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二次停戰和談

字數:5199   加入書籤

A+A-


    顧維鈞出使南京遇到了意外的尷尬。外交使命不是一定要談成某事,雙方談不攏也屬於正常,東北方麵的要求和建議也有好幾項,即便南京全部拒絕那也是正常外交。但是,既不同意也不拒絕,一味地拖延卻讓人受不了。林森這個政府主席呀,哎,說什麽好呢?到了後來,顧維鈞也就懈怠了,整天悠閑。

    還好,就在此時,2月5日,從四川宜賓齊恩銘那裏發來的商船到了,這是一艘500噸的小江輪,滿載著東北當局的勞軍物資。與顧維鈞從東北帶來的貨物合並在一起,都裝載在這艘商船之上,顧維鈞就開始了勞軍的行程。

    500噸的商船大小適宜,江河湖海均可通行。江蘇乃魚米之鄉,水網縱橫,在主航道上,這艘船暢通無阻。比如,它可以離開長江進入太湖,沿著黃浦江進入上海。總之,隨意哪個城市都可以到達。顧維鈞一行人上了船,就開始了勞軍的行程。

    前麵我們說過,對於顧維鈞的差事林森隻落實了兩件,那就是勞軍和軍事觀察員。事情一旦確定,政府的相關部門動作還是很快。政府方麵派出賀耀祖專程陪同東北使團,做具體的聯絡工作,這樣一來,勞軍的行程安排就順風順水了。

    賀耀祖此時的職務是軍委辦公廳參謀本部第二廳廳長。參謀就是管理具體事務的單位,雜七雜八的什麽都管,與下屬各個部隊聯係很多。

    南京方麵派賀耀祖也是恰當人選,他剛剛從西北卸任回來。在西北地區,賀耀祖是中央派出的官員,代表著中央。比如,他去年就曾經任職於甘肅,名義上是省府的委員,也就相當於副省長。當然了,在軍閥的地盤上,他的官職都是虛的,沒有實權。因為他的這個經曆,他與東北軍打過交道,與寧夏的東北官員們很熟悉。

    在南京城就有參戰的部隊,這次江陰大捷有空軍第一航空隊也有陸軍第87師,他們的駐地都在南京的郊區,因此,勞軍的第一站就是南京周邊地區。

    勞軍的場麵不少人也是見過的:一隊人,趕著馬車,拉著食品,隊伍的前麵打著橫幅,上麵寫著“東北民眾慰勞xx部隊”。前麵有中國式的鑼鼓隊,吹著嗩呐,敲著大鼓,還有什麽扭秧歌跑旱船的,一路上吹吹打打的很熱鬧。這種娛樂形式是純粹民間的,沒有什麽專業隊。顧維鈞帶的官員、雇員、警衛、工人、船上的員工大部分是東北人,隻要置辦一些鑼鼓,自己人就全包辦了。

    從南京開始,但凡參加了這一次抗戰的部隊,都一站一站的慰問勞軍,順便安排軍事觀察員。名義是東北軍政府主持,東北慈善會出銀子。東北富庶,出手大方,糧食、雞鴨魚肉俱全,還有成籮筐的白花花的大洋。這麽多好東西那個部隊不歡迎?順帶著,賀耀祖也就沾了光,成了人見人愛的香餑餑。

    ......

    已經是最嚴寒的冬季了,在距離烏裏雅蘇台的20多裏的一處山區,山不高,應該說丘陵地帶更恰當。那裏有一處園林,它是某一位王爺遺留下來的“別墅”,現在成了俄國假公主安娜斯塔西婭的行宮。真假公主我們就不管了,她的名字也太長,以後一律稱呼“安娜公主”,或者“安娜女皇”。

    老建築都是中國式的大屋頂,為了適應安娜的身份,修建了一個俄羅斯風格的圍牆和大門,有尖尖的塔樓。這個建築群裏還有一處設施完備的防空洞,這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個中式的客廳裏,室內家具卻是歐洲的風格,正中有個兩米見方的一步台子,那上麵擺著一個今天剛送來的“王座”。現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室外有零下20多度,當然安娜公主要穿得厚厚的棉裙子和棉披風,都是綢緞繡花的,顯得雍容華貴,她很年輕,今年才22歲。她正端詳著這把椅子,甚至有點躍躍欲試的想坐上去,但是她還不能坐,她還沒有登基,現在依然是公主的身份。

    “公主殿下,瓦西裏男爵來了,是不是讓他進來?”

    “哦,快請!”

    安娜趕緊走下那個台子,坐到了側麵的一個沙發上,擺起了一副莊重的姿態,等待著接見她的臣子。

    安娜公主準備重建俄羅斯皇朝,她需要搜羅舊沙皇時代的遺老遺少們,這倒是不難,因為中國的黑龍江地區,特別是哈爾濱,這種人物不少,隨便招招手就能有一大幫。這個事情當然是東北軍的人給她辦的,既然是東北軍找來的人,當然要進行審查教育,要忠於東北軍,忠於張大帥啦。至於是真“男爵”還是假男爵還不是東北軍說了算數?

    現在的西伯利亞能有零下50多度,隻能等到春天變暖了才能過去。安娜登基還是在俄羅斯的國土上才更合適一些,否則,不是成了流亡的皇帝?流亡的朝廷?那個身份可就大大的降低了。所以,到了今年的春季,沙俄王朝將在俄羅斯複辟!

    ......

    2月2日,針對日軍增兵,上海戰區總指揮蔣光鼐(nai)急調第19軍的第60、第61師進入上海前線增援。除了19陸軍還有其他部隊抵達上海,比如第122旅等。國軍駐上海的空軍也得到了備戰的指令,戰機開始起飛巡航。

    此時,日軍增加了500多人,他們是日本船“照國丸”運來的橫須賀第一特別陸戰隊,在匯山碼頭登陸。原有的陸戰隊員還有1500人(因為有戰損,原來是1800人),現在合計起來兩千多一點,此外就是所謂的義勇隊了。應該說本次地麵部隊增兵不多,主要的還是派來了不少的軍艦,組成了派遣第3艦隊,艦隊司令是野村吉三郎。

    日軍兵力增加後,日軍不顧他們自己要求的停火協議,於2月3日開始,迫不及待的再度向閘北、八字橋等地的中國守軍猛攻,日軍動用了不少的火炮,打得也是炮火連天,但是空軍和海軍暫時沒有動用。這是因為日本人知道了中國空軍的厲害。國軍一方的火炮也不弱,給予堅決的回擊,同樣是沒有動用空軍和海軍。激烈的戰鬥打了一天,結果像上次一樣,日軍仍舊被中國守軍擊退。這一天白幹了,日本人沒能前進一步。

    2月4日,日軍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戰火擴大到江灣、吳淞一線。激戰竟日,吳淞露天炮台雖被敵狂轟濫炸摧毀了一部分,但在中國守軍抵抗下,日軍始終沒有進展。

    日軍有些著急了,出動了陸基的航空兵(加賀號航母還是沒敢動),飛機總數二十多架。國軍第二航空隊則立即起飛迎戰,出動了三十多架戰機,擊落日軍飛機7架,其中有一架是被高射炮打下來的,高射炮是屬於第五軍的第88師的(原一二八的曆史就是如此)。國軍自己被擊落4架,擊傷3架,也算是勝仗。可是跳傘飛行員的救助就差遠了。國軍方麵在自己的地盤,又是人煙稠密地區,跳傘的飛行員全部救回,有四人負傷,沒有陣亡。日軍跳傘11人,被生俘5人,其餘全部死亡,估計是被民眾打死了。這個年代飛機不值錢,從這個角度說,國軍的空戰就是大勝仗了。

    這一天的進攻再次被粉碎,日軍被19陸軍打得屁滾尿流,又被追回了日租界。

    這一次19陸軍沒再客氣,雖然地麵部隊沒有進租借,可是大炮打過去了。個別地點國軍的街壘防線已經設置到了日租界的邊沿。這是上海開戰以來,日租界第一次被炮擊,中國的軍隊第一次堵在日租界的幾處路口,隨時可能打進日租界。

    這次炮擊也是有原因的。按照命令國軍不能進入日租界,可是當追擊到了租借的邊界的時候,日租界內守著路口就有街壘,街壘裏麵有重機槍也有迫擊炮,日軍憑借著街壘就向國軍射擊。麵對著士兵的傷亡,前線指揮官就下令炮擊街壘,同時向長官報告。在戰鬥中請示南京肯定是來不及的,上海戰區司令官蔣光鼐就自作主張,同意炮擊,但是嚴令部隊不準進入日租界。

    前線指揮官得令,如獲至寶,既然可以炮擊,那就不限於街壘了,凡是危險目標也就都炮擊了。日本租界頭一次遭受炮擊,他們覺得這是莫大的恥辱,暴跳如雷,在弱勢的情況下,日軍的炮兵也要還擊。這就引發了雙方的炮戰。

    空戰已經打過了,空軍也就沒有了忌諱,雖然空軍沒有轟炸日租界,可他們到了日租界上空巡航,尋找目標,引導自己的炮兵。這個炮戰就擴大了規模,

    國軍方麵是第19軍的全軍,加上幾個雜牌部隊,炮兵的能力遠遠的超出了日軍。所以時間不長,日軍的炮就全部被壓製了。

    日軍調兵,補充兵員全部靠租界裏麵的匯山碼頭,這個碼頭是黃浦江上的次要碼頭,吞吐能力差。

    國軍的炮擊意猶未盡,反正已經得到“可以炮擊”的命令了,碼頭當然也可以炮擊啦。碼頭是地圖上標明了的,用不著觀測指引,按照坐標打就行了,絕對準確。這一次炮擊可就厲害了,小小的碼頭就給炸翻了。

    碼頭上最重要的是什麽?第一,裝卸機械,主要是吊車,還有滾裝的傳送帶等機械。第二是棧橋,棧橋就是長長的,深入到遠處的一座斷頭橋。有的船噸位大,靠不上碼頭,就要靠棧橋裝卸。

    這幾樣設施最怕轟炸,一顆炮彈就能把吊車炸趴下,一顆炮彈就能讓棧橋斷掉幾米。所以,國軍的一頓炮擊就把這個小碼頭給炸毀了。

    對於海運需要登陸的部隊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碼頭。搶灘登陸那也是為了奪取碼頭。沒有碼頭重裝備如何下船?大炮、坦克、汽車、馬車、馬匹、彈藥、糧草,甚至重機槍這一類的裝備都需要吊車,需要棧橋。否則光是士兵扛著步槍登陸有什麽用?

    匯山碼頭是日租界裏唯一的碼頭。外灘碼頭很好,比匯山強多了,可那是公共租借,英美的地盤,日本人裝卸軍隊、軍火能行嗎?絕對辦不到,除非日本人對英美宣戰。所以匯山碼頭被炸毀,對於日軍極其嚴重。

    國軍膽子大了,日本人就害怕了。他們怕被趕下黃浦江,中國的大軍可就在日租界的幾個道口上,一步就跨進來。於是日本人急急忙忙地找英美,再次要求和談,並汙蔑19陸軍破壞停火協議,蓄意進攻日租界。日本人臉皮厚,倒打一耙。

    南京方麵通過上海市政府宣布希望在上海實現和平,中國軍隊暫時停火。日本人的緩兵之計又得逞了。

    上海戰局不利於日本,日本內閣開會決定,增派軍艦加強第3艦隊,另外派陸軍久留米混成旅團援滬。撤銷鹽澤司令官的職務,回國述職,由第3艦隊司令野村吉三郎接替指揮。

    日本國再次“停戰和談”和增兵,並且換將。曆史上的一二八,日本換了四個主帥。

    讓我們再次記住,這是日本人的第2次“停戰和談”。(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