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反貪反腐
字數:5464 加入書籤
曆史上的舊政協是日本鬼子投降後召開的,那是由於國內有影響的黨派人物都開始呼籲:召開包含各派的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國是,宗旨是廢除國民黨的一黨獨裁建立聯合政府。從這個目標就可以知道,舊政協是把國民黨獨裁政府放到了對立麵上了,國民黨蔣介石當然很不爽。
當時以gcd為首的反對黨不但人多勢眾還有自己的武裝。在輿論的壓力之下政治協商會議終於召開了,它有代表38人,名額分配情況如下:國民黨8人、gcd7人、民主同盟9人(民盟是當時的第三大黨,囊括了知識精英階層)、青年黨5人(第四位)、無黨派人士9人(四個政黨之外的小黨派都屬於無黨派)。有自己武裝的是國共兩黨,其它都沒有武裝。
順便說一句,舊政協的召開其實還有個潛在幫手,那就是美國,當時的美國對腐敗的國民黨政府已經徹底失望,放棄了它。而當時的gcd表現的特別親美,讚揚美國的製度,說中國要走美國的道路,因此美國與gcd的關係更要好一些。美國的立場是力促各派和平解決政權問題,他們表麵上持中立的立場。此後的國共內戰期間,也不支持國民黨,還斷絕了對華的軍事援助,實際是斷絕了對國民黨的軍援。美國表麵中立,實質上對gcd寄予希望。這一點要說清楚,因為很多人不知道,總以為老美是站在國民黨一邊的。老美選邊站是朝鮮戰爭以後的事。好了,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話沒人愛聽,就此打住。
舊政協會議召開了也成功閉幕了,似乎解決了問題,然而會後聯合政府沒有了影子,內戰卻開始了。憲政的曙光曇花一現,這是中華民族的遺憾和傷痛。對其如何評價不是我等所能評說的,但是這個曇花一現的曙光也說明一些問題。首先是讓各派坐下來談一談其本身就是有條件的,如果不具備某些條件,即便空談也是不可能的,獨裁者根本就不允許談。
在我們故事中的現在就有這個談一談的條件了,那就是各派的武裝。各路諸侯都有地盤也有軍隊,特別是在野的東北軍,其力量可是不小,真的刀兵相見爭天下,那把龍椅是誰的還真就不一定!這就是談一談的必備條件啦。
在東北方麵的串聯鼓動之下,政府對憲法草案征求意見的行動在協商會議轉變了方向,演變為組建各派聯合政府的討論,並且社會輿論也借著這個勢頭讓組建聯合政府的呼聲越來越高,對國民黨的高層來說壓力也是越來越大,特別是蔣介石,他深感不安。
按說協商會議不過是空談之地,愛說什麽就說什麽,對政府來說那是放屁都沒味,啥事也不頂。那些報紙電台跟著湊熱鬧不過煽動民間刁民說三到四,一時半會也翻不了天。那麽南京政府的壓力何來呢?這就是我們前麵說的,若有圖謀不軌的“野心家”把這輿論利用起來可就不得了,搞不好蔣介石就得下台!黨外有黨黨內有派嘛,這國民黨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說政府裏的汪精衛,軍界的何應欽都不是省油的燈。這就是壓力所在啊!國民的民心向背就會在派係鬥爭中反映出來,因此民心可是不能當耳旁風啊!
“野心家”這個詞匯有點意思,要說清楚,利於辨明是非。首先隻能在獨裁政權或者類似於幫會性質的民間團體機構中才能出現這個詞匯。掌權者都是不合法的,他們嚐到了權利的甜頭一刻也不肯放鬆,權利至高無上。於是獨裁者總是疑神疑鬼,看誰都有取而代之的企圖,懷疑的對象就叫“野心家”。作為例子可以看看古代皇帝與太子的關係,盡管他們是父子,太子一旦有貪戀權利的表現那是極其危險的,因為他成了覬覦皇權的野心家,皇帝老子豈能容他!這說明了什麽?說明皇帝老兒自己就是野心家!因此我們可以下斷語:高喊“警惕野心家”的人,其實他自己就是野心家。看看美國的總統,英國的首相等等民選的領袖,他們會不會說“要警惕野心家”這種話呢?絕對不會。
蔣介石想找人商議聯合政府的事情那一定要親信之人,還要有心計足智多謀,比如說楊永泰。可是楊永泰走了,是被蔣介石罵走的,投奔東北軍去了。現在他遠在西藏,就是在眼前也差一些,已經不是心腹之人何能托付以心腹之事呢?可也不要擔心,天下能人多的是,就看你有沒有本事聚集誌士精英為己所用了。蔣介石的地位和容人的雅量都有,他的身邊就不缺能人。今天他找來的是陳布雷,此時陳的官職是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
這位也是大有名氣之人,號稱蔣介石的“文膽”,是當下的重要謀士。陳布雷的文章可是不得了,他早年就是出名的記者、編輯、報社主筆、主編,文章的名氣早就名揚天下了。蔣介石的重要文件、演講稿子大多出自他的手筆。
蔣介石問:“彥及先生,轉給你的文案都看了吧,先生有什麽好建議嗎?”
“彥及”是陳布雷的字,其實陳布雷不是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叫訓恩,陳訓恩,布雷是他的筆名(還有其他筆名),隻是因為布雷這個筆名已經名揚天下了,於是反到當名字使用。在正規場合,比如戶口、官員登記和證件上還要用陳訓恩這個真名。這就像“魯迅”隻是個筆名,魯迅的真名叫周樹人,可是人人都喊他魯迅,這是一樣的道理。
陳布雷:“委員長之命我豈敢怠慢?前麵有關憲法的文稿都停下來了,這幾天就在思考有關聯合政府的題目。形勢變化真是快,憲法草案的征求意見怎麽一下子就變成討論聯合政府了呢?都說是東北軍這幫家夥鬧的,看來張作霖的身邊定有高人啊。會不會是楊永泰投靠新主子亂出餿主意呢?”
陳布雷有點措手不及,腦袋還是轉不過來。
蔣介石:“這個你就不要管了,你隻管說說聯合政府的事。”
陳布雷的話說到了蔣介石的煩心處,他有些不耐煩,陳布雷也是多事。
陳布雷惶恐,趕緊轉換話題,他說:“有關聯合政府的問題也是頭緒萬千,它涉及國計民生的所有方麵。在這紛雜的問題中最難辦的怕是:委員長如何給追隨您多年的部下們一個交代。追隨委員長的要員不說成千累萬,數百上千人總是有的,這每一個要員還都有自己規模不小的屬下,這樣算下去就數十萬人也不止了。如果我黨允許組建聯合政府,其它的各黨各派也就會進入政府,分享部分權利,因此受損的就是我黨的這一批官員。他們損失的首先是權力,然後就是經濟的利益。因此,我認為如何安撫他們才是這個問題的關鍵之所在。好在聯合政府暫時還不能涉及軍隊,對有軍職的人影響小一點,也就縮小了受影響的人數。”
蔣介石提示:“還有各級黨部吧?”
陳布雷就是中央黨部的秘書長,他豈能忘了各級黨部?他說道:“委員長的提示對,這是影響最大的一群人。從黨務上說我們的體製與英美完全不同,是學蘇俄的,因此我們的黨也是政權的一部分,從中央到省到縣都有黨部並且都參與地方的政務。如果有了聯合政府,那麽我們的各級黨部就不能參與地方政務了,各級黨部的行政權利也就全部撤銷了。黨部中的幹部呢?他們無事可做,這批人可不是小數字,各地的黨部不比地方政府人少。這就要大批的裁撤,少數留下來的也失去了權利。這是其一。其二,我們黨部的幹部和辦公經費表麵上是靠黨員交的黨費,實際上存在著大量的財政撥款,像各級政府一樣也是國家養著的,吃的是財政飯。今後其它的黨派也參政了,像民黨、民盟、青年黨、共-產-黨,他們要不要也吃財政的飯呢?這是不可能的,他們不敢奢望我們也不能給,因此我們黨的經費也要脫離財政。此外各級黨部還擁有不少的黨產,甚至還有企業事業的下屬單位,比如電台、報社、房地產等等,這些也要理清處置。從黨政軍這三方麵看,黨部中的幹部是最難辦的。”
陳布雷沒有說聯合政府好不好,國民黨該不該妥協,沒說輿論民情如何,也沒說其他黨派的力量,特別是軍事力量如何,更沒有分析國民黨繼續獨裁下去會不會引發內戰,國民黨能不能戰而勝之安天下等等的。這些都是問題,但是他隻是說了國民黨內幹部利益受損的問題。雖說這的確是大難題,但是他陳布雷容易敘說評論,甚至發表點觀點似乎很正義,其它的問題多有敏感,他未必敢說,這是他的聰明之處。
陳布雷避重就輕是為什麽?這就要從他自己的角度看一看了。人無完人,他侍奉蔣介石可不是大公無私的,說大公無私那是聖人,真實的社會上不存在聖人。陳布雷也要考慮他自己。他是聰明人,前邊的楊永泰他能不知道嗎?那是前車之鑒!楊永泰為啥走了?別人不知道,他陳布雷能不知道嗎?楊永泰就是因為勸說放棄獨裁而惹怒了蔣介石的,他還能不加小心?
在這裏說說曆史上陳布雷的真是情況。在1948年的年底,陳布雷看到國民黨太腐敗了,他看不下去了。當時正是淮海戰役進行之時,戰場上國民黨很不利,節節敗退。他對蔣介石說:如今的情況表麵看來是軍事上的失利,其實質是人心的喪失,為今之計是趕緊收拾人心雲雲。他的諫言主要是針對反腐敗,對於憲政民主僅僅初步涉及那麽一點點,這就惹得蔣介石不高興了。這讓陳布雷徹底的絕望,導致他服安眠藥自殺。
陳布雷和楊永泰類似,都是聰明人,他們的區別也有,楊永泰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伺候過前清的皇上和民初的袁世凱,直到現在的蔣介石。陳布雷就是一個文人,筆杆子,不是官場上的油條。
蔣介石說道:“先生說的問題擺在那,很多人也都看到了。先生有解決的辦法嗎?”
蔣介石問的對,你別光說問題,找你不就是解決問題嗎?
陳布雷:“委員長宅心仁厚眷顧有功之臣令在下欽佩,可是誰也不願意失去權和利,委員長更不願意失去國之棟梁,的確有很多困難。如果非要建立聯合政府,他們就要交出權力,不少人將失去職位。這的確是兩難之事,想要兩全是不可能的。在下設想一些辦法也隻能起到緩解的作用,是否可行還要委員長親自定奪。”
蔣介石:“哎,你就不要繞圈子了,直說,若辦法可行,則是黨國之大幸。”
陳布雷說話加小心,於是就囉嗦,蔣介石有點著急了。
陳布雷:“我建議委員長找個可靠又有權威之人,讓他鼓吹反腐敗,聲勢造大一點,造成委員長迫不得已成立一個反腐敗的機構,當然要給他權利,暗中支持。反腐敗的工作搞起來必定會抓一些人,委員長可以看情況給予幹預,明著出麵保一些應該保護之人。這當然會造成工作上的矛盾......”
蔣介石:“嗬嗬,我懂了,這就是民間俗語:有唱白臉的有唱紅臉的,便於操作。”
陳布雷:“的確,這方麵我是外行。當然了,這種反腐敗觸及的隻是個別地區,個別部門,抓出來的是極少數,可是它的影響力很大,可以震懾更多的官員。有了這個鋪墊之後官員們對權利是不是會看得淡一些呢?更重要的是,當我們真的要成立聯合政府的時候必然會觸及某些部門,當然最好是分批的,不要一下子觸碰太多官員的利益。到那個時候,委員長可以製定一些政策並公開發布,關鍵要透露一個意思:隻要聽從中央的安排就可以免除曆史上的貪汙罪行,不追究也不追贓,讓他們的財產合法化。手中的權力沒了,金錢利益是可以保住的,不是一無所得。在這種形勢之下當遇到某些人的阻力之時,就可以把他的案底資料給他看看。如此等等,委員長就遊刃有餘了......”
蔣介石笑道:“看來我這個委員長要給你來做了,哈哈哈!”
他這一笑可是讓陳布雷毛骨悚然心驚肉跳了。
未完待讀。
---541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