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奪島演練

字數:5252   加入書籤

A+A-




    如果登陸日本本土或者收複台灣、解放琉球(此時日本國把琉球台灣當做本土看待)都會麵對著日軍的頑強抵抗,麵對著巨大的傷亡。對此趙三本和張作霖都是知道的。那麽東北軍怎麽辦?當然要想辦法應對,也都要在奪島演練中體現出來。

    從前麵介紹的情況看,傷亡產生於兩個階段,一是常規的奪島作戰,二是登島後的清剿。

    常規的戰鬥中要減少傷亡就要加強火力,比如空軍、大炮、機槍,還有添置一些殺傷力大的新式武器。這些都算比較常規的,目標就是減少傷亡。

    ......

    1936年4月5日在朝鮮半島西側的黃海海麵上炮聲隆隆,數十艘軍艦在大海上馳聘,東北軍集中了30多艘艦船組成聯合艦隊正在演練。這些艦船是東海艦隊和北海艦隊聯合組成的。在旗艦青島號巡洋艦上有今天演習的總指揮張學良,副總指揮海軍司令沈鴻烈和第六軍軍長於學忠。有陸軍參加當然是為了演練奪取島嶼登陸作戰。

    青島號是北海艦隊的旗艦,這次演練充當聯合艦隊的旗艦。它屬於重巡洋艦,標準排水量一萬噸,有兩門前主炮口徑203毫米,並且安裝了最新的雷達。這是東北軍自己建造的新艦船之一。

    這次演練中海戰的科目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東北軍來說想打一場海戰的確要有條件。因為從噸位上說東北海軍對比日軍差的太多,海上的炮戰肯定吃虧。因此從戰略上看,若想奪取日本的島嶼就要等待機會。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日本海軍被削弱的時候,不斷加強的東北海軍或許能取得優勢。在沒有海軍優勢的情況下就要創造某種條件取得戰場局部的優勢,從理論上說就是取得製海權,哪怕是局部的製海權,這是奪島的先決條件。海戰的演練就是在這種假設之下進行的。東北海軍也不全是劣勢,在某些項目上也有優勢,比如航母上的艦載機起碼不必日軍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出動魚雷艇戰鬥群,其威力是很大的。還有東北海軍特有的艦載微型魚雷艇對日軍大型戰艦的威脅也不小。

    在旗艦青島號上有個巨大的鐵架子在不斷地旋轉,這是東北海軍新裝備的艦載雷達的天線,這也是雷達第一次在大規模的演習中經受檢驗。此時的雷達探測距離和精度都不是很理想,但是能夠在二三百公裏以外提前發現敵情,大致判斷敵艦隊的規模。它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不分晝夜都可以探測,這個進步是巨大的。當然了,惡劣的極端天氣會影響雷達正常工作,畢竟還是初級的雷達嘛。應該說這已經很先進了,起碼能比日軍強,日軍還靠神奇的貓眼呢。不過現代的技術進步速凍很快,估計用不了多少時間,日本人也會擁有雷達。

    這是春季,雨水少天氣好,就是不時地刮風,大海上無遮無擋的更是無風三尺浪,這對於東北軍噸位較小的艦船十分不利。

    聯合艦隊在黃海的海域演習了三天。到4月9日艦隊逼近了濟州島,在這裏將進行奪島的登陸演習。

    東海艦隊的遼寧號航母和北海艦隊的寧夏號航母都參加了演練,它們是聯合艦隊的主力。遼寧號的艦載機容量是70架,寧夏號50架,合計120架飛機。取得製空權就靠它們了。值得一提的是每一艘航母的艦載機中都有一個中隊的中型轟炸機(6架轟-22型)。

    東北軍這次演練采用了雙航母,這有什麽道理嗎?我們知道在現代裏美軍真正打一場戰爭的時候必然采用雙航母戰鬥群,例如伊拉克戰爭,這是什麽道理呢?

    在現代裏實際地支撐一場戰爭就必須用雙航母,第一個原因在於作為戰艦的航母是個複雜的係統,每工作一段時間就需要做戰場的維護調整,否則各部的配合就會出問題,也容易發生故障,這個時間大約是50多個小時。那麽當一艘航母處於調整狀態的時候,另一艘就可以及時替補以完成作戰任務。第二是多艘航母可以考慮戰術動作的配合。第三,要考慮到可能的戰損,雙航母承受被打擊的能力要比單航母更強。所以我們常看到美軍經常有雙航母出現在某個潛在危機的現場。反過來說,單一的航母往往是一種威懾的姿態,而雙航母的出現往往意味著準備開戰。

    早晨6點多鍾天色微明第一批30多架飛機飛臨濟州島的上空,這些都是戰鬥機沒有帶炸彈,它們的任務是取得製空權,也兼做偵查,偵查的重點是敵灘頭陣地和島嶼上的飛機場,發現並消滅機場是確保製空權的重要步驟。製空權的重要性就不必說了,沒有製空權如何登陸?

    “前方發現敵機群,準備攻擊!”

    實際上前方的天空上空空如也並沒有飛機,這是演練指揮部的命令。這30架戰機就展開隊形對假想敵進行“攻擊”。霎時間空中傳來炮聲,當然炮彈都是空包彈,有響聲有煙霧火光,還有少量的曳光彈,是沒有殺傷力的。

    隨後海麵上炮聲隆隆,這是艦炮開始炮擊。參與炮擊的有驅逐艦安東號、威海號和伯力號,這三艘驅逐艦算是東北海軍除了航母之外的大型軍艦了,發揚火力也就靠它們了。

    這其中的伯力號也是東北自己建造的,排水量7000噸,它隸屬於北海艦隊。驅逐艦是綜合功能比較全的艦種,支援登陸作戰是它的功能之一。東北海軍沒有戰列艦,替代的就是驅逐艦和巡洋艦。

    海灘上假象的守軍要塞工事很快就被炮火淹沒了,海岸沿線就被炸開了鍋,到處是爆炸,大塊的石頭都飛上了天。當然這種炮擊使用的大部分是空包彈,實彈不多。

    這是登陸前的炮擊,按計劃要炮擊三輪,時間長達兩三個小時。隨後才是陸軍部隊登陸,這個年代裏已經有專用的登陸艦艇了,但是非常初級。現代的登陸艇都是兩棲的,可以直接開上灘頭陸地。可現在的不行,士兵都要跳到水裏,在一米多深的水中艱難行進,當然這會造成很大的傷亡。這個年代更不會有能夠從水中直接衝上陸地的水陸兩用的坦克裝甲車。坦克火炮等重武器都要在陸軍成功登陸之後建立臨時的碼頭才能裝卸。

    長話短說,登陸演練就此略過,接下來就是占領島嶼上的村鎮,鞏固占領區。這畢竟是演習,不能過多騷擾濟州島上的居民,這一部分的演練多以宣講訓話的方式進行。傳統的做法無非是發安民告示,安撫本地民眾,設置崗哨加強巡邏什麽的,通用的辦法都差不多。針對日本人的頑強抵抗東北軍有個習慣的做法,以前在東北地區的抗日作戰都是這麽幹的,那就是把日本居民集中關押等待下一步的處理。最終的處理是大部分日本人會被驅逐出境。

    日本人也有同民族聚居的習慣,在城市中選擇比較好的位置建立居民點,這使得集中管理日本人比較方便。日本人的民宅也很有特點,在中國的東北、山東等地都能看到這種民居。當然了,現代大規模的城市建設讓舊的城市建築蕩然無存,現在確實看不到這種景觀了。

    作戰的假象目標是台灣或者琉球,這兩地都是日本的占領區,本地土著居民居多,日本移民是少數。這個情況與大陸上原日本人的占領區類似,差別是人口比例不同而已。因此集中管理日本人是有效的辦法。很顯然,到了日本國的本土四島這個辦法是行不通的。

    至於對付躲避於山林中的日軍散兵遊勇,使用大部隊清繳劃不來,效果也很差。唯一的辦法就是用遊擊戰對付遊擊戰。東北軍對於打遊擊還不外行。

    ......

    我們放下東北軍演習的話題回過頭來看看國內。

    1936年的6月中旬,正是萬物生長的好季節。青海湖東岸海西鎮以北七八十裏的山區中,“砰!砰!”的槍聲不斷,子彈打在路邊的石頭上啪啪地響。山穀中不斷看到雜亂的人影在向西奔跑,看樣子有兩百多人,不少啊!不斷的看到有中彈倒下的人。逃跑的人們也在還擊,有人舉槍射擊,有的借助地勢甩手榴彈。趁著手榴彈爆炸的煙霧,很多身影加快了奔跑的速度。

    這場戰鬥是馬家軍在圍剿劉部的人馬。事情的起因是劉部的一個工作隊在一個村子裏打土豪,遭到了反抗。青海這種偏僻之地的農村裏常見大家族,宗族的勢力很強,頭麵人物往往就是家族中的富裕戶。紅軍打土豪的對象就是地主富農,親屬關係遠的會樂於獲取不義之財(人都是有私心的,特別是文明程度落後的人群),當然也摻雜著仇富心理,這些人在紅軍的鼓動之下有參與的積極性。真正的同宗親屬就不好說了,他們就有可能抱團對抗外人,這一次劉部的工作隊就遇到了反抗。這個時代裏村民也是有刀有槍的,對峙起來也有一定的反抗能力。禁槍那是現代的事情,民國時期並不禁槍。當然村民的能力有限,他們可以自保卻無法趕走紅軍。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向官府報信請求保護。

    劉部的工作隊不是孤立的,他們是有組織的,遇到障礙就會求援,於是周圍的武裝就會向這個村子集中和支援。

    馬步芳的堂兄馬步青就在西海鎮,他也是有準備的。馬家的騎兵多,騎兵運動速度快,馬步青接到村民的報信後就派出了部隊。在劉部集中力量拿下釘子戶的同時,他們發現馬家軍大部隊正在趕來。馬家是有備而來的正規軍,劉部是帶武裝的工作隊,雙方實力相差懸殊。

    村子裏的紅軍還得到消息,說南麵來的是馬家騎兵,北麵和東麵也出現了敵軍,他們被三麵包圍了。工作隊的頭頭叫馬金鎖,就叫馬隊長吧,他沒別的辦法隻能向西“撤退”,就是逃跑。向西走顯然是不利的,因為那個方向不遠處就是青海湖,要是被追到湖邊上可就死路一條了。可沒辦法呀,敵強我弱隻能先顧眼前了。

    馬隊長帶著的這一隊就是幾十個人,有十幾條槍,其餘的就是大刀和手榴彈。可他們跑到一個山溝裏的時候又發現了一百多人,也都是劉部的兄弟單位的,也是被馬家追擊至此,看來這一次馬家軍的行動範圍比較大。

    此時這支雜亂的隊伍單位也雜亂,馬隊長就不能謙虛了,他擔負起戰場指揮的職責,把能戰鬥的人員都集中起來,一邊撤退一邊抵抗。這就是前麵看到的那一幕。

    當這一大隊人馬繼續向西撤退的時候,在南麵有一小股敵軍占領了南側一處高地,這是因為騎兵運動速度快,迂回包抄過來。更可怕的是,他們有一挺輕機槍居高臨下向突圍人群瘋狂地掃射!劉部撤退的人像是被割倒的穀子成群倒下,其餘的人被迫臥倒隱蔽,撤退的路被阻斷了!

    局麵太危險,再耽擱下去大隊的敵軍就會趕到,劉部這股殘餘人馬就會被困死在這裏。

    此時剩餘的槍彈已經不多了,強攻肯定不行。馬隊長看到那挺機槍的背後是一個小山包。於是他集中了現有的子彈和手榴彈,親自帶上八個人,沿著茂密的灌木叢隱蔽地迂回到小山包上。猛然間十幾顆手榴彈砸下去把敵人的機槍打掉了,這才打開了通道解救了這支隊伍的危急。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538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