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新疆-2

字數:4821   加入書籤

A+A-




    如何評價楊增新?

    不少人願意相信外國人的評價,認為外國人身居是非場之外,說話公正一些。新疆之地與蘇俄接壤,處於敏感地帶,楊增新被西方關注也屬於正常。我們就找到了兩個外國人的評價。第一個是美國人拉提摩爾,他評價楊增新說:“他是一個很有經驗的中國官員,善於平衡當地各個民族間的力量,使新疆保持了長期的穩定......”

    另一個是瑞典學者斯文赫定,他說楊增新是“過去時代的最後一個代表者,具有高度的中國偉大的舊道德、傲氣和愛國心。他惟一的夢想是中國的統一。”

    這樣說來,楊增新基本上是個正麵人物。

    他之所以能夠長期的統治新疆當然是因為他的政績,在民政、經濟、軍事、吏治等諸多方麵多有所建樹的結果。因此說他自有長處,並非平庸之輩。這方麵的資料很多,我們總結一句就略過去了。值得特別一提的就是兩點:第一,為抵抗蘇俄的擴張入侵有他的貢獻,保持了國土的完整。第二,由於嚴厲的吏治,懲辦貪官汙吏而導致部分下屬的不滿,其時恰逢馮玉祥欲掌控新疆,馮搜羅倒楊派,將楊增新刺殺。

    注:有關刺殺楊增新一案,曆史上認定是個謎案。筆者比較信服的是馮玉祥乃幕後凶手。因為這一時期馮玉祥與蘇俄是友好的關係,欲取得蘇俄援助的通道就要圖謀新疆,馮是利益攸關的一方。另外,刺殺嫌疑凶手樊耀南的後人(在台灣)拿出了證據。

    所謂的“正史”中,對事後的接班者——金樹仁(大煙鬼、貪官)也多有懷疑,而樊耀南的後人指證的正是金樹仁。金樹仁是事件的受益者,當然也就是嫌疑人。

    有關此案到此為止,不在詳解。

    ......

    經過一番準備和數次會議之後,3月初,張學良、吳佩孚等一行人帶著衛隊進入新疆,來到了迪化。有鐵路直達,調一個專列就行了,很方便,也很快捷,有鐵路就是好啊。他們的使命不說也知道了,就是解決新疆的歸屬問題,把新疆納入東北軍的直接控製之下。要說神秘之處也是有一點,張學良懷裏揣著一份大帥給他的名單,大帥說:這幾個人要特別的注意,考察要細,防範要嚴!嗬嗬,類似於錦囊妙計啊!

    這幾個人是誰呢?名單如下:樊耀南、金樹仁、張培元、張純熙,共四人,地位有高有低,職位差距很大。張學良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自然會認為這是東北軍的情報部門所為。

    這份名單是張作霖擬定的,原因嘛,看似神秘,其實也簡單,因為張作霖手中有“天書”,知道誰是是非者。

    吳佩孚在誌願軍的職務並沒有解除,隻是臨時離開,誌願軍的所有軍務就壓在趙三本的肩頭了。此時的朝鮮已經沒有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趙三本也可以應付。有通信交通的方便,趙三本也可以隨時向奉天請示,就算聯絡吳佩孚也不難。

    不光是吳佩孚,這個使團的各位成員都有一攤子業務,都是忙人。比如閻寶航,他最近為了支援紅軍的物資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可新疆的事務更是重要的,再忙也要抽時間參加使團的工作。

    新疆的問題,第一要點當然還是楊增新本人的態度,他有沒有退休養老之意,能不能把新疆交到東北軍的手中。沒有楊增新的合作,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談。按照張作霖處理國內事務的習慣做法,如果楊增新不配合,那麽新疆的一切構想就落空了,動武的事情,張作霖絕對不能幹。

    張學良率領的東北使團到達迪化,隨後就是禮節性的見麵,宴會。這些繁文縟節過去之後,張學良就帶著薑全我到楊增新的官邸拜會他,為的是進行實質性的會談。摸清楊增新的態度。這種場合需要交心暢談,人多了有妨害,薑全我口才好,還機靈,隨機應變能力強,所以張學良就選了他。其實閻寶航更善於交際,也很合適,但是閻的政治背景複雜,不如薑更單純一些,容易把握。這都是張學良的考慮。

    楊增新熱情地說道:“東北是新疆的老朋友啦,我們熱切地歡迎少帥和東北的朋友!”

    張學良也熱情地寒暄,他說:“看到楊老身體健碩,精神抖擻,我們也很高興。願楊老健康長壽!”

    楊增新:“不行了,楊某老矣。看外表像個樣子,其實外強中幹,體力已經不行啦。哎,老嘍!衰老嘍!”

    無心的友情寒暄,也創造著談話的契機,張學良以目示意薑全我,應該抓住話題。有的話還要下屬說話,深淺容易元轉。

    薑全我會意,便接過話頭說道:“楊老年紀大了,精力有些許不濟也是人之常情,楊老不必過於自卑。縱觀天下督撫一方的大員,似楊老這般年紀的似乎沒有,楊老真是老當益壯啊!在下鬥膽問一句,楊老可曾有修養的心思。以健康的身體養老還鄉也是美事一樁啊!”

    這個薑全我說話的本事真是不一般,從這段話中,你能聽出他本是沒受過正規教育的行伍出身嗎?他原本是個文盲軍漢!

    此話題是必須要說的,這也是東北使團此來的重點。不過這個話張學良是不便出口的,隻能借屬下之口說出來,看楊增新的反應。

    薑全我把話說的柔和,沒有刺激人的味道。可是畢竟話題敏感,所以場麵也就冷了下來。楊增新是老於世故的,微笑還停在臉上,可沒有出聲,顯然他也在思考。一時間,場麵很靜,靜的有些尷尬。張學良也是微微笑著在等,等的就是楊增新的態度。

    “曉峰兄弟說的有道理呀!”

    終於,楊增新打破了沉寂,說話了,他的這句話讓張學良透過一口氣來,緊張的心情頓時放鬆了下來。曉峰是薑全我的字。

    楊增新繼續說道:“年紀大了,我何嚐不想退下來安享晚年呢?可是難啊!”

    楊增新沒有抵觸,接受了這個話題,這就是大進展,可以繼續下去了。張學良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因此,他問道:“楊老的難處何在?我東北軍可以幫忙嗎?”

    這就露出了東北軍想介入新疆的意思了。這是必須要表達的,不能有什麽忌諱,否則,他張學良為何而來呀?

    楊增新:“嗬嗬,一言難盡啊!新疆幅員遼闊,民族成分複雜,又是邊疆之地,緊鄰著蘇俄,麻煩事太多,治理好新疆談何容易?老朽不敢自比諸葛亮,可這麽多年來也是小心翼翼,事必親躬,生怕出亂子。這一攤子事交給誰能夠放心呢?其二,眾多的追隨者也需要一個好前程,老朽也不能把他們都帶走啊?倘若因我給他們招來禍事,於心何安?其三,我在這邊疆之地主政多年,為治理吏治,穩定地方也就開罪了不少人,這些人明的、暗的都有。哪一天我不在了,他們豈能安穩,牢騷謾罵是小事,隻怕有人會禍亂地方啊!”

    楊增新管理官員,肅清吏治,懲辦貪官等頗為嚴厲,被他罷官下獄的官員也不少,也有一些可以挽救留用的還在官場上混。在原本的曆史上,楊增新被刺殺之後的接班人——金樹仁就是一個貪官,還是大煙鬼外加賭徒。所以說楊的顧慮的確是真情。

    楊增新說出的實情,任何一個當政者都會遇到,因此,張作霖也會替他想到,東北方麵也會有所準備的,張學良自然就有應對之策。對於張學良來說,不怕事情難辦,就怕楊增新不說,不配合。如果楊不想退位讓賢,東北方麵還真是沒有什麽辦法,除非武力解決。可是內戰是那麽容易開打的嗎?在國人看來,這就是爭地盤,為了爭奪地盤而開內戰,這與馮玉祥有什麽不同呢?內戰傷害的還是國家,特別是內憂外患深重的今天,更不能輕易挑動內戰。

    “楊老大義呀!一心為國、為新疆,令我等敬佩。”

    薑全我不失時機地一個大馬屁拍過去,拍馬屁也要恰到好處,讓人舒服嘛。

    張學良也要抓住這個機會,他說道:“楊老大義令人敬仰。我東北軍致力於抵禦外辱,保衛國土,祖宗留下來的疆土豈容他人侵犯!楊老若是信得過東北軍,我們定會處理好新疆的軍事國防和民政民生。楊老,您和家眷可以在東北所轄的任意地點安居養老,生活安排上東北軍政府包下了,您的薪俸不低於我東北副省級的官員(按大洋說,每月上千,不少啊)。您的子女無論從政,從軍還是致力於實業,我們都能安置好。

    新疆省內的軍隊還是要重新整編的,因為我東北軍內不能允許小集團的存在。這個醜話要說在前邊。

    軍政兩界的官員,我們也能按本人能力安插職位,即便能力不足,或者不願意繼續從政的,我東北軍也能保證其優厚的薪餉收入,生活無憂。我們東北軍對於官員的審查也是有的,對此我們也不隱瞞。在審查中就難免有罪行嚴重者,需要依法處置。對此,我們給楊老特別的赦免他們罪行的權利,隻要楊老說話作保,重罪可以從輕發落,小過失、輕罪行可以免除。還有一條也要說清,無論軍官還是地方政府的官員,對於繼續從政者,其位置就不一定在新疆了,在其他省份安置的可能更多。”

    張學良把接收新疆省的條件合盤托出,條件是優厚的,但是治理新疆的權利東北軍要全部控製,不能形成一個新疆的利益集團。這個話沒有明說,但是也表達清楚了。

    這是個重大的話題,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定乾坤的,因此楊增新在思索,沒有說話。

    薑全我又說話了,他說道:“如果不是東北軍方麵來接收新疆,還會有什麽局麵呢?”

    預知薑全我說出了哪些話?且聽下回分解。

    ---392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