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克拉城之戰-續
字數:5869 加入書籤
空中的飛機都沒有了彈藥,燃油耗盡,各自返航,但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又會有飛機來到戰場。雙方空軍勢均力敵,各有勝負,空戰不斷,再加上地麵部隊的高射炮、高射機槍,也都不能對地麵部隊展開有效的進攻。
上午9點。蘇俄遠東集團軍第35師對西國的保安部隊第一旅發起了進攻,工事裏的西國士兵趴在戰壕中簌簌發抖,都是新兵蛋子,新兵怕炮嘛,大炮一響就嚇尿褲子了。不斷的有士兵被炮彈炸飛了,景象可怕,士兵們沒有到處亂跑已經算是這幾個月的訓練沒有白費。蘇軍的炮火還是厲害呀!
兩三分鍾之後,東北軍(為了方便敘述,我們還是常用東北軍來稱呼,他們實質上也是東北軍嘛)的炮火發起了反擊。炮兵的骨幹可都是特別縱隊的老兵,火炮反擊打得準,一下子就壓製了蘇軍的炮火。
無論火炮的數量、炮兵的水平,東北軍都不落後,蘇軍沒有炮兵的優勢。
現在,蘇軍反倒遭受了東北軍的密集炮火襲擊,造成了極大的殺傷。蘇軍的炮擊不理想,地麵的突擊部隊隨之就發起了攻擊。
“為了斯大林,向中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攻擊!前進!烏拉!”
蘇軍突擊隊的後麵晃動著藍帽子,實際就是督戰隊。
在東北軍的陣地上。
“為了共和國,向蘇俄獨裁政權開火!打!”
東北軍一係的部隊有政訓官,他們也在陣地上鼓舞士氣。
蘇軍是訓練有素的主力部隊,進攻的動作,火力掩護都很有章法。而防守的一方,是才訓練幾個月,沒有作戰經驗的新部隊。因此,雙方一交手,就看出了優劣。防守的東北軍反而處於下風。
東北軍的第一道防線不到一個小時就被蘇軍突破兩三次,東北軍拚死組織反擊,靠著東北軍特有的兩米七長槍(長矛)打白刃戰才堪堪地打退蘇軍的進攻,當然也是傷亡慘重,戰壕裏的狀況慘不忍睹。短短的一個小時,一團的損失就有六七百人,比進攻方的蘇軍損失都大,一團有點頂不住了。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旅的旅長巴庫琴科不得不下令放棄第一道防線。
巴庫琴科就是第37號集中營在保衛戰中協助指揮的那位前蘇軍少將軍官。經過審查教育他被於兆麟提拔使用,被任命為第一旅的旅長,軍銜上校。現在,他的身體已經恢複了,是個健壯的漢子,隻是帶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的樣子。
蘇軍得手,隨後展開了對第二道防線的進攻,組織突擊隊展開一波一波的攻擊。東北軍的防線危機了。
“把第二團全部拉上來,鞏固最後一道防線!聯係撒科分隊長,請他們發起攻擊!”
這是巴庫琴科的命令,他也是沒有辦法,他的部隊阻擊還不到兩個小時,就頂不住了,新兵素質還是太差了。
第一分隊埋伏在蘇軍的側後,分隊長撒科是這個局部戰場的指揮官。實際上第一分隊已經開始運動,部隊已經到達了出擊地點,正在準備發起攻擊。
看到巴庫琴科的電報,撒科冷笑著說道:“紅軍的少將也不怎麽樣,這才兩個小時,就頂不住了,真是笨蛋。真不該把那個位置交給他。幸虧我們提前動作,否則,如果三道防線都讓他弄丟了,這個仗還怎麽打?”
“命令:炮兵營立即開炮,炮擊十分鍾!”
“裝甲營出擊!”
“騎兵營準備!”
......
指揮作戰的蘇軍師長盧申科,看到自己的部隊攻擊順利本應該高興,可是他並沒有好心情。他總是想著這幾天內務部的藍帽子找他談話,詢問的問題不少,有去年唐努烏拉山作戰的情況,也有好幾年前有關抓捕恩琴的情況。這都不是好兆頭啊!要知道,這可是在進軍的路上啊!他正在指揮作戰。如果不是軍事的需要,他有可能已經蹲在監獄裏了,甚至已經被槍斃了!這種事情他看的太多了。他的部隊收複克拉城之日,可能就是他的死期!很殘酷啊!
他沒有想到逃跑,第一在這西伯利亞的荒原上他無處可逃。第二,他還有父母、妻子、子女,他逃跑了,他的家屬就要下監獄,進集中營!多麽可怕呀!因此,他還是祈求上帝,但願可以度過這一關。官階地位都無所謂,好好地活下去就是上帝的恩賜了。
“轟!轟!”
猛烈的炮擊打斷了他的思緒。不對,這炮彈來自後方!哪裏打炮?
他跳出指揮掩體,手拿著望遠鏡,也不必使用望遠鏡了,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炮兵陣地已經被炸翻了,部隊的集結地也遭到了炮擊,成群的士兵被炸成碎塊,拋上了天空。炮火密度大,並且是120毫米以上的重炮,在自己的身邊也有炮彈不斷的爆炸。爆炸聲中隱約能聽到馬達的轟鳴,不是飛機的聲音,也不是坦克,像是汽車。對!就是汽車,他見過的,那是東北軍的裝甲車,至少幾十輛。
很明確,自己被包圍了!被前後夾擊!
“冷靜!再冷靜!”
他不顧危險,跑上一處高坡,舉著望遠鏡觀察。終於他發現,南部的山區是安靜的,沒有敵軍。
“警衛連!派人向南部山區偵察,看是否有敵情?”
其實他的頭上正過來一架蘇軍的飛機,飛機偵察更快速準確,可是對飛機下命令純屬扯淡,根本就辦不到。這就是通信落後的缺點啦。
“命令部隊停止進攻,各單位收縮防禦!”盧申科對部隊下達著命令。
時間不長,盧申科指揮著部隊,梯次掩護,向南部山區撤退,山路難行。這裏的山根本就沒有人煙,哪裏會有路?他們的輜重、重裝備全部丟掉了。東北軍前後兩支部隊全線壓上來,騎兵、步兵展開了追擊。但是他們也是適可而止,不敢追擊太遠,因為雙方的兵力差不多,對方如果依靠山區地形打一個反擊也是很厲害的。
撒科指揮著部隊,打掃戰場,清理繳獲,埋葬陣亡士兵,救助傷員,埋鍋造飯,然後組織部隊向克拉城撤退了。
時間已經是下午了,太陽在南方,並不太高,斜斜地照耀著大地。也照耀著這支得勝的部隊列著隊向西方而去。
這一戰打阻擊的西國第一旅第一團傷亡一千多人,超過了一半,其他部隊傷亡輕微。蘇軍第35師的傷亡估計在兩千人左右。但是輜重、重裝備損失殆盡,已經沒有再戰的能力。
東北軍的部隊後撤到克拉城,但是並不打算據守城池,他們開始做撤退的準備。
從西伯利亞大草原的整體形勢來看,東北軍的一方處於弱勢。特別縱隊、新組建的西國三個保安旅、第五軍的第22摩托化步兵師,總數六七萬人。蘇俄的東方戰線預計有三萬,西線的兵力多,預計可能達到10萬人。雙方兵力相差一倍,部隊的裝備、火力、訓練都差不多。如果打陣地戰,雙方拚實力,東北軍是必敗無疑。因此,必須充分地利用地廣人稀的地理特點,打遊擊戰、打運動戰。東北軍的原則是:不求勝利,但求存在。隻要不被蘇軍消滅就可以達到中斷鐵路交通的戰略目的。
因此,東北軍不會在強敵麵前守城,而是主動大踏步地撤退,消失於茫茫的大草原之中,在縱橫幾千裏的平原之上,使得蘇軍難於尋找決戰。在運動中,隻要蘇軍露出破綻,東北軍就會猛撲上去咬一口。
在西伯利亞的西部戰場上,那裏有特別縱隊的兩個分隊和第22師,還有西國的保安第二旅、第三旅,總兵力三萬五千人,此外就是空軍的第二航空隊。但是因為蘇俄的兵力更雄厚,有十萬之眾,暫時沒有大規模的戰鬥。
可是空戰不斷,並且情況對東北軍越來越不利,蘇軍顯然在增加空軍的數量,試圖奪取製空權。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作戰,空軍具有獨特的優勢。如果蘇軍獲取了製空權,東北軍的地麵部隊就艱難了。現在東北軍就靠著運動、隱藏、搞偷襲,如果失去了製空權,將無法遁形,蘇軍就會追上來決戰。
特別縱隊的第二支隊(師級)在唐努烏梁海境內保護交通運輸線。空軍第四航空隊也已經進入了唐努烏梁海,正在做適應性的飛行訓練,同時配合地麵部隊,保護自己的後方。
目前總體形勢是蘇俄的大軍一路上凱歌高奏,突飛猛進,收複失地,但是卻難於找到東北軍決戰。東北軍也是馳聘在大草原上四處出擊,蘇軍已經收複的城鎮,隻要守軍不足,東北軍就會重新攻克。東北軍是使用飛機大炮加裝甲車來打遊擊,蘇軍的小部隊根本就守不住城池。隻要遇到鐵路,不管是幹線鐵路還是支線鐵路,一律破壞掉。鋼軌裁斷隱藏起來,枕木燒掉,通信線路被割斷帶走,讓蘇俄難於恢複。可是各處的鋼鐵橋梁暫時沒有破壞,原因是東北軍自己也需要橋梁,便於行軍運動。
但是,所有的這一切,要靠空軍掩護,製空權至關重要。
......
8月底,常蔭槐從宜賓返回奉天,奉命在武漢停留探望北洋的老將吳佩孚。
1928年,就是我們的故事開始的那一年,也是皇姑屯刺殺案發生的那一年。東北軍戰敗收縮回東北,隨同東北軍退向東北的還有吳佩孚、孫傳芳的殘部。吳、孫二人都曾經是中國叱吒風雲的人物,此時落難則心灰意冷,先後隱居於民間。孫傳芳在天津,吳佩孚就在武漢。津魯軍以及津魯衛戍區的部隊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這二人的餘部,從這點上說他們二人與東北軍還有割舍不斷的關係。
有一點要順便說一下。曆史上這二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經曆。日本人占領華北後都找過他們,要他們與日本人合作,當漢奸。這兩個人都很有骨氣,嚴詞拒絕了日本人。因此,吳佩孚被日本人暗殺於北平。
張作霖是很有人情味的,不忘老朋友的交情,於是命常蔭槐途經武漢時去看望吳佩孚,當然也會有所安排,那還要看吳佩孚本人的態度了。
吳佩孚今年57歲,比張作霖大一歲。他的突出特點就是善於練兵,善於用兵,會打仗,心思靈活,他常自比關雲長。要說他“用兵真如神”那是過分了,但是他的一個師可以把其他軍閥的一個軍打得屁滾尿流,在軍閥中也算佼佼者了。在曆史上對吳佩孚的軍事素養評價甚高,說他在民國時代是“善於用兵”、“富於韜略”、“首屈一指的戰將”,是“常勝將軍”。這個時代的武人中還沒有其他人得到如此之高的評價。客觀地說,他是民國時代第一名將。
不僅中國人有如此的評價,在西方對他的評價也不低。現代人都知道“時代”雜誌吧?登上時代雜誌封麵的第一個中國人就是吳佩孚!
“雨亭老弟厚道啊!此時還不忘我這個落魄的老哥,瀚勃老弟你代我謝謝他,這些好酒留下,還有南洋的珊瑚什麽的稀罕物件也留下,錢財就不必了,老哥我日子過得簡單,也不需要太多的錢。”
這是吳佩孚在說感謝的話。
常蔭槐說道:“子玉兄身體健壯,何必自我消沉呢?我中華正是強盛騰飛之時,兄還是大有可為呀!大元帥命我拜見老哥隻是其一,另有一事打算拜托老兄才是我此行的重要使命,萬望兄不要推辭!”
張作霖要給吳佩孚派個什麽差事呢?且聽下回分解。
---277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