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鳥槍換炮

字數:4427   加入書籤

A+A-




    從日軍登陸越南起,到日軍從諒山撤退,時間經曆了八個月,其中時間最長的戰鬥發生在諒山,從1934年的12月初起打了三個多月。日軍啃不動諒山要塞,不得不後撤。時間就到了1935年的3月中旬。中國赴越南的遠征軍打了一場大勝仗,這也是不小的功績。為此白崇禧在憑祥舉行慶功會嘉獎作戰有功的官兵,頒發獎章賞金,李宗仁也專程趕來主持各種活動。同時還邀請了國內的新聞人做采訪報道,大力宣傳,鼓舞士氣,一時間邊陲小鎮憑祥熱鬧非凡。

    日本國的占領軍那邊也沒閑著,他們的撤軍動作並不是徹底放棄河內平原。在諒山方向,日軍留下一個聯隊的兵力防禦中國人,同樣的在河內以西的“越池”方向也留下一個聯隊防禦法軍。這兩個聯隊就是關原六的第39旅團,關原六被任命為河內衛戍司令。阮氏傀儡新組建一個師團,由關原六負責組建和訓練,當然也歸他指揮。第20師團的另外一個旅團——第40旅團則後撤到河內以南的清化設立防線。清化是丘陵地形,西麵全是山區,北麵有一條河叫馬江,適於防禦。越南屬於熱帶亞熱帶氣候,又臨近大海,雨量充沛,這裏的江河水量豐富,波濤滾滾,是極好的防禦屏障。這也就是說,日軍需要固守的是清化一線,以保衛清化以南的“勝利果實”。

    越南的阮氏王朝也有自己的軍隊,以前當然是法國人訓練的仆從軍。這次日軍入侵,越南軍的主要部隊都被法軍調走了,隻剩下了王都順化的守衛部隊,所以現在日本人等於重新組建傀儡軍。

    日本人組建的軍隊當然要沿用日軍的習慣,就像當初在朝鮮組建的仆從軍一樣,也是師團的編製。第一期組建一個師團,番號是越南國軍第六師團,簡稱越6師團,下設三個聯隊,番號為11、12、13聯隊,滿編製人數兩萬。前麵空出來的番號是給王室直屬部隊預留的。

    按說仆從軍的裝備應該是低檔次的,原因就是信任度不夠嘛,但是對這支仆從軍日本人還是按照日軍的乙種師團的標準配置裝備的。這是因為他們的駐地就是戰場,日本鬼子還指望他們打頭陣做炮灰呢,裝備不好怎麽作戰?

    日本人為了放心使用這支部隊,就讓日本軍人擔任各級軍官,直到小隊長一級都是日本人,這些日本軍官也是訓練的教官。還有,在部隊中進行奴化教育,全部說日語,使用日文的文件。

    此時的越南還十分落後,甚至是蠻荒時代,因此征召的壯丁絕大部分是純粹的文盲。這個年代越南還沒有自己的文字,自古以來他們就使用漢語。其實他們的語言很接近於中國的兩廣,使用漢字是沒有問題的。現代的越南拚音文字是一個法國學者為越南創造的。說實在的越南現代使用的文字太差了,除非越南人懂得外語,否則無法對外交流。誰會去學習那個蹩腳的文字,通用性差的語音文字就沒有活力。

    此時的越南文化很落後,可也存在著知識的階層,有些文化的人大都集中在城鎮中。

    文化不開化就影響士兵的素質,並且很嚴重,特別是技術兵種,如炮兵,機槍射手等。這就隻能矬子裏拔大個,選擇少許有些文化的,機靈點的,聰明的。但是不管怎麽說,日軍拿出裝備也難於訓練出戰鬥力很強的部隊。士兵的文化素質是不可忽略的,日本兵的素質高,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日本國的教育水平高,很少有文盲。

    新組建的部隊總要有個訓練的過程,這支仆從軍能夠使用最少要幾個月的訓練時間。

    日本人在朝鮮組建過仆從軍,在我們中國也有,那就是曆史上在東北組建的偽滿洲國的國軍,這是抗日戰爭中中國的第一支日本仆從軍,我們習慣上稱之為偽軍。馬占山就是這支部隊最早的指揮官,他後來起義了,成了抗日英雄。

    借此機會我們簡單說幾句,了解一下這支鮮為人知的仆從軍。

    這個滿洲國的偽國軍也是陸海空三軍俱全的,他的海軍最弱,是個內河艦隊,可是空軍也有一定的規模,全盛時期有三個航空隊。解放初期,解放軍的第一支空軍部隊中的技術力量和教官基本上取之於此。

    在曆史上到了抗戰末期,日本的關東軍名義上是日本國的戰略後備隊,可實際上已經被太平洋戰爭陸續抽調成了空殼子,為關東軍充數的很多還是十四五歲的孩子,個子還沒有步槍高。還有一些胡子兵,四十多歲甚至五十多歲,老少都有啊。在那個時期,偽滿洲國軍實際上是東北的日軍方麵比較重要的力量了,他們起碼都是精壯而且訓練有素。到了抗戰勝利之後,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四野)收編了他們的15萬人。當然早一步到達東北的國民黨軍也收編了不少。這些士兵可是素質不錯的兵,在戰爭年代裏也算資源吧。

    ......

    越南的戰場算是告一個段落,大型的戰鬥暫時不會發生了。作為保持諒山前線製空權的東北空軍還是不能撤走,起碼要保持一段時間,以防局勢變化。這是東北軍的意思。可是當東北軍的這個決定通知桂係頭頭們的時候出現個小小的意外,李宗仁對東北駐桂係的聯絡官孫德荃說:為了抗日作戰,加強桂軍,希望能夠購買三架轟炸機和六架戰鬥機,當然他要的是單翼的先進型號,為的是組建一個主力航空隊。

    他這是借此機會講講條件,畢竟廣西是桂係的一畝三分地嘛,並且這也是有前例可循的。在東北的第一航空隊進入廣西作戰的時候,為了借道,南京方麵不是要了一批先進飛機嗎?我桂係是當事人,你東北軍用的是我的地盤,我提這個要求更是理直氣壯嘛。

    細想一想內中還有不便於明說的含義。從抗日的需要來看,有東北航空隊常駐於廣西協助桂軍作戰,如果力量不夠可以加強嘛,所以“抗日需要”的理由不是十分的充分。真正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軍備競賽。南京的空軍加強了,你來打過來,我怎麽辦?

    例如在現代,北朝鮮有了核武器,周邊的國家就受到了威脅。周邊都有誰呢?俄羅斯、中國、南韓、日本。特別是南韓,他們的危機感最強烈,如果沒人為它提供保護傘,那就也要發展核武器。還有日本也是這種情況。這就叫軍備競賽,每個國家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東北給南京的飛機不是白給,要花錢的,桂係也不例外。當前的中國各派軍閥都是有錢的,已經不是原本曆史上窮嗖嗖的了。原因主要是兩點:第一,有東北軍的存在內戰打不起來,東北軍成了中國的警察。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隻要不窮折騰,搜刮不要太過分,借近代新科技新技術的便利,交通運輸的便利,經濟都能高速發展。這就叫無為而治。第二,東北牽頭搞了一個中投行,它是專門為各地提供資金和技術的,中投行還有一幫子經濟學家,專門研究經濟問題。這也很好理解,投資嘛就要賺錢,起碼資金需要安全,沒有經濟學家怎麽成呢?所以李宗仁買幾架飛機絕無問題。我們還可以預測,晉綏軍、川軍,甚至南邊的紅軍和福建的政權都可能買飛機,這可就是軍備競賽了。

    這事東北軍該怎麽辦?是顧慮軍備競賽而拒絕嗎?張作霖的一句話就一錘定音。他說:“管他李宗仁怎麽想的,咱們賣,誰買都賣!咱們如果為此撤兵並且拒絕桂係這筆買賣可就太小家子氣啦,不能小氣!不能讓人看不起!有我東北軍在,誰敢打內戰!誰敢亂來我就跟他沒完!”

    張作霖批準了就要執行,到了總參謀部和總裝備部還是做了一些修改補充。總參謀部說,桂係要求的數量還不算太多,可以照辦。“數量不多”指的是與南京比較,給南京的轟炸機是12架。今後對待其他派係都要參照這個數量,也就是要限製數量。總裝備部說了,最先進的機型不能給,比如轟炸機可以給do-17(就是飛行鉛筆),而不能給do-217(改進型),戰鬥機可以給bf-109不能給戰21。

    對於桂軍來說,購買新飛機還要培訓飛行員,培訓地勤技術人員等等,不是今天買來明天就能用,要有個過程。李宗仁的願望還是實現了,他有了自己先進的航空隊,有了轟炸機,鳥槍換炮啦。預計桂軍的這個行動也會引起連鎖反應,其他軍閥頭子們也不會閑著,攀比之心也好,軍備競賽也好,也要加強自己的武裝。此是後話。

    由於諒山要塞的存在,日本人不得不在北圻取守勢,後退一步,這就使得中南半島的局勢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受益最大的當然是法國人,他們退到了北圻的西部山區,那裏雖說是貧瘠之地,但是畢竟可以立足,局麵相對的穩定下來。這要比原本曆史上德古總督投降做了日本人的俘虜要好得多。

    北圻的西南部就是寮國(即老撾)的北半部,也是寮國的主要部分。此時的寮國和高棉也都是法國的殖民地。寮國與越南的分界線是險峻的山區,正因為地勢險要才形成了不同的國家。現在的法軍就可以加強對寮國的控製,使得寮國的北部得以保全,形成一片法國人的占領區,增加了法軍的回旋餘地。

    法國人通過中緬印鐵路可以保持同外部的聯係,可以得到本土的物資支持,還可以從東北軍獲取軍火。有錢有槍有炮,他們就可以堅持下去。

    法國的陸軍能夠保持抵抗,這個結果已經很不錯了。他們的海軍可以在南洋出擊,對日本國通向印度洋的貿易通道形成很大威脅,讓法軍在戰爭中得分,誠然他們的海軍戰績中有英美和中國的支持配合,也應該說表現不錯。這個態勢可以說法國人並沒有完全被打敗,他們也給日本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日本國雖然取得了南圻的富庶之地,但是局麵不見得好,有所得也有所失。(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