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拉一把

字數:5078   加入書籤

A+A-




    11月14日,入侵東俄羅斯的日軍,在東久邇稔彥親王的帶領下投降了。投降的戰俘有三萬八千多人,繳獲武器彈藥、火炮、坦克、車輛、馬匹、被服糧草等甚多。這些武器裝備還是有用的,在東北軍中,部分地方保安部隊使用日製裝備,還有對外的援助,比如對廣東的紅軍,對南洋、台灣的遊擊隊等等也需要日製裝備。

    日軍戰俘將被押送到吉林等省份,組成新的工程隊,讓他們服勞役。而東久親王的地位特殊,並且年齡偏大,已經五十多歲了,讓他去勞動會引起戰俘們的反感,這也是日本國的特殊情況,於是特殊安排他在戰俘工程隊做管理工作。不用勞動,但是監管要嚴格,同時也不能釋放他,有病也不能放,身份特殊嘛。

    從雙城子到吉林的東寧隻有幾十公裏,並且有鐵路相連,非常方便。當然不會讓戰俘做火車,他們一律要步行,隻需要一兩天就進入了吉林境內。

    ......

    戰爭結束了,東俄羅斯恢複了和平,可是東北軍並沒有撤退,第五軍和第二軍分散於從伯力到雙城子之間的幾個據點駐紮下來。為何不撤軍呢?這個意思很明顯:遠東乃中國的國土,回歸中國是必然的。如果東俄羅斯能夠順從,則和平解決,如果不順從,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然後張學良在雙城子召見布柳赫爾等東俄的一幹高官。

    首先張學良詢問了戰爭的損失,問有什麽需要東北軍政府幫助的?

    這個話題是比較友好的,使得會議氣氛融洽。由於東俄羅斯地廣人稀的狀況,日本人占領的地區沒有一個大城市,也就沒有破壞重要的工業設施,至多是林場、礦場有些損失,因此所造成的財產損失並不大,唯一需要重建的就是沿海的海防、碼頭。損失嚴重的是部隊,海參崴保衛戰打得很艱苦,東俄的傷亡數字超過了兩萬。

    伏羅希洛夫說道:“尊敬的少帥閣下,東北方麵能否提供一批醫藥、醫療設備以及醫生的援助?這是我東俄羅斯目前最緊迫的需要。我們英勇的官兵在戰場上負了傷,卻得不到基本的醫療,使得本可以治愈的傷員不幸死去。”

    張學良答道:“請東俄的兄弟們放心,首先,我出征部隊的戰地醫院和醫療隊馬上就可以開赴海參崴,今天就可以到達實施救援。同時我們會就近從吉林等地組建醫療隊,他們也會盡快趕過來。我預計不會超過三天。這些醫療隊的所有費用全部由東北軍政府承擔。”

    布柳赫爾:“謝謝少帥,我代表東俄的人民感謝東北方麵的支援。”

    由於東北地區嚴格遵守國際專利法,所以在東北地區有十幾家大型的醫藥工廠,所生產的藥品、醫療器械不僅供應中國各地,同時也向外出口,印度和南洋地區很多國家都購買東北生產的醫藥。這方麵的資源很充分。

    東俄方麵還有軍火的消耗問題,戰爭期間,東北的軍火供應一刻也沒有中斷,這個數字也不小,東俄沒有付款,都記在賬本上了。對此,張學良表示:這一批軍火全部做免費援助處理了。

    這些話題都透露著雙方的友好,皆大歡喜,接下來的話題就不那麽和諧了。

    張學良說道:“布柳赫爾先生,各位先生們,我今天還要說一個重要的話題,那就是我們腳下的土地是我中華國土,這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我們雙方有不同的認識,這並不奇怪。為此我在這裏與各位一起回顧一下中俄兩國有關領土的幾份條約,這是必須說清楚的,否則你們會認為我東北軍持強淩弱。”

    “一百多年以前,俄羅斯並沒有越過烏拉爾山,烏拉爾山以東都是我中華的國土。由於我國清朝廷的衰落,俄羅斯人才一步一步的向東侵占了大片的土地。引發了兩國之間的領土糾紛,為此中俄之間第一份邊界條約是尼布楚條約。該條約的要點是中俄雙方以尼布楚城為界劃分兩國的國土。尼布楚在貝加爾湖附近,也就是說以貝加爾湖為界。”

    “但是這個條約並沒有讓俄羅斯人停止入侵的腳步。此後又有了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這兩份條約從談判上說就是俄羅斯一方持強淩弱了,我中華民國建國以來就明確指出它們是不平等的,也是我國不承認的。這些曆史我們雙方都知道,今天就不過細的說了。”

    “今天我代表東北軍政府做莊嚴聲明:東俄羅斯的土地屬於我中華民國的一部分。所以,你們東俄羅斯無論是作為蘇俄的一部分還是獨立於蘇俄之外的國家,我們都不能接受。這就是我們的立場。如果你們接受這個觀點,能夠承認我大中華,願意歸附中華民國的大家庭,我東北軍政府可以考慮到你們的利益,最大限度的維持原狀,維護你們既得的權益。前提隻有一個,承認東俄羅斯屬於中國!”

    “我東北軍的態度是堅決的,但是我在這裏向你們保證,我東北軍不會逼迫你們,我們也不說今天、明天、後天這樣的時間限製,我們有耐心。可是你們也要清楚,問題是遲早要解決的,總不能無限拖延吧?”

    張學良表達的態度還是咄咄逼人,說是不逼迫,可東北的兩個軍駐紮在這一地區,這就是武力壓迫。從中國的角度來說這種壓迫是正確的,起碼比俄羅斯當初入侵遠東要文明的多,沒有野蠻,沒有殺戮。

    ......

    注:1945年中華民國與蘇俄簽署了一份叫做“中蘇加盟條約”的東西,這份條約中關係到海參崴地區的主權。我們作為附錄放在本章的結尾處。

    ......

    張學良的這一次召見會議給東俄羅斯的官員們以沉重的壓力,當然這個壓力是用強大的兵力作為後盾的,沒有壓境的數萬強軍他說的話也就沒有分量了。遠東回歸祖國的條件已經成熟了,但還需要外力,對於東俄羅斯還需要拉一把。

    事務都要從兩麵看,東北軍施加的壓力對於以布柳赫爾為代表的東俄高層來說,也是輔助之力。怎麽理解呢?讓我們看看東俄人是怎麽說的。

    布柳赫爾等回到海參崴,在他的會議室裏,除了布柳赫爾之外還有三位客人,他們是:部長會議主席伏羅希洛夫,書記處書記羅科索夫斯基,海參崴衛戍司令庫利科夫少將,這些人都是東俄的核心人物,更是布柳赫爾的心腹。

    羅科索夫斯基說道:“布柳赫爾同誌,東北軍的少帥在逼迫我們啊!他們的大軍陳兵於此,我擔心我們的俄羅斯族民眾難於接受啊!民眾的認知是存在情緒化的,民族、民粹精神很強,一旦民眾脫離了理性,有盲目衝動的行為,後果嚴重啊!”

    伏羅希洛夫:“羅科索夫斯基同誌,我們都是肩負著重任的高級官員,因此不能不理性地分析。這片土地的確是屬於中國的。如果我們不是情緒的偏激,不管是不是俄羅斯人都應該承認這是事實。對於民眾就需要我們用統一的思想去灌輸,去引導,這是我們黨的責任。”

    布柳赫爾接過話頭說道:“同誌們說的都對,可是拋開曆史。從另一方麵看,如果俄羅斯一方依然強大,中國一方依然軟弱,那就用不著講道理啦。道理歸道理,現實歸現實嘛。現在的情況是反過來了,強大的是中國,弱小的是我們,那麽不講理的霸道還行嗎?我們作為高層的官員,都應該能認識清楚這些利害關係,要冷靜思考,而不是情緒化。否則東俄羅斯的民眾要我們這些高高在上的官員幹什麽?”

    庫利科夫說道:“各位同誌,我是個軍人,政治上知道的不多,可是我知道,東北軍就在眼前,在他們的強大壓力之下,我們做出的決定,民眾是能看到的,他們會理解我們不能沒有理性地反抗!人民理解了我們,就會站在了我們一邊。也就是說:在外力之下,我們的人民都有理智了。”

    布柳赫爾:“庫利科夫同誌說的好,東北軍的壓力也有好的作用,壓力成了我們理智政策的助力。這使得我們做出歸附中國的決策不至於出現混亂,也不會出現暴力的反抗,讓我東俄平穩過渡。和平的環境是人民之福,也是俄羅斯民眾之福。”

    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同誌分析的更透徹了。我補充一點,我們要加強對人民的教育,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東北軍就在眼前,民眾也不知道東北軍的力量到底如何?民眾不懂軍事,這就要我們做教育工作。”

    羅科索夫斯基:“是的,民眾就是情緒化的,我們麵對著糊塗的民眾,就要教育他們,要加強宣傳,這才能讓我東俄羅斯上下一心。”

    ......

    在東北軍武力的推動之下,東俄羅斯終於走上了回歸祖國的進程。首要的就是談判,各自維護爭取自己的權益,雙方取得平衡。談判分兩個地點進行,第一輪,東北軍政府派使團赴海參崴談判;第二輪,東俄羅斯派使團到奉天談判。

    談判都談什麽?最重要的是權利,國家一方(實質就是東北軍政府)與他們東俄羅斯之間如何分配權利?他們自己還能掌握多少權?

    對此東北軍早就有預案,顧維鈞張學銘他們第一次訪問東俄的時候已經說過了。外交和國防的權利屬於國家,也就是歸東北軍政府,外交的部分也等於交給南京了,南京是中央政府嘛。東俄能夠自主的部分就是行政。當然還有一條就是不能違憲,這一條說了也等於沒有,因為民國還沒有一部全民公認的憲法。早期的“臨時約法”連國民黨自己都不承認。各個行省的自由度就大了,東俄也一樣,基本上是想怎麽幹就怎麽幹。

    對於東俄羅斯這塊地盤,還是布柳赫爾這一撮統治集團繼續掌權,你實行共產主義還是別的什麽主義都行,東北軍政府不管。但是有一條:國稅要交!

    說主權也好,政權也好,第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要交稅!如果各個行省都不交稅,國家喝西北風嗎?軍隊、警察、官員、政府都是用銀子支撐的,按民主的說法“都是納稅人供養的”。誰敢不交稅?那不是等於造反嗎?可以有例外,那就是特別的困難,國家允許臨時免稅。比如蒙古省就免稅三年。這次日本入侵對於東俄的破壞不大,東俄雖然等待開發的地區很多,但是不屬於經濟落後地區,因此是不能免稅的。

    地方交了稅也是有所得的,比如中央的投資就是麵向各省,對於東俄來說,馬上能看到的就是國防投資,東北軍政府全部包下來了。比如海岸的防禦係統、邊防軍、空軍、近海的海軍艦隊等等,這些都是東北政府花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