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首戰日軍

字數:5933   加入書籤

A+A-




    當日傍晚,紅一軍團的大部隊也到了,軍團長林彪來到前線詢問了戰鬥情況,紅33團團長楊成武做了匯報並與林彪一起到戰場前沿觀察地形。

    迎著落日的餘暉,林彪見敵陣地的側後有更高的山峰,可是山峰上毫無動靜,也沒有駐守部隊的跡象。

    林彪問道:“此地的地名是什麽?前麵那個山有名字嗎?”

    部隊行軍一般都要找向導,就是熟悉本地的平民。所以前鋒部隊應該知道這些情況。

    楊成武說道:“此地有一條支流匯入韓江,地形上形成了河岔,所以叫做三河,那後麵的高山屬於雙髻山。敵軍是屬於粵軍第62師的一個營,師長叫範德星,也算是陳濟棠的嫡係了。”

    林彪:“雙髻山的情況如何?你們偵察了嗎?”

    楊成武:“軍團長,雙髻山在敵軍的背後,我們還沒來得及偵察。”

    林彪:“敵情不明怎麽作戰?寧可耗費一些時間,戰場的情況也要偵察清楚。”

    楊成武:“是!我立即派人偵察。”

    林彪:“不必了,我另安排吧。你們團看住敵軍,別讓他們跑了,你團暫時不要出擊。”

    林彪顯然不太滿意。

    他所說的“看住敵軍,別讓他們跑了。”反映出此時紅軍作戰的指導思想,那就是盡可能的打殲滅戰。因為隻有殲滅戰才能有繳獲,這是紅軍武器彈藥的來源。

    林彪認為敵人側後的山峰是弱點,應該馬上奪取。因此他命令紅31團晚飯後連夜出發,務必在破曉前攻占敵軍背後的雙髻山。

    次日拂曉,雙髻山上兩顆綠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劃破長空,這是紅31團成功占領山峰製高點的信號。山下則回應兩發紅色的信號彈,這是開始進攻的命令。

    雙髻山上的紅31團,順著山勢向下攻擊敵軍背後,守敵沒想到紅軍“從天而降”,出現在背後的高山上。與此同時,擔任正麵主攻的紅33團組織了兩艇機槍一齊開火,掩護部隊向敵陣地發起衝鋒。守敵頓時成了甕中之鱉,處於被前後夾擊的狀態。紅軍戰士們衝進敵陣地,同敵人展開白刃戰,粵軍士兵全無鬥誌,紛紛舉手投降。攻堅戰打成了殲滅戰,這也夠奇葩的了。

    粵軍一個營,280多人被全殲,營長斃命。

    從人數上說,一個營還不足300人,按編製不足四成。這支粵軍部隊在大埔縣是一個團,團級也是一樣編製不足,它一共有兩個營,在三河這裏被殲滅了一個營還剩一個,再加上團部也不夠一千人。這也算民國特色吧,這個時代裏很多部隊都是這樣。就說紅軍吧,今天參戰的31團、33團,兩個團合計人數不過一千多,也是嚴重的缺編。

    紅軍得勝,乘勝向大埔進軍,粵軍本來就是敗逃到此地,如果日軍追過來他就準備逃到福建去了。現在三河的一個營沒有了,團長就亂了方寸,他帶著殘餘的部隊向南逃去(三河在北邊,紅軍從北而來)。

    到了下午,紅軍兵不血刃,占領了大埔縣城。剛進入廣東地界就收獲了一個大勝仗,紅軍士氣高昂。

    紅軍德勝之軍在廣東東部山區橫掃粵係殘部,勢如破竹,很快就打下了一片新天地。

    新革命根據地開辟了,繳獲了大批的槍械彈藥,紅軍的隊伍也就擴大了。梅州、潮州、汕尾、河源等這片方圓四五百裏的區域成了新的根據地或遊擊區。

    從經濟上說,這片地區遠遠的超過了井岡山老區。別的不說,紅軍的軍糧從此就不愁了。

    要說打遊擊、動員民眾、擴軍、建立敵後根據地,國內哪一派軍閥也比不上紅軍的本事,這是曆史上已經證明了的。幾個月的時間,紅軍的勢力範圍就波及了半個廣東省,觸角已經到了廣州平原,這下子日本鬼子不得安生了。

    日本人的目標是什麽?那就是掠奪,掠奪糧食、農產品、礦物。經濟窘迫的日本國就指望這些物資呐。有了紅軍的幹擾,他們還能掠奪什麽?征糧征不到,勘探礦物,開辦礦場則沒有安全環境,時不時的被遊擊隊襲擊,連人帶物都被紅軍一窩端了。因此,日本鬼子很快就把紅軍列為首要的敵人,向東部派出清剿的部隊。

    ......

    9月中旬,紅軍進入廣東已經四個多月了,河源地區的大部分已經是紅軍的勢力範圍了。

    紅一軍團得到情報,向東部山區掃蕩並占據了河源城的日軍,有一個小隊脫離的大隊向龍川縣境內進犯。日軍還是很驕狂的,在廣東境內,他們始終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一個小隊似乎就可以在廣東境內橫晃了,真是以為大日本皇軍天下無敵了,在廣西,在中國北方他們吃虧碰壁的事似乎忘記了。也可能他們以為脫離大部隊不遠,沒有危險。

    河源城和龍川城都是東江的沿江城鎮,龍川在東邊,居於上遊。從河源朔江而上,在距離東江30裏處,沿江的大路旁有一處高地。紅軍就準備在這裏打一個伏擊戰,消滅這個驕狂的日軍小隊。

    紅軍進入廣東後,與日軍多有接觸,也有戰鬥,但是擺開戰場正麵交鋒這還是第一次。參戰的是紅33團,團長楊成武。

    楊成武告訴部隊:麵對強敵,我們必須猛打猛衝,毫不猶豫,不能給小鬼子喘息的時機。

    是啊,紅軍的裝備差,彈藥不足,一般的作戰都是靠刺刀見紅。

    伏擊日軍也不是那麽容易的,日軍的行軍隊伍總是有偵察的斥候,所以紅軍的大部分參戰部隊都不能提前進入戰場,隻能戰鬥打響後,再出擊。這裏的山勢不是很高,地形簡單,如果提前進入伏擊地點,就會被日軍的斥候發現,伏擊就打不成了。

    當日軍的斥候發現了紅軍一營的阻擊陣地時,就開槍了,也就等於給後麵的日軍報警。此時雙方的距離不到一裏(500米),一營的機槍、步槍就開始射擊,槍聲響成了一片。眼見兩個小鬼子的斥候栽倒下去,後麵的鬼子兵迅速找到隱蔽物,開始還擊。已經倒下的鬼子兵,居然還帶傷爬行,拖著槍往土溝裏爬,堅持射擊作戰。

    紅軍的二營和三營則跑步前進,搶占預定的山坡,對日軍形成包圍之勢。

    打了幾槍以後,衝鋒號吹響了,一營在營長的帶領下開始打衝鋒,試圖與日軍展開白刃戰。500米的距離打衝鋒還是早了一點,這等於紅軍變成了進攻的一方了。可能因為紅軍的子彈不多,隻能是這個打法。

    在廣東的地麵上日軍還很少見這麽勇猛的軍隊,他們的隊伍有點亂了,不適應,紛紛後退。可是當一營衝到半山腰時,日軍兩側突然噴出機槍火舌,一營長身子晃了幾晃便摔倒了。他身旁的幾名紅軍戰士也紛紛中彈,順著山坡滾了下去。

    現在的戰場形勢是,一營攔住了日軍的頭部,二營、三營分別在日軍的側後部開始展開攻擊了。戰場的南麵是東江。紅軍把這一個小隊的鬼子給包圍了。一個小隊的鬼子兵是六十多人,紅33團有六百多人,從人數上說,紅軍十倍於敵軍。

    一瞬間的工夫,四五裏長的一段道路上都響起了激烈的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公路北麵山坡上的紅軍士兵,喊著震天的殺聲,向日軍衝殺過去。這還是典型的人海戰術啊,這是林彪屬下的部隊,看來林彪現在還沒有總結出三三製的戰術動作。

    位於伏擊圈最中部二營率先衝到大路上,與鬼子展開的白刃格鬥。訓練有素的日軍隨即尋找掩體,利用在山坡邊及道路兩側水溝架起了機槍、步槍、擲彈筒還擊。日本鬼子在地勢低窪的溝裏,他們是仰攻,火力作用差。紅軍居高臨下,特別是手榴彈,投擲的遠,投到溝裏也相對容易。

    日軍見形勢不妙,便組織隊伍向後突擊,打算逃跑。日本鬼子的後麵就是三營。敵人往後衝,三營就往前衝,轉瞬之間就是短兵相接,整個戰場進入了白刃戰。

    鬼子兵拚刺厲害,紅軍也不弱,個個的勇猛向前,沒有孬種。紅軍人多,這是絕對的優勢,隻要進入拚刺的階段,紅軍則必勝無疑。

    戰場似乎沉寂了,沒有了槍聲,隻有拚刺刀的喊殺聲和武器的撞擊聲。可是在戰場的中部,忽然響起了激烈的機槍射擊聲。有五個鬼子兵偷偷地爬上了一個小高地,在那裏架起了一挻機槍,向戰場掃射。他們也不管是紅軍還是日軍,就是一通猛掃。紅軍的人多呀,成片倒下的多數是紅軍戰士。

    “把機槍炸掉!”

    戰場的指揮官楊成武親自掌握著團的唯一重武器——一門60毫米炮擊跑,就是俗稱的小鋼炮。紅軍的炮少,炮手都是精挑細選的,基本上,不用支架,手扶炮管就能百發百中,神奇的很。

    “轟!”日本人的機槍飛上了天。

    其後的戰鬥就沒有懸念了。可是有一點還值得一說:紅軍喜歡喊“繳槍不殺!”總希望抓俘虜。對上日本鬼子可就吃了虧,日本的傷兵也會玩命的!這個教訓慢慢的吸取吧。

    這一戰不容易呀!非常慘烈!紅軍的裝備太落後了,他們用傷亡80多人的代價全殲日軍的這個小隊,傷亡人數超過了日本鬼子。對於紅軍的裝備水平來說,這絕對是一場漂亮的圍殲戰。這場勝仗歸結於優秀的指揮藝術和紅軍戰士的勇猛頑強。

    我們在這裏羅列一下日軍小隊的標準裝備:

    一個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有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其餘的是步槍兵。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

    這個裝備水平比當前紅軍的營級單位都強。

    針對龍川這一戰,毛太祖親臨戰場視察,並給出了總結,他說:“我們紅軍的裝備還是不行啊!像這樣的戰鬥今後要少打。必要的時候,非打不可了,也要事先準備充分,集中我們的好武器才能打。因此,在廣東我們就不能堅守城池,不能跟小鬼子打陣地戰。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更多的要用運動戰、遊擊戰來打擊日本侵略者。不要怕消滅日本鬼子少,要積少成多,積小勝為大勝。”

    他的這個總結深得紅軍指戰員的讚同,成了廣東革命根據地的既定戰略,在東路軍他的威望日漸提高。

    從此,廣東的東部山區就是紅軍的天下了,河源、惠州、韶關地區也成了紅軍的遊擊區。紅軍的隊伍迅速壯大,基層政權也都在紅軍的手中。日本鬼子的日子難過了。

    ......

    日本鬼子抓狂了,下決心要集中兵力,清剿紅軍,清剿遊擊隊。因此他們調回了第16師團,這也讓尷尬的16師團有個下台階。

    廣東的新情況當然也會傳到東北,傳到張作霖哪裏。張作霖是什麽反應呢?

    援助!張作霖要援助紅軍!

    為什麽?

    因為張作霖是明白人,他知道日後這個天下是誰的。為了自己,為了後代,為了他的那些部下,他也要這麽做。更何況這是抗日呢?所有抗日的諸侯、軍閥們,東北軍都支持,東北軍支持了韓複榘,支持了國軍,也支持了桂係,為什麽不能支持紅軍呢?張作霖這也是大義,也是大義凜然,明著告訴南京他也有話說:誰打鬼子我東北軍就支持誰。

    可是這個援助有難度,如何聯絡?援助什麽?如何輸送?(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