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遊擊戰
字數:4425 加入書籤
上一回說道魯營長的5營破壞交通,引來了100多日軍。遊擊戰的戰法就是遊擊,敵人來了我就跑,逮住機會就打一下,有便宜就占,不做賠本的買賣。
這裏有個疑問,紅軍是一個營,按編製應該是500人上下,日本兵才100人,就算日軍素質高裝備好,紅軍也不見得是弱勢啊?何必聞風而逃呢?
我們以前說過,民國時期軍閥的軍隊習慣上都是缺員甚多,而紅軍更甚,原因就不說了。曆史上此時紅軍的編製基本要降低一個級別甚至兩三個級別。什麽意思呢?“營”降低一級就是連,兩級就是排。連120人,排40人。如果一個營隻有100多人那就是降低一級。現在在我們的故事中紅軍的環境極大地改善了,反應到編製上就不是缺員太過分了,現在魯強的這個營有一百八十多人。偵查說是日軍100多人,一百這個數量不準確,有可能不足一百,也有可能兩三百,再考慮裝備和士兵的素質,那麽魯強的營就處於下風了,所以魯強營要撤退。
紅軍是夜間拔除的據點,日軍的反應為什麽這麽慢呢?這是通信的問題。村莊裏的鬼子被消滅了,漏網者就會去報信,可是沒有快捷的通信方式,就靠人走路,幾十裏也是跑過去報信,這個速度當然很慢。或者另外一種情況,日軍會有日常的聯係,現在聯係不上了就知道出事了。所以直到紅軍去破壞交通了日軍才出動部隊做出反應。
時間不長,天空中傳來飛機的馬達聲,這是日軍的陸軍航空兵出動了。從現在的形勢看,飛機是最有效的偵查辦法,速度快,空中觀察視野開闊,更快速有效。
魯營長命令全體隱蔽,不要暴露目標。廣東的山區林木茂密。密集到什麽程度呢?甚至可以說:未經人工砍伐之處人們無處下腳。這種地貌對於訓練有素的軍隊來說,隨時可以隱蔽的無影無蹤,飛機偵查是很難發現的。但是今天有例外,那是因為有一批民工,他們完全沒有軍事素養,不但不懂得隱蔽身形,反而有張皇失措者到處亂跑。活動的目標最容易暴露,就這樣紅軍的蹤跡還是被發現了。
天上的日軍飛機隻有一架,是雙翼的,這種老式飛機做偵查用還是有不少的優點,主要的是它低空性能好,飛行速度低,可以飛的更低一些,對地麵景物也就看得更清楚。現在的紅軍也有三架雙翼飛機,那是東北方麵支援的,一般也是用於偵查。
日軍的飛機為了便於偵查飛得很低,它發現了地麵目標就開槍射擊了,噠噠噠的槍聲傳來,地麵上胡亂奔跑的壯丁就有人中彈倒地。航空機槍都是大口徑的,隻要被擊中起碼是重傷,很厲害的。既然已經暴露也就不必顧慮了,紅軍立即組織對空射擊。可是一個營級單位如果不是特別的情況是不會有高射機槍的,所謂的對空射擊就是步槍、輕機槍等普通武器,效果很差。但是地麵對飛機開火,也就迫使飛機拉高,這樣一來對地麵的威脅也就減輕了。
日軍飛機對地麵攻擊是次要的,它主要功用還是偵查,它會給地麵的日軍指引目標,對紅軍來說這是很糟糕的。遊擊嘛就是躲躲藏藏的,現在蹤跡暴露了,並且總是在飛機的監視之下,遊擊戰變成了日軍的追擊戰,紅軍就非常被動了。
怎麽辦?暫時沒有別的辦法,營長魯強決定打一仗。山區裏容易找到合適的阻擊地形,但是有日軍的飛機在,偷襲是辦不到的,紅軍的陣地對日軍也是透明的。
魯營長拿出一個排的兵力,掩護壯丁首先撤退,讓他們盡快脫離戰場。同時也接受了剛才的教訓,讓戰士們臨時教導壯丁們簡單的隱蔽防空知識。
紅軍也有三架飛機,可不可以請求空軍支援呢?一般來說是不行的,因為附近的日軍陸軍航空兵可不是這一架飛機,並且主力戰機都是單翼更先進的。如果發現了紅軍的飛機,他們就會出動與紅軍空戰。這不是明擺著要吃虧嗎?紅軍的飛機少,就要好鋼用在刀刃上,不能這麽硬拚。
選擇作戰的地形也不見得非要山勢陡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當然要利用,但是過於凶險的地形其實也不利於自己兵力的展開和運動。
日軍的飛機不能總在天上轉,老式雙翼飛機航程短,滯空時間短,再說此地的戰場也是好大的一片,飛機不能總盯著這一處,至多個吧小時飛機總會走的。敵機走了,5營開始繼續撤退,隊伍一邊走,魯營長一邊觀察地形,他在尋找合適的阻擊陣地,能擊退跟隨的日軍更好,起碼要遲滯他們的行動,讓部隊盡快脫離作戰的局麵。
“魯營長你看,這一處地形險峻,敵軍難於進攻,在這裏打阻擊怎麽樣?”
說話的是一連長,營部隨著一連行動,他們在一起。
魯強舉著望遠鏡仔細查看,然後他說道:“這個山的確比較險要,並且扼守向南的交通要道。可是我看把阻擊陣地放在此處並不合適。第一山頂距離道路太遠,目測超過了一千米,我們的步槍、機槍、擲彈筒等輕武器都難於發揮作用。第二,這處地形敵軍難於攀爬,增加了他們的進攻難度。可是你看,此山比較孤立,我們的部隊上下同樣困難。那麽一旦作戰失利需要撤退就麻煩了,急切間部隊撤不下來怎麽辦?”
魯營長說的對,這種險要的地形看著視野開闊,能控製很大的範圍,可是有實戰經驗的人就能看出不少問題。理想的陣地應該比較平坦,便於運動和展開火力,也要看敵方可借助的地形如何,並且打擊敵軍的距離在各種武器的射程之內,自己一方的火力能夠充分發揚。
部隊繼續前行來到了一處山口的地形。所謂的山口一般都是道路需要翻越一道山脈,過了山口就是下坡路或者比較平坦。山口處兩側都是比較高的山峰,中部地勢較低,一般都會有一條河流從山口通過。這一處地形被魯強選中,他命令構築陣地準備打一場阻擊戰。
魯營長對一連長說:“看到沒有,這種地形更適合打阻擊,對於守軍有利的條件更多。第一個有利條件是便利的道路隻有眼前這一條,日軍隻能從這裏走。若想從別處繞路迂回到我們的背後,至少要多走幾十裏的山路,差不多是一天以上的行程。我們打阻擊至多一天足夠了,不等敵軍迂回成功我們就走了。這叫後顧無憂啊。由於道路唯一,我們的防禦就比較容易,堵住眼前的通道就行了。第二個優勢是我們麵前都是比較平坦的地形,地貌簡單,敵軍可利用的地形少,這就便於發揚我軍的火力,輕重武器都能有效地打擊進攻的敵軍。第三,到了我軍需要撤退的時候,撤出戰鬥的道路沒有障礙,可以快速撤離。能打就打,打不贏就走嘛。好了,你的一連負責正麵阻擊,趕緊安排陣地去吧。”
一連長很佩服,他說:“是!一連堅決執行!還是魯營長經驗豐富,想得周全啊!這裏河道兩側有不少大石頭,建立射擊掩體的確很方便。”
魯強:“要注意防空!要設立專門的對空射擊陣地。”
“是!”
計議已定,各個連隊都分配了任務。一連和營直屬的火力單位負責防禦,二連做預備隊,三連向後做警戒保證自己後路的安全。日軍極善於迂回包抄,紅軍不得不防,自己的退路一定要保護好。
紅軍這邊正在構築陣地,魯強在望遠鏡中就看到日軍的人影了,此地樹木灌木極多,隻見人影閃動,究竟有多少人一時難於判斷,日軍跟的很緊啊。時間不長就聽到了槍聲,這是前鋒的日軍斥候發現異常而開槍射擊,算是火力偵查吧。魯強居於高處,視野好,能發現日軍,遠處的日軍也能看到山上的人影,也發現了情況異常。你能看到敵軍,敵人也能看到你呀,道理是一樣的。
既然發現敵情,日軍就加小心了,部隊向前運動準備攻擊。魯營長憑目視不能完全看清敵情,但是他估計日軍絕不止是100多人,很可能是一個中隊,那就是兩三百人了。
就在魯強觀察敵情之時,天空再次傳來了馬達聲,定然是日軍發現敵情後聯係了他們的航空兵了。時間不長敵機飛過來了,還是那一架雙翼偵察機,這次飛得比較高,目測距離輕機槍、步槍的射程都夠不著,日軍飛行員也是小心翼翼啊。日軍的飛機僅有一架,但是威脅不小,這就是製空權在戰場上的作用,紅軍各處陣地的隱藏就比較難了。好在老式的飛機對於地麵還沒有直接的威脅,否則,如果是現代那樣的飛機魯強的營可就危險了。
魯強隻好命令部隊隱蔽防空,特別是自己的三門迫擊炮還有輕重機槍,絕對不能暴露目標。這個規模的日軍同樣會有炮兵,暴露了就會遭到炮擊。同時營長也通知防空單位暫時不要開槍。飛機比較高,射程不夠,開槍也沒用,反倒暴露了目標。
進攻先開炮,這也是套路。有飛機的偵查,日軍就先開炮了,哦,也是迫擊炮,估計是三門炮。日軍習慣用山炮,可山地作戰迫擊炮更容易攜帶。紅軍的重要目標還沒有暴露,日軍的炮擊就有些盲目了。迫擊炮打得快,幾分鍾內數十發炮彈讓紅軍的陣地硝煙滾滾,石頭亂飛。當然傷亡不會很大,部隊的防炮也是基本功,起碼前沿上不能有太多的兵,都躲在安全之地防炮。
紅軍的炮兵觀察哨趕緊測算日軍的炮兵陣地,這也是套路了。炮兵觀察哨在易於觀察的位置,炮兵陣地一定安排在山體背後,要利用反斜麵保護自己。四五分鍾之後,紅軍的迫擊炮就開始還擊。一場攻防戰就此打響。(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