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兵敗加藏布

字數:5579   加入書籤

A+A-




    8月3日,加藏布河穀發生了山洪,處於河穀中的張培元部遭受了重大損失。此時,洪水還在肆孽,張培元問金樹仁:“德庵兄,這兩天的雨水並不大,為什麽來了這麽大的洪水呢?”

    現在的金樹仁也是驚魂未定,看著濤濤的洪水發呆。張培元這麽一問,倒是驚醒了他,今年已經五十多歲的金樹仁,見識就要廣一些,他思考一會答道:“子亨老弟,我猜想應該是在早幾天的時間上遊有泥石流發生......”

    張培元:“何為泥石流啊?”

    金樹仁:“就是陡峭的山坡上,泥土吃飽了水分,保持不住了,順著山坡就滑下來,泥土石頭像洪水一樣奔流而下。到了山溝底部就堆積下來,像一座水壩,阻斷了山中的河流,形成一個湖泊。前一陣連陰雨的天氣就容易產生這種災害。應該是我們腳下的加藏布河的上遊或者支流發生了這種情況,河道被堵塞了。可是連陰雨的天氣讓河水暴漲,這個自然形成的水壩並不牢固,被囤積的越來越多的湖水衝垮了。於是這些天來積攢下來的水就決堤而下,這就形成了今天我們見到的山洪。”

    張培元:“還是德庵兄通今博古,小弟我佩服!這麽說山洪大多是這麽形成的啦?”

    金樹仁:“這麽大的災害應該是不多見,多數山洪還是像前幾天那樣的河水暴漲,災害不大。不過山洪來的快去的也快,個把小時也就過去了。”

    張培元:“哎!怪我們運氣不佳呀!不是上天有意懲罰吧?咱們自問也沒幹什麽傷天害理的事啊?這西藏之地寺廟多,那天應該去拜拜佛,敬佛消災呀!”

    金樹仁:“子亨老弟說的是,是要拜佛了。阿彌陀佛,佛祖保佑!”

    金樹仁:“子亨,我們還是應該檢討,我們入藏以來有沒有罪孽?要善待民生啊!藏人漢人都是人,我們要對得住蒼生!”

    張培元:“是,是!德庵兄說的對!要對得起蒼天!對得起佛爺!”

    人,還是有信仰好,起碼能少做傷天害理的事,能自我約束。不信鬼神,天不怕地不怕!這樣的人就可怕了,他不怕下地獄啊!

    ......

    金樹仁、張培元在這裏議論,敬鬼神,要去寺廟拜佛。藏軍那邊更是不得了啊!

    麵對著濤濤的洪水,藏軍的官兵們都看到了,河穀中的漢人被洪水衝得七零八落,藏軍不費一槍一彈,漢軍就垮了。阿沛雙手合十,然後匍匐在地。藏族佛教徒頂禮膜拜,最虔誠的跪拜是雙手扶地,向前,全身匍匐在地麵上!如此往複多次,然後叩拜祈禱。現在阿沛就是虔誠地叩拜,他後麵跟著的是察絨等一幹藏軍的軍官,全部隨著阿沛的動作叩拜。

    叩拜過後,阿沛跪坐在山頂,麵向加藏布河穀,雙手合十,嘴裏嘟嘟囔囔開始祝禱。他說的是什麽?不知道,但可以猜想的到:

    蒼天啊!大地啊!活佛啊活佛!活佛顯靈了!保佑我藏人!我阿沛一定布施百斤香油,千斤糍粑,供活佛享用!

    如此等等,大概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

    張培元當務之急是集合隊伍,清點傷亡損失,設置防禦,避免藏軍乘勢進攻,第一要務是自保!這就要靠前邊的1營了。而張培元的指揮部到前沿有10公裏的距離,這個命令如何傳達呢?技術問題也要說清,講故事要合情合理嘛。

    1營肯定沒有步話機和電報機,但是戰地的有線電話這種裝備在民國時代很普遍,指揮部與前沿之間肯定有電話。就在洪水即將到來的時候,張培元命令部隊上山,向前沿的1營傳達這個命令靠的就是電話。可問題是現在的電話線路肯定被洪水衝斷了,洪水還沒有完全退去,修複電話線路肯定來不及。派通信兵也沒有道路,道路現在還淹沒於洪水之中,過不去。還有什麽辦法呢?

    此時最好的辦法是旗語。這個年代裏使用旗語最好的是日本鬼子,中國軍閥的部隊,包括國民黨的國軍也沒有普遍使用旗語的曆史紀錄,這當然也反映了軍隊素質的問題。比如海軍,士兵素質普遍高,訓練更正規,所以軍艦上的旗語、燈語都能熟練掌握。張培元部肯定沒有旗語兵。最後的手段就是信號彈和軍號了。信號彈的使用靠事先約定,張部沒人能預料到這個突發事件,因此也就沒有約定。那就隻有軍號了。好在民國時期,軍號使用普遍,號譜就比較複雜,能表達的含義就多種多樣,像今天“命令1營加強防守”是可以準確無誤地傳達的。可是號音傳不了10公裏的距離,這個倒不是問題,軍隊中各部都有接力傳遞的規矩,在山穀中,殘存的各部士兵會到處都有,所以這個命令還是能夠到達1營的。

    張部的1營是損失最小的,他們接到了張培元的預警,按洪水流速計算,最前邊的部隊有一個小時的反應時間,1營的尾部也有半個小時的反應時間,因此可以比較充分的轉移。1營的損失僅僅限於部分帳篷和笨重的物資,人員沒有損失,基本的武器裝備都保存下來。可是配合1營作戰的炮隊還在1營的後麵,預警時間短,裝備彈藥笨重。也就是因為迫擊炮輕便,炮都帶出來了,但是炮彈損失太大,馬匹也有損失,車輛則全部被衝走了。好在炮兵人員沒有損失。

    總結下來,1營按照命令重新部署防線基本可靠,但是缺少火炮支援。藏軍一方是有炮的,所以今天如果打阻擊戰的話,1營也是很艱難。

    張部的2營損失最大,因為他們在上遊,比指揮部遭遇洪水的時間還要早,完全沒有預警的時間。初步統計人員損失超過了半數,還剩一百多人,武器彈藥的絕大部分已經喪失,2營徹底地失去了戰鬥力。

    張部還有好幾個直屬單位,炮隊分別跟隨著1營和5營,這個就不說了,輜重隊損失極大,物資、車輛、馬匹等於沒有了。部隊的物資就是彈藥和糧草,缺少了彈藥糧草還打什麽仗?因此,張部的戰鬥力極大的削弱了。

    比如現在的情況,藏軍的主力就在眼前,有1營在前邊警戒著。1營隨身攜帶的武器彈藥還在,口糧也就是維持這兩天的,各種口徑的炮彈奇缺,恐怕打不了幾炮就沒炮彈了。因此,1營隻能堅持一兩天,時間長了則沒有彈藥,也沒有飯吃,這樣的部隊還能打仗嗎?

    2營不說了,基本廢了。5營應該沒有什麽損失,但是他們出擊已經走了好幾天了,還算不錯,保持著聯絡,張培元已經命令讓他們快速返回,但是回來也需要時間啊?並且5營攜帶的隻是這一次戰鬥需要的子彈炮彈和糧食,長期的供給也要靠張培元的指揮部。

    金樹仁對張培元說道:“子亨老弟,我們的處境已經十分的危險了,該怎麽辦你可要早拿主意!”

    金樹仁不是軍人,從另一個角度說,這支部隊是張培元的,張培元就是小軍閥,所以軍隊的事情還是張培元說了算。局麵的確很危險,連金樹仁這個外行也看出來了。

    張培元說道:“德庵兄提醒的對,我軍必須趕快脫離與藏軍的接觸,避免作戰,迅速撤離此地。今日夜間就走!”

    金樹仁:“5營呢?他們怎麽辦?”

    張培元:“地圖!”

    73旅的參謀長田琦雍趕緊拿過來一幅地圖,幾個人聚在一起看。

    金樹仁指著地圖說道:“這個地方怎麽樣?”

    他指的地方是一個比較大的湖泊,叫“色林錯”。藏語的“錯”就是湖泊。

    張培元琢磨著說道:“嗯,可以,我們前不久才路過此地。就選擇色林錯吧!田參謀長,派幾個人去尋找聯絡5營,讓他們直接去色林錯!”

    “是!”

    張培元:“德庵兄好眼力啊!這地方不錯。”

    為什麽他們都選中了色林錯呢?原因在於糧草,民以食為天嘛,是人就要吃飯!部隊缺武器彈藥,可是更重要的是缺糧,不餓死是首要的。他們前不久經過色林錯,湖泊的周圍不但有牧場,有牛羊,也有耕地,有糧食,部隊到了那裏能吃飽飯!這是最重要的。金樹仁不懂軍事,可是糧食的重要性還是知道的。

    金樹仁:“我們應該馬上聯絡東北軍,他們不是有個聯絡處嗎?隻要聯係上,軍火糧食不就解決啦!”

    張培元:“田參謀長,電台帶出來了嗎?趕緊架設!聯係東北軍的常聯絡官!”

    田琦雍趕緊找人架設電台。他們的電台肯定是老式的,就是好幾個大箱子的哪種。時間不長田琦雍就回來了,非常沮喪,他說:“報告張旅長!電台部分損壞,發電機沒帶出來,已經被洪水衝走了。”

    “啊?”

    他們隻有這一部電台,還是金樹仁借著職務之便,從新疆政府拿來的。電台的損壞就意味著他們與中央政府和東北軍斷了聯係,問題很嚴重。

    金樹仁:“子亨老弟,我們應該盡快派人聯絡東北軍。沒有外援我們的武器彈藥怎麽辦?”

    張培元:“話是這樣說,可東北軍憑什麽支援我們?應該設法聯絡南京。”

    金樹仁:“你這個話有些道理,但是不全麵。如果我們聯絡的是從前的楊增新,或者劉鬱芬、楊虎城之流,那是不會有結果的。正如你說,他們憑什麽支援我們呢?可是南京和東北軍就不同了。”

    張培元:“有何不同?”

    金樹仁:“我先問你:英國人想吞並西藏,或者把西藏從中國分割出去,子亨老弟,你覺得百姓們該怎麽想呢?”

    張培元:“這還用問?中國人誰不維護自己的國家呀?可是平民百姓有什麽辦法?還不是說說而已。”

    金樹仁:“這就對啦,百姓都有民族之心,也不乏愛國之人,可人的能力不同,反應就不同。小軍閥沒有能力,就像你我在新疆的時候,隻是想想而已。可南京、東北軍都是有能力的,他們要想維護自己的國家,就能付諸於行動。這就是南京政府和東北軍這兩家都能援助我們的原因。他們指望著借助我們來維護中華的國土,抵禦西藏的分裂。所以我們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應該表現出我們愛國心和維護國土的作用。隻要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在維護國家的領土中有用,他們的援助就會源源不斷。”

    張培元:“德庵兄真是大學問,你這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等到達色林錯,我們盡快派人聯絡東北軍。”

    這正是:

    道別新疆向何處?

    雄兵直指藏布東;

    天時不予將軍便,

    豪情滅於山洪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