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製造雷達(續)

字數:5330   加入書籤

A+A-




    此時的束星北還沒有30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此前他兩次罵蔣介石被南京政府解雇也說明此人較真,脾氣不小。看看,他麵對著東北當局的兩位大員,剛剛介紹了身份,他就來了脾氣,說話腔調一股激憤味。

    他說:“二位長官到我這裏有何公務?政府也答應我了:不能幹預我們的科學研究,也不能幹預學校的教學,希望不要食言!”

    剛見麵就給趙、楊二位來個下馬威!擺明了不歡迎。楊宇霆的臉色有點掛不住了,剛見麵的笑臉僵在了那裏。楊宇霆也是有知識、有才氣的,也有脾氣,並且不大能容人。曆史上他被張學良殺掉也與此有關。

    束星北發脾氣也不是無理取鬧,他也有他的理由,東北軍政府再開明也是獨裁政府,獨裁嘛就是任性,獨裁的味道處處都能表現出來,束星北就看不慣。他投奔了東北政府,當然也就知道來者的身份,都不是一般人啊。說實在的,束星北這個臭脾氣如果不吃虧倒是例外了。

    楊宇霆比束星北大了20多歲,從年齡上差了一個輩分,地位就更不要說了。所以楊宇霆氣得嘴角抽動,就算動手打他兩巴掌也是可能的。趙三本也不見得能體諒這種臭脾氣,但是大事在身,還是研製雷達的工作更重要,一時一事的舉止失當不能把大事搞砸了,矛盾宜解不宜結。他暗中拉住楊宇霆的手,暗示他要冷靜,並趕緊上前一步把楊宇霆擋在身後。

    他說道:“束先生,我們還是進去談吧,站在門外也不是待客之道呀?幹預不幹預的話先不要說,我們也是公務在身,並非閑逛。”

    束星北純屬於書生意氣,讓趙三本這麽軟中帶硬夾槍帶棒敲打一下也就沒詞了,隻能把客人讓進去。本來大家都是公務,哪能這麽鬥義氣?楊宇霆覺得出了氣,也平靜了許多。楊宇霆為官多年,利害輕重還分得清。他更知道一些文化人的脾氣,依仗著學識,眼比天高,必要時還是要壓一壓火氣。

    大家坐定之後,楊宇霆搶先說話,他說道:“束先生的學識我東北軍政府是敬重的,所以大帥才委先生以重任,對此,先生也能感覺到了吧?容我冒昧地問個問題:先生可知道我東北出產的單晶矽片嗎?它是誰研究製造出來的呢?”

    束星北此時也平靜下來,他說道:“當然知道單晶矽片啦,全世界的科學界那個不知曉?這也是我中華之驕傲呀!來到了寧夏之後我才得知此地真乃藏龍臥虎啊!竟然有這麽多科技界的精英人物,不少德國知名學者也在這裏,竟然還見到了我的德國同窗呢。此前我可是孤陋寡聞了。但我還不知道單晶矽片出自那個大師之手,事關機密,我不好探問。”

    單晶矽是國家的重大機密,與此相關的均屬於絕密,外界當然不知道它的研製者就是趙三本。楊宇霆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壓一壓束星北的傲氣,否則,下麵的事情不好談。趙三本也是理解的,他微微搖頭,以目示意楊宇霆,不要再說下去了。可楊宇霆裝作看不見。

    楊宇霆嗬嗬一笑,說道:“真人不露相啊,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束星北大驚!不由得站立起來,眼睛看著趙三本,說道:“這......難道是......趙處長閣下?......趙將軍,恕在下眼拙,得罪啦!”

    說罷,抱拳彎腰,一個長揖下去。害的趙三本也忙起身,側身避過,雙手相扶。“先生禮重了,當不起!當不起!”

    趙三本的謙虛倒是真話,與束星北相比,他自己就是現代的一個小知識青年,而束星北可是貨真價實的大師呀!不但是大師,而且是頂級大師,在他的麵前錢學森都是小字輩。客觀地說,束星北就是中國的愛因斯坦!隻不過他被“專政”掃廁所做苦力去了,做苦力幾十年,他還能有什麽作為?!他年過七十才被“解放”,然後就去世了。

    趙三本的身份是公開的,外人都知道他有大帥府參謀處長的身份,還當過誌願軍參謀長,掛著少將的軍銜,甚至東北軍的駙馬爺身份那也是人人知曉。人們都相信趙三本的地位不過是裙帶關係而已。現在束星北知道了實情,驚的有些語無倫次。作為科學家他當然知道研究製造出單晶矽片的重大意義。

    有了這個互相間的了解,氣氛就融洽了,下麵的具體業務就好談了。

    束星北:“既然二位將軍都是內行,就應該能夠理解我們的工作了。我知道雷達對於軍事國防的重大意義,因此也就理解軍界的期盼和急躁。剛才一見麵我冒失地說‘不要幹預’的話,就是擔心政府過分地催促。可我現在還是要說,雷達的研製不可過於急躁,目標要切中實際,科學技術可不是喊口號。”

    趙三本問道:“我想第一個目標定在測繪、仿製上,應該是合理的吧?我們想知道第一台樣機試製成功需要多少時間?”

    束星北:“謝謝趙將軍理解我們,趙將軍所提的仿造目標是合理的。目前我們測繪的工作已經開始了,更大的進展是磁控管已經有了樣品,正在測試。現在的難點是缺少測試儀器裝備。因為這種測試是第一次,沒有現成的儀器儀表,都需要研究製造。有利條件是這裏有各種各樣的製造工廠,他們有類似的產品,也有不少的技術人才,可以分別為我們解決部分裝備。

    “至於趙將軍提到的時間。如果順利,我估計要兩個月以上可以有第一台樣機,僅僅是供測試的樣機,不是實用型。不過時間上我還不敢打保票,意外總是難免的。”

    趙三本:“好,我們先預定四個月吧,目標是第一台樣機定型,要達到可以小批量生產的程度。對於功能質量的要求是不低於英國、美國產品的性能。比如,探測距離要達到30公裏以上;分辨能力應該能夠區分大型艦船,估算一個船隊的船隻數量;其它的如設備體積重量等等就不做要求了,笨重一些,能在陸地上使用也可以。船載雷達是第二期的目標。”

    這裏要說明,測試雷達不一定必須海洋的環境,陸地上也是一樣的。環境的差異總會有,不同點是陸地上的地貌、建築、物體更複雜。

    現在是1934年的10月,在明年的年初應該拿出自己生產的雷達樣品了。楊宇霆問道:“束先生,從軍需的角度說,我希望第一批產品不少於20台,明年的夏秋季節我們能拿到這一批產品嗎?”

    如果用於海岸線的海防,那麽從最北邊興海自治區的濱海省起,往南有遼寧、山東、江蘇上海、直到福建兩廣都是需要的,這其中有國軍的防區,有桂係的,還有紅軍的,都應該在考慮之列。

    束星北:“楊長官,對於出產品,其實我們自己更急。軍政府給雷達項目的啟動資金雖說不少,也是花一個少一個,隻有產品才能自保。”

    這就屬於經濟管理體製的問題了,此時的中國都是市場經濟,東北軍政府管理的範圍內也不例外。研究所也是按股份製來運作,對一個軍事工程項目,政府要拿出啟動的資金。這個雷達項目就是兩百多萬大洋,資金當然是充足的。可是項目啟動之後就是市場運作了,隻有出產品有收入才能繼續。無論是東北軍還是南京的國軍,你需要雷達都要花錢買。給南京、桂係或者紅軍配多少雷達,這個允許的數量是軍政府說了算,但是價格要研究所自己去談合同。

    楊宇霆:“對,你們有了定型產品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環,由此才可以繼續改進,不斷地拿出改進的型號推向市場,給國家的國防能力添磚加瓦。”

    趙三本:“對於後續的型號我們就要嚴格要求了,以後的改進方向是能夠安裝到我們的軍艦上,這就要做到小型化。同時對可探測的距離要更遠,我們的設想至少要達到100公裏。分辨的能力要更強,大船小船都不能漏掉。這就需要我們的專家們努力,不斷地研究出新技術才能實現。比如說100公裏的距離已經超出直線可視距離了,這就需要利用電離層的折射才能實現,難度定然更大。”

    說“100公裏超出了直線可視距離”,那是因為地球是圓的,100公裏以外的目標已經在地平線之下了,電磁波就不能直射目標。對於束星北來說,這都是小兒科的知識了。

    趙三本提出要求是不會亂說的,現代的雷達豈止是100公裏呀,上千公裏之外的飛機導彈也能探測到。因此,趙三本雖然不是專家學者,可現代的常識比民國時代的專家更專業。

    ......

    說雷達,我們順便說說薩德吧,因為我感覺讀者未必都能知道其所以然。

    在現代,為了抵禦北朝鮮的核威脅,南韓引入了美軍的薩德反導係統,這件事引起了軒然大波,使得中韓關係迅速惡化。其實我們如果能站在韓國人的角度想一想,誰能控製金-三不亂來呢?他們麵對近在眼前的威脅,生死攸關,總不能坐以待斃吧?他們當然要設法防禦。薩德是個“反導係統”,它是防禦性的,你不主動攻擊它,它也惹不著你。那麽為什麽我們中國反對呢?這事兒也不簡單。

    這是因為薩德這套裝備中的雷達特別的厲害,它的雷達是“x波段有源多功能相控陣”。哦,名字很長很專業。“波段”“有源”“多功能”相對容易理解,“相控”就是分相位控製,這就很精細了。對於“相位”我們可以簡單用交流電的相位來類比。“陣”就是大量的單元排列成陣,據說薩德有三萬多個單元,這就能得到探測目標足夠詳細的信息。我們的這些解釋是非常初級的科普,粗糙一點,目的是容易理解。

    其常規探測距離超過500公裏。甚至在某些條件下它的探測距離超過了2000公裏!也就是說,安裝在韓國的薩德可以觀察到我國東部幾乎所有的地區,其探測邊界向西到甘肅,向南到廣東!薩德與間諜衛星配合起來就可以查看他們想看的任何一點。

    雷達能看到什麽?比方說,鐵路上跑的火車,公路上跑的汽車它都能看到,特別是運動的物體更能引起它的注意,飛上天的導彈就更不在話下了。

    舉實際的例子,假如我們某地發生了敏感事件,薩德就可以嚴密地監視該地區!這是什麽意思呢?你自己想吧?

    再從核戰爭的角度看看,洲際導彈一般都在發射井裏,它是固定的,這種目標一般地說會被先下手的一方打掉。核大國都具備二次核打擊的能力,就是我遭到核攻擊之後,有足夠數量殘存的核武器,能反擊敵國。這種核武器都是移動的,比如在核潛艇上,或者在陸地的車輛上,到處移動,能躲避敵方的第一次打擊,我們這種移動的導彈就比較多。可是有了薩德,移動的導彈無處藏身了!

    你想先下手為強消滅薩德嗎?很難,比消滅天上的衛星要難的多。現在的技術手段可以消滅天空的衛星,但是消滅薩德就很難。因為第一它能看到你,你進攻它就防禦,而衛星是沒有自衛的手段。第二薩德是裝在汽車上的,它說走就走,讓你找不到它的準確位置。而衛星是不能躲避的,隻能挺在那裏挨打。

    科普了這些,我們為什麽反對薩德?分析的工作讀者自己來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