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禦前會議
字數:5236 加入書籤
兵變的軍隊衝進了首相官邸。要問叛軍為何而來?還不是要殺掉他這個首相,顛覆舊政府,改換新內閣嗎?因此他如果被叛軍抓到,那真的就是個死!首相廣田弘毅躺在床上準備聽天由命了。也真是命中注定的事,他命不該死,世上總有那麽多的偶然,一個偶然的幸運向他走來,這個幸運也是很慘烈的。首相的臥室被猛然推開,帶進來一股冷颼颼的寒風,可進來的不是叛軍士兵,是他的秘書,名叫廣田傳藏。
同樣也姓廣田,奇怪嗎?這個秘書還有一個身份,他是首相的堂弟。嗬嗬,任人唯親啊!首相提攜自己的堂弟今天收獲了好運。還有個特殊情況幫了他,他們這兩兄弟長相極相似,相似度很高,區別是弟弟年輕一些隻有四十多歲,並且身強力壯。
首相大人躺在床上坐以待斃,這位兄弟兼秘書不容分說硬是把他扛起來就走,全然不顧首相大人還光著身子呢,天氣寒冷啊。他們在七拐八拐的狹窄走廊裏拐了幾個彎,廣田傳藏把首相丟進一個仆人的洗澡間,隻說了一句:“躲著,別出聲!”關上門就跑出去了。
都說“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真是不假呀!廣田傳藏跑到院子裏,振臂高呼“天皇萬歲!”,他這就是找死啊。
此時天色未明,還下著雪,黑乎乎的能見度很差,場麵也很混亂,再者說普通的士兵,下級軍官最多能在報紙上見過首相大人的尊容,誰能分辨的清楚?叛軍就將這個長相相似的秘書誤認為首相了。叛軍的小隊長下令開槍!假首相就被亂搶射殺了。事後找來首相家的兩個女仆來辨認,已經嚇得掉了魂的女仆看著血肉模糊的屍體頻頻點頭,確認死者就是首相大人。
直到過了一天多,市麵上基本平穩了,叛軍也撤出了首相官邸,前來救助的警察才發現了首相廣田,身上裹著浴巾的首相大人差點沒凍死、餓死。警察給首相穿上衣服,簡單化妝,戴著口罩和墨鏡,混雜在吊唁首相的人群中溜走了。廣田弘毅在亂軍之中撿得了一條性命!他真要感謝上蒼,更要感謝他的生死兄弟啊!
......
內大臣齋藤實就沒那麽幸運啦,頭天晚上他出席了一場宴會,喝得醉醺醺的就睡覺了。清晨被一隊衝進來的士兵吵醒了,他披著睡衣出來被亂搶打倒在地。他的妻子抱著他痛哭。士兵們想把這女人拉開卻辦不到,於是把槍口伸到這女人的身下繼續開槍,打了幾十槍,人體都打爛了!最後,叛亂的士兵們高呼:“天皇萬歲!”才離去。
“天皇萬歲”這個口號有意思,被襲擊者高呼著從容就義,叛軍們也是高喊著“天皇萬歲”而開槍殺人!看不懂嗎?是的,筆者也不懂,那就應該是他們的天皇太邪惡啦,所有的人都中了邪,神經都不正常了。
兵變的第一天,有多個高官被殺死在家中,幸運者不多但是也有。除了首相廣田之外還有一名幸運者,他是天皇的侍從長鈴木貫太郎,他的幸運得益於他的夫人。侍從長就是皇宮的衛隊長。
在這個時代裏在日本國隻是有身份的女人才能有名字,鈴木的夫人是有名字的,她的名字叫鷹子夫人。她是昭和天皇年幼時的保姆,感情特別的好,裕仁視若自己母親一樣的人物!她的這個身份在日本國可是了不得啊!
鈴木的身體已經中了三槍,最要命的一槍打在心髒部位,當時的鈴木已經沒氣了,大家都以為他已經死了。鷹子夫人跑過來撲倒鈴木的身上痛哭。這種情況之下誰還敢補槍?麵對著身份顯赫的鷹子夫人叛亂士兵沒人敢動手。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鈴木沒死,被醫生救活了,他胸部的那一槍沒有傷到心髒,當時他昏迷了是因為失血過多,真是萬幸。
......
政變的少壯派控製了第一師團,可是參與政變的軍人不是第一師團的全體,而是極少數。隻是師團內反對的力量沒有表現出來,起碼沒有反政變的行動。但是能夠願意參加政變軍事行動的軍人還是少數,他們有接近三千人,占第一師團的一成多一點。
在3月16日的天明之後,政變的叛軍占領了東京城裏的重要地區,政治的核心部位全部被控製了,也包括警視廳和憲兵司令部。由於兵營遠離市區,叛軍的指揮部就設在一處飯店內,利用飯店的房間和電話交換台作為政變的大本營。
叛軍們在各個街道上張貼標語,撒傳單,聲稱“尊天皇!除貪官!平民憤!”他們還成功地占領了東京城內的各個報社,要求報紙刊登他們的“政變文告”宣傳他們的主張。他們要求電影院劇院關門歇業,電台停止正常節目,隻播送軍樂軍歌和他們的政變口號文告。整個日本國頓時陷於恐怖和混亂中。
到此為止政變取得初步成功,基本達到了政變少壯派預想的控製東京的結果。那麽接下來政變者還需要做什麽呢?
政變的少壯派軍人都很年輕,主要是沒有什麽資曆,他們自己組織政權,組建內閣則權威不夠,這是日本國的曆史傳統。其實中國也有類似的情況,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在武漢打響,兵變的士兵占領了武漢。可是上一次的革命行動剛剛失敗,革命黨人都流亡海外了,因而缺少有影響的領袖。兵變的士兵從床底下拖出來簌簌發抖的黎元洪,脅迫他做了領袖。黎元洪就是這麽成為民國風雲人物的,他後來還當了一任的總統。
政變的三千人隻是控製了東京,距離控製全國來說還差得遠,何況還有個天皇呢。因此他們自己組建內閣也不能得到承認,他們自己也沒敢這麽想。這就要找實權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談判,廢黜原來的內閣,驅逐貪官,組建新的內閣,執行新的政策。所謂新政策就是要懲辦貪官,改善普通民眾的生活條件,進而發展經濟,最後還是落實到對外的侵略擴張上去。隻不過他們要求理性一些,不能無限製地盤剝國民,不能不顧客觀情況一概地蠻幹。
那麽談判的對象是誰呢?天皇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並且政變軍人屬於皇道派,他們的主張就是要天皇要擁有更多的權利。可是日本國此時的天皇是比較超脫的,明治維新以後原則上天皇不能幹預國政,這是君主立憲的原則,現在的天皇還是在幕後,不能公開跳到前台,所以他們找天皇沒用,隻能找日本國內有影響的勢力和人物。當前的日本是被軍人控製的,軍人的實力左右了日本國的政治,軍方的代表就是陸軍部和海軍部了,並且主要的是陸軍部。政變者本身也是陸軍,所以他們要找的主要談判對手首先就是陸軍部。隻要能說服陸軍部,達成談判協議,組成新內閣,他們的政變就算圓滿了。
政變的軍人要求與陸軍部長川島義之進行談判,但川島以年老體弱突發心髒病為由進行拖延,就是不肯見麵談判。
此時的陸軍部以及川島的官邸事實上都在叛軍的控製之下,因此川島也是不能自由的活動,比如他想覲見天皇就辦不到。可是拖延總不是辦法呀?經過反複思考之後,川島義之給叛軍傳出話來,說願意接受政變部隊的書麵陳述,並代為呈交天皇陛下。
這個說辭比較圓滿,叛軍商議之後也接受了,於是寫好呈文交給川島。川島有了充足的理由實現了麵聖的機會,他立即起身進皇宮叩見天皇。
隨後在皇宮內召集了禦前會議,軍事參議官(這是皇宮裏的官職,不屬於內閣)、陸軍部、海軍部和皇族等各方麵都有代表參加了會議,來商議政變事件的善後事宜。注意,這裏沒有叛亂的軍人代表,主要是他們不夠資格。
......
在禦前會議上,陸軍部長川島義之是報告者,他當然要先說話,介紹完情況之後他說道:“天皇陛下,作亂的軍官們提出不恰當的人事任免,甚至狂妄地提出重組內閣,妄圖幹預國政,並且他們的行動也造成了十幾位元老大臣的傷亡,其罪不可赦。帝國皇軍乃嚴格紀律之部隊,軍人以遵守命令為天職,他們擅自行動無視軍規軍紀,理應受到軍法懲處。因此,我們陸軍部的態度是應該嚴厲敕令,令其回歸軍紀約束。如果他們一意孤行則必須調遣部隊武力約束!
“此外我們請陛下注意:在他們的呈文中也提出了:‘必須恢複天皇的實際權力’的條款,由此可見這些少壯軍官們對陛下也是一片忠心啊!懇請感念他們恭奉陛下之忠心,為此還請陛下能夠予以寬恕,體恤他們的莽撞,在處置中適當地體現皇恩。臣惶恐之至,若有不當之言還望陛下責之。”
川島的講話表明他不夠堅定,也有自相矛盾之處。從利益和派係上說,川島應該站在嚴厲鎮壓的立場上。他為什麽這麽猶豫呢?頭一個理由就是同屬於陸軍,政變的少壯派軍官和士兵都是陸軍的基層軍官,並且為數不少。這要是過於嚴厲地處理,無論是死刑,關監獄或者開除軍籍,受損失的都是陸軍。還有一層關係,那就是血統。
此時的日本國社會上已經形成了血統繼承。軍人的子弟還是軍人,高官的子弟還要做官,也就是現代裏說的“官二代”現象,沒有背景的平民很難有出頭上進的機會。因此,政變的隊伍中有不少就是陸軍裏邊高官的子弟,比如他川島的兒子就在亂軍之中。他能不護著自己的兒子嗎?更何況還有陸軍其他的高級將領和元老也有好幾個類似的情況,川島如果不努力解救,在陸軍中的輿論也讓他受不了,他還能在陸軍中混下去嗎?
川島說完了就偷偷地看裕仁天皇,他看到天皇麵無表情,雖然得不到支持讚同的信息,起碼沒有責怪,他也就放心了。
注:裕仁是天皇本人的名字,他的年號為昭和,所以“裕仁天皇”“昭和天皇”這兩種說法都是同一個人。
參謀本部的參謀總長杉山元也參加了會議,從軍令上說參謀本部是陸軍部和海軍部的上級,可是它沒有人事任免權,因而實權有限。
杉山元說道:“天皇陛下,我們參謀本部的態度是要堅決鎮壓!以下犯上的惡習不能縱容!內閣是治理國家的最高機關,各部大臣都是忠於陛下的棟梁,也都是帝國的精英,是帝國的脊梁。軍有軍紀國有國法,官員們是否稱職,是否有罪,需要法律來判斷,要陛下來決斷,怎麽能夠允許隨便廢除甚至殺害呢?懇請陛下批準盡快鎮壓恢複秩序。
“另一方麵我們要看到現在的東京已經完全被叛軍控製了,為了防止更大的動亂,一定要穩住叛軍,不能再刺激他們。這就需要權宜之計,保持東京的平穩,然後暗中調動力量,堅決鎮壓!”
杉山元的態度是很嚴厲的,他沒有求情的意思。從利益階層上說今天與會的都是掌握著權利的既得利益者,與政變軍人,與民眾處於對立麵。政變者喊“尊天皇”是沒問題的,官僚們也喊尊天皇,但是“反貪官,平民憤”就不行了,這不是翻天嗎?這就是利益的水火不容。從利益的角度說,今天參與會議的都是高官,都是這個立場。所以“鎮壓”應該屬於共識,區別在於事後的處置,是從寬還是從嚴!
那麽禦前會議會做出什麽決策呢?且聽下回分解。
---532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