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騷擾戰

字數:4877   加入書籤

A+A-




    1933年的8月中旬,也就是在地派大捷之後沒有幾天,為了配合廣東的紅軍,桂軍開始執行騷擾日軍的戰略,地麵部隊、空軍都頻繁出動。既然是騷擾性的,作戰規模都不大,地域範圍更是有局限。

    從地域上看,主戰場就圍繞著肇慶展開。肇慶是山區的邊沿地帶,肇慶城自身也處於山地之中,這種地形,特別的有利於小部隊的遊擊戰法。可打遊擊的不是土匪,也不是遊擊隊,而是桂係的正規軍。他們裝備好,彈藥充足,通信手段先進,作戰的能力很強。桂軍營級的小部隊遇到日軍中隊以下的部隊,則日軍對付不了。可是日軍在廣東才有兩個師團,能有多少個大隊、中隊?麵對無處不在的遊擊隊,日本鬼子可真要抓狂了。

    當然了,戰場絕不僅僅限於肇慶周圍。日本鬼子實際控製的就是廣州平原,在這個平原的四周都是山區,並且河流縱橫,江河中水量充沛,形成密如蛛網的分割區域。在廣闊的平原邊沿地區,西邊的桂軍,東邊的紅軍都有大量的遊擊隊存在。由於桂軍的積極作戰姿態,日本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桂係是基於廣西一省的軍閥,原本的軍隊不到20個團,五六萬人。現在由於作戰用兵,部隊在不斷地擴充,正規軍也就是七萬左右。桂軍的兵員還是不足的。可眼下廣西的兵力並不缺乏,這是由於廣西與法國的軍事同盟。在去年的對日作戰中,法軍的重炮團加上三個越南軍的師駐紮在廣西,那是接近四萬人。最近由於戰場的緩和,越南軍和法軍的炮團輪流回國修整,人數有所減少。有這支力量在,主要的梧州防線就無憂了。

    另外還要說明一點,法軍和越南軍的所有軍需,包括糧草、軍餉、彈藥、軍械、被服、醫藥等等的消耗全部是法國自己承擔,廣西方麵僅僅是有勞軍的表示就可以了。所以廣西增了兵,可並沒有增加負擔。當然了,這是相互的,將來桂係支援越南也是同樣的規模,同樣的條件。

    自從桂係與東北有了友好的關係,桂軍的裝備也在日益完善。就拿通信設備來說,桂軍所使用的電台、對講機越來越多,性能也也來越好。

    東北生產的無線電台和對講機逐步的小型化,更加便於部隊的攜帶,質量也更好了,適應艱苦環境的能力更強,價格也在下降。特別是數量增加了,讓基層的部隊都有了先進的通信能力。

    原來無線電台就已經裝備到了團級,現在營級又配備了對講機。所以桂軍以營為單位的作戰行動在通信上毫無障礙,最高指揮部對自己的部隊了如指掌,可以直接指揮到營。空軍所有的飛機都安裝了對講機。通過地麵站,或者專用的通信指揮飛機,每一架飛機都有了聯係手段。與此類似,水麵的軍用船隻也都有了通訊聯係的手段。桂軍的指揮係統已經進入世界先進的行列。

    山區有山也有水,山和水都會成為行軍作戰的障礙。這個障礙的作用對於作戰的雙方是均等的,如果說不均等那就要看雙方的軍事能力了。比如有一條寬闊的水域被其中的一方用艦艇控製了,在這一段地區的江湖就有利於一方,不利於另一方了。當然了,這樣水域必須有船隻可以行使的條件,山中的小河,小溪落差大,存不住水,也就無法用艦艇來控製了。

    桂軍作戰的主戰場在梧州肇慶之間,這裏最大的江河就是西江水係,西江自古就是可以行船的,作為南北水上通道的靈渠就是聯通了湘江和漓江,最終到達西江水域的。

    現在肇慶以上的西江流域基本被桂軍控製了。桂軍原有10艘快艇,現在增加到了18艘,一半是魚雷艇,他們巡視在西江及其支流的水道上。在空軍的配合之下,在狹窄的內河航道上,一般的艦船都經受不住魚雷艇的攻擊,日軍的大小艦艇都不是對手。

    可是,快艇稱霸於西江水域有一個重要的條件,那就是沿岸要有地麵部隊的配合。因為快艇不是軍艦,它的火炮,裝甲情況是經受不住陸地炮火打擊的。如果日軍在沿岸擺上幾門炮,快艇隻能被動挨打。所以說,在西江流域,水軍保證了陸軍的交通,陸軍保證了水軍的安全,水軍編隊與地麵部隊是互相依存的關係,缺一不可。

    在這次騷擾作戰中空軍的角色也很重要。第一他們配合地麵部隊作戰,第二還要向更遠的敵後出擊,而打擊敵人後方的目標對日軍的騷擾作用更大。

    東北軍的援桂航空隊飛機先進,但數量少。所以近距離在山區的作戰主要還是靠桂軍的雙翼飛機,援桂航空隊僅僅提供空中的安全保護,保證製空權就可以了。可是遠程的騷擾空襲就全部靠援桂航空隊了。

    梧州到肇慶這一片區域方圓100多公裏,剛好是雙翼飛機的航程。靠肇慶的一側距離稍遠,就有些力不從心了,為此,在山區中,選擇桂軍能夠完全控製的地區,修建了兩處臨時的戰地機場,以縮短航程,提高雙翼飛機的機動反應能力。

    ......

    日軍在應付廣西這一側的飛機場,距離最近的在佛山,實際上已經是廣州城的外圍了。那裏的機場與水運碼頭就成了援桂航空隊的首批空襲的目標。

    水運碼頭好辦,沿著水道找,停船多的地方就是碼頭,大個的船就是輪船,軍艦也能分辨,轟炸就是了。問題是要選擇軍港,盡量的避免傷及無辜。但是,說實在的:在所難免啊!除非不搞空襲。在人口稠密的城市裏,誤傷還是難免的。就算炸軍事設施,飛機投彈是有誤差的,誰能保證不炸民房?

    如果航空隊空襲日軍的飛機場,能找到嗎?肯定能找到!除非沒有飛機場,有就跑不掉!為什麽呢?因為這是人口稠密的廣州平原,幾乎沒有閑置的土地。日本人要建設飛機場,或者軍事設施,他們就要征地,要圍起來,閑人免進!周圍的居民百姓能不知道嗎?如果是飛機場,總要起降飛機,周圍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日本人是在中國的土地上,桂軍的坐探間諜多得很,獲取這種情報易如反掌,隻要把情報傳遞出來就可以啦。所以,在廣州平原上,隻要有日軍的飛機場,一個都別想保密。

    此前,東北援桂航空隊也很少越界出擊,其原因就是廣西自保的大戰略,達到保住廣西就是最大的成功,何必畫蛇添足呢?在廣東的日軍對桂軍的空軍沒有辦法,已經甘拜下風。在靠近廣西邊界的地區,都沒有日軍航空兵的影子,知道自己不行,他們有意的躲著。而現在要想達到騷擾日軍的目的,桂軍的空軍就必須出擊了。

    援桂航空隊是一個大隊的編製,一個轟炸機中隊(飛行鉛筆)6架、第二中隊8架戰鬥機bf-109,三中隊8架戰21型戰鬥機(就是德國的bw-190),還有一架指揮機,是飛行鉛筆改裝的。當然還會有備用的飛機。

    ......

    8月裏兩廣地區多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8月18日清晨,東方露出了魚肚白色,太陽尚未出山。策劃準備了幾天的空襲佛山,就在此時拉開了序幕。

    在梧州東北軍援桂航空隊的專用機場上,高高懸掛著的風鬥隨風起舞,地勤人員雙手執號令旗子指揮著成排的飛機向跑道起點滑行,白崇禧和孫德荃(聯絡官兼航空隊政訓官)站在指揮塔樓上,目送航空隊出征。

    第一架飛機衝上了跑道,速度越來越快,在跑道的中部,昂首拉起。隨後,一架一架的飛機依次起飛。援桂航空隊的第二、第三中隊全體出動,共十六架飛機順序起飛,並在空中完成編隊。他們的特征明顯,都是金屬蒙皮的單翼飛機,在這個時代就意味著是先進的機型。

    第一中隊是轟炸機,這一次沒有出動。這是考慮到這一次出擊的過程中,空戰在所難免,顯然轟炸機參與空戰是不合適的。如果有轟炸機在戰場上,還要分出力量來保護它們,這就不劃算了。

    bf-109和戰21型飛機都可以外掛4到8枚炸彈,這要看炸彈的大小而定,小型的炸彈(60公斤以下)可以帶8枚。可是今天帶的都不多,每一架帶4枚小型炸彈。這當然還是為空戰考慮的。

    還有一個細節需要交代,那就是做好救援飛行員的準備。有空戰就難免有損傷,飛行員就可能意外跳傘。那麽在可能的情況下就必須要考慮救援,如果沒有救援,風險很大,特別是東北軍的飛行員,在廣東地區有語言障礙,危險更大。桂軍的辦法是派出精幹人員與佛山地區的坐探相配合,在佛山地區組成一個小組,專職實施救援。

    此時的飛機都是需要觀察地麵標誌導航的。現在有了一個便利,那就是航空隊在這一帶飛行的次數太多了,對地麵的山山水水已經非常熟悉,再加上桂軍設置的多處航空導航觀測站,飛機可以選擇的飛行路線就比較多了。日軍在這一地區僅僅占領著肇慶及其周邊的城市,邊遠的山區全部是遊擊隊的活動區域。為了避免日軍提前發出空襲警報,航空隊選擇的線路是肇慶南側,遠離了肇慶的上空。這就使得空襲更加有了突然性。

    在兩廣地區,一次出動十六架飛機也算是比較大的規模了,這是沒法與歐洲戰場相比的,真是小巫見大巫。十六架都是戰鬥機,每一架帶四枚炸彈,總共才64枚炸彈,從轟炸角度來說,規模太小,戰果有限。

    當東北軍的戰機飛臨廣州平原上空的時候,地麵上的城鎮也就拉響了防空警報。佛山的日軍飛機場在佛山城的西北方向,這是今天空襲的目標,航空隊出了山區沒多久就接近佛山了。

    日軍飛機不敢向東北軍挑戰,但是今天人家打到家門口了,日軍航空兵必須迎戰。對於日軍,今天比較欠缺的就是時間太緊迫,從他們得到空襲警報到東北軍的飛機臨空也不到20分鍾。在匆忙的時間裏,日軍的飛機能不能起飛,能起飛多少,那就要看他們的訓練水平了。

    日本國最先進的飛機就是三三式(也就是曆史上的零式),佛山就有,它還在試飛階段就部署到這裏,顯然是為了對付東北軍的。可惜太少,佛山一共8架,第一批匆忙起飛的就是這種飛機。能起飛幾架還真不好說。

    佛山機場上匆忙的人跑來跑去,有的揮舞著手臂,大喊大叫。各種手推車、汽車也是來回的奔忙,他們在給飛機加油,填充炮彈、機槍子彈,機械師在進行最後的檢查,排除故障......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讓飛機快點起飛。(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