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又當一回軍神

字數:6087   加入書籤

A+A-




    1月29日晚上11點,在大帥府為應對上海抗戰進行的緊急會議正在進行之中。

    “報告!”

    會議室門外的一聲報告打斷了會議,定然是緊急的軍情,否則沒人敢打攪這麽重要的會議。聽聲音,喊報告的是溫守善,這種會議曆來是他看門值班。

    張作相轉頭看看張作霖,張作霖點頭示意。

    “進來!”張作相說道。

    溫守善拉開門,進來的是機要處處長周大文,手拿著一疊電報紙。他舉手敬禮,說道:“加急電報。”

    一疊電報紙就遞到了張作相的手中,張作相在收報記錄上簽收,電報紙轉手遞給了張作霖。周大文再次敬禮,轉身退出。

    電報有三頁,張作霖拿起來閱讀,讀著讀著,嘴邊慢慢的露出了笑容。然後一頁一頁地遞給張作相,與會者也一一傳看,大家都笑了。

    什麽內容這麽可笑呢?

    這是上海傳來的加急軍情報告:

    1月28日午夜,日軍出動飛機、坦克突襲閘北,攻占了天通庵車站和上海北站。第78師的第156旅,在憲兵第16團的配合下奮起抵抗。他們用山炮、機槍、反坦克手雷、炸藥包擊毀日軍坦克四輛、裝甲車七輛,擊退了入侵到橫浜路、虯江路、寶山路一帶的日軍。到29日上午奪回天通庵車站和上海北站。日軍傷亡慘重,狼狽逃竄,在國軍的追擊下,敗退回日租界。中國軍隊沒有貿然進攻日租界。

    到了下午,英、美等國領事到上海市政廳麵見市長吳鐵城,表示願意出麵“調停中日爭端”。並轉達日軍司令官鹽澤幸一希望達成臨時停火協議的要求。隨後上海市政府宣布上海恢複和平,中日雙方軍隊維持現狀,爭端將由政府間的談判來解決。

    這份電報是夠長的,很詳細。上海抗戰隻打了幾個小時就見了分曉,還不到一天就開始談判了。張學良簡直是神了,預測精準!

    “少帥精明啊!帷幄運籌準確!”

    又當了一回軍神,張學良無不得意,“哪裏哪裏,這都是大家的共同研究的成果。”

    情報上說,擊毀坦克、裝甲車的武器中有機槍。這不是謊報戰功,是實情。機槍彈的穿透力強,特別是重機槍,當槍彈正麵衝擊時可擊穿十毫米左右的鋼板。此時的薄皮豆戰車和裝甲車,它們的次要部位的鋼板都不足十毫米,機槍近距離射擊時,如果擊中薄弱部位是可以擊傷、擊毀它們的。例如駕駛艙的瞭望孔、油箱、發動機的散熱口、側裝甲等部位,機槍是可以攻擊奏效的。

    但是用手雷、炸藥包,那就要犧牲比較大了。這個年代的部隊使用敢死隊是常用的戰法,也不足為奇。

    值得注意的是,國軍一方沒有出動空軍。這可能是事發突然,戰鬥時間短暫,空軍還沒有來得及反應,戰鬥就結束了。第19軍沒有指揮空軍的權利,蔣介石又不在位,國軍方麵協調不力。

    盡管日軍有暫時的製空權,他們還是打敗了,而且敗得很慘。

    ......

    會議繼續,張學良繼續講解,他說:“我們的空軍和海軍是參戰最便利的部隊,為此,東海艦隊和空五軍都要進入備戰狀態,保證隨時可以出動。

    我們的東海艦隊隻有一艘航母,沒有戰列艦。與日軍艦隊相比,大噸位的艦隻太少,總體上戰鬥力弱小,不宜與日本海軍決戰。我們的艦隊隻能在陸基航空隊的配合下近海作戰才能不吃虧,因此,東海艦隊不能離開青島港太遠。海軍能否在上海附近作戰,就看南京給不給崇明島了。

    我們的轟炸機飛行鉛筆(do-17)的航程較遠,能達到1200公裏,從青島起飛,飛行半徑剛好覆蓋到上海附近(500多公裏),必要時是可以參戰的。但是護航的戰鬥機航程都不夠,沒有戰鬥機護航怎能出動轟炸機呢?

    在前年,德國人曾經使用附加油箱的辦法從新疆直飛到土耳其。這個辦法很好,我們按照這個原理研製了附加的副油箱。一般的機型都可以增加一半的航程。目前我們載重最大的戰鬥機就是兩種德國的機型:ar-68和bf-109,ar-68可以載重600公斤,在不掛炸彈的情況下,可以帶上一個300公斤的副油箱,航程延長到了1400公裏。bf-109載重一噸半,在掛兩枚炸彈的情況下,還可以帶兩個副油箱,航程就超過了2000公裏。因此,這兩款飛機掛上副油箱,可以為飛行鉛筆護航。

    采用這種辦法,我們的空軍可以到達上海作戰。當然這也需要上海的地麵偵察來配合,更需要地麵部隊救護我們的飛行員。

    不管怎麽說,都不如取得崇明島基地來的方便。”

    榮臻說道:“按少帥說的辦法,我們的飛機在山東半島起飛是不是可以攻擊日本本土啦?”

    張學良:“是的,從青島到日本的九州,直線距離不到1000公裏,飛行鉛筆帶上副油箱,就可以轟炸九州島的全部島嶼、本州島的西部等地區,bf-109可以護航。”

    正所謂慈不掌兵,這種辦法飛行員就要承擔犧牲了,一旦被擊落,或者飛行故障,飛行員生還的希望渺茫。

    張作霖說道:“這一條很重要,選擇一批飛機,在我們的地盤上演練一下,必要時我們就轟炸九州島。還有,上次不是說了嗎?大海上的飛行不同於陸地,我們空軍的各個部隊都要演練海上飛行,特別是第一航空隊,不要自己掉下來。”

    遺憾的是沒有雷達,如果把雷達裝在飛機上,就能偵察到日軍在海上的運兵船,在大海上就把這些侵略軍炸沉喂魚了。

    榮臻問:“副油箱都有什麽型號的,其他飛機不能帶嗎?”

    張學良:“這就要問楊廳長了,是他組織生產的。”

    楊宇霆答道:“目前有三種型號已經投產,分別是50公斤、120公斤和300公斤的。在飛機上附加一個小油泵即可,我們負重能力最差的教-19也可以攜帶。基本上都可以延長一倍的航程。”

    張學良又說道:“還有一個作戰方向要時刻警惕,就是朝鮮戰場,那裏的不安定因素太多。我們的第六軍和第六航空隊要時刻警惕著朝鮮反向。去年不是有個誌願軍的方案嗎?對此我們也做了預案,必要時可以在全國動員誌願軍。”

    這是去年趙三本提出來的:向中原的諸侯們募兵,組成出國作戰的誌願軍。讓他們各軍自帶軍火裝備,東北可以承諾,不足的部分,東北軍政府負責補齊。東北軍出個司令部,幾萬赴朝鮮作戰的部隊就有了。

    張作相說道:“是啊,不光是蘇俄、日本有可能鼓動朝鮮戰爭,就是南北朝鮮兩家也都想統一對方。大家都想打,這個仗早晚要打起來。”

    張作霖終於注意到了趙三本始終沒有說話,張作霖知道他以前經常這樣,也沒有十分的在意。張作霖問道:“三本,你可有什麽說的?”

    趙三本一直在做著記錄,聽到詢問,他抬起頭來。其實他也為難,他更願意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意見,總是為了抗戰大局嘛。但是說話不能突出,特別是當著張學良,他不能不為自己的安全打算。

    趙三本說道:“大帥,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還是剛才大帥提到的我們派軍事觀察員到前線提醒了我,我想到了南洋各個地區在咱們這裏培訓的學員,他們的學習訓練也差不多超過一年半了吧?學習軍事也是需要在戰場上實習鍛煉的。我們東北軍眼下對日作戰的軍事行動還不多。那麽我們可以把這些人安插到軍事觀察員的隊伍裏,讓他們到前線體驗。他們人數不多,總共五六十人吧,完全可以安排。

    據我所知,這些人不光學習陸軍的各兵種,也有學習海軍和空軍的,做觀察員安排的時候可以考慮軍種。此外,日本鬼子在上海動了手,那麽他們入侵南洋也就不遠了。按目前的形勢我們的南洋戰略也到了該實施的時候了,此次戰後就可以讓他們回去了,南洋也該做準備了。對此也應該有一些計劃。我的這些意見請大帥考慮。”

    向友軍派出軍事觀察員這是軍界的慣例,一般都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互相派出人員。東北軍與南京方麵有過這種交往。

    南洋青年所學習的專業是結合者他們自己所在地區的特點。南洋島嶼很多,作戰就離不開艦艇、炮艇,因此他們要學習炮艇、魚雷、等有關的技術,在空軍方麵,他們更多是學習水上飛機的駕駛技術。

    他們隻要掌握了現代作戰的技術知識,裝備是容易解決的。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對於南洋富商來說,錢不是問題。隻要有錢,又有東北軍在南洋地區各種機構的幫助,什麽武器都能買來。炮艇、魚雷艇、水上飛機都不成問題,甚至護衛艦一級的軍艦都能買來。

    張作霖說道:“這個計劃還是你來做吧,如何實施,你要聯係邢士廉,那邊的情況他更清楚。”

    “是!”

    ......

    1月29日的停戰和談是日本人要求的,他們請出英美斡旋。讓我們記住:這是日本人的第一次“停戰和談”。

    可是,1月31日,日本的援軍就抵達了上海!有巡洋艦4艘、驅逐艦4艘、航空母艦2艘及海軍陸戰隊7000餘人。兵力大增。

    這就清楚地說明了所謂停戰和談的真實目的。說明日本人擔心第19軍乘勝追擊,打到日租界裏邊去,把日軍趕下黃浦江喂魚!所以趕緊和談,等待援兵。殊不知,此時的南京政府群龍無首,沒有人敢承擔責任,19陸軍也就不敢進入日租界。

    日本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南京膽小怕事畏首畏尾。也算戰爭史上的奇觀了。

    接下來的戰爭進程可就有了變化。

    原本的曆史是:2月1日,日本的兩艘軍艦從長江到了南京,炮轟中國的首都南京城。其中的一艘日軍軍艦是天龍號巡洋艦。當時的國民政府慌作一團,宣布臨時遷都洛陽,並聲明決不屈服!

    在我們的故事裏,如果日軍依然派軍艦炮擊南京的話,他們就要派航母過來了。其原因就是中國的國力已經不是那麽軟弱了,中國有空軍!日軍不帶上航母,敢來南京嗎?

    在常州城的東北側是著名的江陰要塞,但是在西方列強的威逼之下,江陰要塞上不允許中國設立江防,大炮等全部拆除了。這是從滿清就遺留下來的恥辱!中國不能再自己的土地上設防!直到現在還沒有改變,所以日軍艦隊可以長驅直入,抵達中國的首都。

    可是現在還有這個可能嗎?畢竟中國的民氣、國力已經完全不同了。再怎麽說,南京那叫首都,林森這個臨時的政府主席就那麽軟弱嗎?

    南京有國軍的第一艦隊,上海有第三艦隊,當然這些艦隊都是小炮艇。如果說海軍弱的話,國軍的空軍可是不弱,他們有四個航空隊,每個航空隊有160多架飛機。日本人來了兩艘航母才有多少飛機?

    有這個力量,林森如果不打,他如何向國人交代?再者說,蔣介石下野,可他還是國軍的總司令,他也是可以下令的。蔣介石如果不敢打,他還想再上台嗎?誰還要這樣的領袖?

    在原本的曆史上,兩次淞滬抗戰,蔣介石都是積極調動部隊主張打的。所不同的是,屢次戰敗。另一方麵,他還抱著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並寄希望於西方列強幹預。

    所以這一次日軍進軍南京,炮擊南京城的戲碼絕對有變化。如何變化?且聽下回分解。

    ---301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