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圍殲戰-續
字數:5028 加入書籤
殘餘日軍登上北麵的山坡負隅頑抗,他們占據了兩處高地距離七八百米,一高一低,成前後配置。殘餘的日軍還剩多少人呢?一處兩百多,一處一百多,合計不足四百人。
日軍占領的這兩處高地位於圍殲戰場的東北側,也就是靠地派的那一邊。而日軍的第104聯隊就在地派。對於紅軍來說殲滅日軍殘敵關係到這一戰的戰果大小,是否達到了全殲的目的,當然也牽扯到繳獲物資的多少。考慮到附近就有日軍的大部隊,因此,迅速攻克敵人的最後的陣地,迅速地粉碎日寇的頑抗就特別的重要了。為此還要加強地派方向的防禦,阻擊日軍主力的救援。
所有的這些因素都決定了消滅殘敵的戰鬥會很激烈,是一場殊死的較量。
林彪對擔負主攻的33團團長楊成武說:“你們一定要發揚33團敢打硬仗的光榮傳統,猛打猛衝,用最快的速度攻克高地,搶占製高點,把日寇消滅光!注意,不要抓俘虜!我會集中所有的炮兵支援你們,放開手腳,打好這一仗!”
“不要抓俘虜!”這是紅軍在對日作戰中逐漸總結出來的經驗。
在以往的戰鬥中,紅軍戰士向敵人喊:“繳槍不殺!優待俘虜!”都成了作戰的習慣了。然而,眼前的小鬼子不僅不懂中國話,而且還是一群經過法西斯軍國主義訓練的亡命之徒,是畜生!我們很多士兵因為缺乏對日本鬼子獸性的了解,反而被垂死的敵人殺傷,甚至送了命!
例如有一個電話員,正沿著公路查線,看見路旁躺著一個半死的日本兵,他跑上去對那個鬼子傷兵說:“繳槍不殺,優待俘虜!”可沒等他說完,那鬼子兵抬手就是一刺刀,刺進了電話員的胸部,電話員當場就犧牲了。有的人發善心,想把負了重傷的鬼子兵背回來治療,結果耳朵被禽獸一樣的日本兵給咬掉了。更有的戰士去給哼哼呀呀的鬼子兵包紮傷口,結果反被鬼子傷兵用石頭砸傷。日軍的傷兵也是野蠻驕橫的,拚了性命也不投降。
紅軍吃虧太多了,不得已,林彪才下了這個補充的命令。
此外,林彪還命令34團繼續清理山溝裏的殘敵,命令縣大隊帶著這兩天臨時組織起來的運輸隊到達預設地點,準備突擊搶運物資。因為這一次打的是敵軍的輜重隊,物資豐厚,光靠部隊無法帶走太多的物資。另一方麵,這周圍的日軍不少,戰場時刻會有變化,部隊還要擔負著作戰任務,不能被運輸物資捆住手腳。
為了與炮兵協同作戰,楊成武把自己的指揮所移到了炮兵觀察哨附近,這樣就方便了與炮兵的聯絡。
炮兵經過試射,就開始了猛烈的炮擊,因為距離近,對麵山坡上的小鋼炮也加入了炮擊的行列,鬼子據守的陣地立刻籠罩在炮火的硝煙之中了。國情不同了,也就輪到小日本吃炮彈啦。
“一營出擊!”
炮擊還沒有停止,楊成武就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日軍倉促建立的陣地,工事都是將就對付,像什麽鐵絲網、地雷之類的就別想了。現在被紅軍炮擊了一遍,陣地更加不像樣子。
可是這裏有一個問題要交代清楚:在戰場的北麵,紅軍沒有安排兵力,日本鬼子為什麽不跑呢?挺在這裏挨打?
這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日本鬼子的傲氣,現在打了敗仗依然傲氣不減,以為大日本皇軍天下無敵了。他們不願意放棄自己的輜重物資,甚至還想著奪回來。第二,他們的周圍就有日軍的主力部隊,他們堅持下去,盼望著援軍的到來。第三,他們即便想到了逃跑,也有點不敢。既然這裏有紅軍伏擊他們,向北麵的山區走,誰能知道還有沒有紅軍部隊等著他們呢?現在好歹占據著高地,有地形的優勢,可以一戰。堅持下去就可能等來援軍。這就是他們堅持死戰的原因。
短短幾分鍾的炮火讓日軍又承受了不小的傷亡,日軍對於紅軍的攻堅能力有了新的認識。炮火剛剛停止,幸存的日本鬼子從泥土中爬出來,還沒有緩一口氣,他們就看到了上百的紅軍已經距離陣地不遠了。
高地前麵的地形並不太陡,而且也不太高,加上沒有像樣的陣地,這些都增加了守衛的難度。區區一百多個鬼子兵能擋住數量差不多的紅軍的攻擊嗎?
一名日軍中佐揮舞著指揮刀在高喊:“帝國的勇士們,為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到了,殺光這些可惡的支那人,奪回我們的輜重物資,用他們的鮮血祭奠捐軀的帝國英靈!殺嘎嘎!”
鬼子們剩下僅有的三挺歪把子機槍,也亮出來一挺“咕咕”地打響了,三八步槍也開了火。鬼子兵的射擊還是訓練有素,槍打得準,命中率很高。衝鋒的紅軍戰士一個個地倒在了血泊中。
紅軍沒有采用試探性的進攻,一上來就是營級的衝鋒,目的就是速戰速決。紅軍拖延不得,東西兩邊日軍的援兵隨時可能到達嘛。在猛烈的炮擊之下,紅軍試圖一次攻取高地,打垮日軍的頑抗。
現在的紅軍,不光是有火炮,衝鋒的部隊還攜帶者輕機槍和擲彈筒,也有小鋼炮,進攻的路上隨時可以提供火力掩護。借助炮火機槍的掩護,紅軍戰士快速向日軍陣地靠近,也不斷地舉槍射擊,向上衝鋒的紅軍與防守的日軍開始了近距離的交火。
“機槍隱蔽!”
鬼子指揮官看見進攻的紅軍近距離架設小鋼炮,他大喊著命令機槍手躲避。很快,紅軍打來的炮彈帶著尖利的呼嘯聲破空而至,霎時間日軍陣地上爆炸聲四起,泥土、碎石炸得到處飛濺。鬼子兵們緊緊地把頭抱住,趴在簡陋的掩體內,任由塵土和碎石掩蓋在身體上,石塊砸的後背生疼,也隻能默默地忍受。鬼子兵們親身感受到紅軍的凶猛火力,對紅軍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
紅軍戰士也是悍不畏死,邊還擊邊進攻,成散兵線向日軍的陣地衝擊,眼見得距離鬼子的陣地已經不足百米。鬼子兵的鋼盔反射出的亮光已經看得很清楚了。
鬼子軍官舉著指揮刀大喊:“全體開火!殺嘎嘎!”同時他也在陣地上巡視,見到不滿意的就踹兩腳。
鬼子的機槍轉移了陣地再次開火。三挺歪把子輕機槍組成了交叉的火網,瞬間封住了紅軍衝鋒的路線。紅軍的營級衝鋒,人多,火力猛。小鬼子不敢有所保留,全部家底都亮出來,所有能打響的武器全部開火。
“噠噠噠!”“咕咕咕!”槍聲吼成一片。
衝在前麵的六七個紅軍戰士躲避不及紛紛中彈,但是其餘的戰士絲毫不為所動,繼續往上衝,並且邊衝邊開槍。趴在陣地上的鬼子兵,凡是露出身體的,也免不了中彈,頓時就趴下不動了。
鬼子兵的射擊素質較高,三八步槍的射擊沒有那麽密集,可射擊效果還是可觀的,前進中的紅軍不斷有人倒下。
對陣雙方是旗鼓相當,各有所長。
日本鬼子的指揮官,親自指揮四門擲彈筒,不停地換位射擊,拔除紅軍的機槍、小鋼炮等火力點,使得紅軍一方不得不頻繁的轉移射擊點,火力明顯減弱了。此外,目前交戰距離都在100米以內了,日本鬼子地勢高,所以鬼子的香瓜手榴彈也成片地砸出來,這也給紅軍以大量的殺傷,使得紅軍的攻勢被遏製在前沿位置,形成了近距離的交火的膠著狀態。
楊成武舉著望遠鏡看得清楚,紅軍的進攻不順利,傷亡不小,他心中焦急。可是交戰的雙方距離太近,炮兵是無法開炮支援的。就在此時,他發現在進攻隊伍的左前方出現了日本兵土黃色軍裝的身影,這應該是居於高處的另一股日軍出擊了。正在作戰的紅軍部隊如果遭到側擊,後果是嚴重的。形勢明顯的惡化了,他當機立斷,命令:“吹號!命令一營撤下來!”
在軍號的命令下,一營迅速脫離接觸,部隊撤了下來。
當一營遠離日軍陣地後,楊成武命令炮擊,目標有兩個,一是日軍的陣地,另一個目標就是剛才看到的,從後麵高地出擊的日本鬼子。
戰場上再次響起了隆隆的炮聲。
......
在東麵的日軍第104聯隊距離戰場並不遠,日軍輜重聯隊的電台呼叫支援他們當然也知道。後麵的輜重隊被襲擊當然也會出兵救援。這個情況紅軍方麵也是料到了,也有準備,紅軍第16旅就是用於打阻擊的部隊,他們在戰場的東部設有阻擊陣地。這也是本次戰役的重要一環。
阻擊陣地的附近有一個村莊叫做大坡村,距離地派有四五十裏。廣東的山地中植被茂盛,樹林很多,樹木稀少的地方也是灌木叢生。大道在山間通過,大坡村就在路旁。周圍的山體都不高,更接近於丘陵地形。此地是地派到大樓戰場的必經之地,當然就是設置阻擊陣地的上選。
與在大樓打殲滅戰的部隊相比,16旅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修築工事,掃清前方的障礙,掃清射界。缺點是他們趕往戰場的路途較遠,為了趕路程,山炮、重機槍一類的重武器沒有隨軍帶過來。他們手中的輕機槍,迫擊炮、小鋼炮就算重武器了。但是,他們距離西麵的戰場也不遠,可以得到第2師部分火炮的支援,這也彌補了他們火炮的缺口。
他們是9日的下午到達戰場,連夜搶修工事,到10日上午,大樓的戰鬥一打響,就有情報過來說地派的日軍已經出動了。10點多,在東邊就出現了日軍的部隊,前哨陣地就與地派方向開來的日軍先頭小股部隊有了接觸,雙方就交了火。日軍前進受阻,也就展開了部隊準備進攻。
來救援的日軍是104聯隊的一個大隊,一千多人。可他們是日軍甲種師團的野戰部隊,不但有炮,而且可以得到聯隊的重炮支援。紅軍第16旅是兩團製,全部是步兵,附屬的部隊很少,才兩千多人。雖然人數是日軍的二倍,但是,2師支援的火炮也不過是迫擊炮和山炮,紅軍一方炮兵的火力明顯要差一些。此外,日軍還可能有空軍的支援。因此,這裏的阻擊將十分艱苦。
猛然間聽到隆隆的炮聲,日軍開始炮擊了。16旅將麵臨著考驗,這又將是一場硬碰硬的較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