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謀求投降

字數:5327   加入書籤

A+A-




    11月14日淩晨,東北軍的清津艦隊向海參崴出擊,粉碎了日本艦隊對海參崴的圍攻,緩解了海參崴的危局,也使得日軍的地麵部隊陷入了絕境。

    14日早晨,位於捷爾涅伊的第五軍、第二軍開拔向南進軍,開始了徹底消滅日本侵略軍的行動。數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南殺去。

    張學良今天感到無比的興奮,他現在對於名為“大縱深”的戰法有了認識,親身經曆了,體會更深刻。今天他隨著部隊出征,他依然用“搶先一步則步步主動,遲緩一步則被動挨打!”這句口號鼓勵自己的隊伍。

    冬季的天氣使得大地白雪皚皚,登高一望,白色茫茫的莽原盡收眼底。東北軍的鋼鐵洪流在林海雪原中顯得更加雄壯。達聲轟鳴,大地在抖動,大軍宛若一把利劍,直插敵人的心髒。張學良手握百戰百勝的雄兵,他現在的感覺真好。

    濱海地區基本都是山地,但主要的交通通道都有便利的道路,這是多年人類活動積累的結果,俄羅斯人的到來也有更多的道路建設,現在就為部隊行軍帶來了便利。此地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一望無際,大森林也是遠東地區的寶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今天的天氣真不錯。數架飛機在行軍隊伍的上空不斷盤旋,他們提供了便捷的偵查,護衛著行軍隊伍的安全。雙翼的教-19具備很好的低空性能,它們對遍地的森林執行反複的低空偵查。

    好天氣讓裝備先進的東北軍具有更大的優勢。

    東北軍裝備的優勢更體現在抵禦嚴寒的能力上,無論是被服、取暖、行軍、露營,東北軍都有對應的裝備,使得部隊始終保持旺盛的鬥誌,強大的戰鬥力。

    從捷爾涅伊到海參崴前線是400公裏的路程。東北軍坦克的正常行駛速度是60公裏,裝甲車是汽車改裝,行駛速度更沒問題。按這個速度,八到十個小時即可到達。可是行軍畢竟會遇到障礙和限製,還要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戰鬥,沿途需要設立補給站,安排占領重要的據點等等,所以時間上就要打折扣了。張學良給出的時間是一天半到兩天,應該是比較合理的。

    他們這一路上能遇到日軍的有力抵抗嗎?預計會有的。日軍餘下的兩個師團都在南線,東北軍的到來他們也知道了,那就不能不設防,問題是防線設在那裏?這個防線很快就擺到了東北軍的麵前,它就是阿爾謝尼耶夫。東北軍的行軍路程到此走了一半多。

    俄羅斯的地名習慣於用人名來命名,這個“阿爾謝尼耶夫”顯然是個人名,據說是個旅行家。俄羅斯人來遠東地區“探險”“旅行”的人很多,這些擴張侵略分子就被稱作“探險家”“旅行家”。原本此地應該是個小村鎮,因為這裏是山地自然形成的三岔路口。交通的要道就會有旅店、商貿店鋪,但是這裏的人口太少了,所以原本小村鎮的名字已經無從考究。

    俄羅斯人的地名往往還會加上“卡”、“斯克”、“堡”、“格勒”之類的後綴,這些後綴是用來標注城鎮的作用和規模大小的。“卡”是小村鎮,“斯克”是規模大一些的市鎮,“堡”是要塞或者王爺沙皇的城堡,“堡”做地名應該讀作“鋪”,“格勒”是政治經濟的中心城市。

    阿爾謝尼耶夫這個名字太長了,不好記憶,讀著吃力,我們來個臨時約定,簡寫為“阿爾謝”,咱們大家都方便。

    阿爾謝是在雙城子(烏蘇裏斯克)北偏東方向上的交通要道。東北軍從捷爾涅伊而來,從東北方向到達阿爾謝這個三岔路口,由此向西北方向就是著名的興凱湖,由此向南150公裏就到達了雙城子。那裏就是日軍進攻海參崴的前線了。

    阿爾謝也是日軍南線戰場的大後方,日軍的指揮部以及輜重後勤戰地醫院等等都設在此地,這裏也有飛機場,日軍殘存不多的飛機就在這裏。

    東北軍有空軍偵查的便利,對於交通要道當然更要重點偵查。當東北軍的偵察機到來的時候,日軍的防空炮火就開炮了,同時起飛了三架飛機進行攔截。東北軍的偵察機隻有兩架,都是教-19型。老式的飛機當然不是日軍的對手,一架跑掉了,另一架負傷迫降著路,飛行員被日軍俘獲。

    戰場上抓俘虜是重要的情報來源,這屬於軍事常識,不管是什麽部隊作戰都要從俘虜獲取情報。至於說被俘者有什麽英雄氣概,寧死不透露自己的軍事秘密,這是不能否認的,英雄人物總是有。但是普遍的說英雄還是少數,大部分俘虜都能透露自己所知道的軍情。正是因為如此,部隊才有嚴格的保密製度,比如主要的指揮官使用代號或假名字,這樣一來,核心的機密就隻有少數人知道,基層士兵當了俘虜也不至於泄露太多的機密。

    東北軍這種軍閥部隊就不會苛責自己的士兵,俘虜如果能夠返回來,必要的詢問是有的,但不會把他當做叛徒而另眼相待,更不會槍斃被俘者,相反,要給予物質的慰問,為他壓驚。這是符合道理和人性的,因為士兵之所以被俘,那是因為他為了你們這些軍頭們上前線去賣命,他不是為了自己去打仗,他受了委屈責任在誰?責任在於指揮官,在於軍閥身上。比如美軍,上戰場的時候,士兵們身上都帶著多種文字的投降書,用以保命和謀取公正的俘虜待遇,而不是發給士兵一枚手榴彈讓他自殺,名曰“光榮彈”。美軍的俘虜如果能夠回來,都會被看做英雄,沒人會追究他是否“變節”。這是基本的人性。

    曆史上曾經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戰後遣返戰俘,可多數戰俘居然拒絕遣返,他們拒絕返回自己的家,寧可拋棄親人!這是為什麽?因為他們知道回去沒有好果子吃,被槍斃也是可能的。

    ......

    現在是14日的中午。前邊有敵情,坦克、裝甲車的鋼鐵長龍向前推進的同時,奉命起飛的空軍機群就直奔阿爾謝而來,他們是攻擊的第一波。

    東北軍的野戰機場隨著部隊遷移,最新的機場就是捷爾涅伊,那裏有原來東俄人的機場,日軍也曾占領使用,現在成了東北軍的前線機場。

    這個機群有八架轟炸機,八架戰鬥機,共16架。現在的東俄羅斯大地上,東北軍已經取得了絕對的製空權,日本鬼子殘存的飛機數量已經微乎其微了。因此,這16架飛機就絕對控製了戰場。

    空軍進入戰場有兩個作用,一是偵查,獲得直接的戰場情報,二是轟炸。機群來到阿爾謝,部分飛機下降高度對地麵觀察,尋找攻擊目標。

    此時,地麵部隊的前鋒已經接近了阿爾謝。戰壕裏的日本兵已經看到了十幾輛坦克遠遠的露了頭,煙塵看到了,馬達轟鳴也能聽到了。可以預見,飛機轟炸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會是炮擊,在然後就是坦克衝鋒。這也算是戰場規律吧。

    ......

    日軍的指揮部的確在阿爾謝,東北軍已經兵臨城下,日軍的高級將領聚在一起開會。可這個會議不是現在才開始的,今天早上就開始了,已經吵了三個多小時。他們吵的是什麽?不是作戰方案,不是作戰的兵力部署,也不是怎麽打,而是要不要“和平撤軍”!實際上就是投降,換個體麵的說法而已。

    “親王殿下,不能撤退呀!我們兩個師團基本完整,彈藥充足,我大日本皇軍天下無敵!......”

    “......俄羅斯的守軍傷亡慘重,他們已經堅持不下去了,我們完全可以占領海參崴!......”

    “......諸君,就算我們擊敗俄國人,攻克了海參崴,那又怎麽樣呢?我們能擊敗身後的支那人嗎?”

    “我們能擊潰支那人嗎?他們的坦克就有幾百輛!北線不到一天就全線崩潰了......”

    “......我們皇軍就要為天皇盡忠!”

    “......給養彈藥還能補充嗎?”

    “諸君,我們的部隊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還能......”

    “住口!我們損失大,俄羅斯人的傷亡也不小!我們的士兵都看到了,俄國人的戰壕裏有女人,他們的男人死的不多了......”

    ......

    現在的處境讓東久親王感到絕望了,眼前的俄羅斯人太頑強。這幾天的戰鬥太殘酷,上去一千人,回來不到兩百,兩個師團已經不足四萬人了。前麵的海參崴打不下來,可後麵的東北軍又來了。即便運氣好,打贏一場兩場戰鬥也沒用,他們已經被困死於此地了。這冰天雪地的一天比一天冷,還能堅持下去嗎?因此,在他的授意下,幾個軍官站出來替他說話,試圖說服大家投降,結束這場惡夢。可沒想到阻力這麽大,這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對,是撞上南牆也不回頭!太頑固!東久親王也沒辦法,他不能拿親王的身份壓他們投降啊?再說他還需要尊嚴,投降的話要別人說出來,他是“迫不得已”才答應“和平撤軍”的嘛。

    “親王殿下,防空!趕快走!支那人的飛機來了!”

    “讓親王殿下先走!”

    會場立即騷動起來,眾人簇擁著東久魚貫退出會場朝防炮洞跑去。既然“和平撤軍”暫時無望,那就還要打仗啊!布置防務,準備作戰吧。想投降也不容易啊!還要動一動心思。

    轟炸機的炸彈投下來了,轟轟的爆炸聲連成一片。在空襲中,日軍還要調動部隊,調動裝備。來著不善啊!據前方報告,東北軍的數十輛坦克已經排出陣型,準備衝鋒了。日軍還能有什麽辦法?隻有人肉炸彈!殘酷啊!

    阿爾謝是個山區中的小村鎮,日軍的防禦陣地當然不是村鎮裏邊,而是處於交通要道的高地或者山頭。

    東北軍的進攻還是老套路,轟炸、炮擊,然後坦克衝鋒。飛機轟炸剛過,東北軍的100多門火炮就準備好了,按照飛機的指引和觀察開始炮擊。火光閃閃大地震動,成群的炮彈飛向日軍陣地,日軍陣地上就炮火連天了。

    在此之前,日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的背後會出問題,因此這裏的防禦非常薄弱,工事潦草,兵力也不足,駐紮一個大隊是為了保護後方司令部的。現在軍情緊急,昨天下午才臨時調來一個第118師團的一個步兵聯隊和一個炮兵聯隊。防禦工事都是連夜趕工修建的,那裏談得上牢固?這種工事在炮擊中大部分被摧毀,煙塵中石頭木料都被拋上天。除了防禦工事之外,阿爾謝地區凡是可見的目標,疑似的炮兵陣地等等都遭到了猛烈的炮擊,炮彈盡情的摧毀著各處的建築。

    東北軍的炮兵大顯神威。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461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