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拍賣行
字數:5041 加入書籤
蔣經國出場讓筆者不由得想說幾句。曆史上的蔣經國堪稱中國的一代偉人啊!縱觀世界文明史,把一個獨裁政權向民主憲政轉型,能夠和平完成,整個社會平穩過渡,全世界獨此一份!絕對“空前”,能不能“絕後”呢?不好說。此真乃台灣人民之幸運啊!
蔣經國最關鍵的決定是開放黨禁,開放報禁。開放黨禁就是除了國民黨之外其它政黨可以依法登記為合法政黨。當然這些政黨是真正獨立的,與國民黨沒有統屬關係,可以反對國民黨,可以向國民黨叫板,更可以揭發批判國民黨的錯誤。開放報禁好理解,民間可以依法辦報紙,就是開放輿論,言論自由,可以罵政府、罵總統、罵國民黨,隻要不犯法就可以。這是1986年的事情,時年蔣經國76歲。
當時的國民黨要員提醒蔣經國,說:“這樣做可能會使國民黨失去政權!”
蔣經國淡淡地回答:“世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
年老多病的蔣經國說話聲音微弱,但是這句話,猶如萬鈞雷霆,振聾發聵!由此他奠定了台灣走向民主憲政的基礎。
偉人也不是處處光鮮的聖人,蔣經國先生的一生也有不光彩的曆史:他曾經服務於國民黨的特務係統,幹過不少見不得陽光的勾當;他子承父業而掌權屬於封建的皇權承襲;有名的暗殺江南案他也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如此等等。獨裁專製的惡政其罪惡能少嗎?
另一方麵,台灣的民主憲政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完全是一個人的偉業,為此付出代價,做出貢獻的何止千百人?包括他的父親蔣介石也是有功勞的,老蔣的功勞在於製定了台灣憲法,打下了憲政的基礎。嗬嗬,這裏要說一句,憲法要執行照辦才是憲法,拿憲法當擦屁股紙就等於沒有憲法。還有蔣經國的後繼者們發揚光大,鞏固憲政民主,而不是走獨裁的回頭路。蔣經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偉業也不全是他一個人的功勞。這就是理性的曆史觀。
雖然台灣僅僅是中國一個小小的局部,但是古老的中國文明在台灣島迎來了體製的光明。它向世界宣告中國的國情並非隻適合獨裁,中國人也能享有民主憲政和自由。
蔣經國的功績還不僅僅限於政治變革,他對台灣的經濟建設也有重大的貢獻,其中比較突出的是解決了台灣島上的交通,為經濟騰飛打下了基礎。例如,台灣多山,中部的山脈把台灣的東西海岸隔離開來,艱難的交通對東部的開發造成困局。蔣經國決心修路,打通東西交通。
每個領導人都有自己的風格,也有自己獨特的工作方法。那麽蔣經國是怎麽推動開拓新交通線的這項工作的呢?
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鏡頭:在台灣島中部的山區裏,海拔有兩三千米。山路險峻難行。總統身份的蔣經國手拄著竹杖,腳踏登山膠鞋,下身穿薄帆布的褲子,上身著便利的夾克衫,脖子上掛著白毛巾,他艱難地行進在山路上。隨同勘察的還有負責公路建設的官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再加上護衛的軍人以及勤雜,這個隊伍也是數十人。這支探險隊伍,破荊斬棘,餐風飲露,吃盡了苦頭。
這就是蔣經國的工作風格,坐在辦公室裏運籌帷幄的領導人也不見得就不偉大,可蔣經國用這種拚命的工作作風推動這條重要公路的建設,這是另一種特色。這條道路跨越中部山脈,暢通了全島的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為台灣的經濟起飛起到了重要作用。
阻力也是有的。在經濟起步之初,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交通建設規模大,投入也大,經濟壓力很大。基本建設投資的特點就是投入大,短期內見沒有明顯的收益。因而朝野上下質疑聲不少,都擔心拖垮財政。蔣經國說:“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他力排眾議堅決搞好交通。有句話叫:“要致富先修路”,他的這個決策是對的。當時的台灣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甚至舉債借款來改善交通,之後成就了所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經濟輝煌。當然功勞不是他一個人的,但是他的努力功不可沒。
......
石家莊此時還叫做石門,曆史上是1947年正式改稱為“石家莊”的,為什麽要改名呢?石家莊本是一個小村鎮的名字,地點在石門城外不遠處。京漢鐵路(北京到漢口)和石太鐵路(石家莊到太原,窄軌),這兩條鐵路的火車站都修建在石家莊,車站的名稱就叫“石家莊火車站”。不用石門而是用石家莊這是火車站用所在地名命名的習慣,實屬正常。例如北京西客站原名叫西便門火車站,那也是地名。鐵路運輸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石家莊站是兩條鐵路線的交叉點,也是富庶的山西到中原的重要運輸線,所以,以火車站為中心的地區迅速繁華起來,事實上成了這一個地區的經濟中心,並且日益擴展。除此之外還有人們稱呼的習慣,比如說,火車的乘客要去石門,他買車票和乘車時都會習慣地說“去石家莊”。於是石門城郊區的一個小地名反而吞噬了主城,石門城變為石家莊的一個附屬局部,最多是老城區的名稱而已。
......
在石門城內的街頭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店鋪林立,一片繁華景象。此時的石門是名副其實的金融之都,雖然比不上上海灘但它在國內的金融地位不可忽視。因為有中投行的總部設在這裏,同時又是各派勢力的中立區,再加上鐵路樞紐的地位,使得石門成為華北的繁華都市,其勢頭直追北京天津。
在一條寬闊街道上有一處二層樓的建築,雖然不是很高大可是建築風格很氣派,大門上懸掛著一塊大牌匾,上有三個大字“雲朵軒”,這是一處拍賣行,在北方很有點名氣的。今天進進出出的人很多,是因為今天將有一場拍賣會,事先也做了廣告和宣傳。
俗話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嘛。現在的中國雖然沒有統一,可是沒有戰亂,可不就是盛世嗎?經濟繁榮社會穩定,那麽古董這種東西,肯定會不斷增值。要是戰亂的年代古董就不行了,易損壞易貶值風險大。所以亂世中人們儲蓄黃金來保財產,盛世就玩古董了,文物拍賣行正當時,自然是好買賣。
拍賣會還沒有開始,在大掌櫃的引導下幾個年輕人進入一個房間。
“孔小姐,孔公子請看,這就是‘釉裏紅鳳紋雙耳玉壺對春瓶’,這是剛剛趕印出來的鑒定證書。”
一對一尺多高的美人瓶擺放在一張八仙桌上,各有一個托盤,紅綢子襯底,莊重端雅。大掌櫃的遞給每人一本小冊子,這個小冊子印刷精良,內附好幾張照片。
這幾個年輕人是誰呀?這麽大的派頭?
孔祥熙是南京政府的財政部長,孔家是民國四大家族之一。這兩個孔家的公子小姐是孔祥熙的大女兒孔令儀和大兒子孔令侃,孔令儀是姐姐,他們姐弟二人現在年齡都不大,二十多歲。這一行人中還有蔣經國,但是蔣經國事先約定,不準暴露他的身份,所以他就像個隨從,不顯眼。
蔣經國到石門是公幹,到這學習金融知識來了,在這裏偶然遇到了孔家姐弟。孔令儀奉父命來此買古董,畢竟這個年代裏女子出門不方便,所以由孔令侃陪同。孔家姐弟嬌生慣養性格張揚,與蔣經國的低調成了鮮明的對比。蔣經國在石門還要逗留一段時間,公開身份對他的工作學習都不利。今天蔣經國是應邀陪同,他也想長點見識,拍賣也屬於金融業務之一嘛,了解一些有好處。
今天的拍品是一對春瓶,春瓶就是美人瓶,瓶子個頭小點,一般是一尺左右的高度。
大掌櫃的陪著笑臉在介紹:“這是正德年間的瓷器,明代瓷器的特點是胎體比清代的厚重,造型豐滿、渾厚、圓潤,整體上質樸莊重。釉色的特點是釉質肥厚、潤澤......”
孔令儀有些不耐煩:“好了,好了,這些就不必介紹了,你說說此物為何可以鑒定為真品就行了。”
她關心的是不要花錢買了贗品,其它無所謂,她可沒心聽這些買賣上的行話。說實在的,她對於古董也不在行。
大掌櫃的心中詫異,哪有這麽買古董的?莫非全然不懂就是個外行不成?就算是行家也不能這麽傲氣呀!這孔家也是太有錢了,這麽貴重的文物就如此草率嗎?心裏有些看不起紈絝子弟,可臉上依然笑得桃花一般。他說道:“是是,您請看這裏。”
他示意夥計把一個瓶子拿起來,露出底部,瓶子底部有兩行字:“大明正德年製”。
“正德年間的官窯,不會錯的。”
也許是職業習慣,他又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瓷器標明款識起始於永樂年間,但凡標注年代早於明代的多是偽造。官窯瓷器的年號款、幹支款、圖記款等......”
大掌櫃的不得不再次停住嘴巴,因為孔大小姐等人已經轉身走到房間一側,在太師椅上坐下了。
“經紀人來了嗎?”這是孔令儀發問。 :(.*)☆\\/☆=
在拍賣現場參加競拍的人,有競買主人直接出麵的,也有競買者隱藏於背後,委托代理人出麵舉牌的。如果是出巨資買入價值昂貴的拍品,那麽真實的買主往往不願意透露身份。也有社會賢達名人不願意招惹是非,因而不願意公開露麵的。在這種情況下競買者就會雇傭經紀人代為舉牌,這種經紀人一般都是拍賣行提供的,這也是拍賣行的一項服務。孔家在中國的身份顯赫,當然不願意拋頭露麵,孔家買古董的行為也不希望被別人知道,所以是必須使用經紀人的。
大掌櫃的趕緊把經紀人帶過來與孔家人見麵,讓他們交代具體的業務,無非是關於價格和競買的策略。
隻聽孔大小姐說:“如果有攪局的你就抬高點砸給他!”
這句活說的聲音很大,室內的人都聽到了。
所謂攪局者應該好理解,競拍就是競價,競爭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鬥氣,使得競價出現非理性的行為,這就有可能讓競買者的計劃失敗,或者買不成,或者價格離奇。孔大小姐指的就是這種情況,看來她是有經驗的。
這場拍賣會不會出現異常呢?且聽下回分解。
---543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