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收回中長鐵路
字數:5304 加入書籤
舊邑裏是三八線上東海岸的一個小鎮,蘇軍從江陵出發,隻用了一天就打到了舊邑裏以南30裏處。他們在此休整了一天,11月24日一早繼續北上,部隊一出動就到了舊邑裏,這裏有北韓軍守衛,蘇軍攻擊前進。
誌願軍的防線也是分東西兩線,東線就在元山,距離三八線,也就是舊邑裏100多公裏。誌願軍沒有出擊,但是空軍的偵察一直覆蓋到三八線。擔負偵察任務的就是第四大隊,它有一個中隊八架教-19飛機在元山。今日就有兩架偵察機飛到了舊邑裏。
已經是初冬的季節了,今年的第一場雪來的早些,雪不大,從空中看,山林也是白皚皚的一望無際。美麗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但是飛行員沒心欣賞這個,他們的眼睛在關注山地和公路上有沒有異常,也在監視著遠處的天空。
“報告隊長,正南方向空中發現目標,疑似蘇俄戰機。”
在正南方向有一些黑點在移動,明顯是是一個機群飛過來,數一數,大約六架。距離還遠,至少十幾公裏。
在現代,科技高度發達,敵對雙方的飛行器相距十幾公裏,那就是超近距離了。可現在全靠一雙眼睛看,十幾公裏還算是遠距離。
“後撤!”
兩架教-19當然不是蘇軍的對手,他們轉彎返航,同時向基地報告敵情。
“繼續監視!隨時報告敵情!”這是基地的命令。
幾分鍾後,蘇軍的飛機追過來,越過了舊邑裏,繼續向北追擊。自從蘇軍進入江陵以來,他們就取得了戰場上的製空權,當然是靠空戰打出來的。北韓的空軍已經很衰弱了,特別是東線,飛機不多。所以今天蘇軍見了北方的飛機就猛追。教-19他們當然認識,那就是仿製蘇俄的u-2,最高航速180公裏,跑不快。他們要猛追上去,擊落對方。
誌願軍的空軍是否參戰,那是有原則的。敵軍不越過三八線他們就不能出擊,這是參謀部規定的。現在蘇軍的飛機越過了舊邑裏,也就越過了三八線,空軍不需要請示即可出擊。於是誌願軍的第三大隊第二中隊的戰機起飛了,那是八架bf-109。
100多公裏的航程對於bf-109來說就是十多分鍾,兩軍在舊邑裏以北遭遇。
蘇軍是認識bf-109機型的,看到這種飛機,蘇軍的飛行員就毛了,他們知道遇到了東北軍,遇到了克星,所以遠遠的未曾接近,蘇軍就調轉機頭,翻身逃跑。
東北軍的戰機速度快,風馳電掣地追了上去。這場追擊戰是沒有什麽懸念的,技術的差距體現在戰場上,那就是一麵倒的屠殺。誌願軍追上來,蘇軍被迫迎戰。時間不長,蘇軍的飛機就被擊落兩架。其餘的飛機被迫四散奔逃。
這裏有個特別的情況,誌願軍的飛機如果越過三八線是需要請示指揮部的。就是這個特別的情況挽救了蘇軍其餘的戰機。這就等於宣告:三八線以北製空權在誌願軍的手中。
蘇俄的空軍敗退了,可地麵部隊還在向舊邑裏進攻。隻要戰鬥在三八線以北,空軍都是可以參戰的,這點用不著請示。於是在元山的轟炸機出動了。
誌願軍航空隊的第一大隊是轟炸機,它的第三中隊駐在元山,有6架飛行鉛筆,今天是第一次參戰,在四架戰鬥機的護航之下,出動了兩架轟炸機。
舊邑裏的地麵戰鬥正在進行中,蘇軍依舊是炮擊和坦克部隊衝擊,這種強勢的進攻北韓第四軍的部隊抵擋不住,紛紛敗退。就在這個時間,誌願軍的空軍到了。
戰場上的製空權已經在誌願軍的手中,蘇軍當然也能知道這個情況,因此,他們地麵部隊也就有了防空的準備。從空中看,地麵上坦克的隊形已經很分散了,不像原來那麽集中,在山地中蜿蜒的公路上幾輛蘇軍的坦克很稀疏。地麵的步兵,炮兵就不要說了,都躲得沒了蹤影。這個情況就讓轟炸機上的飛行員可就猶豫了,轟炸沒有多大的價值。
“報告隊長!還投彈嗎?”
“投彈!沿著這條山穀投彈攻擊,注意不要過了舊邑裏這個小鎮。”
於是兩架轟炸機就像應付差事一樣,草草的飛過這條山路,投了一批炸彈就返航了。普通炸彈不是現代的導彈,打擊地麵坦克沒什麽準確性,能否命中全靠運氣,因此轟炸沒什麽大的效果,可是也炸毀了兩輛坦克。
其實客觀地說,幾架飛機是擋不住大軍進攻的。這種實例太多了,比如曆史上抗日戰爭中,日軍在中國的戰場上就有製空權,中國的抗戰不是照樣打嗎?再比如,曆史上的朝鮮戰爭,在朝鮮戰場上,美軍也有製空權,我們的誌願軍不是照樣打勝了嗎?
現在也是一樣,東北軍的飛機走了,蘇軍照樣進攻。但是蘇軍改變打法,他們不再使用坦克打頭陣了,也放棄了原來的快速突破,快速挺進的辦法。也就是說放棄了大縱深的戰術動作。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大縱深需要絕對的火力優勢和強大的攻擊能力。現在,他們喪失了製空權,已經不具備絕對的突擊能力了。如果不顧一切的繼續堅持大縱深戰術動作,必將遭到誌願軍的空軍打擊,極容易造成巨大的損失。
可是,蘇軍方麵不知道,北韓部隊與誌願軍實際上沒有配合作戰,而是各打各的,連基本的聯絡溝通都沒有。如果他們知道這個情況,不會不利用的。
蘇軍現在轉變為傳統正規的進攻戰術,於是他們就把人民軍的第5師調了上來,參加作戰。
此外,蘇軍在作戰中加強了防空。他們的空軍處於劣勢,於是就加強部隊的防空火力,在作戰中也時時的注意部隊的分散隱蔽。
蘇軍做了這些調整,依然是攻勢淩厲,他們很快的就越過了舊邑裏,繼續向北攻擊前進。
......
朝鮮東部戰線的報告送到了奉天。
張作霖問榮臻:“榮參謀長,獲得了蘇軍參戰的證據了嗎?”
榮臻:“大帥,有證據。蘇軍跳傘的飛行員有被俘的,北韓第四軍手中也有蘇軍戰俘。”
張作霖:“嗯,好!輔忱老弟,是收回中長鐵路的時候了。蘇俄人公開上陣,我們就要給他個教訓,一報還一報嘛。”
“中長鐵路”就是中國長春鐵路的簡稱,原名中東鐵路(中國東北鐵路)。日俄戰爭之後長春以南歸了日本,稱作南滿鐵路,長春以北便稱作中長鐵路了。
張作霖收回中長鐵路,這就是報複手段。
張作相說道:“大帥說的對,蘇軍像北韓進攻,就是威脅到了中國的安全,就是衝著我東北軍來的,我們當然要有報複手段。其實這段鐵路現在已經沒用了,不過是鐵路沿線的一些廠礦企業和公司商鋪而已。我們是武力解決呢?還是和平談判解決呢?請大帥給個決斷?”
張作霖:“你看呢?”
張作相:“先禮後兵。”
張作霖:“你說的對,我們就是先禮後兵。從哈爾濱起,各個城市都派官員通知老毛子,讓他們限期滾蛋,財務、物資、設備都不準帶走,全部沒收,破壞的要賠償。對主動撤退的,準其帶走私人財產,強製驅逐的則全部沒收。”
......
哈爾濱車站的站長郭爾羅夫在大聲的咆哮:“你們東北軍這是強盜的行徑,我中長鐵路是有條約依據的。鐵路、車站、工廠都是蘇聯國家的財產......”
“郭爾羅夫先生,這裏是中國的土地,做強盜的不是我們,而是蘇俄政府,你們蘇俄的鐵路、工廠為什麽開設在中國的土地上?好了,我也不與你廢話,我們已經很寬限了,給你們10天的時間,你們自行撤退,過了期限莫怪我們不客氣!”
......
海參崴。
布柳赫爾說道:“中長鐵路撤不撤,還應該等莫斯科的意見,但是我建議你們還是盡快撤離。你們不撤,那就是開戰。以目前遠東集團軍的力量是無法保證中長鐵路安全的。”
遠東集團軍必然要向斯大林請示,但是,事實擺在眼前。遠東集團軍雖然還有力量,還可以與東北軍對陣,真的打起來也不是那麽容易就失敗的。可是在中國境內的黑龍江地區作戰,並保護鐵路的財產、人員,那是絕對做不到的。朝鮮是中蘇較量的一個戰場,西伯利亞又是一個,黑龍江如果再開戰那就是三個戰場了。已經衰弱到了極點的遠東集團軍,還能同時應付三個戰場嗎?
布柳赫爾的抉擇是明智的,趕緊撤退,主動後撤,撤回遠東境內。財產損失了,那是沒法子的事,人員軍隊就不要再損失了。
蘇俄人既然很配合,東北軍也不能逼人太甚了,10天的期限適當地放寬,隻要老毛子走了就行。最終,直到1932年的年終之前,東北軍全麵的收複了中長鐵路和黑龍江境內原屬於蘇俄的一批工廠、礦山、店鋪、公司等等。當然了,工廠企業裏的財物資金都被老毛子帶走了,建築設備是拿不走的。即便老毛子想拆走,東北軍也不能讓。
善於謀劃之人沒什麽戰功。曆史上的張學良為了中長鐵路打了一仗,很激烈,很熱鬧,當然最後是大敗虧輸。現在張老將在西伯利亞掐斷了遠東與蘇俄歐洲的聯係,兵不血刃,幹淨利索地收回了中長鐵路。不動聲色,也看不出多大的戰功。這正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這麽提氣的事在宣傳上肯定是要搞的,報紙電台都要上。這也是一雪百年恥辱啊!重在收回主權。現在東北境內,舊日列強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基本清除幹淨了。
不過東北方麵的宣傳基調,在國內很有些爭議。因為東北方麵說了:曆史上一直追述到前清,俄國對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東北方麵概不承認。那就是說,蘇俄現在的遠東部分也是屬於中國的。
這種民族之氣很令人振奮,可是政治上的人物要考慮政治影響。當前的中國還在被日本國封鎖,困難還是很大的。抗日還是全國的重點,其他的都不好過早提上日程。其實呢還有別的原因,那就不說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