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東俄羅斯
字數:4868 加入書籤
伏羅希洛夫輾轉向蘇俄的遠東地區進發,路途遙遠艱難,他沒有帶軍隊,可是他的隊伍卻不小。在伏爾加地區過境時,負責保護他們過境安全的軍人看到了一支龐雜奇特的隊伍,成員多達四五百人,並且其中多為老弱婦孺,成員雜亂得很。伏羅希洛夫的這支隊伍負有秘密的使命,他的手中有最高當局的密令,有證件,是嚴格的最高機密,當地的軍政官員哪一個敢過問?伏羅希洛夫是高級軍官,此時雖然還不是元帥也是知名人物,甚至他的照片也是經常上報紙的,不少人都認識。他這種政治官員的身份,一般人躲避都唯恐不及,誰敢惹閑事?所以,盡管伏羅希洛夫的隊伍稀奇古怪,沿途的官員隻有好好地招待,護送過境的責任,沒有一個人敢於多嘴發出質疑之聲。
那麽隊伍中的這些人是什麽人呢?
說出來也令人震驚,這些人就是在遠東的布柳赫爾極其手下高官們的家屬!當然了,其中也有他伏羅希洛夫的家屬。
在蘇俄,有政治色彩的軍人、執法人員也有特征,他們都帶藍色的帽子。機構的名稱也特別,有叫“肅反委員會”的,有叫“內務部”的,也有叫“克格勃”的。總之,人們見到藍帽子都是懼怕三分,躲的遠遠的。藍帽子抓人很隨意,政府、警察都不敢管。所以伏羅希洛夫動用了自己的權利和下屬,四處抓人。他們抓這些人很容易,誰敢多嘴。他抓了這些人就帶走了,被抓的戰戰兢兢,外人看到了,隻有暗自慶幸沒有輪到自己。所以伏羅希洛夫能夠很順利的帶走這些人。
在伏爾加以西的那一段路,他們乘坐專列火車,行動迅速。假如有什麽懷疑的消息傳到斯大林那裏的時候,即便斯大林有疑問也沒辦法了,他們已經出境,走遠了。
在蘇俄內地以及在伏爾加地區過境,都是蘇俄斯派的控製區,有軍隊保護,安全上當然沒問題啦。可是到了西伯利亞,那可是“敵占區”了,缺少了軍隊的保護,這麽龐雜的隊伍怎麽走路通過呢?伏羅希洛夫是有辦法的,他早就設計好啦。
這首先要說明西伯利亞的一個情況。那裏本來是個高寒之地,自然環境惡劣,因此人口稀少。可是自從西伯利亞國立國以來人口卻猛增!人口來源是什麽?有很多人是逃難過來的。其原因還不是蘇俄的嚴酷統治?比如昔日富有之人,如今不說財產沒有了,人身安全,也包括他的家人的安全都沒了保證,關集中營做苦工算是好的,直接拉出去槍斃的也大有人在。他們隻要有機會,如何不逃亡?還有政治上倒了台的官員和他們的家屬,人身安全同樣沒有保證。此外,蘇俄執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政策,設備技術從何而來呢?還不是用農產品與歐洲國家交換?所以這些年來,蘇俄的大地上普遍存在著饑荒,饑餓的人們當然會尋找能夠生存的地方啦,說是逃亡的難民也可以。特別是近來,比鄰的伏爾加地區成了戰場,躲避戰火,躲避饑荒的人們也大量湧向西伯利亞。因為大家都傳說,到了西伯利亞有足夠的食物,不必挨餓。此時的蘇俄,缺糧、糧荒是常態,對於饑餓的人群來說,食品的誘惑力非常大。
所以現在拉家帶口的來到西伯利亞的人,那是絡繹不絕,就類似於我們中國的難民闖關東。這支隊伍的雜亂人群反而成了伏羅希洛夫的掩護,“難民隊伍”掩護了他們幾個政工人員,這支隊伍就顯得很正常了。
伏羅希洛夫並沒有把這些人一直帶到遠東,而是邊走邊遣散,在各處居民聚集地分散地留下了這些家屬,讓他們自己謀生去了,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家屬。這種舉動與難民隊伍的行為是完全一致的。
西伯利亞國的當局,當然希望自己增加人口,所以有一套安置移民的辦法,讓新來的難民比較容易落腳,落戶,生存下去。因此,這些人的安置,伏羅希洛夫完全不用操心。他隻要隱蔽好自己的身份,逐漸甩掉這些包袱,尋找道路向遠東方向前進就可以了。
伏羅希洛夫吧這些人安置在西伯利亞是什麽意思呢?讀者們不要著急,後麵的故事就會告訴你了。
伏羅希洛夫一路潛行,到了遠東。他們能夠安全通過現在的西伯利亞國,得益於夏季不冷不熱的溫和氣候,也得益於人口稀少地域廣大,迂回躲避的空間很大,更是得益於那些“難民”身份之人的掩護。伏羅希洛夫不是好的軍事家,他打仗的不行,可是這次長途旅行的設計是完美無缺的。
閑言少敘,伏羅希洛夫到了海參崴(蘇俄人的名字是符拉迪沃斯托克),他直接就去找布柳赫爾了。
他拿出來斯大林給的委任狀,職務是遠東集團軍政治委員。原來的政委另有任用,這個我們就不管了。
伏羅希洛夫是什麽人布柳赫爾當然很清楚,放在蘇俄國內普通的情況下,那是人人敬畏的。可是現在的遠東幾乎就是布柳赫爾一人的天下,布柳赫爾沒有必要懼怕這種政治人物。
“哦,伏羅希洛夫政治委員,你的生活我會盡快安排好,你還有什麽要求嗎?”這是布柳赫爾在問,似乎漫不經心。
伏羅希洛夫說道:“我是明人不做暗事,今天咱們就實話實說。”
布柳赫爾抬起頭來說道:“嗯?請講。”
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將軍,實不相瞞,斯大林已經懷疑到你了,極度的不信任。他派我來就是要解決你,解除你的權利。可是,我對於斯大林這個獨裁狂已經受夠了。我向你保證,從此我與斯大林一刀兩斷。作為見麵禮,同時也是表達我的決心,我通知你:你,以及遠東軍政主要官員的家屬,已經被我安置到了西伯利亞安娜女皇的屬地,他們的安全得到了保障。這是你的家人的親筆信,請你過目。”
現在讓伏羅希洛夫罵斯大林他還是內心忐忑,不敢罵的太狠,罵完了還要左顧右盼,生怕闖禍。
不過說到罵人,其實還是很爽的,現在他們罵斯大林也是過癮的事。其實不管是罵誰,能罵上兩句心裏都感覺很爽,倍兒過癮,走路都是輕盈的,這也是平常人的常見心態。在大街上看某人走路的樣子就知道這孫子是否罵痛快了。
有個哥們說:“罵誰並不重要,關鍵是罵出來。前幾天好像有一大幫人罵你,我就拿起一摞板磚也跟著拍,可過癮了。沒事,你隨便罵什麽都行,這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嘛!”
估計伏羅希洛夫他們再過幾天就敢下狠勁的罵了。罵斯大林是越髒越好,越髒越過癮,現在他們第一感覺就是自由啦,可以痛痛快快的罵人。嘿嘿,有點意思。
布柳赫爾一把奪過伏羅希洛夫遞過來的信件,雙手有些顫抖,急急地打開閱讀,仔細地辨認。眉宇間透出的焦急怎麽也掩飾不住。
家屬的人身安危對於遠東的官員來說是最重大的事情,也是他們最大的顧慮。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誰沒有骨肉親情啊?在蘇俄,倒了黴的官員,其家屬被拖累的事情司空見慣,這是獨裁者們慣用的手段。現代的人們隻要看看北朝鮮就行了,那裏的高官說不定哪一天就被拉出去槍斃,連基本的審判過程都沒有,其家屬也難逃厄運。這是金家維係統治的高壓手段,讓手下大小官員們整天戰戰兢兢的活著,金家的統治才有安全感。北朝鮮政權的實質就是為了孤家寡人保持特權,隻要權力在手,隻要“我掌權”,那就是最大的勝利!其它的一切一切都是次要的。像北朝鮮這種國家的政治能正常嗎?
不要扯遠了,我們還來說布柳赫爾的故事。
布柳赫爾的目光終於離開了那封信,他手拉著伏羅希洛夫坐下來仔細地詢問自己家屬的安置情況:在什麽地點,基本生活有沒有保障等等,問的仔細,關切之情溢於言表。當然他也會順便詢問其他官員家屬的情況。伏羅希洛夫都有詳細的記錄,一一回答,令布柳赫爾十分的滿意。
布柳赫爾自己很清楚,是中長鐵路和朝鮮戰爭為他埋下了禍根。這又能怨誰呢?遠東被隔離了,得不到國內的物資,也斷絕了人員的交流,經濟和軍事的實力大幅度下降。中長鐵路在中國境內,一方麵是蘇俄自己的衰退,另一方的東北軍迅速增強,中長鐵路還能保的住嗎?還有朝鮮戰爭,在布柳赫爾的策劃之下南朝鮮能夠不戰敗,並且反敗為勝收複了三八線就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哪裏還能奢望統一朝鮮呢?所有的這些,都是遠東實力下降的結果,布柳赫爾一人是無法扭轉的。可是,這引起了斯大林的不滿。斯大林的思維方式不是首先看客觀條件,而是首先想到屬下是否忠心。
如果布柳赫爾不忠誠,如果他不忠於他的祖國,在隔離的狀態下他早就可以脫離斯大林而獨霸一方了。現在這種狀態下,他已經是別無出路了,用中國的話說叫“被逼上梁山”,不過是俄羅斯的“洋梁山”呃。現在他的後顧之憂也解決了,再無顧慮,隻能走上獨立之路。
伏羅希洛夫到遠東不久,一個新的國家宣布建立,“東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誕生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共產黨東俄羅斯支部被建立,黨內的事情僅僅是在內部公布,不像“東俄羅斯”那樣公開、大張旗鼓的宣傳。布柳赫爾擔任黨的總書記,東俄軍事委員會主席,伏羅希洛夫任部長會議主席。國家的一把手當然是布柳赫爾了,黨政軍大權一把抓。
伏羅希洛夫有資曆,級別高,這一次事件中有功勞,安排高級職務是應該的。但是對他的信任度有限,不能給他軍權,因此,高級別的行政職務是恰當的,部長會議主席就相當於我們中國國家體製中的國家主席加總理,是政府的首腦。
在這次事件中,伏羅希洛夫的所作所為是形勢逼迫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算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了。如果他按照斯大林的命令真的來找布柳赫爾的麻煩,那純屬於自己找麻煩,作死。
布柳赫爾選擇蘇維埃國體是最平穩的,不會引起動蕩,這是蘇聯當前社會情況決定的。“蘇聯”就是“蘇維埃聯盟”的意思,其內部有眾多的“蘇維埃共和國”,現在多出來一個東俄羅斯非常自然,這叫順應形勢。包括東俄的共產黨組織,以及一係列的國家機構都與蘇俄當前的情況相同,民眾是搞不清楚的,社會上根本就感覺不到變化,更談不上動蕩了。這也算布柳赫爾的政治智慧吧。
在東北亞,東俄羅斯這個新的國家誕生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