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幸運的澳門

字數:4545   加入書籤

A+A-




    自從1932年5月紅軍進入廣東東部以來發展迅猛,我們該回顧一下廣東的情況了。

    紅軍在廣東東部山區橫掃粵係殘部,勢如破竹,很快就打下了一片新天地,站穩了腳跟。梅州、潮州、汕尾、河源等這片方圓四五百裏的區域成了新的根據地或遊擊區。單從經濟上說,這片地區遠遠的超過了井岡山老區,紅軍的軍糧從此就不用愁了。

    說打遊擊、動員民眾、擴軍、建立敵後根據地,國內哪一派軍閥也比不上紅軍的本事,這是曆史上已經證明了的。幾個月的時間,紅軍的勢力範圍就波及了半個廣東省,觸角已經到了廣州平原。

    日本鬼子獲取海外殖民地的目的就是掠奪資源,輸送到經濟窘迫的國內。現在在廣東的東半部,紅軍的勢力越來越強,日本鬼子征糧、勘探礦物、開辦礦場這些活動都缺少了安全感,時不時的被遊擊隊襲擊,不少的情況是連人帶物都被紅軍一窩端了。日本人偷雞不成蝕把米,掠奪資源的困難越來越大,收獲小,反而招來越來越多的損失。

    去年紅軍入粵在龍川對日軍的第一戰是個勝仗,但是打的很苦。毛太祖的總結是:“我們紅軍的裝備還是不行啊!像這樣的戰鬥今後要少打......因此,在廣東我們就不能堅守城池,不能跟小鬼子打陣地戰。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毛太祖之所以這樣總結,問題的關鍵還在於裝備水平,不同的條件就要有不同的策略嘛。那麽現在紅軍的裝備怎麽樣?策略又有什麽變化呢?

    廣東饒平縣以南的大海上,島嶼星羅棋布,海上的地形極為複雜。這裏是廣東與福建兩省的分界處,陸地上都是山區,海岸曲曲彎彎,岸邊是陡峭的岩石,海中的暗礁太多了,誰也搞不清楚。如果不熟悉海中的地形,船隻撞上暗礁就會在海浪的作用下粉身碎骨。

    在近海的不遠處,還有一座較大的島嶼,名叫南澳島,也是南澳縣的所在地。在這裏形成了一個海灣,這個海灣有個奇怪的名字——詔安灣。我們且不去考證這個名字的出處,單單這個名字本身就說明了此地不安寧。有曆史記載的元、明、清三朝,這裏都是盜匪多如毛之地。官匪一家,走私偷渡,殺人越貨如同家常便飯。為什麽?概因海況複雜爾。

    這個地方窮鄉僻壤的,入侵廣東的日本人也沒有到達這裏。就算日本人想來,他們的軍艦也進不了這處海灣,稍大一點的船都進不來。海況太複雜了。

    在這處海灣,現在有十幾艘大大小小的木船分散在島嶼間,既不打魚也不趕路,就是分散停泊遊蕩,看著就是行動詭異,直到天晚了,天黑了還在這一代海域遊蕩。

    到了夜間,天色全黑了。

    “看,探照燈!”

    遠處的海麵上突然發出雪亮的電光,探照燈的光柱掃過海麵,光柱一閃一閃的,像是傳達什麽信息。

    “發信號!”

    幾艘小木船上也有同樣的光柱射出,也是一閃一閃的,光線稍弱,他們使用的是手電筒。不過,在夜間,手電筒的光亮也能照出好遠。這個年代也沒有霧霾,更沒有什麽pm2.5,隻要不下雨,能見度極好。

    “起錨!靠過去!”

    十幾艘木船就向遠處的海上駛去。

    木船漸漸地靠近了,借著月光和手電筒的光亮,也看見了,那是三艘潛艇,像是碩大的魚,半漂浮在海麵上。在潛艇的旁邊已經有幾條充氣的橡皮艇靠在潛艇旁邊裝貨了。在潛艇狹窄的劍橋上,有一箱一箱的貨物傳遞出來,人力抬著、扛著往橡皮艇上裝貨。小木船慢慢地靠攏過去,拋錨停泊在不遠處。五六條小橡皮艇充當二傳手,把成箱的貨物運輸到木船上。

    在海上,兩船靠攏是需要特別的保護裝置,否則就會發生碰撞,那是很危險的。因此需要橡皮艇做二傳手。

    這是東北軍支援紅軍的軍火武器,三艘潛艇一次可以攜帶一個營的裝備。這裏說的“營”的標準是按照東北軍的編製,普通步兵營七八百人,此時紅軍的部隊很少有滿編的,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滿編的,一個團也沒有這麽多兵。

    運輸軍火的潛艇是經過改造的。東海艦隊拿出三艘潛艇,減少乘員,拆除多餘的設施,主要拆除多餘的床鋪,倒出彈藥庫,用來存放貨物。u型潛艇的排水量都是400噸左右,裝載幾噸貨物還是沒有問題的。東北軍的潛艇都換成了u2型,早期的幾艘u1型潛艇就退役了,用來運貨的就是這些退役的潛艇。潛艇負責從舟山運輸到廣東沿海這一段,路程大約1000公裏。

    說來還是東北海軍不行,不能在海上與日本的艦隊決戰,否則何必這麽躲躲藏藏的?東北軍隻能用潛艇,秘密運輸。為了保險,東海艦隊的潛艇編隊在這一帶遊弋,可以起到預警的作用,躲避風險。

    東北軍與紅軍雙方的活動都是他們的聯絡處在做出安排,雙方保持不間斷的聯係,順便還要記賬。名義是貸款嘛。這個聯絡處就在廈門。

    東北軍在廣東這個地區,除了廈門還有一個據點,那就是澳門,東北軍在澳門有一個情報站。澳門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地位特殊。其地裏位置在伶仃洋的西側,對麵不遠的東側就是香港,目前這一地區是日本占領區的核心地帶了。日本人沒有碰英國人,也沒有碰葡萄牙人,於是港澳就成了日占區隻內的兩個孤島。這個特殊的環境使得這裏成了獲取情報的最佳地點。恐怕不光是東北方麵,國內不少的派係在港澳都有據點、情報站之類的。

    說到此處,還真是有個有趣的現象值得一提:在原本的曆史上,日本人很狂,在南洋地區打了美國也打了英國,還有荷蘭,香港也被日軍占領了。可是唯獨香港對麵這個小小的澳門躲過了一劫,日軍始終沒有踏入澳門一步。這是澳門的幸運!

    不但是二戰,在近代史上,中國乃至亞洲這片大地上惟一沒有受到戰火蹂躪的地方就是澳門,和平之神總是眷顧它,給了它曆時200多年的和平安定的環境。日本侵略了中國,打到了南洋,也占領了香港,東南亞的許多國家都不能幸免。可是彈丸之地的澳門卻躲過了一劫。與美國、英國相比,葡萄牙是數不上的歐洲小國,甚至它不能與占領東印度群島的荷蘭相比。

    不可思議!你奇怪嗎?奇事自然會有其原因,那麽原因何在?

    這要追述到16世紀了。那時候葡萄牙也曾經是世界強國,他們有強大的海軍,他們到世界各地開拓殖民地,也包括澳門。在南美洲有它最大的殖民地:巴西。

    巴西是個好地方啊,玉米、棉花、煙葉這幾種農產品就是從巴西擴展到世界各地的。擴展到各地的僅僅是大路品種,像今天巴西特產的彩色的棉花、彩色的玉米這些特殊品種別處還是沒有的,是巴西的特產。還有橡膠樹,別的南美地區也有,巴西不是獨特的,但是巴西麵積大,其橡膠產量就不得了了。還有蔗糖等等,有特色的農產品數不勝數。

    當時的巴西地廣人稀,葡萄牙自己就是個彈丸小國,他們就是把舉國的人口遷移到巴西,那也不夠用。缺人,成了巴西的最大難題,尋找人口來源就成了葡萄牙的重要國策。

    哪裏人多呀?中國人口多嘛。為此,葡萄牙人找到了中國,他們與清朝廷交涉移民華人到巴西之事。那時候的清廷還是傲氣得很,根本就沒把“泰西”(當時對歐洲的稱呼)人看在眼裏,這種背棄祖宗的事哪能答應,於是清廷嚴厲的拒絕了葡萄牙人的要求。

    萬般無奈的葡萄牙人轉向了日本。日本地少人口多呀,日本人也沒有那麽多的忌諱,減少一些人口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於是日本當局答應了向巴西移民,大批地移民。有多少?數十萬!到二戰時期,在巴西的日本移民有一百萬之巨。比此時的葡萄牙人口少不了多少。你還記得嗎?巴西的日本人藤森曾經當上巴西的總統!如果沒有巨大的人口基數,可能嗎?

    注:另一資料說:二戰時期在巴西的日本移民有三四百萬之巨。根據不足,我們沒有引用。

    二戰中,日本人到了澳門的家門口。葡澳當局為了保護澳門不受日軍的蹂躪,冥思苦想得來一個錦囊妙計:讓巴西政府(葡國殖民地)向日本提出交涉:若日軍進攻澳門,則巴西將把該國的數百萬的日本移民遣返回國!

    這一招著實厲害,日本國當時正在處心積慮地向外移民,當時的中國東北就是他們的移民地區。現在反過來要接收一百萬人口,日本國怎麽受得了嘛!

    萬般無奈之下,日本國隻好“屈服”於葡萄牙人的“威脅”,以不入侵澳門為條件,交換巴西不驅逐日本人的威脅。於是乎澳門渡過了一次大劫難。

    這是二戰前期的情況。到了二戰的後期,日本國已經逐步走上絕路,在垂死掙紮中,日本的戰犯們會不顧一切的。什麽巴西移民都可以丟在腦後啦!可是澳門的運氣實在是好。此時的葡萄牙發生了內戰,德國乘機全麵控製了葡萄牙,使得葡萄牙成為了德國的仆從,這樣一來,葡萄牙也就是軸心國的成員國了。同為軸心國的日本國怎麽能進攻自己的同盟國呢?澳門真是走了狗屎運,上帝隨時變幻出一個保護傘給它,保住了它的平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