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製造雷達
字數:4493 加入書籤
可是日軍沒有在福建登陸卻不等於沒有日軍的威脅,福建的對麵就是台灣,距離很近(此時日本人把台灣看成是他們的本土)。距離這麽近,又有日本海軍封鎖中國的海疆,軍艦不斷地在近海遊弋,事實上福建的沿海被日本人控製了。因此,時不時的就有小規模的騷擾,起碼漁民們不敢出海捕魚。這也是東北軍不得已而使用潛艇運送軍火的原因。
福建方麵與紅軍的和談讓他們又化解了一個對手,可是南京方麵的國軍為什麽沒有動武呢?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紅軍在廣東抗戰,福建的這個國也跟著高喊抗日,並且與紅軍結盟,好像是他們兩家聯合在那兒抗日似的。畢竟廣東是全國唯一的抗日戰場,南京方麵就不得不考慮輿論。因此不敢明著圍剿。第二是以東北軍牽頭,全國都反對內戰,主張和平解決國內事務。維護和平已經成了國內的共識,對於輿論,南京也不得不考慮呀。
可是不打仗不等於南京方麵沒有動作。比如撤銷誌願軍的時候,誌一師返回原防區不就被解除了武裝嗎?這個師是屬於19陸軍的第78師,他們被迫交出武器才返回到福建。對於交出武器的這個師,南京方麵也不得不放行。
東北軍可以援助紅軍,那麽福建能不能從東北獲得軍火呢?這是不可能的。東北的援助是有原則的,對桂係,對紅軍都是為了支援他們的抗日戰爭,19陸軍沒上抗日前線憑什麽支援他呢?有的人有一種習慣思維,那就是立場,一切從立場出發。一句習慣的話說,敵人反對,我們就擁護。這就拋棄了是非的辯證,沒有了是非的區別,很容易支持謬誤反對正確。還常聽說“你的立場到哪裏去了?”這種指責就是拋棄了是非觀,以立場劃線。照此觀點,朋友的錯誤也是正確的,敵人則一無是處,好事也是壞事。
......
前麵我們提到過美軍收買伊拉克軍官的事,其實這種伎倆蔣介石也是玩家,很多軍閥都是這麽瓦解的。這招百用百靈嗎?也有例外,拿來對付紅軍,這一招就不靈,個別人不算,在曆史上紅軍極少有成建製被收買叛變的例子。
對待福建的這個國,蔣介石同樣祭起了這個法寶,19陸軍不少基層營、團單位先後成建製的叛變,投奔了國軍。在當時的環境裏,各級政權實際上就是軍政府,一個團叛變了,那就是好幾個縣都跟著歸順了南京政府。就這樣,福建被一步一步的蠶食,搞了一年多,這個中華共和國終於堅持不下去了,投降了。他們宣布廢除這個國號歸順中央,第19軍回歸國軍序列。當然也會有不服的,有堅定分子,就算是殘部吧,他們向西南逃竄投奔了廣東的紅軍。也就是說被福建西南山區的紅軍接收了。從此,福建的這個國灰飛煙滅,國軍接管了福建,第19軍撤銷番號,人員遣散或者被其它部隊收編。
南京收複了福建,國軍當然要進駐,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曆史上那個窮嗖嗖的樣子啦。沒有內戰,加上現代的科學技術,工業技術,經濟理論,企業商業的管理技術等等,在和平的環境下,隻要不是人為地遏製,國家經濟都會飛速地發展,這是經濟規律,不需要蔣介石起到什麽偉大的領導作用,與此相反,經濟的發展需要的是政府少管閑事,少刮地皮。我們老祖宗說的“無為而治”就是這個意思。
經濟狀況好,反映到軍隊裝備上就會大大地改觀,不光是改善缺槍少彈藥的狀況了。比如,原本曆史上國軍幾乎沒有海軍,很少的幾艘老軍艦不成樣子。當然了,海軍玩的就是裝備,就是堅船利炮,正所謂百年海軍嗎。國軍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強大的艦隊,航母、戰列艦都不是那麽容易建造的,像樣的巡洋艦也不簡單。可是快艇、魚雷艇、炮艦這類小型船隻還是容易的,有東北軍前麵的例子,國軍的近海艦隊力量也不弱。在福建的北部以福州為基地,南部以廈門泉州為基地進駐了兩個快艇大隊,擁有各種艦船100多艘。在加上岸防炮和國軍的空軍部隊配合之下,就形成了強有力的近海防禦體係。快艇船體小,遠洋作戰能力不行,可日本鬼子也不敢來沿海搗亂了。這就讓沿海有了安全的環境,漁民可以下海捕魚了,商船也可以在沿海通行,環境改善了,沿海的城鎮也更安全了。
哪怕是一條中型的漁船,其裝載貨物的能力也遠遠超過潛艇,東北軍當然就可以選擇水麵船隻為廣東的紅軍運送軍火,紅軍的軍火補給得到了改善。
畢竟運輸船通過的是國軍的防區,不能明晃晃地運輸軍火,何況還是給紅軍呢,那可是南京方麵的死對頭,這與給桂係補充軍火是不同的。為了掩人耳目,就要使用偽裝的漁船,小貨船。當然也有國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
紅軍得到更充足的軍火,戰鬥力馬上就會在戰場上表現出來,日本侵略軍的日子不好過了。
......
1934年的9月底,也就是東北軍的第一航空隊在北部灣空襲日本艦隊的時候,從英國購買的改裝航母金剛號(後被任命為吉林號)到達了達卡港,它帶回來從英美購買的雷達樣品以及技術資料,還有去英國購買這些技術的專家,這些人員和物資被運輸到寧夏,由此東北軍開始了雷達的研究製造。當前的目標是研製出可以船載的雷達。
說到雷達我們也要科普一下雷達的知識,當然是最簡單最簡潔的,百十個字說明問題即可。
雷達的作用就類似於蝙蝠的嘴巴和耳朵。蝙蝠探知周圍的環境不是靠眼睛,而是靠耳朵收聽回聲。它的嘴巴發出聲音(超聲波,人類的耳朵是聽不到的),聲波遇到障礙則反射回來被耳朵接收。對返回聲波的時間差、強弱和音頻高低的變化的感知讓蝙蝠探知了周圍的事物。
有個很有趣的現象,蝙蝠“看”不清我們人類濃密的頭發,空中飛舞的蝙蝠有可能撞上頭發很多的女人的頭。這是因為頭發反射聲波的能力很差。
蝙蝠是大自然的傑作,人們仿照蝙蝠的功能,用發射電磁波來實現探測,電磁波是定向的,它傳播的速度接近於光速,比蝙蝠的音頻聲波快多了,並且傳播的距離更遠。雷達的天線接收返回來的反射波。與蝙蝠類似的,對反射波的時間差、強弱和頻率變化進行分析就能探知遠方目標的距離方位,也能探知目標的運動速度和方向,甚至目標的大小、材質、外形特點都能有基本的分析。
好了,我的讀者們現在都是雷達專家啦,再往下說就容易了。
初級階段的雷達,其關鍵部件是什麽呢?當然是發生電磁波的器件啦,你隻有產生了電磁波才能談到其它的技術,像如何定向發射啦,如何接收啦,如何分析反射波等等。這個發生電磁波的器件就叫“磁控管”(多腔磁控管),從技術上說它實質上是置於磁場中的二極管。
說到這裏就知道東北生產的單晶矽片是多麽的重要了,它能讓磁控管小型化,高效率,並且性能更穩定。可以說單晶矽片這個產品對電子工業技術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對雷達來說,能夠讓它盡快的進入實用產品的階段。體積小,高性能的雷達能夠比曆史上出現的更早。
現在英美的雷達技術文件和樣品都買回來了,在吳忠的工業基地也有成規模的技術力量,有大量的配套的企業群體,還有趙三本這個明白人親臨指揮,生產出能夠實用的雷達就指日可待了。
在吳忠有一批德國的科技人員,其中不少是猶太人。因為在德國猶太人的教育水平就比較高,在科學家中占了不小的比例,比如愛因斯坦就是德國猶太人。另一方麵,中國在選擇人員的時候也是有意的把猶太人作為重點,這也是為了日後能夠留下更多的人才。當然了,迫害猶太人還是戰爭爆發以後的事情,現在還沒有發生,雖然希特勒已經在德國執政了,並且他正在大量的擴軍,準備戰爭。
在真實的曆史上,中國人對猶太人就比較友善,在中國的沿海地區,特別是上海接收了大量的猶太難民。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現代裏,以色列對中國的態度是特別的友好,我們很多高端技術都來源於以色列。
奉張作霖的命令楊宇霆和趙三本來到了吳忠,他們的任務就是盡快的製造出可以實用的雷達。
在吳忠有個新建立的研究所,名稱叫“探測技術研究所”,建立它的目的就是研究製造雷達,所長是束星北,此人我們在前麵介紹過了。
束星北是理工學院的院長,這個理工學院建立在銀川。為什麽選這麽偏僻的城市呢?這是因為吳忠是東北軍政府的軍事工業的中心,飛機製造、電子工業都在這裏,那麽人才、配套的企業也就會向這裏集中,於是寧夏的幾個城市就形成了高科技的環境,有點類似於現代美國矽穀的現象。那麽以物理學、電子科學為主的理工大學建在寧夏就順理成章了。另一方麵,在戰爭的年代裏,寧夏顯然更安全,對於尖端科學技術也有利於保密。
銀川與吳忠這兩個城市的距離隻有100裏(50公裏),很近,有鐵路也有公路。
一個研究所,集中一批學者、專家、工程師,他們就能製造雷達嗎?回答是肯定的。因為現在圍繞著吳忠、銀川周邊地區的製造業很發達,各種部件都可以製造,隻要設計圖紙出來了,製造成品就不成問題。這就叫工業基礎。那麽調動這麽多的工廠為它加工產品,需要給研究所權力嗎?需要讓它領導一批工廠嗎?這是計劃經濟的思維,是官本位思想。現在東北屬於市場經濟,隻要研究所手中有錢,能夠履行合同義務,按時付款不欠賬,各個工廠都樂於與他合作。所以東北政府隻要給他撥款,資金充足就可以了。手中不缺資金的束星北就等於大權在握。(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