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初戰元山

字數:5928   加入書籤

A+A-




    時間已經進入了1932年的12月,已經進入了冬季。

    從緯度上說,平壤、元山一線相當於東北的遼南地區,可是由於朝鮮多山地,另外它的東北麵是大海,北冰洋的寒風毫無阻礙地吹過來,所以冬季裏異常的寒冷。誌願軍都換上了厚厚的冬裝,襯衣、棉衣、棉大衣、棉帽子、棉鞋等等的服裝齊全,這也讓各派軍閥的士兵們很有感觸。

    這也至於感觸嗎?衣服很普通嗎。

    民國時代的人們衣著簡單。現在的年輕人是想不到的,那絕不僅僅是衣服破舊打補丁的問題。說說實際的例子:

    普通人穿棉衣棉褲,在棉襖外,腰裏要紮一個繩子,叫腰帶也行,褲腿要紮腿帶子。那個年代裏,這種帶子在街邊的小攤上是常見的商品,隨手可以買到,現在當然絕跡了,現代人絕對沒見過這些小商品。人們走路時都抄著手,就是雙手插在袖筒裏。

    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我告訴你:他們的棉衣裏麵什麽都沒有,沒有毛衣,沒有襯衣,連褲頭都沒有,棉襖裏邊就是肉,不紮緊了不是漏風嗎?

    你不要笑,並不是窮人才這樣,普通人都如此。

    冬季過去了,棉衣熱了,就把棉衣拆開,把棉花掏出去,裏外兩層布,重新縫好,這就叫“夾衣”,是春秋的服裝。天氣再熱了,才換上單衣。

    想想看,這些軍閥們的兵,當上誌願軍,有棉衣,裏邊還有襯衣,外麵還有棉大衣。這是啥水平?這當然要感慨一番啦。

    由此,我們不由的想到,在三八線以南還有北韓的不少殘兵敗將,他們吃什麽?穿什麽?這個冬季如何度過呀?

    都說“天無絕人之路”,又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但願他們吉人天相吧!

    ......

    蘇俄在黑龍江吃了虧,在朝鮮戰場上就加大了力度。12月3日,東線的蘇軍到了通川,此地距離元山還有六十多裏。北韓的第四軍殘部敗退下來,越過元山撤退到了後方。由此開始,中國的誌願軍就與蘇軍麵對麵了。

    蘇軍的一方有第43師、第216旅和第211坦克旅。他們還有空軍,甚至有轟炸機,但是沒有製空權,他們空軍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除此之外還有南朝鮮的人民軍第5師,這也是南朝鮮的主力部隊,但是幾經血戰,兵員不足,並且半數以上都是新兵。

    誌願軍方麵的部隊是誌二師和炮兵120團,還有韓國第一軍的第21師。誌二師是晉綏軍的部隊,師長王靖國。120炮兵團是中央軍第18軍的部隊。

    元山之所以成為東海岸的一個重鎮是地形造成的。此地的山脈名曰虎飛嶺,是從東北到西南的走向,這就形成了一個喇叭形,元山就處於喇叭嘴上,因此就成了交通要道。

    蘇軍的進攻是沿著東海岸的公路前進,作為一路大軍當然不能成窄窄的一條線,他們的進攻陣型也是有寬度的,這個寬度也能有50裏以上。可是不管你走那條道,不管兵力展開有多寬,碰到虎飛嶺也要沿著山勢走。第一,行軍需要道路,最好是寬敞的大道。第二,誌願軍的防線也不是僅僅是元山一個點,在虎飛嶺上也有誌願軍的阻擊陣地,他們借助山勢防守,也是不容易逾越的。

    從12月3日起,誌願軍的部隊開始與蘇軍、南朝鮮人民軍正式交火。為了敘述方便,以下統稱蘇軍,我們知道其中有人民軍的一個第5師就行了。

    蘇軍開始以連、營規模的小部隊,對誌願軍設置在山嶺上的陣地實施火力偵察,誌願軍各部隊據守陣地給予阻擊。蘇軍主力被地形所迫,則在沿海公路上成一字長蛇陣。

    12月5日,打頭陣的蘇軍第216旅在部分坦克的配合下陸續抵達元山前線。隨即他們展開兵力,開始進攻元山的誌願軍防線。

    5日淩晨5點,蘇軍的炮兵首先開火,清理前沿障礙和炮擊前沿陣地。蘇軍的大炮很厲害,120毫米、155毫米的重型榴彈炮也參加了炮擊,大炮打得前沿陣地硝煙彌漫。誌願軍前沿陣地裏雖然沒有幾個人,可是防炮洞一旦被擊中也免不了傷亡,這就是碰運氣。炮彈不長眼,有的炮彈在落在了防炮工事上,在爆炸聲中防炮洞被炸為齏粉,戰士們一個個的被炸飛了。戰爭就是這樣,要隨時準備為國犧牲。

    誌願軍的120炮兵團裝備也不差,他們都是美式重炮。第一營裝備155毫米榴彈炮6門;第二營裝備120毫米榴彈炮6門;第三營裝備120毫米重迫擊炮9門。此外有一個防空連,裝備雙管高射炮和高射機槍。

    敵軍一開炮,這邊的炮兵觀察哨就要觀測計算敵軍炮兵的位置,隨後指揮自己的炮兵反擊。時間不長誌願軍的大炮也就打過去了,炮戰中,後發言者當然占便宜啦,所以蘇軍的大炮沒打幾發炮彈就啞了火。蘇軍也會有備用的火炮,再次反擊,於是,炮擊成了你來我往的炮戰。

    就在此時,北方的雲層裏鑽出來幾架飛機。誌願軍的機場近,這邊一開火,空軍得到消息,戰機一起飛就到了戰場上。來的是四架戰鬥機保護著兩架轟炸機,顯然是支持一線戰場作戰的。兩軍正在炮戰,大炮打得正歡。空軍的敵我識別也容易,這裏是誌願軍的固定陣地,自己的火炮位置當然是知道的啦,因此不會誤炸,再者說,還有通信聯係嘛。

    蘇軍的地麵防空都加強了,因此飛機一臨空,蘇軍的高射炮就開火了。高射炮基本打不到飛機的,隻不過提醒了誌願軍駕駛員不要過分的降低高度而已。四架戰鬥機是起保護作用的,一般地說他們不會參與對地麵的進攻,投彈轟炸是轟炸機的事情。轟炸機在戰場上轉了一圈,就降低高度開始投彈,密密麻麻的炸彈就投向了地麵目標。這些目標有蘇軍的炮兵陣地、步兵集結地、車輛、指揮部等等都會遭到轟炸。兩架轟炸機也有六七噸的炸彈了,蘇軍的前線凡是暴露目標的,都要被轟炸一遍。蘇軍沒有製空權,也隻能被動地躲避空襲。

    可是蘇軍的防空火力很猛,高射炮也多,天空中像放禮花似的到處爆炸。雖說命中率不高,碰上也是要命。bf-109戰鬥機就是保護轟炸機的嘛,所以有兩架戰鬥機就不顧一切的俯衝下來。所有的戰鬥機都帶來兩枚小炸彈,衝下來既可以轟炸,又可以用機槍掃射。bf-109有機關炮,也有機槍。

    飛機發出了怪叫聲,從高空直衝下來,與此同時,航空機槍就在不停地向地麵掃射。蘇軍的炮兵也是訓練有素的,他們多門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一同開火,像一張火網立即罩住了飛機俯衝的方向。

    在飛機俯衝時,也是防空火力最有效的時候,也唯有此時,命中率才能極大地提高,最有效的就是射速快的高射機槍。

    誌願軍的空軍今天有點孟浪,情緒化了,也就難免吃虧。幾十發機槍子彈把領頭的一架戰機打出了幾十個窟窿,無巧不巧的擊中了關鍵部位,飛機操縱失靈,拉不起來了,一頭撞在了山頭上粉身碎骨,燃起了一堆大火。

    空中的指揮員趕緊叫停,命令不準俯衝,保護轟炸機投彈。

    其實轟炸機覆蓋性的投彈,也能殺傷地麵防空火力,俯衝轟炸還是太冒險了。

    當然了,地麵上防空陣地裏的蘇軍士兵傷亡也不小,這一次俯衝,投擲了兩枚炸彈,加上機槍掃射,也斃傷了蘇軍十幾個人。

    誌願軍的飛機終於走了,蘇軍的炮兵又開火了,炮彈明顯的減少,說明他們火炮的損失很大。

    蘇軍的步炮協同練得好,炮擊還在進行中蘇軍的步兵就開始衝鋒。這一手也很厲害呀,因為誌願軍的前沿陣地上沒有幾個人,這要是衝上來,前沿就丟失了。誌願軍的炮兵隻得拿出部分炮火來攔截蘇軍的地麵部隊。與此同時,二線的步兵隻能冒著炮火衝上前沿,以彌補前沿的兵力不足。雙方的傷亡都很大,真是鐵血的戰場啊!

    蘇軍的第一次衝擊就打成了短兵相接,誌願軍的長槍又發揮了威風。威武的長槍分量重,槍杆長,在明晃晃閃著寒光的刺刀配合之下,殺入戰場。一場血戰下來誌願軍一方傷亡數十人。看著似乎人數不多,可這隻是營級的戰鬥啊!一個營才700多人,傷亡一兩成也很嚴重。

    ......

    誌願軍延山指揮部。

    為了保密和防空,指揮部在延山附近的一個山溝裏。這裏有一個天然的山洞,洞很大可以容納幾十人,這個洞就充作防空洞用了。從居住環境上說,山洞怎麽也沒有房屋舒服,所以在山洞附近蓋了兩排房子,當然房頂上都做了偽裝。吳佩孚、趙三本等人就在這裏工作生活。

    已經是後半夜了,這兩排房子不少的窗戶還有光亮,顯然有很多人還在工作。

    嗒嗒嗒!那邊傳來敲門聲。過了一會,房門開了,露出趙三本疲倦的麵容。

    “誰呀?還讓不讓人睡覺?”

    “嗬嗬,我可是誨人不倦呐!”

    推門而入的是吳佩孚。

    趙三本:“哦,是吳老,請進,請進!吳老說話越來越風趣了。”

    半夜工作、開會,對於身居高位之人,那是家常便飯。

    趙三本使用的辦公兼做居住的房間麵積也不大,就是兩間平房的格局。現在天氣很冷了,但是屋子裏很暖和,房間裏有北方特有的火牆,這是取暖用的。燒火的地方在屋子外麵,煙囪在房頂上,室內沒有煙塵,很舒適。深更半夜的,吳、趙二人又開始了繁忙的工作。

    趙三本問吳佩孚:“吳老是為今天元山的戰鬥而來的吧?我也一直在想這件事,沒想到蘇軍把主攻方向定在了東線,我們東邊的力量單薄呀!我們該怎麽辦?吳老,要不要調整一下,調一些部隊過去?”

    吳佩孚:“部隊不能調,西線還是主要戰場嘛,如果蘇軍是聲東擊西呢?戰場上千變萬化,用兵要謹慎。對於東線,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我在考慮空襲江陵,那裏是他們的補給基地,蘇俄的物資都在那裏上岸,向北運輸也隻有三四百裏的路程,對他們很方便。如果我們能把江陵徹底打癱瘓,則蘇軍的運輸基地就隻有轉換到浦項或釜山了,東海岸好像就這三個像樣的碼頭吧?就算日軍不封鎖釜山,這個運輸線也太遠了。這樣一來,蘇俄的前線部隊必然供給不足,作戰就乏力了。”

    趙三本:“吳老,空襲的力度有限,空軍畢竟不是地麵部隊,飛機一走,他們照樣可以搶運物資啊?”

    吳:“先看看空襲的效果吧,空襲破壞碼頭的設施還是有把握的,沒有了碼頭裝卸設備,他們卸貨就有困難了。如果空襲的效果不理想,也可以考慮海軍,雖然我們的清津艦隊都是小艇,近海出擊也是可能的。可以給海軍打個招呼,問問他們是否可行?我們還可以派一支小部隊,偷襲江陵,把江陵徹底摧毀。總之,多個辦法同時考慮,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趙三本:“海軍的事我們都不太熟悉,要與艦隊商量一下。可小部隊轉戰幾百裏,並且都是敵占區,可就不容易了。”

    吳佩孚:“我說的小部隊就是三五十人的小隊伍,化妝成人民軍遊擊隊,也可以冒充土匪,從偏僻的山區過去。他們不是打仗,是搞破壞,主要任務就是炸毀碼頭。這是可能的,成功的希望有五成也要爭取。”

    趙三本:“哦,最好海軍和這個小遊擊隊配合動作,可能就有戲了。好,馬上命令空軍執行空襲任務。海軍和地麵突擊部隊的事,我來準備。”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373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