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聯合艦隊

字數:4953   加入書籤

A+A-




    從英國買來的這艘船是一艘即將退役的戰列艦,叫金剛號,英文“kongo”,排水量三萬五千噸,按東北軍的要求被改裝為航母,還更新了動力鍋爐等設備,改造後排水量為四萬噸,正常巡航的航速35節,艦載機容量75架,特別是可搭載轟22中型轟炸機。船是老船,改造後的技術盡量采用新的,因此它還是比較先進的。

    世界大戰還沒有開打,從地中海到印度洋的海上航行還是安全的,金剛號可以沿著這條路回家。歐洲的形勢已經很緊張了,敵對的各方都劍拔弩張的,可以說大戰一觸即發,航母畢竟是戰艦,不能是孤獨的一艘航母在大海上航行啊。為此,英國方麵派出一艘護衛艦,一艘掃雷艦,東北軍還雇用了一艘商船攜帶必要的給養物資,這就組成了一個小艦隊。他們從英國出發,一路直到印度的達卡港。

    現在它的名稱還叫金剛號,依然掛著英國的國旗,艦長等官兵大部分是從英國雇用的雇傭兵,國內派去的軍官是少數,艦上乘員編製缺員很多,艦載機隻有十架,飛機也是從英國買的。

    從英國購買的與雷達有關的部件、資料等都裝在船上。達卡是中緬印鐵路的南端,裝上火車就運輸到國內了。雷達的事我們先放下以後再說,金剛號航母如何安置呢?

    現在的南洋上就是戰場,是日本人的天下,當然還有法國的艦隊在搗亂。目前日本人解決安全運輸的辦法是把商船集中,組成船隊,由艦隊護航通過南洋。法國有幾艘軍艦也就是處於打遊擊的狀態。在這種環境中掛著英國國旗的一艘航母怎麽可能通過呢?就算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小型英國軍艦開過去還勉強,如果是大型軍艦的話日本人絕對不能放行,何況這還是一艘航母呢?並且到了香港也不算回家,它需要回到黃海才算回到東北軍的家。所以說短時間內它是不可能回國了。

    這可是東北軍的難題了,怎麽辦呢?

    海軍司令沈鴻烈提出一條意見,中心意思就是派出海軍人員到達卡正式接收並編入東北海軍序列。隻有一艘航母怎麽成呢?他提出與英國人交涉,把陪伴的護衛艦和掃雷艦都買下來,最好在多買幾艘,哪怕噸位小的炮艦也行,也可以通過鐵路運過去一些魚雷快艇,此外,在南洋還有東北軍的兩艘潛艇,這麽湊一湊,勉強也是個小艦隊了。

    張作相說道:“從我東北軍的利益來說,成章兄的意見是好的。咱們的船放在英國人的地盤上,短時間還可以,可時間長了就不是個事兒。日本人已經向南洋進軍了,仗會越打越大,咱們在那也需要一支力量,航母留在那裏也有用。可是那裏畢竟是英國人的地盤,還需要英國人點頭才行。隻要英國人同意,我們通過鐵路可以保持對艦隊的補給。”

    “成章”是沈鴻烈的字。張作相與他年齡相仿,他們可以互相稱之為“兄”。

    張作霖:“我也同意這麽辦。這件事就要與英國人交涉了,我想英國人會同意的。”

    張作霖說英國人會同意的根據就是抗日的共同利益。日本人在南洋咄咄逼人,英美等西方國家都感覺到了危機,英國人雖然沒有對日宣戰,可已經把日本當做敵國了,英國在遠東的力量並不強大,他們需要幫手。

    東北在達卡有領事館,與英國人聯係很方便,領事邢士廉受命與英國殖民當局商議。現在的印度總督叫做弗裏曼-托馬斯,他是個貴族,爵位是威靈頓伯爵。英國人對這艘航母很有興趣,這可是巴不得的好事,因為他們在印度的艦隊也不大,特別是沒有航母,一艘都沒有,因此雙方合作一拍即合。

    英國總督考慮的是他們自己的利益,他們考慮的不是讓中國組成艦隊暫時駐軍達卡,而是留下中國的航母與英軍艦隊組成英中聯合艦隊,假想敵就是日本人。這與東北軍的大方向一致,可方法上的分歧也不小。

    邢士廉問:“總督大人,如果組成聯合艦隊我中方可有指揮權?您別忘了,我們中國已經對日宣戰,中日處於戰爭狀態。如果我方主張出擊作戰,聯合艦隊能上戰場嗎?”

    這是個要害問題,也是中英之間當前的矛盾點。英國人的意圖很明顯,想借用中國的力量來維護英國的利益。如果現在把艦隊拉出去對日作戰不是逼著英國對日宣戰嗎?英國人當然不能被中國拖著走。

    托馬斯說道:“你說的我考慮過了。你們的金剛號現在能對日作戰嗎?能進入南洋的戰場嗎?還不是要躲避在印度的港口裏邊?領事先生,你們要實際一點,不能提出這種要求。”

    托馬斯總督算是抓住了東北軍的弱點,航母金剛號沒地方去,隻能躲在印度。按說金剛號也是買英國人的,可細說起來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本土還是有點差別,印度未必巴結中國人,一條鐵路他們就覺得有恩於中國人了,心裏還很傲氣。

    邢士廉問道:“總督大人,法國人的艦隊在你們的庇護下正在與日本人周旋,貴方為何不與法軍組成聯合艦隊呢?”

    托馬斯:“領事先生,因為法國人已經對日宣戰,並且他們的海軍正在南洋與日軍作戰。如果拉法軍加入聯合艦隊,那不是把我大英帝國拖入戰爭嗎?英日之間畢竟還沒有宣戰嘛。”

    邢士廉不依不饒,繼續追問:“可我們中國也對日宣戰了呀?”

    托馬斯:“你們的情況不同,在南洋海域你們沒有海軍力量,就這麽一艘航母你們敢對日軍挑戰嗎?”

    他說的是英國不能被動的被拖入戰爭,需要形勢可控。隻要沒有實際參戰,英國人找誰結盟都與日本人無關。這也是微妙的國際關係呀。美國就不用說了,它是中立國,中立就是不結盟嘛。

    邢士廉心中有氣也要隱忍,他在南洋時間久了,了解各國的利害關係。不忍又如何?能把金剛號再開回歐洲嗎?

    邢士廉說還要向國內請示,就暫時中斷了會談。大問題必須要請示,外交官代表的是國家,不是他個人想怎麽就怎麽地。

    奉天給邢士廉的答複是:1、有關指揮權:要求艦隊司令輪值,中方英方定期輪換。退一步可以擔任副職,但要害部門都要有東北軍的人。比如:副司令、副參謀長,後勤裝備等部門都要有人。2、東北軍的軍事力量隻參加對日作戰,其他的行動中方有權拒絕。3、部隊的消耗供給物資和資金,英方要承擔五成,退一步最低也要有三成。4、雙方可以對等的互派觀察員(指的是軍官登上對方軍艦)。

    如果這個方案談不成,中方就要拒絕聯合艦隊的方案,自己單獨組建艦隊,駐地在孟加拉灣的沿岸選擇。相信英國方麵不會拒絕,因為這支海軍力量畢竟是他們的盟友,在動蕩的年代裏他們不會拒絕自己的盟軍。

    東北軍給出的原則實際上已經做出了很大讓步,同意組成聯合艦隊的方案是加強了英國人的海軍力量,英方是獲益者。因此雙方再次談判進行的很順利,除了指揮權一項其餘的都滿足了中方的要求。英方不同意輪值指揮權,但同意了聯合艦隊的副司令、副參謀長由中方派員擔任,其他要害部門也安排了中方的軍官。對東北軍來說這起碼是個學習的機會,英國還是老資格的海上強國嘛。

    隨後金剛號航母被命名為吉林號,舷號026,正式加入東北海軍序列開始服役,旗幟也換成了東北軍的五色旗。相應地,東北軍的海軍官兵和裝備也通過鐵路運輸到達卡,吉林號開始了海試訓練。航母和兩艘潛艇都加入了聯合艦隊,由此,東北軍擁有的最先進的飛機展現在英國人的麵前。

    曆史上進入二戰以後,飛機的製造技術進步特別的快,很快就進入了單翼飛機的時代。在我們的故事裏,東北軍的飛機製造技術提前了幾年,所以現在東北軍的飛機是世界領先的。當然了,其他國家也在緊跟,誰也不甘落後嘛。

    從東北來的裝備最重要的就是飛機,總數40多架,新式飛機有21架,其中有三架是中型轟炸機(吉林號可以起飛中型轟炸機),其他的是各種型號的老式飛機。目前吉林號還是訓練的狀態,艦載機沒有滿載。

    不管怎麽說,吉林號航母因此得以在印度安身並且開始正規的訓練,還有現成的英軍可以相互交流。按曆史的軌跡來說,日本鬼子發動的南洋侵略戰爭遲早會到來,曆史上英軍吃了敗仗,但是印度殖民地還是保住了,日軍的侵略腳步到緬甸為止。因此,吉林號航母還是有用武之地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1935年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長江將發生洪水災害。上一次是1931年,那一次盡管東北軍采取了行動提醒國人,並且在局部地段采取了措施,降低了災害,但是長江流域依然災害嚴重。有史以來,長江黃河的水患不斷,也算是常態吧。

    大的洪水災難記錄於曆史上,趙三本不見得都記得清楚,可張作霖經常翻看他的“神仙書”,反而不能遺漏。可他知道歸知道,至多能與他的女婿趙三本商議,除此之外他還能對誰說?采用的辦法也隻能是迂回之策,盡力降低損失,盡人事聽天命,也隻能如此吧!

    這裏有個問題:張作霖就是個軍閥,還有點反動,他有那麽憂國憂民嗎?有那麽高大上嗎?我的回答有點自作主張,那就是:有!

    為什麽?

    答案就四個字:“無欲則剛”!他手握著中國最強的兵權,執掌這好大的一片土地,可是他不想“坐天下”,因為他知道這個天下是誰的?爭天下沒好處,人不能跟命爭,他信命。有點迷信啊,也可以叫明智。當然要明智,呼啦啦的大廈將傾的例子太多了,近在眼前的袁世凱就是一個,這可是張作霖的同時代的人,他還在袁的北洋政府混過差事呢。沒有了獨裁天下之夢又手握重兵,你說他能幹什麽呢?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

    讀者可以想一想自己,不是也心懷大誌指點江山嗎,隻要你沒有獲取獨裁的機會,還是能夠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公心。

    那麽張作霖將如何應付這次長江水患呢?且聽下回分解。

    ---510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