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攻克東源城
字數:4871 加入書籤
在抗聯軍各種火炮的轟擊下,東源城的東麵城牆倒塌了一截,形成的豁口底部有兩三米寬。此時衝鋒號吹響,步兵的攻城行動開始了。
在步兵出擊的同時,前沿的步兵炮依舊在向城牆上炮擊,江北岸的重炮也依舊炮擊山頂壓製日軍居高臨下的火力。在進攻隊伍的兩側,十幾挺輕重機槍也開始猛烈射擊掩護步兵的進攻,其火力之猛讓防守的日軍難以承受。
雙方實力相差太遠,日軍知道守不住了,到了最後的時刻,沒什麽可以保留的了。田中命令所有的重武器都拿出來,所有的炮都開炮,阻擋中國軍隊的進攻。
此時的日軍真是浴血奮戰啊,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傷亡,能戰鬥的兵越來越少。隻有城內算是偏得,沒有遭到炮擊,日軍部分重武器得以保留,城內有兩門迫擊炮,山上還剩下一門,另有兩門山炮在山上。速射炮重量輕移動方便,城內兩門山上兩門,它們還沒有使用,本來是準備打坦克的,可中國人的坦克沒有參戰,情急之下也拿來用吧。其他的各種機槍也都拿出來了,戰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眼見得抗聯軍接近了城牆,聯隊長田中彥藏忽然感覺被人抱住了。一大隊的隊長叫野村,他跑過來吼道:“快!把田中聯隊長帶到山上去!”
野村說的山上就是城後麵山頂防禦陣地,這隻是說辭,實際上他就是要保護聯隊長逃跑。
“放開我!混蛋!蠢豬!放開我!”
“快走!”
城後麵有個便門,聯隊長田中彥藏被三個日本兵連拉帶抬的出了後門。
日軍的所謂重武器,不管是機槍還是炮,隻要一暴露就會遭到炮火的覆蓋,這種情況不會因為城內的百姓而不反擊。
這個城太小,包括城外山上的陣地。都是冷兵器時代的防禦建築,古人不會為現代的槍炮考慮,地域過於狹小,無法施展。
攻擊城防的衝鋒盡管有強力火力支援也定然是殘酷的戰鬥。抗聯軍的士兵們並不是挺著胸脯往上衝,他們做著各種戰術動作跳躍前進,步兵攜帶的各種武器也在隨時打擊敵軍。但是傷亡還是免不了的,隻見不斷的有戰士倒下,鮮紅的血液流淌在大地上。
畢竟是不對稱的一場戰鬥,抗聯軍兵鋒強悍勇往直前,一次攻擊就接近了豁口。遠處的各種火炮都停止射擊的,怕誤傷啊。隻有步兵的機槍、擲彈筒和小鋼炮還在射擊。
終於,士兵們從殘破的豁口湧上了城牆。士兵們不是馬上進城,而是登上城牆,肅清城牆上殘留的敵軍。在城牆上居高臨下,便於壓製城內反抗的日軍。工兵也是跟隨著隊伍進攻的,他們到達豁口就立即清理障礙,搭設梯子,讓士兵便於攀登通過,使後續部隊進城更順利。
城破了,小小的城池沒有抵抗的意義,城內的日軍在野村的指揮下都向南門(通往後山的便門)撤退。
與此同時,抗聯軍的坦克開上了北門前麵的大石橋,這個橋沒有被破壞,它正對著城門,距離非常近,下橋就進了城門。城門已經沒了,十幾輛坦克魚貫而入。
城內的巷戰是輕微的,日軍都撤走了,留下的就是傷兵,也有少量幾個沒受傷的鬼子兵恐怕是掉隊的。日本兵很頑強,極少有投降的,都想著與支那人同歸於盡。這個情況中國的軍隊都知道,不會上當,不舉手投降的一律擊斃,不會猶豫的。對投降的鬼子也要仔細搜身,捆綁起來嚴加看管。日軍的俘虜還是有的,隻有十幾個。日本人也不是都一般齊,也有孬種。
大隊長野村帶著他的殘兵出南門而逃,山上的日本兵也得到了命令與他們會合逃向山區。在他們逃跑的過程中,已經進城和登上城牆的抗聯軍用各種武器打擊這些殘兵敗將。狼狽不堪的日軍還不知道,他們前麵的山林中,一支伏擊部隊正等著他們,其實就算知道了,也別無選擇啊。
是誰在那裏等著呢?是藍軍的遊擊隊。藍軍與抗聯軍是一家,能不互相通氣嗎?所以有一支遊擊隊等在那裏很正常。
城裏麵積不大,房屋人口也不多。在清理敵殘兵後,抗聯軍同時也投入了對居民的救援,撲滅火焰,清理倒塌的房屋,尋找傷亡的百姓給予救助,能做到這些也算是人民的子弟兵了。這也是國戰的原因,打跑了的是日本鬼子,民眾當然就是自己的同胞,在民族仇恨之下,親情也就突出了。
部隊中也有藍軍的聯絡人員,對於救助百姓等後續事務就交給藍軍了,畢竟收複了的城鎮都要由藍軍接管。
日軍聯隊長田中彥藏還算幸運,他與野村隊長會合在一起帶著隊伍逃亡,回頭看看逃出來的兵都不到300人了,大半都為國捐軀了。南門外麵就是山地,說是山,其實地形並不陡峭,此地還是靠近河流的平緩地帶。遊擊隊很熟悉地形,他們會選擇必經之路,選擇便於伏擊的有利地形而預先埋伏。在此地埋伏的遊擊隊人數也不多,是兩支合在一起的遊擊隊,才一百多人。
日軍的潰兵一到達伏擊地點,遊擊隊的小鋼炮、機槍等一齊開火。麵對突然打擊,混亂不堪缺少槍支彈藥的敗兵是無力反抗的。日軍不熟悉地形,勉強衝擊一次,麵前的路根本過不去。此地山不太高,類似於丘陵地形,可以說到處都是路。亡命逃竄的日本鬼子們隻好繞路向叢林裏邊鑽,也幸虧這裏樹林茂密,進入密林行走艱難,可是要搜索他們也很難。人生地不熟的鬼子兵如何在這地形複雜的山區逃生,就要看他們的運氣了。
兩軍強弱太懸殊,東源一戰幹淨利索,中午之前就結束了。戰場粗略統計殲敵三百多,其餘的逃亡了。日軍太頑強,總共才抓了十幾個俘虜,窮途末路的日軍也沒什麽裝備可以繳獲的。這樣的繳獲數字報上去都會影響功勞呀,於是上報的統計數字就難免有水分,有誇大的成分。其實說起來也是人之常情,都知道的。
逃亡的日寇不能走大路去追尋他們的大部隊,隻能在山裏流竄。他們語言和外貌一看就是日本鬼子,在中國的國土上誰都會把他們當做敵人,更何況眾多的遊擊隊在追殺他們,此地到惠州至少是兩百多裏的山路,所以能逃出生天很不容易。
這次的戰鬥進行的順利,這個過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抗聯軍大捷但是將領們的戰功並不突出,沒看出那個將領有運籌帷幄的偉績,強軍之下無名將嘛!有優勢的裝備和士兵,不需要將領有多少謀略,隻要不犯錯誤少犯錯誤,按部就班的打就可以了。這等強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甚至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真威武之師也!這種軍隊打勝仗是天經地義的,將領不突出了也是正理。
繼前兩天龍川大捷(報紙上公認的說法)之後這又是一個大勝仗,國內的報紙電台又會熱鬧一番。抗聯軍可是沒時間搞慶功會什麽的,他們還要連續作戰。戰場上時間珍貴呀,部隊必須快速向河源挺進。所以戰鬥一結束,除了直接作戰的步兵第11團需要修整之外,其他的部隊在中午吃飯休息之後立刻出發。還是坦克部隊在前,大軍向河源攻擊前進。
......
今天是5月25日,13師團被擊潰是5月22日。按時間說有兩天半了。抗聯軍從23日開始追擊,日軍第16師團得到消息稍晚並且還要準備,所以他們是24日(昨天)出發。龍川到河源是70公裏,惠州到河源也是70公裏。按部隊行軍的速度說,正常情況下是三天的路程,當然不能排除特殊情況。
16師團基本上是正常行軍,軍情緊急還可能加快速度。他們的行軍也不是沒有幹擾,藍軍的遊擊隊做這種幹擾動作是很熟練的。可是一個師團是一支很強大的力量,遊擊隊隻能小騷擾,是不敢硬碰硬的。對比之下,抗聯軍是追擊戰,是邊戰鬥邊前進,比如今天在東源就耽擱了半日。照這個情況下去,最遲明天晚間第16師團就能到達河源了,而抗聯軍才走了一半的路,說不定前麵還會有阻擊。因此,如果不采取措施抗聯軍就要準備在河源打攻堅戰了。有第16師團參與防守的河源。不管能不能拿下,這場攻堅戰的難度要遠遠大於前麵的龍川戰鬥。
有一點要清楚,日軍第16師團的位置抗聯軍是知道的,因為日軍的一舉一動都在藍軍的監視之下。同樣情況,對於抗聯軍的位置日軍也很清楚,因為13師團一直在與抗聯軍在交戰。
怎麽辦呢?抗聯軍的將領首先想到的是東北空軍,這兩天蔡廷鍇也一直在聯係東北空軍。空軍沒有去襲擊16師團主要是天氣的原因,今天就有小雨。當然也有東北軍作戰不太主動的原因,對於不主動此前已經說過了,不再贅述。
5月底是廣東雨季即將過去,南嶺以北的梅雨季節即將來臨的時候。因此這裏時有陰雨天氣但好天氣逐漸增多,利於飛行的天氣是可以盼望的。
因為日軍的航空兵力量增強了不少,東北空軍如果越過前線向日軍後方出擊定會導致大規模的空戰,這個情況就需要請示了,需要經過東北軍總參謀部的批準才能決定空襲作戰。
25日,也就是攻克東源城的這天,天氣不好,空軍隻能等待。到了夜間星星月亮出來了,晴天了,東北空軍動員起來,天色剛亮就起飛了。現在東北空軍在福建境內的廈門、龍岩和永定有好幾處機場,按總參謀部的命令空六軍已經開始向福建調動,並且部分已經到達廈門,因而可使用的力量比較寬裕。
這一次出動了中型轟炸機8架,戰鬥機26架(一個大隊),此外還有4架雙翼戰鬥機,飛機總數38架,這個規模也不小。日軍航空兵增強了,東北空軍不得不認真對待。
這38架飛機是第一波次,後麵間隔半個小時還有規模相當的第二波次,甚至還有第三波次。備用的計劃也有好幾個,比如說,如果惠州的日軍航空兵大規模出動導致空虛的話也會考慮乘機襲擊惠州機場,當然這還需要情報的配合。東北軍知道日軍東線的空軍力量主要部分在惠州,那裏有三個機場。
預知空軍作戰如何?且聽下回分解。(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