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人外有人

字數:4433   加入書籤

A+A-




    三月初,楊永泰到了奉天,張作霖經過權衡終於還是接納了他,但是沒有見他,而是讓趙三本接待並安排他的職位和工作。這個趙三本是開門見山直接說安排他做東北軍政府派遣駐西藏全權特使之職。

    趙三本繼續說下去:“楊先生曾經供職於南京,張培元、金樹仁部進入了西藏,金樹仁就是南京方麵任命的特使,這些情況先生一定是知道的,我就不說了。但是張培元部入藏之後並不順利,這個情況先生知道嗎?”

    楊永泰:“哦,三本老弟,張培元部有正規的番號,他們總要定期向軍令部報告嘛,所以過程知道一些,但是不詳細。一是張培元與南京方麵的聯係時有中斷,二是我後來離開了南京,消息就閉塞了。”

    趙三本:“先生來到了奉天,那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張培元部進入西藏是得到了我東北軍的支持的。我東北軍為何支持他們?盡管楊老先生是明白人,我還是要做個說明。”

    楊永泰:“應該的,三本老弟不必客氣,老朽洗耳恭聽。”

    趙三本:“簡單一句話,在這國家多災多難之際,不能忘了西藏是我民國的一個行省,領土不能丟。這也是先生就職全權特使的第一使命!眼下國內紛亂,中央對邊疆有些鞭長莫及了,在此形勢之下維護國土完整就是我東北軍的意圖和原則。先生忠於此原則就是忠於民族,忠於國家,也就完成了東北軍交給您的使命。先生於我民國則功莫大焉!這是根本,先生切記!”

    這個話很嚴肅,楊永泰也一臉的莊重,點頭稱是。

    趙三本:“張培元和金樹仁這股勢力擁有中央任命的身份,也得到了我東北軍的支援。隻要張、金二人所做的事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隻要保持這個大節,我東北軍就會繼續支持他們。先生到了西藏之後,我東北軍對於張部的支援都要通過先生之手了,這實際上就是控製張部的權利。這項權利就握在先生的手中了。張部擁有軍隊,所以我東北軍就不需要讓先生帶兵了。大帥府決定給你帶一個衛隊連做安全保衛,我們認為這就足夠了。此外,張培元希望得到空軍這個兵種,在地廣人稀之地空軍的確很重要。為簡化過程,我東北軍擬派出一個小型的飛行隊進入西藏,為此就要建設幾個臨時機場,每個機場都需要地勤等工作人員,也需要有守衛的部隊,守衛機場的部隊規模暫時定為一個營。這個飛行隊進駐西藏之後也聽命於先生。因此說,先生在西藏的權利也不小,影響力不比張、金二人差。怎麽樣?楊老先生可以赴任嗎?”

    這段話不多,卻把楊永泰去西藏任職的權責交代清楚了,因此趙三本在此處再次追問,是否可以赴任?也是該有個態度啦,否則下麵也就沒必要在談了。

    楊永泰此時在內心進行著緊張地權衡,他需要什麽?個人的利益不用說了,任何人都會權衡這個。東北軍給出的特使待遇不低,權力也不小,“權力”二字用現代語言說就標誌著灰色收入不少,叫做貪汙受賄也行。金錢的利益不用想了,肯定豐厚。第二位的是什麽?那就是能否展現個人的抱負,胸中的才學有所用,有作為,能名標青史當然更好,起碼要得一個好名聲。西藏的各方勢力關係複雜,也都有各自的利益和目標,處理西藏的事務就需要智慧,也具有挑戰性,對於楊永泰這種人來說就有表現的機會,有施展才能的機會。第三,手中有權,就能滿足權利的欲望,權力欲也是好男兒追求的目標嘛。

    楊永泰的疑慮沒有了,也就答應的痛快,他說:“代我謝謝張大帥,大帥有識人之明啊!也請大帥放心,楊某定會努力,不辱使命。”

    趙三本:“這就好,從此咱們可就是一家人了。我東北軍在西藏的盟友就是張、金二位。他們入藏以後也吃了敗仗,有挫折,這當然是他們策略錯誤的結果。人無完人嘛,這二人乃是新疆反叛之人,毛病定然不少,也未必能實心實意的與我東北軍合作。我東北軍與他們的關係就要看大局了,隻要他們能起到維護國土完整,反對分裂,反對外族入侵的作用,我們就要與他們保持友軍的關係,要支持他們,而不能拆台,不能內訌。將來先生與張部的糾紛要及時上報到奉天,我們與張部的爭論和爭鬥都要有大帥府或者軍政府的批準,而不能擅作主張。這些話可是大帥告誡的,先生勿忘。”

    趙三本的這番話就是敲打了,是針對楊永泰喜歡爭權,挑起內鬥的毛病說的。以楊永泰的毛病,他與張、金二人產生糾紛幾乎是必然的,如果不事先警告,楊永泰就敢利用權力整治他們。這也是張作相所說的要告誡、教育,人也是可以變化的,但願楊永泰不要犯老毛病。

    楊永泰心中驚懼,以他的聰明哪能聽不出來話中的味道?他想反駁,可初來乍到的麵對的還是個小青年,爭論起來難免失身份,再說他也拿不準這是不是張作霖的意思。因此隻能呐呐地說:“是,是......”口齒不清別人也聽不出個所以。

    今天是趙三本以東北軍的名義對楊永泰做交代,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代表著大帥張作霖。所以主講就是趙三本,楊永泰隻能洗耳恭聽,靜聽教訓。

    趙三本:“先生曾任職於南京,對於中西方關係當然很熟悉。結合著西藏的事務,我們與英國會是什麽關係?要注意哪些呢?”

    楊永泰:“請三本老弟明示。”

    趙三本也不客氣,此時他是代表東北軍在說話,因此他說道:“首先我們的沿海被日本人封鎖了,現在還看不到什麽時候可以打破封鎖。我們中國的對外貿易現在完全依賴於中緬印鐵路,緬甸和印度都是英國人的殖民地,為了保證這條鐵路的暢通,我們就要看英國人的臉色。為此我們在西藏就不能與英國人鬧翻了。這個道理就不用說了,為了國家的大局嘛。另一方麵,也不是說完全由著英國人在西藏胡來,英國人也要講道理嘛。所以在西藏與英國人的關係第一要掌握有理,第二要有節製,不可得寸進尺。第三要注意留下日後解決的把柄和條件,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待日後我們總有與英國人算賬的時候。”

    桌子上是備著紙和筆的,不知何時,楊永泰已經拿起筆開始做記錄了。

    趙三本:“張培元部在西藏吃了敗仗,屢次受挫,先生知道其原因嗎?”

    楊永泰:“我在南京的時候,中央與張培元部曾經中斷聯絡很長時間,恢複聯係後不久我就離開的南京。張培元和金樹仁的報告都過於粗略,隻是知道他們要求資金支援。因此我幾乎不知道他們的現狀,對他們受挫的原因更是無從知曉。”

    趙三本:“戰場上的勝敗可以有偶然因素,但是他們一敗再敗就不是偶然的原因了,其中必有緣由。我大帥府認為他們對西藏省的社會狀態沒有分析,心中不明,做事就莽撞了。對西藏的民眾、對貴族、對僧侶,還有對待英國人應該持什麽態度,辦事有沒有正確的策略呢?張、金二人都沒能很好的研究,這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趙三本繼續說道:“西藏的民眾中那些人起主導作用呢?不是奴隸也不是普通民眾,而是當權的貴族和上層僧侶大喇嘛。西藏的社會製度是否符合我們民國的觀念?是否符合三民主義?是否要變革?那是以後的事情,更是國家的責任,不是你張培元和金樹仁能夠胡亂作為的。張部在西藏確實殺了一些貴族,也屠過寺廟,但是他們更不該解放奴隸,不該把奴隸們變為自由人。如果把殺人與解放奴隸聯係起來看,西藏的上層人物就會認為這批漢人是來拆台的,是來顛覆西藏即有秩序的。對此他們不能接受也不能容忍,反抗也就必然了。底層的奴隸、貧民沒有話語權,他們說了不算,即便有說話的機會,奴隸們也未必會說支持漢人的話,實際上他們都會跟著貴族走。如果說張部在西藏失去了民心可能沒到那麽嚴重的程度,但他們在西藏沒有注意收攏民心這是事實。”

    對於這個話題楊永泰倒是有體會的,因此他也插了一句話,他說道:“三本老弟,東北方麵對西藏社會的這個認識我是讚同的,社會是複雜的,改革就不是簡單的事。任何社會變革是需要做實際調查和慎重的研究,莽撞不得。東北方麵的這個考慮我很讚同。”

    趙三本:“難得楊先生有這個認識,我們當前在西藏的頭等大事是避免西藏的極端民粹者分離西藏,阻止外來者的入侵,保住國土。對內需要穩定,而不是搞社會改革引起混亂。”

    楊永泰算是這個時代的智者,通過今天的談話他對趙三本也是刮目相看。原來他隻是知道這個年輕人是張作霖的女婿,以為是靠裙帶關係居於東北軍的核心層,今天才知道此人也是有真才實學的。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楊永泰接受了新的使命,用了十幾天時間做必要的準備,到三月中旬離開奉天奔赴西藏赴任去了。他去西藏,拉薩的當局當然不會接納他,他還要走新疆這條路,去找張培元部匯合。奉天到新疆已經有鐵路了,隻是需要繞道蒙古,可是比其他交通還是便捷的多。

    新疆省長吳佩孚與楊永泰是同一個時代的人物,他們之間當然熟悉。吳佩孚盡地主之誼,為楊永泰接風招待我們就略過不提了。此外,負責聯絡西藏的常經武今後也要與楊永泰經常打交道,他也趕過來共同籌備。他們為楊永泰組建了一個小型的航空隊和附屬的單位、人員、物資,還要給他調配一個連的衛隊,如此等等。到了三月底新任的東北軍政府派駐西藏全權特使楊永泰帶著自己的隊伍從和田縣進入了西藏省,由此開始了他的使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