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打虎策略
字數:5408 加入書籤
時間到了1936年的10月。
曆史上的此時德國和意大利簽訂《柏林協定》,軸心國的雛形已經形成。還有一件事我們國人不大熟悉的:在西班牙爆發了內戰,它的意義在於一戰的戰敗國德國首次出兵幹預國際事務,並促使軸心國的形成。總之,德國已經開始咄咄逼人,二戰已經露出了苗頭。
蔣經國在石門度過了幾個月的時光,回到了南京,這是因為南京財政部發布的任命,正式任命他為:中央銀行上海經濟管製區經濟管製副督導員。嗬嗬,這個官稱太長了,以後就簡稱“督導”吧。
把“副督導”的“副”免掉是行政界的習慣,咱們也要遵從。例如:“下麵請王局長講話,鼓掌歡迎!”其實是王副局長,這個“副”字是絕對不能說的,說了就得罪人。例外的也有啊,那就是軍界,“下麵請王副團長訓示,立正!敬禮!”在軍隊裏“副”字不能丟,丟了就是藐視軍紀。
嗬嗬,不說閑話了。
據內部消息說是蔣委員長發了脾氣,調蔣經國回來訓斥的。可是財政部長孔祥熙一個勁的勸慰打圓場,給了一個督導的職位下去磨煉。這些“內部消息”可是滿天飛,茶樓酒肆都傳遍了,尋常百姓們好這個。這就是召蔣經國回南京的原因。
回到南京的蔣經國當然要去孔府表示謝意啦,關鍵的時候人家說了好話嘛,幫你解了圍,能不感謝嗎?這種人際交往,達官貴人的禮尚往來也沒啥好說的,可是有個小故事蠻有趣味,還是與拍賣的那一對春瓶有關。
孔祥熙和宋藹齡育有二子二女,二小姐名叫孔令俊(又名孔令偉),此時隻有十六七歲,正是妙齡少女。此女聰明乖巧討人喜歡,她的小姨娘宋美齡喜愛有加。也許是眾人寵溺的緣故,她性格怪誕,喜歡女扮男裝,招搖又肆無忌憚,性格特別的有棱角。
見蔣經國來了孔令俊以為遇到了玩伴,拉著表哥蔣經國有說有笑的。從宋美齡哪兒論,蔣經國是孔令俊的姨表哥,年齡差了十歲。她拉著蔣經國到她父親的書房裏看那隻買來的春瓶,春瓶就放在多寶格上。令蔣經國詫異的是明明一對春瓶怎麽就剩下一個了呢?難道成對的瓶子還要分別擺放不成?可是看遍了書房卻找不到另外的一隻。他不由得問道:“不是一對嗎?另一隻呢?”
見蔣經國發愣的樣子孔令俊咯咯地笑彎了腰,其實沒啥好笑的,是她的笑點太低。她說道:“買來是一對,現在就剩下這一個了。你猜哪一個那兒去了?”
蔣經國:“我怎麽猜得到?不是送人了吧?可沒有拆了單兒送人的道理呀?”
孔令俊:“砸了!”
“什麽,什麽?砸了!”
蔣經國徹底蒙圈!
轉瞬之間孔令俊收了笑臉,一臉的悲哀,噘著嘴,極度的不滿和委屈,就差沒哭出來。
蔣經國:“誰砸的,反了天了!”
孔令俊:“我爸。”
“啊?!”
蔣經國問道:“不是我大姨夫和誰生氣了吧?什麽事至於發這麽大的火?”
從宋美齡哪兒論,孔祥熙是蔣經國的大姨夫。
孔令俊:“才不是呢,我爸他就是要砸!還有一套歪論。”
蔣經國:“嗯?砸了還有理?這就奇了,為什麽?”
孔令俊:“反正我不懂。”
蔣經國:“我大姨夫說啥?”
孔令俊:“他說吧......讓我想想......哦,對了。他說古董的價值必須是......孤品。孤品你懂不?就是獨一件,他說隻有這麽一件才有價值。哦,對了,我爸他還說:你們誰見過成雙成對的古董?如果同樣的東西多得很,它再古老,再精美也不值錢。比如古錢幣,那東西的價值有限,就因為它不是獨一份。他還說了不少,都是歪理,反正我不懂,也記不住。我爸用錘子把砸破的瓶子敲得粉碎,讓人到花園挖坑埋了。簡直是老......”
孔令俊沒敢往下說,一伸舌頭做了個鬼臉。
這番話可是讓蔣經國大長見識,玩古董的理論夠深奧的。
碎瓶子拍了照片,這個孔二小姐沒有說,對外當然也不能說有意砸了,隻當失手處理,還要適當地宣傳讓外界知道這個春瓶成了孤品。事實證明孔祥熙是對的。一年後,單獨的一隻春瓶在香港拍賣超過了一百萬,價值增長了十倍啊!
......
曆史上蔣經國在上海反貪汙的行動與當時的形勢有很大的關係,正所謂曆史的推動,事實造英雄。當然了,那時候的蔣經國算不得英雄。讓我們回顧一下這段曆史:
1948年的中國正是內戰最慘烈的時候,數十萬上百萬的軍隊攪合在一起決死一戰。當時國民黨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已經露出敗像。南方沒有戰爭的國統區在經濟政治上一片混亂破敗。當時的仁人誌士們都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了,人們也都明白,好的政府應該怎麽做才能挽回敗局,甚至國民黨的高官們也明白。然而明白歸明白就是無法改變現狀,萬般無奈,形勢如同脫韁的野馬失去了控製,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和這個政府一起沉淪,同歸於盡!那時候的一句俗話說“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就準確地描述了當時的軍事、經濟、政治形勢。
麵對著這種形勢,國民黨內的有識之士對政府的批評也是言辭激烈,所以說蔣經國當時的行動就是應運而生,他不站出來也可能有別人,可以說是時代的要求。
這種形勢也可以解釋當時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為什麽不支持國民黨,而是持中立的態度,甚至有排斥國民黨更傾向於gcd的趨勢。國民黨實在是扶不上台麵,再加上國民黨的專製獨裁政策很難獲得民主憲政國家的支持。而當時的gcd極廉潔,並且言論上主張民主,對美國的製度頌揚有加,公開聲稱要建立美國式的憲政民主國家。這可不是亂說,可以檢索一下那個時代的新華日報或者查查毛.選就知道了。在美國人的眼裏,國民黨也是蘇俄式的政黨。除此之外自由民主化的政黨也有,它是“民盟”,美國當然也支持,可是民盟這個第三大黨沒有軍隊,在中國就顯得弱小了。
在我們的故事中南京政府的統治區還沒有糟糕到那個程度,起碼嚴重的通貨膨脹情況沒有出現,民眾的生活也就沒有那麽糟糕,這次反貪汙的行動是被建立聯合政府給逼出來的,更多的是屬於政治需要。
......
蔣經國前一段在報刊輿論範圍內的反貪汙行動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在他的周圍就團結了一批國民黨內的青年精英。在此基礎上他擴大自己的隊伍,以督導的身份濫用職權成立了經濟糾察隊。這個糾察隊可是不得了,它沒有編製的限製,機構人員全憑小蔣的一句話。有人問:這合法嗎?嗬嗬,獨裁也有好處啊!想怎麽幹就怎麽幹!別說招兵買馬建立機構,就是向政府尋求財政支持,讓政府劃撥資金款項也是一句話的事,用不著國會來批準,現在的中國也沒有國會呀。就這樣,蔣經國到上海的時候已經有了一支幾百人的私家隊伍。說隊伍有點過分了,因為他們沒有武裝,不是軍隊。可是也不能完全說沒有武裝,因為在小蔣的機構裏可是有不少的青年軍官,此外,他走到哪裏,哪裏的軍隊敢不聽小蔣的招呼嗎?再說了,軍隊的軍官比較政府官員還是相對的廉潔一些,因此,在蔣經國發動的反貪汙大潮中,他獲得了軍方很多實力派的支持。此時的小蔣是人心所向啊!
有人會說,你寫的小蔣太狂了,可能嗎?
筆者是有依據地,讓我們看看曆史:“蔣經國在兆豐公園(上海中山公園)舉行了十萬青年大檢閱,宣告成立由3000人組成的‘行政院戡亂建國大隊’和‘大上海青年服務總隊’,會後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有100多輛摩托車開路,幾十輛輕型裝甲車和1000多匹戰馬緊隨,後麵是數萬人的遊行隊伍......”(上文的數字怕是有誇張)各位看到沒有?我們寫的比這個可是溫柔了許多。
蔣經國到了上海之後又招募了一批人,他的隊伍更加壯大了。他的經濟糾察隊裏邊也有不少的下屬分支機構,都是圍繞著反貪汙工作的,有負責調查的,有整理文件資料的,有負責輿論宣傳的,當然也少不了抄家抓人的,關押審訊的(這等於私設公堂啊),還有負責聯絡黨政各界的,負責通信聯絡的,甚至還有負責聯係駐軍應付緊急事態的,這麽大的機構也要有負責尋找資金支持的,保證這個龐大的隊伍有錢花能運作下去。應該說他隻要得民心,給他捐款的人多得很,他不會缺錢。
蔣經國以青年領袖的姿態出現在大上海,其意氣風發蓋過了他的父親老蔣。
上海的報紙電台充滿了蔣經國反貪汙的聲音,進而擴大到全國。上海的街頭巷尾都貼滿了標語,“反貪汙反腐敗!”“揪出奸商!”還有一個口號有意思“隻打老虎!不拍蒼蠅!”
這個口號是不是很熟啊?對,此口號發明權在小蔣,現代人拿過來用現成的。可是這個“不拍蒼蠅”現代人要奇怪啦,理解不了。那是因為現代防腐敗的口號是“蒼蠅老虎一起打!”這就是時代不同了口號不一樣。
遇事要動腦想一想,老虎不說了反正都要打,區別在於蒼蠅,蒼蠅是比喻小的貪官。所謂的“小”,其一說官小,其二說貪汙金額少。小官比大官人數多,排除個別情況官小的權小貪的就少。
為什麽不拍蒼蠅?第一個目的就在於縮小打擊麵,被打擊的對象人數越少,力度就越大,所謂的團結大多數就是這個理。打倒大老虎(大貪官)見效大。第二個問題是擔心小問題掩蓋大問題,如果大貪官把手下的小嘍囉拿出來掩護自己過關。有的大貪官罪大惡極,普天之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幾乎是公開的,可是他權大勢大惹不起。於是就拿權力小勢力弱的開刀。這種丟卒保車的做法就是在現代裏也免不掉啊。第三,此時南京政權的腐敗程度還沒有那麽嚴重,不是遍地貪官,貪汙的程度還沒到喪心病狂的地步。因此打擊麵也就不能過於擴大,擴大化會危及政府的功能,有可能讓政權癱瘓。第四是要看政權的穩定程度,穩定的政權抗衝擊的能力就大。此時在中國派係眾多,國民黨的政權僅僅勉強維係,遠達不到牢固,因而也就要縮小打擊力度。最後一條,本次反貪汙的目的是為聯合政府做鋪墊,反對聯合政府的阻力主要來自高層,那麽反貪的目標也就在高層。
嗬嗬,其實還有一點很有奧妙地,如果反貪執行人(比如說小蔣)有選擇地反貪汙,那就不如多拍蒼蠅少動老虎啊,當然就要蒼蠅老虎一起打啦。這個奧妙就不多說了。
未完待讀。
---545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