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強勢出擊

字數:4560   加入書籤

A+A-




    東北軍的少帥張學良率領著第一航空隊進駐了玉林,他顯赫的地位和聲望讓桂係頭目李宗仁不敢怠慢,李親自到玉林機場去迎接。此時由於越南的戰事李宗仁暫時住在南寧,南寧和玉林都是廣西省南部的城市,它們距離不遠。

    張學良的社會地位高不高主要是看東北軍在全國的影響力,現在的東北軍雖然沒有掌握中央政權可是其政治、經濟、軍事等諸方麵綜合來看不比南京的蔣係差,這是國內普通人的看法,畢竟南京還是中央嘛。真正了解實情的還是能夠看到東北軍是當前中國的老大。水漲船高,作為張作霖的兒子,東北軍的接班人,張學良的地位也就高漲了。是啊,對於軍閥來說子承父業那是天經地義呀!這裏邊可是沒有半點民主憲政的成分,就是獨裁,政權名稱是“東北軍政府”,叫“軍政府”就是軍事獨裁嘛。

    作為軍人的李宗仁他高看張學良還有另一層原因,張學良的製空論可是牆裏開花牆外香,在世界上都成了有名的軍事家了。今年又加上一條,在興海的抗日戰爭中張學良又首創運用了大縱深的戰役方法。這些都是中國的軍閥門想都不敢想的啊!世人誰能知道東北軍還有個幕後人物趙三本呢?在張作霖的栽培之下這些耀眼的光環都罩在了少帥張學良的頭上。

    有了這些背景,李宗仁的親自迎接,設宴接風等等一定是熱鬧非凡。

    李宗仁:“漢卿老弟年輕有為呀,你能來我們這山溝裏讓我十分的榮幸!”

    張學良:“李長官客氣了,能把桂地經營的這麽好,讓百姓安居樂業市麵繁榮政通人和,讓學良仰慕啊!廣西還擔負著兩麵抗擊日寇保衛國土的重任,真乃我民國之中流砥柱,讓我從心中佩服!”

    這種客套沒多少營養,就不說了。宴會過後他們當然會商議抗擊日寇作戰的事務。桂係也是有空軍的,李宗仁對空軍作戰也不是外行,他對照地圖說道:“漢卿老弟,貴軍的飛機從玉林機場起飛整個北部灣都在正常的飛行半徑之內了。在這裏的峴港原屬於法國的海軍基地現在成了日本海軍的基地。從玉林到峴港的直線距離有700多公裏,我們的飛機航程短,貴軍的新式飛機應該沒問題,所以空襲峴港也是可行的。”

    張學良插話:“帶上副油箱會更保險一些。”

    李宗仁:“這麽說貴軍的作戰範圍覆蓋了越南這個戰場的絕大部分了?”

    張學良:“準確地說應該是北部灣海域、北圻的全部和中圻的一半地區。李長官,在我們到來之前孫德荃聯絡官已經通知貴方,我們第一航空隊本次作戰的目標是日本的海軍,重點是打擊它們的戰列艦和航母等主要艦隻。這個任務是不能受到幹擾的。”

    李宗仁:“哦,知道,知道。”

    關於任務是要說清楚的,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醜話要說到前麵”,避免橫生枝節。因為這裏有兩個戰場,這麽強大的一支空軍難免會被各方惦記著。都是打鬼子,哪裏都需要,可是與打擊重創日本艦隊比較,其他都是次要的了。這就是不要受到幹擾的意思。

    張學良:“現在我軍最需要的就是情報,日軍艦隊在哪裏?在茫茫大海上需要準確的方位。在這裏我軍是客軍,戰場情報還要仰仗貴軍啊!”

    李宗仁:“都是為了抗日,我桂軍定然盡力,這是應該的。有什麽要求盡管說。”

    偵查的手段是多方麵的,所有能夠實際執行的辦法都不能放棄,能得到準確的情報才是最終的目標。廣西沿海的漁民就是可以利用的,現在是9月底,正是捕撈的季節,北部灣也是不錯的漁場,漁民們紛紛出海捕魚,這是可以利用的。張學良就是要與李宗仁商議,通過地方的官府,讓偵查人員上船。東北軍拿出十幾部便攜的電台配合漁船出海偵查。

    張學良說道:“如果能調潛艇部隊進入北部灣,也是不錯的偵查手段,可惜我東北軍的潛艇太少,南洋地區有三艘,都在千裏之外的納土納群島海域活動,眼下它們也是任務繁重。即便能調它們過來,以潛艇的航速恐怕要十天半個月以後了。兵貴神速,哪能無限拖延?李長官,法國人在越南經營了多年,貴軍與它們合作,能從法國人哪裏獲得有價值的情報嗎?”

    李宗仁歎息一聲說道:“不能指望法國人,他們能夠提供的情報是很有限的,這主要是他們作為殖民者不得民心,情報的來源就少。比較可靠的就是從河內戰場上得到的日本海軍炮擊海港和艦載機出現在戰場上的情況,由此來判斷附近海域有沒有日本艦隊,其他的情報就指望不上了。”

    還是李宗仁更了解越南啊!

    最後一個偵查的手段就是飛機了,位於玉林和憑祥機場的飛機都可以執行這項任務,這種偵查具有危險性,因為日軍的航母上有艦載機可以起飛攔截。危險歸危險,出動偵察機還是最便利的手段。因此,從第一航空隊到達之日起,空中偵查就沒有間斷過。這首先得益於深秋季節晴朗的天氣居多,對於熱帶氣候來說,此時開始進入了旱季,雨水不多了。

    飛機在大海上飛行如何判斷方位呢?也就是導航的問題。近年來東北軍空襲日本的本土乃家常便飯,這都是在大海上飛行,東北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現代的科學技術可以精確地檢測方位高度,飛機即便在夜間飛行毫無障礙,甚至有自動駕駛的控製機構,駕駛員隻需要下達宏觀的命令即可。可是這個年代裏沒那麽先進,飛機完全靠駕駛員操縱,稍有偏差就是機毀人亡。

    東北軍的飛機已經裝備了檢測經緯高度的儀表。但是由於飛機顛簸不穩,機械的儀表測量就不是特別的準確。對於大約的方向目標不會有偏離,但是定位的精度還有誤差。所以尋找海岸線、島嶼做導航的參考就非常重要。北部灣是接近大陸的海域,因此島嶼眾多。其實整個南洋海域島嶼都非常多,大家都知道有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大小島嶼星羅棋布。隻要有詳細的地圖,隻要目視能看到,都是導航的重要坐標。

    航行於大海上的船隻也是同樣需要地標導航的,重要的航線都是沿著大陸和島嶼的,他們的原理是一樣的。所以日軍的艦隊也不會離開島嶼太遠。

    9月30日中午,天氣晴朗,大海的上空有三架東北軍的偵查機從北邊飛來,他們沿著海岸線飛行,目標是海防港的外海。這三架飛機一大兩小,小的是戰21型戰鬥機,大的是轟22中型轟炸機。

    執行偵查任務為是麽用轟炸機呢?主要的原因是大飛機機艙寬敞乘員多,便於偵查員專心觀察,翻閱地圖,做記錄標記,拍發電報聯絡報告等等。而戰鬥機上隻有一名飛行員,顯然人手太少,過細的工作幹不了,比如收發電報就做不到。轟22機型的自衛能力也很強,可以向四個方向開槍開炮。還有它的飛行性能很好,飛得高,速度也很快,發現敵情時跑得快,敵機追不上。那兩架戰鬥機主要擔負護航任務。

    飛越了海防港口再向南他們就發現了遠處海麵上的大批艦船,他們想更靠近偵查清楚,可是,發現敵情的日軍艦隊起飛了十多架戰機攔截。東北軍的飛機不是來戰鬥的,這三架飛機明顯處於劣勢,於是他們趕緊調轉方向撤退了。東北軍飛機速度快,日本鬼子知道是東北軍的戰機,也就不敢追擊過遠,東北的偵查機安全返航。

    按照偵查目測估算,敵艦隊大約有五十艘大型艦船,規模很龐大,具體的戰列艦、航母情況都沒有看清,無法確定得更準確。

    情報上報到張學良的指揮部,綜合其他來源的情報就可以判斷這個日本艦隊擁有戰列艦和航母,隻是數量不詳,應該是日本遠征艦隊的主力部分。

    從日本艦隊依然大規模集結於北部灣的情況來看,日本人應該沒有得到東北空軍南下的情報,否則他們應該有所防備。情況說明日本人覺得自己很安全。

    這個情況促使張學良下了決心。兵貴神速,盡管已經過了中午,時間有些緊張,他仍然下達了出擊的命令:首先是命令駐諒山的第一大隊出動十六架戰機(第二、三兩個中隊),不要帶炸彈,帶足空戰的彈藥,強行靠近敵船隊偵查。命令說,如果敵戰機起飛迎戰,則向河內方向撤退,引誘敵機向內陸方向追擊。這是誘敵之計,能引走一部分日軍戰機就達到目的了。

    進駐諒山的是援桂航空隊的第一大隊,它的第二大隊留在廣西,也被集中到玉林(玉林就是援桂航空隊的基地)。張學良命令這個第二大隊做戰鬥準備,等候命令。

    等諒山的飛機起飛後,本次作戰的主力第一航空隊也全體起飛,編隊出擊。

    這個架勢就是全體出動,強勢出擊,沒有保留。話也不能說絕對,援桂航空隊的第二大隊算是保留的唯一後手,一旦出現緊急情況時它們是唯一的救援部隊。一個大隊有16架戰鬥機。不管怎麽說,張學良有點冒險。

    有一點很遺憾,在北部灣完全沒有東北軍的海軍力量,桂軍有幾艘小艇都在內河,並且主要是西江水域,進不了北部灣,就算能入海又有何用?若是有海軍配合,這一戰的勝算就大了。

    諒山機場起飛的飛機到達戰場(海防港的外海)隻有100多公裏,東北軍的戰機速度快,隻是10分鍾的航程。而玉林起飛的飛機到戰場的距離接近400公裏,是40多分鍾的航程。所以他們同時起飛,到達戰場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差。(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