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德國空軍回歸
字數:6600 加入書籤
蔣經國和張學銘的談話還在繼續。
蔣經國說道:“處理各派軍隊是個棘手的問題,沒完沒了的討價還價是預料之中的,真是個大麻煩。進入民國以來戰亂多年,軍頭們抓牢槍杆子已經是深入骨髓的本能了,誰能改變得了?”
張學銘:“老弟說的對,叫軍閥嘛,他們就是憑借著軍隊稱霸一方的,他們骨子裏就視軍隊為根本的本錢,哪能放鬆呢?我們東北方麵倒是有個建議,經國老弟看看是否可行?”
蔣經國來了興趣:“哦,什麽好辦法說來聽聽。”
張學銘:“我們預定的裁軍計劃第一步是整理規範各個派係的軍隊,限定數量,多餘的就要裁撤。你說的大麻煩就是這個事吧?確定各派軍隊數量一定會爭個不修,對此我們的辦法原則就是兩條:第一,我們兩家做個表率;第二是寬鬆。”
蔣經國:“國家化的時間表上我們先行一步已經是做表率了,這個確定各派軍隊數量標準又如何做表率呢?”
張學銘:“軍隊的數量,比如多少個師旅,確定各派軍隊數量的標準。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原則,就是各派自己報數字,其他人來評議,要求大家都寬鬆一點。我們兩家的表率是什麽呢?按照實際情況比如說我們各自報出50萬軍隊的標準,這就是表率作用啦。實際上我們兩家的軍隊都在50萬以上{曆史上二戰初期中隊總數不到100萬,二戰結束時超過三百萬},我們兩家都主動壓縮。經過大家評議認可之後,這就是個客觀標準。如此一來第二流的派係誰敢自報50萬呢?比如說晉綏軍和桂軍,他們充其量隻能報25萬的數字。以此類推,全國報上來的數字也就是200萬左右。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又是處於戰爭狀態,200萬軍隊數量還是偏少的,真打起來還是要增兵。想一想,我們為什麽要限製他們呢?對於各派報上來的數字,站在今天的角度那是他們派係的軍隊,可五年後就變成國防軍啦。站在明天的角度看,你報的數量多就是為國防軍貢獻更多的兵源呐,作為中央政府為什麽要反對呢?所以說,他們盡管報數字,各派評議的時候我們都去唱紅臉的,當安撫的角色,大度包容,各派係定然高興。各派都搶著為國防做貢獻咱們心理也是高興不是?”
蔣經國:“哈哈!真有你的!你這一番話可是字字值千金,這麽頭痛的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而且是人人都滿意。好!真是好主意!”
張學銘:“承蒙誇獎,不過這個主意不是我的,是我家老帥交代的辦法。”
蔣經國:“是嗎?這就更令人敬佩了。”
他嘴上如此說,可心裏未必相信。一個山大王出身的大帥能有這等見識?
張學銘又說道:“不過有一種武裝應該嚴格禁絕,就是各地的私人武裝,越是偏遠地區,這種武裝就越多。在戰亂的年代裏鄉村山寨為了自保建立的這種武裝有其合理性,但是也難免被人利用謀求非法利益,使其帶上黑社會的性質。當社會走向和平和法治之後,這種武裝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為了今後的社會安定不管是什麽性質的都應該取締解散,有反抗的就應該剿滅。各個派係都應該負起責任來自行處理,我想各派軍閥們都會樂意幹這個事。”
蔣經國:“你說的對,任何政府都不能容忍民間自己組織武裝隊伍。但是對此也應該有有一定的條件避免傷民,如果邊遠地區確實存在土匪,那麽民間的自衛還是有益於社會安定的,當政者首要的是剿滅土匪,對民團可以加強管理但不能取締。另外民間擁有槍支也是合理合法的,比如用於生計的有打獵的獵槍,普通平民出於興趣而打獵,政府也沒有理由禁止啊!何況用於防止盜賊也是擁有槍支的合理理由。還有大戶人家用家丁護院,這種情況應該如何管理?如此等等的也需要有明確的規定。”
張學銘:“是啊,這些都需要法律的專家們製定法律和細則,詳細地畫出界限。”
總之,軍隊是軍閥割據的根本原因,消滅了派係的軍隊也就消除了分裂割據和戰亂的隱患。這的確是建立聯合政府頭等重要的問題。
......
幾十年曆史的變遷,許多光怪陸離的事物在當年的國民可能司空見慣,時光的隔閡,讓我們今天回首它們是那樣的難以想象、匪夷所思。“持槍合法”這事,現代的中國人會難於理解。的確,那時候的中國人持槍很正常,例如廣東的番禺縣,據統計,民間擁有槍支十八萬!看清楚了:不是十八支,而是十八萬支啊!這隻是一個縣的數量。
民間可以自由持槍!那不是美國嗎?還有王法嗎?
正確的回答是“有王法”。曆史上的國民政府也是有法律的,有一部《自衛槍枝管理條例》。在這部法律當中規定了可以持有的槍支種類:有步槍、馬槍、手槍、土槍、獵槍。這個條例還有很多細則條款我們就不一一羅列了。
......
奉天大帥府。
“報告!”
張作霖剛吃完午飯正在喝茶,打算躺下睡個午覺。年齡大了體力就差,支持不住就要休息。這一聲報告把他喊精神了。一定是緊急公文,否則衛士就擋駕了,知道大帥要休息哪敢攪合呀。
張作霖咳嗽一聲,說:“進來!”
門推開,進來的是楊宇霆。楊是東北軍的總裝備部的部長,還是軍政府的工業部長,這兩個差事管得事差不多,都是工廠、礦山、物資、倉儲之類的。今天他親自跑來定然是重要事務。
張作霖:“哦,鄰葛來了,有什麽事嗎?”
楊宇霆:“報告大帥,是德國人的事,他們的空軍要動一動了。這是電文。”
楊宇霆雙手遞上一疊文案,張作霖接過來,帶上老花鏡,一頁一頁地翻看。
他自言自語地說道:“不少啊,三百多架飛機,差不多是一個軍啊!鄰葛,他們在喀什有多少飛機了?”
楊宇霆:“回大帥的話,在喀什基地德國人的飛機接近1000架了,編製是三個軍,但是不完整,隻有第一軍是滿員滿編的,這次調動的就是他們的第一軍。現在的問題是地勤人員中基本都是我們的人,飛行員中也有一部分,不到100人吧。這個事怎麽處置要請大帥的示下。”
張作霖:“怎麽這麽多?當初不是說了嘛,飛行員他們自己準備,不能招收我們的人。”
楊宇霆:“是這樣的,大帥。這屬於兩軍之間的交流,咱們空軍裏也有德軍的飛行員,同樣的在德軍中也有咱們少量的飛行員,數量上咱們也是嚴格控製。現在要走的這個第一軍裏就有四十多個,德國人的意思能不能暫時借用,一年後讓他們回來。”
“哦,都是漢族嗎?有沒有當地人?”
“有,有八個是維族人。”
張作霖想了一會說道:“這八個維族人不能去,讓德國人自己想辦法,還有三十多個都是漢族吧?也要查一查,看有沒有信回教的,凡是回民都不能去!”
“為什麽呢?請大帥明示。”
“德國人有點像蘇俄,他們是有信仰的,很極端。伊斯蘭教派很多,也有很極端的。這兩家碰到一起是針尖對麥芒啊,所以這些人去德國很危險,搞不好就丟了命。這不是往火坑裏推他們嗎?”
楊宇霆起立敬禮:“大帥仁慈啊!我要替這些小夥子們謝大帥!”
張作霖:“好了,好了,別整這個,坐下說話。”
“是!”
對於新疆的維族和伊斯蘭教有些概念要澄清。第一,民族不等於宗教,並不是維族人都是伊斯蘭教徒,漢族也有信伊斯蘭教的。第二,新疆的維族主要有兩大族群,地理位置上東邊一族,西邊是另一族,他們的血緣傳承是有區別的。東部的族群比較複雜,更接近於蒙古和漢族的人種。東邊的維族群主要信奉喇嘛教{佛教},也有信天主教的。西邊的維族群接近於中亞,基本都是伊斯蘭教徒。以上這些基本情況還是需要知道的,簡述如此,更詳細的就不說了。
張作霖:“跟德國佬說好,為期半年,到期必須放人。”
“是,我通知吳佩孚,讓他去簽個協議。”
“不必了,告訴德國佬,他如果不守約,我們就扣他的人,扣他的飛機!”
“是!”
張作霖是明白人,簽約也要看對象,對於不守約的人簽約有什麽用呢?反正東北軍手中有把柄。
在寧夏軍事工業區裏還有不少的德國人,其中猶太人很多,這些人是不能放他們回德國的。其原因,一方麵是對技術人員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這個情況別人不知道,可趙三本是知道的。
......
曆史上在今年{1938}初,德國開始了侵略擴張的行動,第一個就對準了鄰國奧地利。這個國家與德國屬於同一個民族,都是日耳曼人。然後又對捷克斯洛伐克下手,理由是一樣的,捷克境內也有日耳曼人。德國的借口就是保護民族利益,硬是汙蔑人家歧視了日耳曼人。
麵對德國明目張膽的侵略,英法列強采取綏靖政策,犧牲小國的利益,與希特勒達成妥協,他們的希望是把禍水引向東歐。
今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簽訂了曆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協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參加意見的情況下,強行分割捷克的領土。曆史證明英法的綏靖政策沒給他們帶來和平,而是帶來了戰爭。
......
在這種形勢下德國就需要加強空軍了,並且日漸張揚的希特勒也不需要隱藏自己的武裝力量了,於是就有了調動在中國的空軍儲備力量回國的行動。
中國境內德國空軍基地的位置在中國最西端的喀什地區。喀什城西麵是中國的邊境,那裏是貧瘠的山區,滿山都是石頭樹木極少,山裏流出的幾條不大的河流養育了喀什這一片不太大的綠洲,從喀什再向東就是浩瀚千裏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了。德國的空軍基地就在喀什城與西部邊境之間的山區裏,貧瘠的山脈造成了上千裏的無人區,這就具了有天然的保密環境。當然此地也有困難,那就是缺少水源,他們一靠儲藏天然的雨水,二靠打深井取水。糧食蔬菜肉類等生活必須的物資都是靠這個喀什小綠洲供給。
一支龐大的空軍隊伍也需要經常地訓練,飛機起飛頻繁。還有大量的生活物資,軍需物資的補給運輸。可是他們隱藏在這裏好幾年竟然能夠做到嚴格的保密不為外界所知,這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特殊的環境。
這裏的邊境線之外有好幾個國家,從北邊向南數,有吉爾吉斯、塔吉克、阿富汗、克什米爾{此時屬於印度,二戰後分別屬於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中亞非常貧困又人口稀少的國家。地理環境上隻有克什米爾例外,那裏植被茂盛不缺水,可依然人煙稀少。即便這裏有人看到飛機也不能想到有什麽特別的含義,閉塞之地的消息也傳不出去。此外,德軍的飛機外觀塗裝是中國的五色旗標誌,在外人看來那是東北軍的飛機在中國境內飛行也完全正常,不會有什麽懷疑。
返回德國的飛機從這裏起飛到土耳其境內,距離大約3000公裏,這相當於喀什到西安的距離。這幾年來德軍一直在維持著這條航線,除了地貌特征的導航作用之外,他們也設法在幾個關鍵點上建立了地麵導航站,使得這條秘密航線保持暢通無阻。因此,近年來這條航路也就成了中德之間的一條秘密通道。由於此時的運輸機載重能力很小,隻能用於人員往來和少量的貨物。這條航空路線不能直飛到德國,從土耳其到德國的一段路可以通過鐵路或者海上的輪船運輸來實現,那一段距離已經不遠並且交通方便。
對於單翼飛機來說3000公裏的航程已經是戰鬥機的極限航程了,必須加掛副油箱。而轟炸機的航程更遠一些,飛行3000公裏是沒問題的。
可是這些飛機隻飛到土耳其為止,不能直接飛到德國本土,因為這一路都是歐洲的核心地帶,經過好幾個國家,都是城市密集的繁華地區。此時的歐洲戰雲密布,各國的神經都高度緊張。那麽幾百架飛機飛越好幾個國家定然會引發局勢緊張。所以他們的飛機到達土耳其之後就不能再飛了,隻能裝載到輪船上經地中海、大西洋,穿過英吉利海峽到達德國。這條航路並不遠,大型輪船上裝載貨物也容易掩蓋,誰能知道船上裝載的是飛機呢?
德國的空軍就是這樣回國的,基本上能夠做到保密,其關鍵還要看德國與土耳其兩國之間的關係。德國當局是深知利害的,也定然會盡力維護土耳其。有一點需要注意:土耳其是伊斯蘭國家,宗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立場。
未完待讀。
---609end---(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