災,今年可是輪著南邊了。據說(曆史書)水災嚴重啊!比咱們這裏更甚。都是人口稠密地區,損失會很大。咱們要不要有點作為?”

    現在的張作霖也有“先見之明”了。1931年,長江中下遊發生了特大洪災,7月份長江流域連降暴雨,降水量超過常年同期一倍以上,江湖河水盈滿。四川發生大洪水,當川江洪水東下時,又與中下遊洪水相遇,沿江堤防多處潰決,從四川起直到上海,沿江數省均遭遇特大洪水,據曆時資料:淹沒農田5000多萬畝,災民5000萬人以上,死亡人數達到了14萬!災情最嚴重的是湖南、湖北。長江中下遊沿江的大城市均被水淹,南京的街道上竟然可以行船!洪水遲遲不退,浸泡長達三個月之久。這是民國時期的一次特大災害。

    趙三本想了一會,說道:“大帥,我們去年的抗災救災就是給全國做了表率,也等於給南京政府提了個醒:對自然災害要防之於未然,常備不懈。如果他們沒有這個覺悟,我們也沒有辦法,提醒也沒用。再說了,怎麽提醒?告訴他們今年有大水災?這絕對不是辦法。”

    張作霖:“哎,你說的對,中投行有幾個工程在長江沿線,通過我們的人員,提醒預防水災還是可以的。中投行說話有幾分的分量,應該有點作用。常蔭槐那裏你給他一個完備的方案,這個地方我們說了算。長江沿岸我們的兵站,貨物轉運站全部通知他們防洪,人員物資在6月底之前轉移到安全的地點。”

    按曆史記錄岷江的洪水也不小,宜賓也是重災區之一。

    趙三本認真地做記錄,他說道:“是,大帥,我會盡快完成,交給有關的部門處理。”

    張作霖又說道:“南方防洪的事兒我們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我看這樣辦:把我們去年抗洪的資料都找出來,看看能不能拍成一部電影,必要的場景也可以重拍一下,補充幾個場麵。長度有半小時就足夠了。多製作幾部底片,我們組建十幾個放映隊,拿到全國免費放映,主要是長江沿岸地區,大小城鎮都放映,廣泛宣傳。表麵上看是咱們炫耀功績,實際上是教育人民提高防洪防災的認識。你想想辦法,把這個事情辦起來。”

    趙三本說道:“大帥的這個辦法好!這就可以讓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提高全體民眾的防災意識。這樣一來,即便南京政府沒有作為,也會減少損失。我有個建議,這件事最好交給西卿二哥去辦,作為他們民黨的一項工作,也提高了民黨的聲望。二哥也會高興的。”

    這個年代中國已經開始製作電影了,中國的第一步電影“定軍山”(京劇)是1905年拍攝的。此時有聲電影剛剛誕生,多數的電影還是無聲的,需要放映員現場用電喇叭解說,或者播放唱片,聲音與畫麵往往搭配不好。

    張作霖的這個想法絕對是創造性的,效果會很好。這件事對於張學銘的民黨也是大大的好事,政黨嘛,講究的就是宣傳,擴大影響,他會立即組織製作。國內也有了幾家電影公司,東北就有,這都是現成的條件。

    最後,張作霖又給趙三本分派了個活計,讓趙三本尋思了好幾天。什麽事呢?且聽下回分解。

    ---259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