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取藍田據點

字數:5000   加入書籤

A+A-




    魯營長命令:“開炮!”

    “是!”

    “轟”的一聲,大地震動,煙塵飛揚,一發炮彈破膛而出,呼嘯著,奔炮樓而去。

    又是“轟”的一聲,炮彈爆炸了,可是打遠了,超過炮樓二三十米。五裏的距離,幾乎就是直瞄射擊,這個偏差是大了一點,紅軍的炮兵,水平還是差點。不過沒關係,炮擊嘛,糾正彈著點也很正常。炮兵陣地上一連串的口令聲,他們在恢複炮位,修正炮擊諸元素,裝填炮彈,準備打第二發。

    “報告!藍田炮樓上舉白旗了!”

    魯營長立即舉起望遠鏡觀察,炮樓上用步槍挑著一塊白布,很不規整,像是被褥上扯下來的。一個偽軍士兵用力的搖晃著,似乎還呼喊著什麽,但這麽遠聽不見。

    “停止炮擊!”魯營長下達了命令。

    可是,“轟”的一聲,第二發炮彈打出去了。是的,山炮口徑不大,體積小,重量輕,操作方便。因此炮擊的速度還是蠻快的,沒有停止的命令,炮兵當然要繼續炮擊,而且要盡量的速度快,打完就跑。打得快,跑得快,這可是炮兵的要訣。所以沒等命令到達,第二發炮彈就出膛了。

    營長不由的再次舉起望遠鏡,他長出了一口氣,還好,又打遠了,炮彈在距離炮樓十幾米處爆炸。

    “停!停!快停下來!”

    炮兵終於停下來了。

    魯營長派出一個排的士兵配合著縣大隊,急速前進,前往炮樓受降。不多時,三十多個偽軍雙手高舉著步槍從炮樓、陣地中走出來,在紅軍的監視下,放下武器,列隊等候處理。炮樓上的膏藥旗也換成了紅旗,紅軍占領了這處陣地。

    磚混結構的炮樓的確扛不住山炮的轟擊,如果命中三五炮,就能把炮樓打塌了。在紅軍大炮的震懾之下,偽軍魯排長帶隊投誠,他們還綁了一個鬼子兵和翻譯,這兩個人是監視他們的。偽軍的投誠讓紅軍順利占領藍田小鎮北部的防禦工事,就剩下西南方日軍的炮樓了。

    在紅軍接收炮樓的時候,炮兵排長趙章成又得到了新的命令:炮擊藍田鎮西南的炮樓,那個炮樓裏是日本鬼子,他們是不會投降的。大炮重新轟鳴之時,魯營長指揮著部隊像集鎮裏運動。

    紅軍的大炮打了三發也沒有命中,氣得趙排長直罵娘。還好,第四發炮彈終於打到了炮樓上,彈著點是炮樓的側壁,那個炮樓頓時就磚石橫飛,打了一個大窟窿,一半的側壁就搖搖欲墜了。磚混結構的炮樓真扛不住炮彈。

    炮樓失去了作用,一個小隊的日軍很難守住他們的陣地了。如果是偽軍可能就選擇投降了,可日軍不會。他們也可以選擇逃跑,因為紅軍並沒有包圍藍田鎮。但是日軍逃跑,紅軍必然會追擊。日軍人少,一個小隊隻有五六十人,裝備也比不上紅軍。紅軍的追擊必然會造成日軍更大的損失。所以炮樓倒了,日軍也不敢出逃,除非有援軍接應。

    現在的日軍殘兵就是撤出炮樓,依仗其它的防禦工事繼續頑抗,等待救援。

    日軍常駐此地,必然有通信聯絡的辦法,所以鬼子救援也是可能的,圍點打援也是常用的戰法。但是今天紅軍兵力不足,日本鬼子戰鬥力還比較強,一個營的兵力如果又打據點又打援軍有些力不從心,搞不好就要吃虧。另外,在山區中迂回運動到藍田以南需要較多的時間和兵力。紅軍說是一個營,實際才兩百多人,所以紅軍今天的目標就是拔除據點,在藍田以南僅僅布置了偵查兵(是縣大隊的),監視日軍的舉動,用信號彈傳遞消息。

    紅軍炮擊村鎮中的炮樓會不會誤炸民宅傷及無辜呢?

    修建炮樓和防禦工事必然會掃清周圍的環境,不能留下不利於防守的建築,因此它的周圍是不會有民宅的。紅軍炮兵的水平不高,可這麽近的射擊距離,炮擊的偏差至多二三十幾米。因此誤傷民宅的可能性極小。

    隨後又命中了兩發炮彈,炮樓徹底坍塌了,炮擊也就停了下來。紅軍戰士則借助集鎮的建築向前運動,靠近日軍陣地,同時動員村民轉移,躲避戰火。

    日軍的一個普通的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有二挺歪把子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門擲彈筒,其餘就是步槍了。這種裝備配置還是比較強的。可是現在的紅軍,從裝備上看,已經不弱於日軍了。

    今天紅軍來的是一個營,當然紅軍的編製虛誇的成分太大。可是對付一個小隊的日軍還是絕對的優勢。

    日軍的炮樓垮塌了,其它防禦工事也是千瘡百孔。五營的先頭部隊一個連運動到位就發起了進攻。在急促的軍號聲中,紅軍開始組織進攻。四周槍炮齊鳴、喊殺聲震天。在進攻路線的側麵,紅軍也組織了輕重機槍和迫擊炮作為掩護的火力,兩三挺機槍盯著日軍的一個火力點,壓製著日軍的火力。紅軍的裝備已經今非昔比了。

    第一波進攻的紅軍是一個排的兵力,他們從藍田鎮中出發,依靠集鎮中的房屋建築作為掩護,向日軍陣地運動。

    自古以來的兵法中,進攻者經常采用圍三缺一的辦法,而不是四麵包圍。此前紅軍作戰的確喜歡四麵包圍,圍個密不透風,打殲滅戰。這是為什麽?為的是全殲敵軍,為的是繳獲。隻有繳獲豐厚,才能得以軍火的補充。可是,不給敵軍以出路,那麽困獸猶鬥,敵軍會拚死反抗,這就增加了作戰的難度。而圍三缺一給敵軍以出路,讓敵軍逃跑,在追擊中殲滅敵軍就更容易一些,也減少自身的傷亡。現在紅軍有了武器軍火的來源,降低了繳獲武器的欲望,因此也在逐步的改變作戰策略。現在,紅軍從集鎮的方向打過去,日軍的背後是沒有紅軍的,這就是留給日本鬼子的撤退通道,因此也符合圍三缺一的原則。

    典型的陣地進攻正在上演,戰士們都跳躍著前進,低頭彎腰地向日軍陣地發起衝擊。

    在已經垮塌了的炮樓周圍就是日軍的陣地,我們已經介紹過了,那是個略高的小山坡,很平緩,也很開闊。戰士們離開集鎮,接近炮樓附近,就沒有可以藏身的建築物了,士兵們都暴露於光禿禿的地麵上。這一段路至少兩百多米。

    怎麽保證我們進攻士兵的安全呢?這就靠紅軍自己的火力了。輕重機槍咕咕的叫,不停地射擊,壓製日軍的火力點。跟隨一線的迫擊炮、擲彈筒則不停地炮擊,紅軍的士兵在火力的掩護下前進,向日軍陣地發起衝擊。裝備好,彈藥充足就是勝利的保證。

    被壓製的日軍也是不斷的轉移他們的火力,不定什麽時候,什麽地點,就會突然噴吐出機槍的火舌。日本鬼子的步槍,更是不斷變換位置射擊。他們的三八大蓋打得精準,也是巨大的威脅。

    戰場是殘酷的,在強大火力的支撐下,依然難免傷亡。進攻的紅軍戰士不斷的有人倒下,有負傷的,也有犧牲的。可是他們身邊的戰友,依然奮不顧身地向上衝。紅軍的部隊堅韌不拔,作戰勇敢,這是強軍的表現。

    有幾名戰士很快就衝過了一片開闊地,到了敵軍陣地前五十米的距離,時隱時現的戰士們的身影越來越接近了,指揮員看著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後麵的戰士也是急得大喊:“臥倒!匍匐前進!”

    可是,上千米的距離,又有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前麵的戰士怎麽能聽得到?衝鋒的戰士們依舊在向前衝。也難怪,這裏的地形地物沒有什麽可以用來隱蔽的,早就被日本鬼子處理的幹幹淨淨,就算臥倒也是無處躲藏。他們隻能不加理會,直愣愣地往前衝,至多做一些迂回跳躍動作,躲避敵軍的瞄準射擊。

    “機槍不要停!打猛點!壓住日本鬼子!”

    “二排,上!三排準備!”

    到了關鍵時刻,後續的兵力必須跟上。前線指揮官又是指揮火力支援,又調兵跟上,爭取一次突破。指揮員並沒有冒險,這個條件還是具備的。鬼子守衛兵力不足,原本五十多人,現在恐怕也折損了一半了,炮樓也被打掉了。所有這一切都有利於進攻的一方。

    “看!上去了!”

    真是奇跡!一名大個子戰士,看著能有一米七八,大塊頭,戰場上密集的槍彈愣是沒傷著他!可他旁邊好幾個戰士都倒下了。

    南方人個子矮,特別是民國時代,營養跟不上,一米六七就算大個子了,一米七八就是出奇的大個子。

    “吹衝鋒號!三排,跟我上!”

    連長手舉著駁殼槍,躍出戰壕,揮舞著手臂,一馬當先,衝了出去。旁邊的警衛員一把沒有拉住連長,隻好快步跟上去保護。

    警衛員的職責就是保護長官的安全,長官意外負傷或犧牲都是警衛員的責任。俗話說軍法無情,這個責任追究起來可是不得了,被槍斃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他們都玩命地保護長官,是他們對長官的愛戴嗎?是,也不全是,責任心是軍法逼出來的。

    敵陣地被突破,有人衝上去了,後麵的戰士沿著這個缺口進攻,紛紛躍入日軍的陣地。日軍人少,才二三十人,到了短兵相接的階段自然不是對手,很快就崩潰了。殘餘的日軍倉皇後撤,沿著河道向西南方向逃跑。少數幾個偽軍倒是不同於日本鬼子,有好幾個跪在地上舉手投降了。

    紅軍則乘勝追擊,殲滅殘敵。在追擊中剩餘的偽軍都投降了,剩下十幾個鬼子兵也被消滅在追擊的途中。

    紅軍取藍田據點的戰鬥大獲全勝。他們的英勇頑強加上優勢的裝備,小股的日軍已經不是對手了。

    紅軍主力的到來,向龍江縣的各地頻繁出擊,拔除一個個的據點,最後攻取了縣城,光複藍田縣全境,使得這個山區中的小盆地成為紅軍新的根據地。從這裏再向西南方向擴展,就進入廣州平原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