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黃雀在後
字數:5524 加入書籤
東北軍在日本也是有坐探的,也有情報來源,隻是受到消息傳遞方式的約束,情報傳遞的時間上不能保證。這一次的情報傳遞速度已經算是很快了,也用了五六天時間才傳遞到濟州島。
按說有了晶體管,無線收發報機的小型化應該容易實現。可技術的進步是漸進的,要慢慢的積累,何況長距離需要大功率發報機。東北軍在濟州島有軍事基地,從那裏到東京有一千多公裏。簡單一句話,現在沒有合適的電報機提供給在日本國的坐探。還有另一個問題,是日本國的國民特殊情況,難於使用電台。對此我們前邊說過在這裏就不細說了,簡單一句話說就是日本人的民粹太強,“警惕性高”的日本人太多,電台就容易暴露。
情報需要快速傳遞這是沒的說,坐探們也有一些辦法。比如說東京的情報傳到距離濟州島比較近的福岡就借用了日本國的民用電報。這個時代的商用電報都是有線的,傳輸穩定安全。使用公開的民用電報難道不怕暴露嗎?這種疑問是對情報過於神秘化了,實際上情報信息沒那麽神秘,很普通的商業信息就包含了情報的內容。例如東京生產的某種商品,由於動亂,生產受到影響而不能按時供貨,這樣的商業往來電報,在內容中隻要不涉及兵變叛亂的文字當局是沒辦法禁止的,坐探們還可以采用暗語替代敏感的詞匯等辦法,這就可以利用商業電報快速傳遞了。
福岡到濟州島就隻能是人工方式利用漁船來傳遞了,這是沒辦法的,所以在時間上很難保證快捷。
討論機密問題一般都是張作霖和趙三本私下裏密談,原因就是他們翁婿二人都知道曆史上的事情,說話沒有忌諱,與其他人談就不能暢所欲言了。比如張學曾是負責情報的,這份情報就是他送來的,可是有些話就不能讓他聽。
張作霖說道:“書上說今年日本國有個內亂(政變),現在果然發生了,就是時間上差了點。這個事我們能利用嗎?好像沒什麽機會。”
趙三本:“是的,大帥說的對。我們也沒必要介入這種事情,可是我們知道在這個事件之後,日本國的狂熱分子獲取了對軍政的更大控製權,比較理性和穩健的人物就很少有發言權了。從此以後,日本國的侵略行動將更加瘋狂。按照曆史的走向,政變事件之後,他們應該開始策劃擴大對南洋的侵略,那麽美國太平洋艦隊就構成了他們最大的威脅,怎樣對付美國艦隊就是他們研究的首要問題了。現在美國是我們的盟友,我們要不要給美國人提個醒呢?這事還要大帥定奪。”
張作霖:“這個事我惦記著呢,按時間說還要過幾年,不過現在的形勢變了,小日本急需在南洋擴張,他們就要琢磨美國海軍了。因此小日本就可能提前策劃偷襲,那就不一定按照原來的時間了。時間上定不準,怎麽給美國佬提醒呢?我看算了吧!讓美國佬吃點虧也是好事,省得他們老是抱著中立不放手。”
趙三本:“大帥這個話說道點子上了,曆史書上不是說了嗎?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已經得到了多方麵的情報提醒,這其中也有來自中國南京政府的情報。可是羅斯福一概無視,沒有采取任何的措施,直到偷襲發生的時候,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完全沒有準備,因而損失慘重。但是也有詭異之處,太平洋艦隊的五艘航母均不在珍珠港,因而躲過了劫難,有這麽湊巧嗎?這些都說明了美國以羅斯福為代表的高層是有意為之,他們的目的就是迫使議會放棄孤獨主義,積極參與維護國際和平。其代價是太平洋艦隊受到巨大的創傷,這也是不得已的苦肉計呀!”
張作霖說道:“是啊,美國佬也真怪,當總統的說話不算數,他後邊還有個慈禧太後。哈哈!國會的製度是民主了,可是打起仗來他們的議會就是耽誤事兒啊!
“你告訴學曾,這次情報搞得不錯,對下邊該獎勵的要獎勵!還要努力!日本國這次動亂之後主要官員的變化要搞清楚,特別是海軍,山本五十六的任職就很重要。”
趙三本拿著本子認真地記錄大帥的話。
張作霖吧美國的參眾兩院比喻成慈禧太後了,這是他習慣於獨裁的反動軍閥觀點,不過比喻很形象。此時的美國輿論是孤獨主義占上風,這個孤獨主義說到底是美國利益至上,隻要本土沒有危險,他們就悶聲發大財。至於外麵打個天翻地覆與美國何幹呢?議會的議員是要忠實於選民的,選民的意見就是議員的意見,因此參議院眾議院的議員們都堅決地反對美軍介入戰爭。按美國的製度,總統是三軍總司令,可是發動戰爭,對外宣戰需要參議院授權。羅斯福不能說服議員們就不能發動戰爭。
這個羅斯福也是個牛人啊!他從1933年起連任四屆美國總統!是美國曆史上僅有的一位任期最長的總統。他死後美國修改了法律,任何一位總統至多可以擔任兩屆就是八年,這就杜絕了強人長期影響美國政治的可能性。美國的法律就是在“製約”兩字上下功夫。
在世界上眾多的憲政國家裏這種牛人還有一位,他是俄羅斯的普京。到現在為止他已經擔任了三屆總統。他前邊連任兩屆之後受法律的限製隻能交班,但他沒有退休回家而是又幹了一屆總理。然後修改了俄羅斯的法律,把總統的一屆任期由四年改為六年,還規定了不得“連續”兩次擔任總統。普京玩文字遊戲,隔開一屆就不是“連續”啦,於是他再次當選,第三次任總統。俄羅斯這個法律的修改方向與美國正好相反,不祥之兆啊!
美國的議會有眾議院和參議院,這是兩院製,世界上還有不少國家也是兩院製,比如我們中國就有人大和政協。要說清楚兩院製又是一篇文章,我們挑感興趣的簡要說明,知其所以然即可。
美國的眾議院比較大,議員人數多,有四百多人,參議院人數少,有一百人。從功能上說,這種兩院製與其他美國製度類似,也是為了製約,製約權力是美國製度的核心。
製約什麽呢?我們就用宣戰做例子來看看。比如說發生了某國際事件嚴重地損害了美國的利益,在群情激奮之下議會就可能通過宣戰的法案,因為議員反應民意是他們的天職嘛。但是,多數人的意見不見得是正確的,受條件局限做出錯誤決定是可能的。按規矩眾議院通過的法案需要參議院批準,這樣的規定就可以否決眾議院的錯誤。這就是製約。
“眾議院”那個“眾”字可以理解為代表了選民,代表了民眾。“參議院”的“參”字代表了社會精英,實際上美國兩院就是這麽構成的。這就是民眾與精英之間的互相製約,用製約來避免失誤。
例如對日宣戰的戰爭授權其過程是:戰爭提案要在眾議院提出,並討論議案形成決議,然後提交給參議院。參議院對眾議院提案做最終裁決,如果通過了則提交給總統簽字生效,這才成為國家的法律,總統就可以宣戰了。因此對美國來說不存在“不宣而戰”的情況,日本偷襲珍珠港就是不宣而戰,說明日本的憲政有很大的缺陷。這個過程與獨裁國家區別很大,絕對不是總統一拍桌子就能宣戰的。
作為特殊情況,當麵對緊急的危機之時,美國總統可以動用小規模的陸戰隊以應急,但不能宣戰。還有,總統有緊急動用核武器的權利,不需要通過議會,這就是所謂的“核按鈕”。美國總統出訪的時候總有一個軍官提著一個小手提箱跟在總統身後,那個箱子就是核按鈕。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參眾兩院的議員都必須是專職的,政府官員兼職議員是不允許的,議員不能在任何的國家機關中任職。這個規定使得的議會對政府的監督更有效。像我們的人-大代表中政府官員占了很大的比例,特別是居於險要位置的代表,這樣的代表能監督政府嗎?
......
閑話少說,我們再看看日本國吧。
3月22日參謀本部和陸軍部聯合給叛軍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24小時內結束叛亂返回營房。叛軍指揮部拒絕了這個命令,並且強硬地要求重組內閣。戰鬥不可避免了。
此時東京的主要地區都在叛軍的控製之下,參謀本部、陸軍部等辦公地點也在叛軍控製區,因此陸軍的指揮機關都設在皇宮內或者皇宮附近,叛亂分子還不敢明目張膽地進攻皇宮。此外,保衛皇宮的是一個小型的部隊,名叫近衛師團,他們人數不多,可是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在混亂中時間過得飛快,24小時的時限很快就過去了,已經到了3月23日的中午。各方的部隊在東京市區對峙,劍拔弩張的,但是對峙的各方還是遲遲的按兵不動。參謀總長杉山元一再地催問:“討伐部隊開始進攻了嗎?......交火了嗎?”來自海軍和陸軍的答複都很含糊,說正在動員附近的民眾撤離危險區,如此等等。
執行鎮壓的部隊行動遲緩就反應出他們態度猶豫。
23日的下午也過去了,24日到來了,最後通牒已經過了兩天,東京市內很緊張但是還沒有槍炮聲。到了24日的下午,由宮內大臣木戶傳來了天皇的責問:“如果陸軍和海軍無能為力,朕就親率近衛師團去平定叛亂!”
這個責問很嚴厲,陸軍和海軍的將領們也感到意外。此前天皇並沒有表現的太急迫呀,這兩天各部大臣也多次進宮請示,裕仁始終是超然的態度,隻是說要盡快恢複秩序,並沒有說別的,態度並不急迫,也沒有生氣的樣子。今天這是怎麽了?為何突然焦躁起來呢?
天皇的焦躁與一條消息有關,送入皇宮的情報說:在奉命調動到東京參加平叛的部隊中有一位特殊人物,是一位親王,這位親王在第八師團任職,此親王的封號是“雍仁”,他本人名叫“秩父宮”。此人的身份可是不簡單,雍仁親王嘛,是不是與“裕仁”很接近?對,他是當今天皇的親弟弟!按說親兄弟回來了,裕仁應該高興才對呀?可皇家是沒有親情的,這個兄弟此時返回東京,而且正當暴亂政變之時,意欲何為呀?這正是黃雀在後啊。
日本曆史上發生過好幾次兄弟爭奪皇位之事,兄弟間鬥法更是多得不勝枚舉,例如神武天皇的後繼者綏靖天皇就是弑兄自立的。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這種例子就更多了,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殺了太子兄長上位的。
裕仁天皇為了防止出現這種可怕的情況,他派出一名學者去“迎接”雍仁親王,這位學者是秩父宮的啟蒙老師,也是他裕仁的老師。當然不僅僅派一個老師,還要有一小隊的憲兵,表麵上是勸誡實質上就是控製。即便如此裕仁天皇也是不放心啊,他不得不催促平定叛亂,不能不著急呀!
權力!天皇之位!那可是裕仁第一重要的大事,重中之重。嗬嗬,獨裁者都是這個德行,在權力麵前一切都要讓位,包括正常人的理智都沒有了,那裏還有親情啊!
不由得想到了現代版的皇位之爭,發生在馬來西亞的刺殺金正男一案是不是有點類似呢?在皇位問題上古今同理呀。
雍仁親王就那麽容易控製嗎?他也是帶著兵來的,並不是光杆司令!派去的人之所以能夠控製雍仁親王的關鍵在於雍仁對於東京的情況還不清楚,關鍵在於他不知道政變能不能成功?因此就不能下篡位的最後決心。沒有決心就隻能聽天皇的安排啦,而不敢蠢蠢異動。
秩父宮在軍警的“護送”之下,被帶到了皇宮。天皇根本就不讓他接觸軍隊,哪一派軍隊都不能接觸,要絕對地隔離。麵對嚴峻的形勢,秩父宮隻能拜見他的天皇哥哥啦,還要宣誓無限忠於天皇!絕對服從天皇!他這是明智的,保命要緊啊!
未完待讀。
---534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