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走向何方

字數:5159   加入書籤

A+A-




    張作霖繼續問道:“你說的這個公有製就是國有吧?咱們也有啊?英美國家也應該有,那個國家也免不了啊?也沒聽說有什麽害處啊?”

    如果說張作霖是文盲大老粗,那僅僅相對而言,看跟誰比。他的學問不多,可也是讀了幾年書的。前麵我們介紹過,他的老師是陳獨秀的叔叔兼養父陳衍庶,陳獨秀也算是他的同窗,他們有在一起讀書的經曆。張作霖還當過國家的一把手,所以簡單的經濟學問還是知道一些皮毛。國家再窮也有國有資產,也有屬於國家的企業、事業,這些就是國有資產,就類似於趙三本說的公有製。

    趙三本:“大帥說的沒錯,任何國家都有國有經濟的成分,但是程度不同,一般不能稱作公有製。通常國家的國有企業事業在全國經濟總量中比例不大,並且很多是賠本的買賣,比如國立的大中小學校,國立醫院,這都是全民福利性的,國家要往裏邊搭錢。像我們中國還有郵政、鐵路、公路、銀行等,能賺錢的買賣也有,可國家也不靠他們賺錢。但是與蘇俄是沒法比較的,差遠了。在蘇俄,幾乎所有的企業、事業、商業等等都是國有的,百分之百的國有,這樣的情況才叫做公有製。也就是說蘇俄國家的財富都在斯大林一個人的手中!或者說在一小撮高官的手中,這可是前無古人啊!”

    張作霖:“三本你說說為什麽公有製下就會生產低下,甚至發生饑荒呢?我們也有國有的企業呀,為什麽我們就沒有這種情況呢?它們有什麽不一樣嗎?”

    張作霖沒有親身的經曆,當然也就想象不出來公有製是個什麽樣。

    此處要做個說明:從故事上說,話到此處應該辨明是非。但是,分析公有製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那是一篇大文章,幾千字、幾萬字也未必能說清楚。嚴密的論證文字冗長,那就不是小說而是論文了,因此筆者需要簡潔處理。好在讀者都在現實中,知道人民公社是怎麽回事,知道國有全民企業的艱難和破產。我們不說大家也都明白。

    這下子趙三本窘迫了,他又不是經濟學家,蘇俄的公有製與中國以及英美國家的國有企業為什麽不一樣?他那裏能說的清楚?在大帥麵前說胡話嗎?腦袋不要了?

    趙三本:“大帥......這個......老毛子那邊缺糧食,這是真的吧?”

    張作霖樂了:“你小子也有問短的時候啊!哈哈!”

    趙三本幹張嘴說不出話來。

    張作霖繼續說道:“老毛子他們缺不缺糧我怎麽會知道?不過老毛子在黑龍江的時候總是收購糧食,這倒是實情。難不成他們那麽多土地不長莊稼?算了吧,這事不提了,饒你一回。反正我知道,農民自己的土地不會心甘情願交給別人,是不是?農民自願這一條要堅持。”

    趙三本“那是,那是......”

    張作霖:“還有,我們派去幾個人,隻管到省一級,下邊呢?”

    趙三本總算過了關,他答道:“大帥說的對,我們的辦法的確不是麵麵俱到,下邊的小官僚們胡作非為的確管不了。不過我們用財政審計管住了上層,讓他們沒法巧立名目搜刮民財,同時也不能假公濟私胡亂揮霍,這就使得自治區的高層相對清廉一些。雖然會有個別的人貪汙受賄,但總體上不會過分。清廉的上級就會影響和約束他們的下級,這個作用是積極的。這樣一來,基層的官員就不敢明目張膽,不至於太猖獗。”

    張作霖:“也隻好如此了,就算我們其他的行省,那些大小官員們也未必清廉,貪汙受賄也是見怪不怪,隻要他們稱職,管事,會辦事,我們還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張作霖這個話點到了中國當前的社會瘡疤,各個軍閥,包括南京國民黨一係,都是貪汙腐敗盛行。東北軍一係貪官也不少,隻要他們不出格,不像湯玉麟那樣危害民眾,大帥都能容納。

    趙三本:“大帥,這個可是不一樣。我們的官員中貪官不少,但是,隻要他忠於職守,則與民危害不大。可是興海的公有製若是管理不善,那就會造成大災禍,餓死人的極端惡劣事件也是可能發生的。”

    ......

    興海地區回歸祖國的條件都具備了,回歸的進程就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經過一個多月的談判,東北和東俄雙方達成了共識,簽署了回歸的協議和一係列的規章,對政體、主要官員人選、外交、軍事、經濟等等都有了詳盡的規定。

    東北軍政府屬於中華民國的一個軍閥派係,並且承認南京是中央政府,因此,興海回歸也要向中央報告。所以到了談判的最後階段,奉天當局就正式向南京呈報公文,對主要的情況都做了通報。南京的吃驚是必然的,但是南京也知道,中央政府除了坐享其成之外什麽也做不了。但是不管怎麽說,這回收大片國土,開疆擴土的天大功勞南京中央政府也是有一份的,理論上還是在我的領導之下嘛。

    新的一年來臨了,1934年1月10日,東北軍發表文告,宣布興海回歸,成立自治區。東俄羅斯也發表它最後一份文告,宣布解散原東俄羅斯政府,宣布撤銷東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東俄羅斯這個短暫存在的國家消亡了,他們整體加入了中華民國。

    “看報看報!東北軍政府重要公告!遠東大片國土回歸祖國!”

    “看報看報!東北軍開疆拓土功在社稷!”

    “看報看報,南京中央政府重要公告,外興安建省,濱海建省,興海自治區成立!”

    “看報看報,加倫被總統府任命為新總督!”

    “......”

    蔣介石等國共兩黨的高官們是認識布柳赫爾的,並且很多人都是朋友,他們更習慣於稱呼他為加倫。

    前麵我們說過,民國是有總統的,總統就是林森。原本的曆史上就是如此。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那是因為總統大權旁落,成了牌位,並且在很多時候連牌位都輪不上。任命總督就用到總統這個牌位啦,所以他就出來一下,當一回牌位。

    東北軍政府與中央政府同一天發布公告,這是約好了的。

    1月10日這一天中國大地上舉國歡慶,偌大的一片國土回歸,一掃百年恥辱,人們怎能不高興?殺雞宰羊,鳴放鞭炮,像是提前過年啦。就連前清的遺老遺少們都興奮無比,原因很簡單,興海地區就是女真族的發祥地,那是滿族人的祖居,直到現在,好幾個女真族的原始部落還生活在那裏。所以居住在頤和園裏的退位皇帝溥儀也召集王公貴族聚會慶賀,還發了詔書,說是感謝民國政府,恭賀東北軍的豐功偉績。當然他的詔書現在沒人當做一回事了。

    全國歡騰,中國人都高興。都樂嗎?不見得,有的人就憂心忡忡。

    在蔣介石的會客廳裏邊坐著兩個人,這二人就是愁容滿麵,他們是蔣委員長和他的高級幕僚楊永泰。

    楊永泰說道:“委員長不必憂慮,他東北軍再強還不是居於偏遠之地?在我中華的腹地,他們隻有天津一城而已。我中央國民政府雄踞中原,富庶之地皆盡在掌握之中。自古都說逐鹿中原,這中原之鹿那個能得到?”

    大人物也有阿q精神啊,麵對強大的東北軍,這些話都是自我安慰。

    蔣介石:“這話倒也對。我們這兩年農業年年豐收,工商業擴展迅猛,人民安居樂業,咱國民政府還從來沒這麽富裕過呢。”

    現在國內的形勢就是一片和平的景象,多數地區都在悶頭發展經濟,沒那個牽頭打仗的。有了和平的環境,再加上中投行的資金運作,全國的經濟都是欣欣向榮。這就應了“無為而治”那句老話了,統治者隻要不過多的幹預,經濟有自身的活力,和平的環境就能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國家的管控主要反映在宏觀方麵,比如取締非法經營,管好礦藏、水利、土地等國有資源,懲罰非法經營者,及時發現並消滅壟斷,完善法典,如此等等。

    其實軍閥們想打天下坐天下的人很多,軍閥的本性就希望擴張嘛,那有不想打仗之理?各個的都是擴軍備戰,眼睛都盯著別人的地盤,蔣介石也是一樣。“坐天下”這三個字可是幾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傳統了,都說拋頭顱灑熱血打江山,有誰會想一想朝代更替總會有衰亡的哪一天呢?可是現在的中國出了怪事,哪一個軍閥也不敢動手。為啥?還不是東北軍!

    東北軍的手中有兩大法寶,第一是強軍,第二是中投行的資本。東北軍就是全國的警察,誰敢發動內戰,東北軍立即幹涉!馮玉祥、宋哲元就是前車之鑒。東北軍能把你的老底都揭出來,軍閥們哪一個屁股底下幹淨?誰沒有一點毛病?而且東北軍還拉偏架,資金武器支援甚至直接出兵幹預,發動內戰者必將身敗名裂。就算蔣介石也不得不有所顧忌,誰都不敢發動內戰,吞並異己。

    想到這裏蔣介石也是心事重重,他說道:“暢卿老弟,我民國要想真正的統一也是很難啊!作為一個國家,軍令、政令不能統一,不正常啊!這還是國家嗎?可是統一談何容易?”

    這就是冠冕堂皇的江山夢!

    楊永泰:“這就是委座憂慮的嗎?”

    沉默,房間裏的兩個人都沉默了,各自想心事。

    楊永泰這一問純屬於廢話,蔣介石名曰中國領袖,實質還是軍閥。他不但有“打天下”的情結,還有坐天下行獨裁的夢想。民主憲政的口號偶爾也喊一喊,那都是策略而已,爭取民心而已,他心裏想的還是獨裁,隻不過用現代的民主詞匯包裝一下,與朱元璋做皇帝,愛新覺羅氏坐龍庭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不同的僅僅是外觀、形式而已,沒穿龍袍戴金冠而已。萬歲照樣喊,僅僅是官員沒有下跪。

    良久,楊永泰說話了,他說道:“委座,當今世界之潮流還是憲政民主啊!蔣公能不能做中國的華盛頓呢?這也是流芳千古之美名!環顧天下英雄,別人還沒有這個資格,正是舍我其誰?......”

    “碰!”猛然一聲打斷了楊永泰的話,是蔣介石一掌拍在了茶幾上,茶杯也倒了,茶水淌出來灑到地上。

    蔣介石自知失態,勉強笑一笑(皮笑肉不笑)說道:“先生累了,回去休息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