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興海自治區

字數:5339   加入書籤

A+A-




    上一章說道東俄羅斯終於回歸祖國了。

    這一地區地位特殊,按現代的認知應該屬於“特區”,名稱就叫做“興海自治區”。下屬兩個行省,濱海省和外興安省。從兩個省名稱各取一個字,就是“興海”,這就是自治區的名稱。

    濱海省還有一個名字也是經常使用的,叫烏東地區,就是烏蘇裏江以東地區,這是濱海的主要部分,可是在濱海省的北部,烏蘇裏江已經匯入了黑龍江,那一片土地在黑龍江以東,不是烏蘇裏江,所以“烏東”不夠準確,不如“濱海”恰當。

    原來使用的“東俄羅斯”這個名稱就不存在了,並且不是什麽國家,是中國的一個自治區。那麽政府的名稱就不能叫什麽“共和國”而是自治區政府。行政長官可以叫主席,也可以叫總督。按中國的傳統習慣,管轄多省的官稱就是總督,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這麽叫,通用性強,因此決定叫總督。布柳赫爾就是首任總督,伏羅希洛夫是自治區政府首腦,依然叫部長會議主席,這是他們的習慣。兩個行省各自設省長和省政府。總督之下由自治區自作主張了,機構、官職都自己決定,充分自治嘛,不必管的太多。

    但是有個名稱還真要管一管,那就是他們有個東俄羅斯共-產-黨。現在回歸中國了,顯然不能用“東俄羅斯”這幾個字,用“中國”也不行,因為中國有一個,重名了。

    他們與南方的紅軍沒有聯係,就算有聯係,中國gcd能接納他們嗎?再說布柳赫爾也未必願意,自己關起門來充老大多神氣嘛。

    叫“興海gcd”也不合適,中國的黨派還沒有用省、地區的名字命名的,真是個難題。張學銘是搞黨務的,他出了一個主意:叫“中國工人黨”或者“勞動黨”。最後布柳赫爾拍板,叫中國勞動黨,“勞動人民”比“工人”涵蓋的人群範圍廣。在我們的故事裏朝鮮沒有勞動黨,這個名字出現在中國了。布柳赫爾就是勞動黨總書記。

    還有語言文字,這個也要管,自治區使用俄語是可以的,但是要從法律上規定,政府公文必須有漢語文本,否則沒有法律效力。

    類似的還有地名,俄語的地名可以用,但是,凡是原來有漢語地名的,必須恢複原名稱,比如:海參崴、伯力、廟街等。今後大城市的名稱一定要經過東北軍政府同意。

    東北軍不搞“去俄羅斯化”,但是也不允許“去中國化”。

    有一個非常關鍵敏感的問題,那就是軍隊,處置的辦法要反應回歸祖國的原則,還要讓興海的官員們放心,要照顧到雙方。

    屬於興海自治區的部隊隻能是維持治安的地方部隊和警察,國防屬於東北軍政府,保衛國防的野戰部隊就屬於東北軍了,這是大原則。地方軍是雙重領導,自治區政府也是有權利使用的,這個地方軍的存在就讓原東俄的高官們放心了。

    前東俄擁有12萬正規軍,而且是野戰軍,這是不能允許的。12萬軍隊說起來數量不大,可是,養兵要看人口基數,興海自治區兩個省,總人口還不到200萬。按戰時養兵的比例最大到3%至5%,也不過是6到10萬部隊,按正常和平時期小於1%來說才兩萬名額。所以說12萬的部隊太多了,財政負擔過重,於經濟不利。

    現代的朝鮮兩千萬人口養200萬部隊,這還是和平時期,國民負擔之大甚是了得,純粹是窮兵黷武。

    如果考慮到自治區僅僅組建地方部隊,其數字就要小於一萬。這種計算的道理在於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上的負擔能力。當然這種計算僅是一個參考,還要考慮到實際的需要。不管怎麽說,在興海大幅度的裁軍是必須的。

    為了平穩過渡,不激起動亂,裁軍就要逐步進行。雙方會談的結果是分兩年裁軍,第一年要大幅度地裁減到6萬;第二年,再裁減一半,剩餘3萬部隊做地方軍。現在畢竟世界還不和平,所以預定維持一個較高的數字。地方部隊就是保安軍,其番號是各省自己編號的,一般最大的單位是旅,如興海保安第一旅等。

    原東俄的海軍很小,改編為黑龍江、烏蘇裏江內河編隊,附屬於地方部隊即可。他們的空軍比較大,就以他們為基礎改編為東北軍的一個航空隊,東北軍給的番號是第七航空隊。

    在地方部隊裁軍的同時,還要組建一支新的駐軍用於保衛國防,這支部隊包括了海陸空三軍。陸軍方麵組建一個乙種軍,總參謀部給的番號是第九軍,它作為邊防部隊,駐地主要是濱海省的海防線。

    為了適應高寒地區,第九軍有半數是仿照第五軍全部摩托化的裝備,初期編製偏小,隻有一師兩旅,外加一個重炮旅(含岸防炮),兵員總數3萬。一個旅駐地外興安省,其餘全部在濱海的沿海。這支部隊主要兵員是原東俄裁撤的部隊,所以兩年之內才能逐步編成。海防是重要的,所以重炮旅的岸防炮團是最先組建的部隊。除了原有的岸防炮還需要增加,興海有製造重炮的軍事工業,所差的就是資金,現在屬於東北軍的建設,就由東北軍出資了。

    海防則需要擴建清津艦隊的編製,把原來的三個中隊擴建到五個中隊,兼顧濱海的海防,另外就是駐濟州島的北海艦隊兼顧濱海省的海防。所有的海陸空三軍都要按照高寒地區作戰特點來裝備。

    裁撤的兵員擇優向新組建的部隊轉化,複員的官兵都要保證安置妥當。其實部隊裏的老兵都是希望複員為民的,誰不願意過正常的生活?誰能當一輩子兵,誰不盼望守著老婆孩子過幸福日子?關鍵在於安置,要有合適的謀生之路。為此東北軍政府準備在自治區興辦一批產業,即發展經濟,又能吸納退伍軍人。同時也為內地省份的過剩產能謀求新的出路。

    這樣一來在興海自治區的部隊就多達6萬人了,已經很龐大了,到了和平時期,還應該裁軍。

    在興海還有個種族的問題,如果把俄羅斯族當做少數民族,那麽興海自治區中俄羅斯人居於多數,特別是在大城市中俄羅斯族人是絕對的多數,這一現象在中國各省中是第二個,另一個是西藏(這裏說的是民國時期,在現代,西藏地區也是漢人多)。從人口構成的角度說,讓他們自治也有利於地方行政。

    在經濟方麵,隻要興海自治區上交了國稅,按說東北軍政府不應該過分幹預,自治區嘛,就要有自治的權利呀。可是東北軍政府還是幹預了他們的經濟,這是為什麽?

    第一是東北軍政府對所有屬下各省都有財政監督,那麽你這個自治區也就不能例外。第二,蘇俄國家執行的是共產主義經濟製度,工業農業的國有化程度都很高。興海自治區繼承了這個製度,他們還有個勞動黨,是執政黨,政治經濟都還是蘇俄的那一套。東北方麵允許他們自治,答應一國兩製,不幹預他們的行政,所以就不能強製他們取消公有製。作為具有現代知識的趙三本是知道公有製、大鍋飯有什麽弊端的。不幹預不等於放任自流,更不能眼看著他們陷入災難。因此就要幹預。

    自治區有自治的原則,幹預就要合理合法,讓他們心服口服沒話說。

    東北軍政府的幹預體現在兩個要點上。第一,申明民眾自願的原則。比如說,你們搞集體農莊是可以的,原有的集體農莊我們也不強製解散。但是我們要求做到農民們自願,不能強製。一旦發現強製沒收農民的土地,強製加入農莊的事件,則東北軍政府有權強製解散。農業如此,商業、工業也是如此,不能強製公私合營,不能強製公有化,自願第一,強製違法。

    第二點是財務審計。像其他省份一樣,東北政府下派的審計機構進入到省一級。審計的目的就是看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是否合法。所謂的合法,就是合乎規矩,你自治區有自己的規矩是可以的,但是自己的規矩自己要遵守,不合乎規矩的就要說明白。

    這兩個要點就拿住了公有製的死穴,布柳赫爾和他的勞動黨可以繼承蘇俄的所有政策,但是他們終於會改變公有製,或者叫改革。道理何在?

    這個主意是趙三本出的,張作霖當然理解不了,他問:“我說三本,你這個辦法有那麽神奇嗎?就這麽兩條能管用?”

    趙三本答道:“大帥,我不敢打十分的包票,但是八九不離十。頭一條不用說了,如果認真執行自願的原則,農民沒有主動加入集體農莊的。”

    張作霖:“我看這條不保險,我們才能派去幾個人?是他們強迫還是農民自願誰能知道?誰能說得清?”

    趙三本:“還是大帥慎密,這一條的確不能保險,但是把條文放到明處,對於違反規定者是個威懾,心理作用總是有的。後一條才是關鍵!”

    張作霖:“嗯,關鍵在何處?說來我聽聽,要是說服不了我,我可是不答應。”

    趙三本:“是,大帥!不論什麽事,利益總是關鍵性的,我就從利益入手來說明。不管是農業、商業還是工業,所有的產業都要創造財富,對吧?私有的產業創造的財富屬於老板,屬於私人。那公有製呢?其財富在理論上說是農莊的農民所有、是工廠的工人所有、是人民所有,對不對?那麽如何使用這些財富?誰說了算數呢?那就是手握權力的官員!而不是農民、工人和人民。財產是誰的?答案不久明確了嗎?

    比如說,政府要修水壩,動用了這筆財產,決定權在於官員。修水壩算是辦好事,可如果為了某種政治目的對外援助,無償贈送呢?大帥別以為這是傻瓜,這種事情不少,曆史上的皇上都沒少幹這種蠢事。這種事官員們一拍板就幹了!他們很爽,可人民同意了嗎?有這麽一句話:‘我們對外援助,都是無償饋贈,寧肯讓自己的人民勒緊褲腰帶!’這種話大帥聽過嗎?人民勒褲腰帶還自願?”

    張作霖搖頭,表示沒聽說過,他心想:這人不是傻透腔了?把外人當親爹了?

    趙三本:“如果官員自己家財萬貫,自己掏腰包,自己勒緊褲腰帶去支援別人,誰也管不著,他願意嘛!可是慷人民之慨就有問題啦。當然這僅僅是一個例子,用錢的地方很多,比如為了官員們舒適修建政府大樓、度假村、別墅行不行呢?甚至包括貪汙。如果我們來個審計,官員要支出一筆錢,或者新立一個收費的項目,搜刮民間財富。那就先過審計這一關,官員要說明白,說出道理來才能使用這筆錢。”

    “公有製其實不是公有,說白了就是官僚所有製,老百姓是窮光蛋。我們立下這一條規矩,人民的財富不能隨心所欲的使用,官府無利可圖,也就失去了搜刮民財的動力。官員們沒有興趣了,當政者也就沒有搞公有製的動力了,那麽公有製還能存在下去嗎?”

    張作霖:“嗯,有點道理,用不著我們說什麽,他們那個集體農莊用不上幾天就得散夥。嗯,好!可是這個辦法有個條件,那就是有能管住這些官員的機構,如果沒人能管,沒人敢管,這些官員是獨裁老大,權利無邊,這個辦法就不會存在,當然就無效啦。”

    趙三本:“大帥聖明!”(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