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台灣遊擊戰
字數:5166 加入書籤
戰後連夜撤離的遊擊隊沿著山區的邊沿向南走去,天亮後他們繼續行進半日,估計離開新莊有50裏了。戰鬥加行軍已經十幾個小時,戰士們都很疲乏了,黎富基命令紮營休息。
遊擊隊紮營要選擇地點,要隱蔽還要視野開闊,便於觀察敵情,避免被敵人偷襲,同時出路要暢通便於逃遁。他們處於山區的邊沿,選擇一處可以進山的山穀,在山穀一側的山坡上紮營就基本上符合這種要求,這都是軍事常識,黎司令學習了兩年當然是不能白學的,這種基本知識還是具備的。
他們這個營地在高處安排哨兵就可以監視周圍的情況,唯一的漏洞就是沿著山體向後部的叢林,那個方向目視觀察是看不了多遠的。於是就要派出哨兵到三五裏之外,監視著自己的後背。這個距離如何通消息?這就用到電話了,拉上一條電話線,帶上一部話機隨時可以通話。
紮營休息最基本的就要有帳篷,別的不說,海島上的氣候經常下雨,起碼要擋風雨嘛。對於高山族的人,在林子裏砍些樹枝搭個窩棚還是容易的,但是東北軍給他們的裝備還是不錯,大塊的防雨布借助樹木用繩子拉起來就是帳篷,方便快捷,防雨效果好,30人有四五個帳篷就夠用了。
現在安定下來,劉十三就清點了一下繳獲的錢財。現在的台灣貨幣就是日本金票或者金條銀元。清點的結果還不錯,十幾根金條加金票,折合成金票計算大約有23萬。按遊擊隊目前的100人計算,吃用軍餉都算上夠一年半的費用了,也算發了一筆小財。
遊擊隊的兵基本上就是黎司令的家奴,按老酋長的規矩管飯就不錯,但是黎富基還是按正規部隊的辦法發軍餉,並且有戰功的還要發賞金。經濟利益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嘛。
他們這次出擊還有額外的繳獲,那就是食品,有臘肉雞鴨居然還有酒,不過這個酒惹出了麻煩。到了吃飯的時候,司令的衛士把飯菜端到帳篷裏,其中也有一碗酒。黎富基一看就發火了,大聲喝問:“那裏來的酒?誰的主意?”
軍營中不準飲酒,這是基本軍規,何況現在正在作戰呢?戰鬥隨時可能發生,飲酒的後果可能很嚴重!如果黎司令沒經過培訓,他會把喝酒當做好事。剛剛打了勝仗嘛,慶祝一下也應該。可是經過正規軍事教育,他知道喝酒的後果。軍規軍紀應該嚴格遵守,細微末節處也能影響軍隊的勝敗。
他立刻集合隊伍,當場訓話,並處罰了繳獲白酒和主張喝酒的人。處罰的辦法是免去他們本次作戰的功勞和賞金。他命令當場把酒全部倒掉,誰也不準喝,並再次的重申軍紀,下次再犯,一定重罰!
黎富基、劉十三和兩名衛士同住一個帳篷。除了門前站崗的衛士,他們都在睡覺。現在是下午四點多了,營地裏的炊事兵已經起來了,忙忙碌碌的開始做晚飯。就在此時,黎司令帳篷裏邊的電話響了。衛士接聽後,趕忙叫醒了黎司令,原來是崗哨發現了敵情。黎富基爬起來就往高坡上跑,此時還是晴天,太陽高高的視線很好。望遠鏡中果然看到一群鬼子兵列著隊向山口走來,人數大約四五十人,隊伍的前麵好像有兩條狗。
黎富基明白了,那兩條狗是帶路的,否則日本鬼子哪能這麽快就追來了?獵人對付狗還是有辦法的,他還是疏忽了,日本人喜歡養軍犬,怎麽就忘記了呢?
黎富基發出了整理行裝集合的命令,營地裏頓時忙碌起來,炊事兵也不能做飯了,收拾行囊準備走路。遊擊隊是不能與日軍打攻防戰的,那就不是遊擊戰了。
幸虧沒喝酒啊!這要是有醉酒的,或者哨兵睡著了,可就大禍臨頭了。
“報告!敵軍已經過了小河,距離六裏。”
“出發!”
這支30人的遊擊隊就進入了樹林向東進山的方向前進了。
日軍的隊伍找到了這處營地,他們也很興奮,終於抓到了敵手的蹤跡。但是接下來就遇到了麻煩:軍犬失去了目標。這當然是遊擊隊在路上下了藥,強烈的刺激了軍犬的嗅覺。日軍隻能靠人力判斷方向繼續追蹤。
本來黎司令打算用走的辦法甩掉日軍就算了,自己的作戰能力還是盡量少暴露為好,可是日軍緊追不舍,甩不掉,就隻好埋地雷了。
在一個山口處,黎富基正在指揮著埋設地雷。他看到山坡上的樹,突發奇想。
他看到了什麽樹呢?是漆樹。它的樹脂是製作漆的原料。在南方很多省份都有,有栽培的也有野生的。漆樹木質細密,彈力好,遊擊隊員們使用的扁擔大多是這種材料。可是沒有幹燥的樹幹、樹枝、樹葉,特別是被折斷處透出的樹脂液體、氣味,對某些人群有強烈的過敏症狀。嚴重不適應者,在漆樹下走過就會過敏。過敏的症狀不是致命的,是皮膚紅腫,起斑疹,奇癢無比。最嚴重的,頭、脖子都腫得老大,眼睛、嘴都張不開了。
生活在山林中的山民一般不過敏,從未接觸過漆樹的人群則過敏的比例特別的高。
黎富基招呼道:“不怕漆樹的留下幾個,其餘的趕緊走!”
他帶著幾個人,折下很多漆樹的樹枝,散亂地丟到這段地雷場的道路上,然後就撤走了。
日軍追擊到這裏的時候他們想不到敵人還會埋設地雷,當然就踏響了,傷亡五個鬼子兵。追擊的是鬼子是一個小隊,他們哪能想到需要攜帶工兵的掃雷探測器呢?隻好人工掃雷,那就是仔細地查看地麵,尋找蛛絲馬跡,行動自然就遲緩。即便如此還是又踏響了兩顆地雷,死了兩個鬼子兵。等他們過了這片雷區,太陽已經落山,天色也就晚了,鬼子小隊長命令宿營。
這一宿營問題就來了,50多日本兵竟然有四十多人有了過敏反應,嚴重的,睜不開眼的就有十幾個。都是渾身奇癢無比難於忍受,把皮膚都抓破了,結果是症狀愈加嚴重。小隊鬼子的衛生員隻受過戰地救護訓練,那裏能懂得過敏啊?這一夜多數的鬼子兵都沒有睡覺,在那裏苦熬。
淩晨三四點鍾,天色漆黑,正是黎明前的黑暗。鬼子營地周圍突然喊殺聲四起,一顆顆的炮彈就打進了鬼子的營地,不少的鬼子兵在睡夢中就見了閻王。鬼子們起來了,躲避著炮擊,拿起武器準備戰鬥。可是四周又恢複了寧靜,一點聲音都沒有了。鬼子想出擊,不知道朝那個方向,猶豫幾分鍾,遊擊隊早就跑遠了。
所謂的炮擊就是一門60炮,兩門擲彈筒,每炮打10發,半分鍾都不到。打完了,背起炮就跑了。那個喊殺聲是迷惑鬼子的,鬼子兵以為敵人殺進來了,還準備迎戰呐。
帶著這麽多傷病員,這一個小隊的清剿就隻能大敗而回了。
這下台灣的日本當局可就毛了,這是什麽武裝?從那裏冒出來的?武器還這麽強悍?
在東北培訓的是7個人,這是三夥,就是說台灣現在有三支遊擊隊,他們回來三四個月了,也就都開始活動。台灣這個不大的地方就開始鬧起來了。他們不光是武裝偷襲,還拋灑宣傳單,號召人們趕走日本侵略者,這些口號的政治性就很強了,絕不是一般的民眾造反。
其實這種政治口號也兼有戰術欺騙的意思。你想一想啊,日本人看到這些傳單,他們會猜想敵手是誰?無論如何他們也想不到是山區裏的高山族,那些人都是文盲啊!對政治根本就一竅不通。他們那裏會懂得什麽叫帝國主義?
東北軍培訓這些人還有很多的招法,現在還沒用出來,比如到日本人的居住區設置定時炸彈;在大門上裝地雷;馬車裝上炸藥,趕到要害部門的門前,在馬尾巴上點鞭炮,讓馬車向前衝。如此等等,損招還不少。這些類似於現代的恐怖襲擊,但仔細看看又不是。起碼沒有自殺襲擊者,也不針對華人的民眾。
......
遼寧安東。
趙三本也是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派出信使帶著信件首先去奉天請示大帥,然後拿著大帥的批示意見到平壤交給薑全我。信件的內容是要他提醒北韓在戰場上穩重一些,不要吃大虧。同時也轉達了吳佩孚的提醒:要避免北韓人的猜疑。
薑全我是聰明人,他擔任聯絡官的職務,當然也就了解朝鮮,也了解張大帥對朝鮮的策略。他知道趙三本這也是好心,但是他更知道北韓人眼下的心氣,那是不好勸的。至於猜疑是避免不了的。東北方麵不說話他們也是猜疑,說話也不信,還是猜疑。
薑全我是對大元帥負責的,也對東北軍政府負責,趙三本沒有權利指揮他幹什麽,趙三本請示張作霖這是按規矩辦事。
此時的李承晚對於東北方麵也是恭敬的很,應薑聯絡官的要求,7月20日,李承晚接見了薑全我。
“李總統,南北戰爭的戰場對北方很有利呀,貴國的國防軍打得不錯。”
薑全我故意的捧著說,李承晚聽這樣的話還算舒服,臉上帶著笑意。
薑全我:“我東北方麵有個建議,就是希望北韓的國防軍能穩重一些,首先平定漢城地區,建立穩固的政權,清剿殘敵。等待新的占領區穩定之後再考慮南進。我東北方麵覺得這才是治國的長久之道,也避免軍事上發生意外。”
薑全我的話說的很小心了,可這個話李承晚不愛聽,他說道:“謝謝薑聯絡官的建議。可是我北韓方麵平定地方也是有難處的,短時間不容易。首先是南朝鮮的思想灌輸,南部的民眾一時難於歸心,地方的反抗不斷。另一方麵,南邊的經濟太差了,幾乎已經崩潰,民眾的食品艱難。我們平定地方就要拿出糧食來安撫民眾,可是這些糧食難免就到了潰散的南朝鮮軍隊的手中。我這不是給遊擊隊送軍糧嗎?所以我們隻有徹底的摧毀南朝鮮的偽政府,才談得上安定地方。這些還希望東北方麵理解,我們也有難處啊。”
得,各有各的理,這就不好談了。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更要命,那就是北韓軍隊方麵的將領們也是多數持穩健的態度,反對繼續冒險南進。李承晚知道,薑全我也知道。所以,薑全我如果說過分的話,就難免引起李承晚的猜疑,後果很嚴重。東北方麵無論如何是不能介入北韓的內部事務,像支持反對派這種事特別的要避免。
薑全我左想右想,想不出好辦法,也隻能就此打住。不能再談了。這次會麵沒能說幾句話,勸說自然也就沒有效果,薑全我就告辭出來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