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預感到危機
字數:4682 加入書籤
上一章說道日軍第二次進攻又被紅軍的機槍和小鋼炮壓製造成不小的傷亡。此時日軍距離紅軍的前沿陣地有400米左右,鬼子指揮官命令隱蔽,火力攻擊。鬼子兵們都尋找隱蔽物臥倒開槍射擊,他們還有一挺歪把子機槍也在側翼掩護壓製紅軍的火力。
四百米距離是什麽概念?如果人沒有隱蔽,大搖大擺地活動,能看到人影,可人形四肢動作看不大清楚,麵部等細節就更別提了。如果是臥倒隱蔽狀態則隻能看到射擊時槍口的火光和煙霧,人形全部看不到。這個距離是在步槍有效射程內,可是準確射擊的難度非常大。一般訓練打靶都是80米和100米,極少有訓練400米射擊的。所以這種距離的對射就在考驗士兵的素質了,有軍事素質也有心理素質。
時間一長,雙方的差距就看出來了,日軍一方基本沒有傷亡,而紅軍一方則接二連三出現陣亡的士兵。此時射擊者露出的就是頭部,可頭部中彈能存活的太少。特別是小鋼炮的炮手接連犧牲兩名,這是因為炮手射擊必須是半蹲的姿勢,暴露比較多。
戰場上不光是炮兵需要及時轉移,以防被敵方反擊,就是步槍射手也是一樣,需要打一槍換個敵方,這也需要訓練,動作要快。紅軍士兵如此,日本鬼子也同樣,他們也要不停地變換位置,在移動中還要逐步前進。
在這種狀態之下,不管是步槍還是重火力,訓練素質差就很難發揮作用了,並且直接與傷亡率相關。日本鬼子明顯占了優勢,他們在穩步推進,位於前部的擲彈筒已經可以開火了。小鬼子的擲彈兵很厲害,他也不需要瞄準,僅憑著目視和手上的感覺,一手操作擲彈筒,另一隻手裝填榴彈,打得非常準,躲在戰壕裏或大石頭背後的紅軍士兵也躲不過,基本上彈無虛發。
擲彈筒的榴彈大小相當於日軍的手雷,實際上手雷也是可以使用擲彈筒發射的,手雷尾部有個螺紋孔,那就是裝發射藥包的,掛上發射藥即可當榴彈使用。專用榴彈的殺傷力比手榴彈略差。擲彈筒的最大射程250米,它是前沿作戰的利器。
日軍技術素質好,意誌頑強,也很殘酷,有時候找不到合適的隱蔽物,他們竟然會拉過來同伴的屍體作掩體進行射擊,邊射擊邊推著屍體前行。
“營長,這麽打下去可不行,咱們要吃虧呀!”這是一連長給營長進言。
話音未了空中就傳來呼嘯聲直奔營長所在的指揮位置而來,一連長高喊“小心!”幾個人都在兩塊大石頭之間臥倒隱蔽。這是日軍擲彈筒打來的一枚榴彈,它在一處機槍陣地上爆炸了,已經撲到躲避的機槍手當場被炸死,鮮血淋漓,輕機槍機槍也炸飛了。一名士兵被一塊彈片擊中腿部,疼得嗷嗷直叫。
魯營長說道:“媽的!小鬼子的擲彈筒打得真準!”
他回過頭命令:“二連長!”
“到!”
“準備出擊!”
“是!”
隨後衝鋒號滴滴答答地吹響了,紅軍匯集現有的三挺機槍噠噠噠地開火掩護,小鋼炮、擲彈筒也都極盡全力地傾斜炮彈。二連在陣地左側的位置,在連長的指揮下二連全體出擊,頓時喊殺聲震天。對於進攻的日軍來說是在右側麵突然出現近百人規模的紅軍在衝擊他們進攻的隊伍。
之所以能發起反衝鋒,也是拜托魯強所選擇的陣地,在山口的前方地形相對的簡單,沒有大的起伏,由此,部隊出擊才成為可能。如果此地地形複雜,甚至出現溝壑絕壁,那就別出擊了,那樣的地形部隊無法運動。由於地形相對平坦,二連一出擊就從側翼接近了日軍進攻的隊伍。
日軍的兩架飛機還沒有走,依然在空中盤旋。紅軍的對空射擊小組也一直在監視著天空,防止飛機進入低空進行掃射,可是此時的飛機即便能低飛也不能空中掃射了,因為雙方已經交錯著混戰在一起了。
就在此時,隱蔽了很長時間的兩門迫擊炮又一次開炮了,這一次他們炮擊的是日軍的後隊,其作用是防止日軍增援,對前沿的日軍形成關門打狗之勢。鬼子進攻隊形的後部是比較鬆懈的,隱蔽動作未必那麽認真,此時卻遭遇到突然的炮擊,炮彈爆炸產生的密集彈片橫掃日軍的後隊,造成不小的傷亡。
此時雙方士兵手中都是步槍,是那種打一槍就要拉槍栓的步槍,並且彈倉中一般隻有五發子彈,所以處於運動中的士兵很難連續射擊,都是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在衝鋒,偶爾能甩出一枚手榴彈。雙方的士兵們都在瘋狂的喊叫,“殺!殺!”的呐喊聲與槍炮聲交織在一起,刺刀、指揮刀在陽光下閃動著震懾人心的寒光。不斷的有士兵倒下,血染沙場,士兵們跑動越來越快,在各自一方的火力掩護下,爭相向著死神撲去。
現在是二月份,在北方還是寒冷的季節,廣東沒有冬季可也是涼氣襲人。戰場上與生死搏鬥的軍人完全感覺不到涼意,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血脈噴張滿頭大汗,呼喊著,廝殺著。
兩軍接近了,刺刀開始交鋒了,各種火炮也不能炮擊了,連擲彈筒也不發射了,混戰中怕誤傷嘛。各種步槍的子彈還不時地嗖嗖飛過,日本兵講規矩不會開槍,紅軍可是不管那一套,照樣開槍。大地上到處是屍體,血色染紅了泥土和石頭,本來的紅土地更加豔紅。
隻要短兵相接紅軍就有人數的趕來參戰,那就是150多人了。而日本鬼子現在剩下30多人,明顯是少數了。
二連是從側前方衝下來的,並沒有切斷日軍的後路,麵對著危險的局麵瘋狂的日軍也知道需要後退,在日軍指揮官的指揮下,為數不多的鬼子兵且戰且退。日軍拚刺刀都很有章法,三五人聚在一起結成陣型,有攻擊有掩護,陣型之間也能互相配合,有抵擋掩護的,有後撤的,有組織的抵抗後退很有章法。紅軍士兵依仗著人多,也是不顧死活的拚命追擊。戰場上寂靜了,少了槍炮聲,更多的是聲嘶力竭的喊殺聲。
畢竟是寡不敵眾,日軍的傷亡很大,短短的一段山坡上布滿了屍體,也有不少傷者在冷颼颼的山風中"shen yin"。戰場是殘酷的。
紅軍又險勝一局,給追擊的日軍以重創。日軍損失太大,他們是一個步兵中隊,兵員充足,有兩百多人,本以為追擊一支山匪之類的遊擊隊,兵力富富有餘,哪成想幾次進攻累計損失了五十多人,接近三成,並且重武器基本上損失殆盡。就算他們還不想放棄,就算具備頑強瘋狂的武士道精神也沒有能力再次進攻了。並且他們看到了紅軍的戰鬥意誌同樣頑強,紅軍的裝備一點不比他們差,甚至更強,紅軍的彈藥充足,機槍猛掃,炮擊成片。這首先讓他們感到受騙了,在日本國內的宣傳都說支那如何的不堪,軍隊缺少槍支彈藥,現在他們知道了那都是騙人的鬼話。
日軍撤了,紅軍鬆了一口氣。清點一下傷亡不小啊。戰死28人,傷40多(不算輕傷),接近四成啊!還要拿出一個排的兵力保護和轉移傷員,魯強的5營就剩下不足一百人了,嚴重缺員。不過對於紅軍來說,缺員已經成為習慣了,魯強倒是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趕緊找上級補充彈藥,這一仗的消耗可是不少啊,沒有補充就沒法作戰啦。
......
紅軍2師在蘆洲鎮附近的戰鬥驚動了紅軍的上層,一軍團的軍團長林彪和參謀長羅榮桓被招到總部匯報情況。廣東地區紅軍的軍政首腦是:軍政府主席是毛-澤東,第一方麵軍總司令是朱德。林彪等人就是被他們調來了解情況的,與他們同行的還有第33團的團長楊成武。本應該是第2師的師長來匯報,可是因為遊擊戰打得很艱難,師長肖勁光不得脫身,所以派出楊成武來匯報第2師的戰場情況。
在聽取了匯報之後朱德說道:“你們所說的情況驗證了我們的情報,看來日本向廣東增兵已經是事實了,這對我們壓力很大呀!”
壓力很大這話可不是官腔,壓力在哪?就是經濟利益! 百度@半(.*浮)生 —啊!東北軍
紅軍在江西有地盤,可那是什麽地方呢?是井岡山,江西本身就不是富裕省份,井岡山可以說是窮山僻壤,說窮山惡水也行,反正是最窮的地方了。紅軍來到了廣東才算徹底翻身,財源滾滾。如果能再進一步,如果得到廣州平原那真是鳥槍換炮啦。可現在日本人增兵,本來還有指望的廣州平原先別指望了,現有的東部北部山區也不安定了。你說這個壓力大不大呢?
毛:“這是日本國和談失敗的必然結果,日本人的戰略是要牽製中國呀!為了造成更大的牽製作用,日本人就要擴大在中國的影響力,就要設法越過南嶺進入華中(湖南湖北)。可我們紅軍和桂係從東西兩麵威脅著廣州平原,這是他們的後顧之憂啊。這次日軍從惠州出動向東掃蕩極可能是個試探性的動作,大的行動很快就會到來。朱老總,咱們要集中幹部開個會,是需要策劃一番了。”
朱德:“老毛你說的對呀,日本人就是衝著我們來的,大的行動在後頭。他們的目標是要消滅我們,趕走我們。是要認真地對待呀!”
都不是簡單人物啊,他們預感到了危機。
在作戰失利的情況下,紅軍退回江西,從軍事角度說是很便利的,可是退回江西意味著什麽呢?首先與東北軍的聯係中斷,軍火外援的通道就中斷了。還有,經濟上的好日子到頭了,要重新回歸缺吃少穿的狀態。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呀!
紅軍將如何應對這場危機?且聽下回分解。
---560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