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碰上了英軍
字數:4584 加入書籤
1934年的3月底,冬季過去了,新任的東北軍政府派駐西藏全權特使楊永泰帶著自己的隊伍從和田縣進入了西藏省,由此開始了他的使命。
楊永泰的隊伍有一個小航空隊,裝備了三架教-19雙翼小飛機,它們進入西藏的主要作用還是用於偵查。這三架飛機都是雙座教練機(便於執行偵查任務)。這種小飛機配有機槍,也可以帶一百多公斤的載荷,50公斤的小炸彈最多能夠帶上兩枚,也算勉強能擔負作戰的任務。也可以攜帶副油箱以增加航程。
進入西藏的航空隊麵臨著一個選擇,那就是要不要保持新疆到西藏的航空通道?也就是說新疆、西藏之間的飛機能不能通航?這是因為教-19的航程有限,正常情況下的最大航程是六百多公裏(巡航半徑300公裏),加上副油箱後最大航程才一千公裏,而和田到拉薩就有1500多公裏。此外,為了維持航線和保證飛行安全,航線的沿途需要眾多的地麵導航站。因此,如果保持航線,就要在沿途建設中轉機場和維持更多的導航站。目前的西藏並沒有完全被控製,那麽這些沿途的設施就需要軍隊來保護,因此需要增加很多的人力,也要增加入藏的軍隊。
合理的選擇就是不保留到新疆的航線,起碼暫時是這樣的選擇,以後條件具備了再說。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把飛機運送到西藏去?
前幾年東北軍第一次到寧夏就是帶著飛機行軍的,用的是特製的馬車。因為教-19飛機體積小,全長隻有八米,翼展11米,機翼可以拆卸下來,所以特製的馬車完全可以運輸它。可是西藏不同於蒙古草原,西藏的路多是山路,都是馱馬走的路,從來就沒有考慮使用車輛,總不能一邊建設道路一邊行軍吧?
沒辦法了嗎?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分段建設臨時機場,一段一段地飛過去。教-19的飛行性能很好,對於臨時機場的要求不高,隨便找一塊平地,有四五十米長的跑道就可以起降。這樣一來,隻要保證了沿途的導航站,飛行就沒問題了。從和田到達張部目前所在的措勤地區有兩三個臨時機場就可以了。自從張培元部到了措勤地區後,常經武的運輸隊已經在這條路上跑了幾個月了,道路是暢通的,也是安全的。
這個航空隊有一個營的衛隊,加上技術人員等輔助人員也有一千多人了,楊永泰的警衛連是個加強連,有近200人,還有楊永泰的其它隨行人員,總人數1200多人,建設臨時機場和導航站完全沒有問題。
注:楊永泰帶的軍隊都是東北軍的編製,各級單位的人數都是標準的,比普通軍閥部隊編製大。
這三架飛機進入西藏應該是西藏省第一次有了飛機,是創紀錄的。這給楊永泰帶來了八麵的威風。航空隊所需要的油料、配件、子彈、炸彈等補給物資就要靠常經武的運輸隊了。
......
我們長話短說,到了4月中旬,楊永泰到達措勤,與張培元部匯合了。此時天氣漸暖,張部也羽翼豐滿了,他們再次向拉薩進軍。與去年不同的是路線,這一次是沿著西藏最大的河流——雅魯藏布江向拉薩進軍。還有一個不同點,那就是天上多了飛機,西藏本地人還是頭一回看到飛機,他們都會以為那是神鳥。西藏人都信佛,恐怕不少人要叩頭膜拜了。飛機用於偵查非常便捷,於是張部的行軍途中經常有飛機在天空盤旋。東北軍的飛機在這裏飛行很安全,藏軍絕對不會有飛機的,也不會有高射機槍高射炮。
飛行員很安全,但是也有困難,那就是西藏的地勢高,通常地形都在海拔三千米以上。假如飛機在相對一千米的高度飛行,其海拔高度就是四千米了,高空缺氧、低氣壓、低溫是第一個需要克服的。此時的飛機技術不斷的改進,新型號飛機的飛行高度也是越來越高,因此密封機艙,加壓加氧的技術已經有了,這都改善了飛行員的條件。
張部向拉薩進軍首先要途徑日喀則。從政治地位上來說,日喀則在西藏的地位僅次於拉薩,因為它是居於第二位的班禪活佛的駐地。神權在西藏具有崇高的地位。
張培元部來到日喀則遇到了麻煩。
作為第二重鎮,日喀則的防衛定然會比較強,本地駐防的藏軍就有兩個營(代本),而且這兩個營與張部在色林錯地區是交過手的。在這附近還有兩個藏軍其它的營,召集在一起就是四個營了。整個藏軍有九個營,在這裏就有四個,當然是兵力比較多的。但是麻煩還不僅僅於此,他們在此地碰到了英軍!
張部向拉薩進軍也不是和平前進,一路上大小戰鬥不斷,隻不過地方上的藏軍力量單薄,擋不住他們,西藏的上層怎麽會不知道呢?還有天上多了飛機,張部的人馬還沒見到,飛機已經過來了,讓藏軍新奇驚恐。所以藏軍在重鎮日喀則設立防線就是必然的。
此地距離江孜不遠,西藏的噶廈去年就聯絡了英軍,當時英軍也是顧慮重重,他們的顧慮是不知道新來的漢軍對英國持什麽立場,是合作還是對立。但是現在漢軍已經打到了英軍的門口,為了自保,英軍也就出動了。他們在江孜隻有200人的一支隊伍,今天全來了。
英軍也是現代的軍隊了,在戰場上是不會像藏軍那樣樹立旗幟的。英軍隻是想擊退漢軍也不想張揚自己的身份。所以張部這邊看不到任何可以判斷為英軍的標誌,當然也就不會知道對麵是英軍。
此處戰場距離日喀則還有百裏左右。山地間的道路都是沿著河道的,戰場的北側是雅魯藏布江,南側的山坡上就是英軍的陣地。當然張培元以為是藏軍。
今天是5月12日,張培元部向阻擊的敵軍發動了進攻。這兩天經常出現的飛機又來了,隻有一架,雙翼小飛機,就是東北軍的教-19。此時的飛機僅僅是偵查任務,飛機上的通信設備可以直接與地麵通話,報告偵查到的情報。
英軍士兵當然認識飛機,不過他們也會感到吃驚,這支中原來的軍閥隊伍竟然會有飛機!對機翼上的圓形五色徽章英國人是認識的,那是北洋時期中國的五色標誌,軍人的帽徽都用這個,現在的中國隻有東北軍這一係采用。因此英國人應該明白這是東北軍的飛機。
東北軍的空軍進入西藏是用不著隱瞞的,楊永泰就是東北軍派來的特使嘛,所以用不著更換青天白日的標誌。
看到飛機,英軍士兵都會躲避防空,可飛機沒有對地麵攻擊。東北軍認為藏軍也是中國人,現在打仗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不能那麽殘酷,除非必要,飛機是不會直接參戰的。
按照偵查和飛機提供的戰場情況,張部的炮兵首先開炮。現在重新獲得裝備的張部,火炮更多了,甚至旅部還有一個炮兵連,今天就有八門炮參戰,當然都是82迫擊炮。在中原地區,這些炮隻能算是小口徑的步兵炮,在這裏就當做重炮使用了。
迫擊炮的炮擊速度快,密集的炮彈很快就覆蓋了敵軍的陣地,煙塵泥土遮天蔽日。
首次炮擊全憑偵查的情報,敵軍的火力點並沒有暴露,所以炮擊的效果不會很理想。此外,張部炮兵的水平也不會很高,難免有打不準的情況,對於軍閥的部隊,也就是這個水平了。
英軍的指揮官是一名少校,名叫埃布爾。200人的英軍相當於一個加強連,連長也就是中尉上尉什麽的,但是來到遙遠的西藏,他們是一支孤單的軍隊,總要有個高一級的指揮官,我們不妨叫他司令吧。
埃布爾少校此時就在前線,他看到又是飛機又是大炮的也有些吃驚,心想這中國並不落後嘛,軍隊也是蠻強悍的,由此就不敢掉以輕心了。
這一次的炮擊雖說目標不是特別的明確,但是英軍的前沿陣地以及後麵被飛機發現的明顯目標都遭到了炮擊,英軍的損失肯定是有的,前沿的士兵們借助陣地臥倒躲避炮擊,總是有倒黴蛋被爆炸送上了天。讓英軍想不到的是後方一群運輸的馱馬被飛機發現了,因而也遭到了炮擊,馬匹嘶鳴,有掙脫了的則四散奔逃,也有被炸死炸傷的,糧草彈藥也被炸毀不少。所幸他們的炮兵隱蔽的好沒有被發現,英軍有山炮,同樣也有迫擊炮,現在英軍的炮兵正在緊張地測算漢軍的炮兵陣地,準備反擊。
英軍中夾雜著部分印度人的士兵,不管是什麽國籍的兵,他們的訓練素質還是不錯,麵對對方的炮火,他們迅速整頓部隊,等待反擊的命令。
張部與藏軍交過火,知道藏軍有火炮,同時也知道對手的炮兵不行,因此張部的炮兵們就有所懈怠,炮擊的時間長了一點,轉移陣地的動作慢了一點,自以為是地認為藏軍炮兵反應遲鈍。可是這一次就遇到了例外,他們剛剛收拾火炮準備轉移,敵軍的炮彈就打過來了。密集的炮彈覆蓋了張部的炮兵陣地,一門門的炮在爆炸聲中被炸飛了,變成廢鐵,可巧旁邊準備運走的一個馬馱子上有兩箱炮彈也在巨大的震動中殉爆了,這就形成了更大的爆炸,幾十米高的煙柱衝天而起,形成像蘑菇雲一樣的煙雲。
變故來得如此突然,讓位於前沿的1營長段富貴目瞪口呆。戰鬥剛剛開始,張旅長配給他4門炮再加上自己營裏的4門炮就灰飛煙滅了,炮兵也遭到了重創。得到報告的張培元也很光火,他和田琦雍(張的參謀長)急急忙忙地向前沿趕來查看,同時他也把直屬炮連剩下的8門炮也都帶過來了。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483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