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重創11師團
字數:5951 加入書籤
對日軍第11師團的攻擊就剩下最後一搏了。日軍已經完全龜縮到城裏,小小的城池隻有一平方公裏,卻聚集著八千多鬼子兵。
攻城用什麽辦法?
最有效的就是重炮,幾炮就能把城牆打開一個缺口。可是很遺憾,桂軍沒有,起碼眼下的攻城部隊沒有攜帶。普通的步兵炮用來摧毀城牆,不能說毫無可能,但是十分艱難,幾百發炮彈也未必能炸開一個豁口。
用山炮轟擊城門是可以把城門炸飛的,然後用敢死隊衝鋒也是個辦法。但是城門洞開也不見得容易衝進去。這種小城不會有甕城,但是城門處的防禦設施必定多於其他部位。用突擊隊衝擊城門,傷亡大,還未必奏效。
桂軍的辦法更原始,他們的士兵在砍伐樹木,製造雲梯,就是高高的梯子。這是冷兵器時代的辦法,可是桂軍的確就是打算這麽攻城的。這種攻城戰定然慘烈,這是拿人命往裏填啊!
還有一個辦法,那是用飛機攜帶重型炸彈,就是炸軍艦的那種,來轟擊城牆。但是飛機投彈的準確度很難把握,不像火炮,指哪兒打哪兒。再者說今天雨大,空軍不能起飛。
我們看看桂軍如何攻城吧?
城裏幾乎沒有了中國的百姓,這就是個方便條件。迫擊炮彈很便宜,東北軍大量的供應,目前桂軍炮彈充足,隻要有運輸能力就行,所以城外來了那麽多的民夫,他們就是送軍火的。兩個條件加在一起,那就是用炮轟。桂軍把所有的火炮都集中在城外,開始炮擊德慶城。一百多門炮(他們有160門炮)一分鍾就能打出兩三千發炮彈,小小的德慶城就被無差別的全覆蓋了。城內到處是房倒屋塌,四處起火,沒有一塊好地方了。日軍的傷亡定然慘重。厚東師團長的臨時防炮洞也被炸塌了半邊,參謀幕僚死傷好幾個,厚東本人也負了傷。
德慶城變成了真正的地獄!
桂軍的山炮不多,可也是沒閑著,山炮打得準,轟擊可視目標很有把握。幾個城門都被炮彈炸飛了。城牆上的建築,可疑目標都遭到了炮擊,城門樓子倒塌了,城牆上用沙袋碼放的工事被炸飛了,估計那裏邊是機槍工事。結果城牆上再也看不到一個人影了。
鬼子兵的炮呢?他們也在躲避炮擊,德慶城就那麽大一點,城裏沒有好地方,他們要等到桂軍炮擊的間歇才能開炮。桂軍的炮彈也不是無窮無盡的,總有停下來的時候。
現在桂軍大規模炮擊停下來了,鬼子兵的炮兵開始設立陣地,打反擊。今天難得沒有桂軍的飛機,沒有了空中的威脅,他們的炮終於打響了。但是,冒著大雨,能見度太差,炮擊也是漫無目標。
桂軍的進攻部隊遭到了炮擊,也是人仰馬翻的。準備出擊的部隊,剛紮好的雲梯被炸飛了,士兵死傷不少。
剛剛停下來的桂軍炮兵,再一次的向城裏炮擊,壓製日軍的火炮。雙方的炮戰你來我往。
“弟兄們,徐長官說了:五十大洋加二兩煙土,誰上?”
“我來!”
“算我一個!”
這是桂軍在組織敢死隊。在民國時期這是通用的做法,不要說軍閥隊伍,國民黨的國軍也是這麽幹。當兵的為啥,還不是錢?在這個時代,當兵屬於平民中的高工資,當然也是高風險。普通士兵月餉都是10個大洋(或法幣,當然有克扣啦),而一般的傭工月薪隻有一兩個大洋。軍閥們沒錢養不了兵,他們都要想方設法的刮地皮。馮玉祥想辦法弄錢,殺富殺到了寺廟的頭上,他也是為了籌措軍餉。不從事生產,沒有財源的部隊,都要想各種辦法籌錢,非法的手段就經常的使用。
使用煙土獎勵刺激,是不是士兵們個個的抽大煙呐?不是的,這是把煙土當做貨幣了。民國時期煙土就是硬通貨,比大洋還好用。廣西的緊鄰是雲南,雲南是這個時代裏出產煙土的地方,“雲土”是當時的名牌。
組織敢死隊就是用錢買命,人命不值錢啊!
桂軍的軍官也不是野蠻拚命,他們今天打出去的炮彈太多了,在他們看來,這麽富裕的炮擊之下,登上城牆已經問題不大了。今天的敢死隊還是比較安全的。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各個部隊的敢死隊很快建立起來。他們抬著雲梯,背後插著彎刀(山民的工具,也是武器),手拿上了刺刀的步槍,也有長槍,編成隊伍,在輕重機槍的掩護下,向城牆衝去。
桂軍的炮擊停止了,日軍守衛城牆的殘餘士兵紛紛爬起來,端起步槍,躲在牆垛後麵等待射擊。也有從城下抬著機槍上城牆支援的,城牆上原有的火力點大都被炮火炸毀了。
日軍的機槍和步槍都開了火,城下衝鋒的桂軍一個個地倒在血泊之中。前麵的倒下了,後麵的跟上來,抬著梯子繼續衝。桂軍擔任掩護的輕重機槍和迫擊炮、擲彈筒也是猛烈的射擊,壓製城頭上日軍的火力。桂軍的掩護火力也很猛,日軍也是死傷慘重。
這種攻防戰非常殘酷,雙方就是在拚人命。
城門已經沒有了,桂軍當然要衝擊城門。十幾個敢死隊員從城門處衝了進去,轉瞬間隻退回來四五人,其餘的當然都掛掉了。城門處的防衛手段很多,的確不好攻擊。桂軍放棄了衝擊城門,依然要爬雲梯。
山中的城池沒有護城河,原因是地勢起伏大,存不住水。這就便利了桂軍,他們抬著雲梯終於衝到了城下。雲梯豎起來,就開始爬城。廣西兵個子小,都是山地裏長大的,攀援靈活,爬梯子的速度快。
日本鬼子知道桂軍到了城下,他們就投擲手雷。日軍不使用木柄手榴彈,他們的手榴彈就是香瓜手雷,也叫十八半。進攻的桂軍士兵在城下人員密集,無處躲藏,一顆手雷就炸倒一片。有的雲梯被炸斷,連同梯子上的士兵一起跌落城下,傷者的哀嚎聲四起。
經過殘酷的拚搏,大部分的雲梯都損壞了,士兵傷亡慘重,已經不能組織有效的攻擊,撤退的軍號吹響了,桂軍的第一波攻擊沒有奏效,幸存的敢死隊員又退了下來。
攻擊的部隊一撤退,桂軍的火炮又開始了炮擊,這一次主要目標就是城牆的上下。迫擊炮是曲射火力,日軍藏在城牆後麵也躲不開炮擊。桂軍攻擊吃了虧,炮擊就特別的狠,城牆都快炸翻了。指揮官一個勁的喊:“把炮彈都打出去!狠狠的打!”
炮擊過後,第二批敢死隊抬著雲梯繼續衝擊,還是這一套的動作,同樣的打法。
都說“慈不掌兵”,的確是這麽回事。一波人填進去了,下一批有上來了。戰場上慈善不得,勝利就是一批一批的人命換來的。
桂軍堅持不懈,第三次衝擊終於爬上了城頭,突破的是李品仙的202團,地點在東部。這個功績無論如何也有李品仙的一份,這次作戰他積累了不少功勞,李品仙翻身有望。
其實城牆上的鬼子兵也所剩無幾了。因為城內鬼子的運動支援受到了極大的限製,桂軍的炮擊讓鬼子的援兵運動困難。日軍稍一遲滯,桂軍就爬上了城頭。
爬上城牆的士兵立刻會建立簡易的防禦陣地,保護著這個登上城牆的口子,後麵一批一批的士兵就會源源不斷地上來。所以隻要一個雲梯突擊成功,占領城牆的可能性就極大。
不論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城牆就是個製高點。特別是方圓隻有一公裏的這麽一個小城。火炮、機槍架在城頭上,城裏還有藏身之地嗎?
客觀的說,桂軍的攻城辦法不是很好,在熱兵器時代裏,顯得太笨拙了。可是有什麽辦法呢?很多人都看過血戰台兒莊的照片,那個場景夠血腥的了。那可是實實在在的曆史事實,曆史如此,又當如何?今天德慶城的景象就是台兒莊的翻版,所不同的是日軍的傷亡人數也不少,甚至比桂軍還要多,原因是桂軍的火炮也不弱,甚至強於日軍。
桂軍隻要占領部分城牆,也就控製了城門,部隊就可以進城了。
進了城的桂軍,首先要爭奪全部的城牆,這是製高點嘛。隻要有足夠的火力、兵力,沿著城牆攻擊就可以了。這比爬城牆可是容易多了。
控製了城牆,就控製了製高點,桂軍人多炮也多,進城打巷戰,拚刺刀就行了。白刃戰成了中國軍隊的強項,長槍、大刀殺得鬼子兵屍橫遍野。如果日軍出現有組織的反抗,城牆上的火炮、機槍就可以集中火力予以打擊。
師團長厚東篤太郎知道,最後的時刻到了,他給派遣軍司令野村吉三郎發了訣別電報,命令焚燒軍旗、花名冊、電報密碼本,砸毀電台。
第12聯隊的聯隊長阪本彥藏說道:“厚東師團長,我看北麵的支那軍薄弱一些,我們向北門突圍吧,還是有希望的。”
此時德慶城外的桂軍的確是這個布局,東西兩個方向都是主力部隊,城南麵是西江,北麵就比較弱了。對於日軍,這就是死馬當作活馬醫。
“命令炮兵炮擊北門!”厚東下了決心,準備從北門突出。
阪本:“師團長,北門還有我們的部隊在抵抗啊,不能炮擊!”
厚東:“炮擊!執行命令!”
“哈伊!”
厚東和阪本帶著四千多殘兵向北門衝去。他們喊著“為天皇盡忠”的口號,全體做決死的最後自殺攻擊。終於在血戰中殺出一條血路,從北麵衝了出去。他們向北進入山區,然後轉向東,向肇慶方向退去。最後突出去的不足三千人。
城裏的日軍殘兵還不少。有了這些天來的戰鬥經驗,桂軍也懂得了不能企圖抓俘虜,就是傷兵也要補刀、補槍,不能留活的,舉手投降都不成,誰知道真投降假投降?搭上性命劃不來。
經過一晝夜的激戰,桂軍取得了空前的大捷!殲滅第11師團之大部分於德慶地區!逃脫漏網的僅三千人。
當消滅城裏日軍最後的殘餘之後,全城歡呼起來:
“我們勝利了!”
“消滅日本侵略者!”
“中華民國萬歲!”
桂軍的勝利來之不易,這次攻城戰他們傷亡總數達到了四千多人,幾乎與殲滅日軍的人數持平,就是傷亡比是一比一!
除了跑掉的三千人,第11師團還有漏網者,第22聯隊的殘兵和第11騎兵聯隊沒有來德慶,僥幸躲過一劫。第44聯隊的第三大隊現在還在九市,那裏是山區,並且在包圍圈之外,他們是可以逃脫的。第43聯隊在上海沉於黃浦江,有數百人逃脫,被當做俘虜遣返回國。除此之外,第11師團的主要部分被殲滅於德慶地區。厚東篤太郎僥幸逃脫,按照日本人的規矩,他大概也逃不脫剖腹自殺的結局。
桂軍名義上還是國軍,名義上也是接受國民黨領導的部隊,所以他們還要向南京政府,向軍事委員會報捷。廣西沒有自己的報紙,也沒有自己的電台,除非發全國通電,他們沒有任何的宣傳手段。此後他們會不會接受教訓,建立自己的宣傳機構呢?
重創了一個日軍師團,這是國軍的空前大捷,可是南京政府未必願意大力的宣傳,畢竟他們是雜牌軍閥嘛。所以,南京就是例行公事地發新聞。軍事委員會也不得不傳令嘉獎,但是宣傳的力度不大。
可是東北軍政府卻開足了馬力給予宣傳,報紙電台一起上,對李宗仁、白崇禧猛勁的一通吹捧,讓他們成了抗日的英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