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三次停戰和談
字數:5063 加入書籤
本次勞軍的重點是上海的第19陸軍,他們的前線指揮部在嘉定。2月9日,東北慰問團的船隻在就近碼頭停靠,在碼頭上雇傭馬車,裝載慰問品。得到消息的19陸軍也派來了汽車迎接。
此時美國的吉普車已經有了,但那是稀罕物件,一般人都沒有,部隊裏隻有卡車,官員們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已經很拉風了。在別人的地麵上顧維鈞也不宜張揚,隻是雇傭了幾輛老式的馬拉轎車供自己一方的官員乘坐。顧維鈞與賀耀祖共乘一車向指揮部而去。
距離軍營還有兩裏地,顧維鈞等人都下車步行,鑼鼓、大秧歌也都排列好,吹打起來。
東北大秧歌的特點就是誇張、火爆、搞笑。穿著花哨的男角、女角都是大老爺們裝扮,也都是醜角打扮,嬉笑打鬧甚是熱鬧,這與南方的儒雅文靜完全不同。因此也就招來很多民眾圍觀。這要是在東北,圍觀的人也有忍耐不住下場助興的。
這個隊伍的人們,打著橫幅,手舉著彩紙小旗子,浩浩蕩蕩奔軍營大門而去。
19陸軍的高級將領們今天都到齊了,這是長臉的日子,都爭先恐後的來了,再說還有慰問品不是?
19陸軍總指揮蔣光鼐、副總指揮蔡廷鍇(他也是軍長)、總參謀長黃強、副參謀長:範漢傑。範漢傑也算是名人,但此時他還年輕,沒有那一臉的大胡子。令人意外的是陳銘樞也來了,他也是19陸軍的人,但是職務是京滬衛戍總司令官,此時還暫時兼任著行政院長(就是總理),他的官邸在南京。
此外就是師、旅級的軍官了,知名的有第60師師長沈光漢、第61師師長毛維壽、第78師師長區壽年等人。名人濟濟一堂啊!哈哈!物質的力量也不小!
顧維鈞向四麵八方拱手,口中說道:“有勞各位老總出迎了!”
“老總”泛指軍人,在民國時代,這是個褒義詞,有恭維的意思。比如我們的朱德總司令就叫“朱老總”,說到十大元帥的時候,也有“各位老總”的稱呼。
在大會議室中,顧維鈞雙手捧著大紅紙的禮單交給了陳銘樞,陳銘樞打開禮單一看,頓時露出了驚喜之色。他把禮單遞給其他的下屬們傳看。卻原來隨著勞軍隊伍而來的馬車,擔子等都是禮物樣品,實際上勞軍物資數量很大,還都在船上,等待後續運輸。僅軍糧一項就夠19陸軍全體半個月的軍糧,其他的肉類蔬菜品種繁雜,數量也很多,還有五萬現大洋!這個禮單讓到場的軍官們都樂開了花,滿臉的喜慶,把顧維鈞、賀耀祖奉為上賓。
禮儀過去,就是宴會。中國人講究“吃文化”嘛,大事小情都要“吃”。觥籌交錯之際,蔡廷鍇問道:“少川兄,這個長槍效用如何?以前聽說東北軍用的不錯。”
顧維鈞笑了,說道:“賢初兄,你可真會問,我就是個文人,對軍事一竅不通!我隻是知道這東西打白刃戰最厲害,現在的小鬼子見了長槍就膽寒。別的一概不懂了。啊,對了,我們裝備部的軍官囑咐我說:告訴19陸軍的人,南方人個子小,可以把槍杆鋸掉一尺。不過我帶來的軍事觀察員可都是軍人,他們可以兼做長槍使用的教官。”
19陸軍是本次作戰主要的抗日部隊,軍事觀察員也安排的多一些。有勞軍的物質基礎,東北軍的觀察員也會受歡迎的。
長槍的長度是兩米七,鋸掉一尺就剩兩米四了。
慰問團帶來3000支長槍,給19軍留下來1000支,按一個班的士兵兩支來算可以武裝五個團,基本上夠用了。
......
就在慰問團慰問國軍各個部隊的時候,日本國政府通過了向上海增兵的決定後,“久留米旅團”被派到了上海。此前參戰的一直是日本的海軍陸戰隊,到此為止,日軍的陸軍部隊成了入侵上海的主力。
對於日軍來說,久留米旅團的到達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匯山碼頭被炸毀了。人員上岸還問題不大,裝備就難了。
一般的貨運商船上都有起吊的設備,但都是極簡陋把杆吊具,承載能力很差。軍火可以分成小箱子,重裝備怎麽辦?把杆起重裝備是吊不起來的。就拿重炮來說,拆卸成零部件也不行,重要的炮管、炮架重量都不小,是無法卸船的。就算搭建臨時的,通達船隻甲板的棧橋也不行。因為火炮、坦克、汽車之類的都在甲板以下的船艙裏,沒有吊車,怎麽出倉?還有一個辦法,使用大型的起吊船。這個年代起吊船的噸位都不大,就算勉強可行,他們要找英國人去租用。英國人現在是中立的嘴臉,對待日軍侵華英美保持中立!他們能幫日本人裝卸軍火嗎?這是絕無可能的。
碼頭都有個吞吐能力,匯山是個小碼頭,原本的曆史上久留米旅團的卸載上岸也要兩三天,現在,就算重裝備不要了,常規的武器彈藥、糧草物資,加一倍的時間也卸不下來。直到2月12日,勉強算是卸船完畢,可是重裝備還要拉回日本國去。沒辦法,在中國的土地上,日本人隻有這一處可以上岸。
以當前碼頭的狀態,日軍眼前這一萬人的作戰消耗它也承擔不起。那就是說,日軍隨時可能沒有彈藥。沒子彈沒炮彈怎麽打仗?耍大刀嗎?
日軍中旅團的編製差異比較大,一般是一萬人左右,這個久留米旅團有八千多人,這就使得日本國在上海的地麵正規部隊已增至萬人以上,這沒有計算民間的義勇隊。
中國的國軍方麵呢?單單19陸軍就是三萬五千人,他們已經全軍到達了上海,還有別的部隊呢。缺少重裝備的日軍敢開戰嗎?
敢!日本人的狂妄到了不正常的狀態,有病!缺心眼!二彪子!
這就是日軍當前的狀態。
按照曆史的進程晚了幾天,到2月14日新上任的日軍司令官野村吉三郎,派新到的主力久留米旅團打頭陣,進攻吳淞,陸戰隊進攻江灣,戰端再起。
14日拂曉,日軍久留米旅團分3路向張華浜、蘊藻浜、吳淞鎮進攻,均被擊退。原本的曆史就是如此,現如今日軍缺少重裝備就更是不行。
這一次作戰,日軍的航母艦載機沒敢出動、海軍沒敢炮擊。原因何在?國軍的飛機就在上海市區巡航,中國空軍沒有明確參戰,那算是客氣了,小日本還敢挑釁?僅僅上海的一個航空隊就是160多架飛機,其他的航空隊還隨時可以增援。日軍的航母才有幾架飛機?敢動嗎?
......
2月16日,國軍又有多支援軍開始陸續抵達上海,其中主要的部隊是張治中率領的第5軍第87師的一個旅,他們抵達嘉定,其前鋒已經接替羅店之防務。
日本鬼子很狂妄,野村吉三郎對西方記者說:“日軍渡過蘊藻浜之日,即為日軍行動終止之時。”所謂的終止就是勝利。
他又說:“日軍在吳淞踏平華軍濠溝之日,為時不遠。請渚君拭目相觀,屆時即可結束中國軍隊在華東之抵抗。”
17日下午,日軍炮擊閘北的同時,向蘊藻浜、曹家橋一線大舉進攻。日本人炮彈不多,論炮戰不是國軍的對手。這幾支國軍部隊的炮兵,缺少的是重炮,可是日軍的重炮還在船上,國軍火炮多就占了上風。十九路軍頑強作戰,日軍發揚“武士道”精神,進攻很猛,雙方一度進入白刃戰,戰況極其慘烈。東北軍贈送的長槍大顯威風,白刃戰中日軍隻有吃虧的份。原本日軍拚刺刀可以達到一比七,甚至一比十,可是現在反過來了,國軍能打到一比五以上。當晚,出擊的日軍全部被趕回日租界,寸功未建。
19日,日軍的一個大隊一度越過蘊藻浜、紀家橋一線,當日夜晚第61師的122旅(旅長張炎)展開夜戰,全殲日軍冒進的這個大隊,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繳獲甚多。日軍傷了元氣,彈藥也不足了。
至此,野村吉三郎技窮,他組織的攻勢被徹底粉碎,滿盤皆輸,日軍損失慘重。他們再次被趕回日租界,卻被19陸軍占領了兩條街,國軍第一次踏入了日租界。
這也是有原因的。日本人一敗再敗,已經瘋狂到了極點。租界內的日本僑民也癲狂了。國軍打到了他們的家門口,這些日本僑民就手持步槍、手榴彈,甚至有拿著軍刀、菜刀的,就向國軍衝過來。國軍士兵最初看到他們並非軍人,則隻是喊話製止,沒有開槍。中國士兵的客氣、人道被日本人看成了軟弱可欺。於是這些僑民不退反進,哇啦哇啦的喊著向國軍陣地衝擊。沒辦法了,隻好開槍。戰場上是沒有客氣一說的,步槍、機槍、迫擊炮一起打。日本人真有血性,倒下一批又上來一批。國軍隻好在機槍的掩護下打衝鋒,占領這些日本人的大本營,於是不少的地點就突破進入了日租界。
國軍還是客氣了,對於日本人,沒有惡行的就沒有抓捕。而不是像東北軍那樣抓捕所有的日本人。
“中國人打進了日租界!”這消息把野村吉三郎嚇壞了。日租界如果不保,他們就隻有跳黃浦江了。於是再一次吆喝“停戰和談”。
這就是曆史上的廟行大捷。
記住啦,這是日本人的第3次“停戰和談”。
日本人的反反複複,激怒了中國的國民政府,也激怒了中國民眾。
國民黨的高層也看明白了,沒有蔣介石,國民政府就玩不轉。現在的政府軟弱無力,如何應對眼前的上海危機?同時由於江陰大捷的刺激,蔣介石的威望陡然提高。消滅日軍一個有航母的艦隊,這可是破天荒的大勝利!在這個背景之下,蔣介石返回了南京。
原本到3月6日蔣介石才再次複出,這一次提前了幾天,2月26日宣布蔣介石複出,擔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民政府主席依然是林森。
但是國民政府主席被定義為國家元首,不主政。汪精衛任行政院院長。從而形成了蔣介石主軍,汪精衛主政的國民黨內合作局麵。“蔣委員長”的稱呼新鮮出爐。以後又改稱“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總之還是“蔣委員長”。(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