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幫人幫到底
字數:5186 加入書籤
上一回說到張作霖為是否支援藍軍向趙三本谘詢,這個問題的確有難度,趙三本考慮的一會說到:“大帥,這事我覺得要從根本上看,日後的一些情況您也是知道的,因此我要說我們做事還要看天意。按常規來說,對於藍軍提出的條件我們是難於接受的,在自己的國土上抗擊日寇打擊侵略者完全可以自主行動,何必看別人的臉色呢?道理是這個道理,可還要講天理呀!我們真的不救怕是要逆天呀!”
聽聞此言,張作霖表情嚴肅起來。這個年代的人普遍還是有信仰的,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還深深地影響的人們,而不是後世現代人,天不怕地不怕不信鬼神,什麽都不信,根本就沒有信仰。如果真的由於東北軍的所作所為讓藍軍的曆史成了另一個樣子,老天會不會懲罰呢?趙三本的這個說法的確有震懾作用。
趙三本又說道:“大帥,我們這幾年對藍軍的援助不可謂不豐厚,旁人看了恐怕有不少的私下猜測,有人說我們東北軍藍化了,甚至有人會說我們傾向什麽主義。這個名聲已經落下了,那就莫不如好人做到底,送人送到家,九十九拜都做了也不差這一下。大帥,朋友反目那可就成了死敵了,這也是常見的世態呀!我們要是花了錢買來仇恨可就太不值了。”
張作霖目光凝重隻是微微地點頭也不說話。
說花錢買仇恨,天下可有這種事?你還別不信。舉個例子:現在朝鮮的事很是吸引眼球。幾十年來我們給這個國家多少援助啊?直到現在他們對我們已經破口大罵了,咱們還是舍不得撒手,援助物資依然源源不斷。如果你能去那裏看看,深入到民間,就知道那裏的人們是把我們看做修正主義的!假如有一天,金家王朝垮了台,改天換地之後的朝鮮人又會怎麽看我們呢?會不會有仇恨?這就不好說了。
老話說的好:升恩鬥怨!
趙三本繼續說:“大帥,書上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事恐怕您不知道讀了多少遍了吧?蘇俄是什麽製度?什麽信仰呢?那麽為什麽美國卻毫無顧忌地大力支援他們呢?美國的政客為什麽這麽做?難道他們不怕斯大林成希特勒第二嗎?”
趙三本這裏說的美國對蘇援助的事,咱們現代人知道的還真就不多,那是宣傳的緣故,是宣傳的習慣,甚至是曆史書都隱藏了某些對於自己不利的東西,也算是“立場”觀念的惡習吧。總之,不利的就是違禁,甚至不惜篡改曆史。這不是正確的曆史觀,讓人們知道真實的曆史有什麽不好呢?多的不說了,我們擺事實吧。
我們先列一個單子,它是二戰中美國對蘇聯的軍事援助中的主要物資,僅主要的幾項,不是全部數據。本資料來源於:原蘇聯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如下:
飛機:14,018架;(評:一萬多架,差不多是蘇聯飛機的全部了吧?)
坦克、裝甲車:22,800輛;(評:兩萬輛!不用評說了。)
運輸車:501,660輛;
摩托車:30,000輛;
鐵路車輛:13,041輛;
高炮:7,944門;
衝鋒槍:108,293挺;
無煙火藥:130,713噸;
炸藥:132,237噸;
鋼材:2,589,766噸;
鋁:26,110噸;
石油:2,622,357噸;
化學品:631,017噸;
艦艇:672艘。
再次說明,這個單子很長,還有各個種類的通訊設備物資、製造業的個類機床、各種有色金屬如銅、高速鋼等、橡膠、被服軍靴,如此等等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我們畢竟是小說,不是曆史資料,點到為止,不能一一羅列。
可以這麽說,如果沒有美國戰略物資的支持,在二戰中的蘇軍表現就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這些物資直到戰後還有很多剩餘的,甚至拿來支援中國的大炮還是新的,黃油都沒擦掉,都是美國貨。
......
趙三本說道:“美國對蘇俄援助了大量的物資,他們美國人是怎麽想的呢?美國人......”
不等趙三本說完張作霖打斷了他的話,說道:“三本,這問題你不用考我,老子比你更明白!是不是呢?哈哈哈!”
張作霖繼續說道:“那時候的希特勒太凶啦,法國亡國了,整個西歐大陸都淪陷了,英國本土也是危在旦夕。在這種形勢下,什麽最重要呢?那就是打垮德國,完成這個目標最好的工具就是蘇俄,蘇德正在鏖戰,並且戰爭的初期,蘇俄是一敗千裏,蘇俄主要的歐洲部分基本都打爛了,他們急需軍火呀。另一方麵蘇俄人很能打,號稱戰鬥民族嘛。對於美國人來說,給蘇俄提供武器總比比自己拿著武器親自去打更有利。美國的物資豐富,軍火充足,援助蘇俄就等於是援助了英法。至於蘇俄將來變成什麽樣,那是日後的事兒,還是要顧眼前呐。這就是他們大規模援助蘇俄的原因,美國人不傻。”
趙三本:“大帥說的明白,見識比下官高多了。”
張作霖:“行了,你小子別戴高帽。不過這與援助藍軍不一樣吧?”
趙三本:“是不完全相同,可道理也類似。藍軍在抗日,這就應該幫,至於日後如何那是日後的事。除了我們,廣東那個地方誰能去呢?最便利的是福建省的國軍。可是他們兩黨是什麽關係?眼下他們兩家僅僅是停戰而已,實際上還是仇敵!如果國軍真的進入廣東,搞不好他們兩家先打起來。因此國軍不能去,起碼不能單獨出兵,還有誰呀?隻有我們啦。所以我建議我們東北軍是應該支援的。我們需要思考選擇的是援助的力度大少和出兵多少?”
張作霖:“那麽你認為要出多少兵呢?”
趙三本:“下官建議以空軍和小規模的炮兵裝甲兵為度,在裝備上與日軍拉平或者壓倒日軍,但是普通的步兵還是靠他們自己。這樣做可以保證藍軍不敗,能不能趕走日軍就看他們自己的決心和本事了。”
張作霖:“你的意思能保持不敗即可嗎?這麽做有什麽道理嗎?”
趙三本:“第一,如果裝備和援軍太多了,比如說可以趕走日軍,收複廣州。那麽猛然強大起來的藍軍會不會去別處搶地盤呢?比如說湖南、廣西、福建。果真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挑起了內戰了,到那時我們東北軍怎麽辦?”
張作霖:“你是說藍軍會留下我們的部隊嗎?可是沒有我們的後勤保障,大炮坦克不就是廢鐵嗎?飛機就更不要提啦。”
趙三本:“大帥所說的的確是常理。他們如何能辦到現在無法猜測,可意外總是有的,有強軍在手辦法就能想出來。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我的辦法僅僅是防範而已。如果兵力不足以為患,他們也就不會有吞並之心了,這對大家都好。至於藍軍將來的前途要靠他們自己去努力,如果是無能之輩終於會被淘汰,我們不做揠苗助長之事就行了。”
張作霖頻頻點頭,心中暗想,這個趙三本平時不露相,也是心中自有溝壑呀!幸虧他手中無權,這要是......他沒有再想下去。
沒有實權,這就是趙三本的護身符!
張作霖:“這麽辦也好,咱們騰出心來還要推動聯合政府,這個事更重要。”
......
出兵援助的大事有了定奪,東北軍的高層就可以正常議事決策了,經過準備,在大帥府召開了會議。除了張作霖、張作相、張學良之外,因為與交通有關就把交通廳長常蔭槐找來了。軍政府副主席莫德惠是東北軍政府經濟方麵的負責人,當然也要參加會議,還有總參謀長榮臻,海軍司令沈鴻烈,機要處長周大文,以及趙三本。這就是東北軍核心層的會議了。
趙三本是參謀處長,說明情況的責任就是他,介紹之後會議在張作相的主持下開始討論。桌子上放著廣東、福建這一地區的地圖,牆上還掛著廣西、湖南、江西等相關地區的地圖。
張作相:“趙三本處長已經把情況介紹了,有不清楚的可以發問。今天的議題有三個:第一,先討論交通運輸,因為這是最根本的,不管我東北軍是否出兵,輜重補給必然是我們和南京這兩家的責任。第二,研究我東北軍是否出兵。第三,如果出兵用那支部隊。
“現在討論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保證廣東戰場的後勤補給,也就是交通運輸問題。目前海上補給線還能勉強維持,而且運輸量有限,支持不了大的戰役。並且我們可以預見,用不了多久日本海軍就會設法封鎖這條海上通道,到那時就更困難了。為此,解決陸地上的運輸就是必然的了。在這個問題上不必考慮南京的態度,我們相信南京也會全力配合,絕不會設置障礙。選擇交通線就是純粹的技術問題了。在會後,我們將拿著我們的方案與南京協商具體實施辦法。”
有關出兵的決策實質上已經被張作霖確定了,所以高層會議需要討論的問題中最緊要的就是交通,這是支持戰爭輸送軍火補給的關鍵。原因就是那個地方太閉塞了,交通實在是困難。
討論交通問題常蔭槐是主角,他說道:“我們對廣西的援助通道一直是暢通的,這完全得益於靈渠,這個先秦時代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工程到現在還在受益呀!作為中華的子孫我們臉上有光!這個事實也提醒我們,做工程需要慎重決策,精心施工,我們也要對得起子孫後代呀!”
張作霖:“我說翰勃老弟,你怎麽婆婆媽媽的啦,說實惠的,咱這說廣東的交通呢。”
笑場了,在座的都笑起來,會議室內輕鬆了不少。
未完待讀。
---563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