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緬甸起衝突

字數:4706   加入書籤

A+A-




    自衛軍在巴裏作戰不利,一個關鍵的陣地得而複失,這讓不少軍官們對這場戰鬥的信心受到打擊,產生了猶豫。

    參謀長楊傑就提出自己的建議,他說:“此處的地形對我十分不利,我們是否可以佯裝撤兵,隻要敵軍離開此地,我們就可以選擇有利的地形與之決戰。”

    此時的李仲庚來了火氣,好鬥的勁頭上來了:“你這想法不行。第一,日本鬼子知道我們有力量消滅他們,他們就不會輕易離開此地。第二,他們還會繼續尋找村莊禍害百姓。第三,這要等多少時間?時間一長他們的援軍就來了,哪裏還會有機會?因此,必須在此將其消滅!我們有飛機的優勢,白天作戰日本鬼子隻有吃虧的份,我們用圍困的辦法也能把他們困死在這裏。”

    楊傑說道:“既然司令官有此決心,我們就要加大進攻的力度,力爭速戰速決。同時也要增加與各地坐探的聯係,以便及時發現日本人援軍的動態,避免被動。”

    李仲庚:“情報的事你催促著辦,今天務必重新奪回這個山頭!”

    “是!我這就去安排。”

    ......

    這種你爭我奪的拉鋸戰進行了五天,爭奪的焦點就是那個小山頭。自衛軍的強勢在於空軍,於是在白天能總能奪下陣地,並且好幾次攻擊日軍的主陣地給日軍造成極大的威脅。可是一到了夜間,日本兵的戰鬥素質得以體現,同時日軍攻擊山頭的路線是平緩的,不像自衛軍從南麵東麵的進攻需要攀爬陡坡。總之雙方各有利弊,戰鬥處於拉鋸的狀態,僵持不下。

    假如沒有時間限製,再給出幾天的時間,自衛軍消滅日軍的78聯隊也是可能的。但這僅僅是假設而已,情況終於有了變化:日軍的援軍來了。

    最早的消息是南洋艦隊提供的,後來也得到了自衛軍自己坐探的密報,多重情報都證實了日軍的一個艦隊正在向東印度海域駛來。

    安達曼群島距離東印度的蘇門答臘島很近,這個島沒有爪哇島那麽繁華,可它是東印度最大的島嶼,它的北岸就是馬六甲海峽。南洋艦隊是一支很強的軍事力量,並且在南洋經營多年,在各地都有觸角。現在南洋艦隊的重心在安達曼,那麽對蘇門答臘的滲透就是必然的,甚至在島上還有小規模的武裝,當然這些都是以情報為目標的。由於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那裏必然是關注的焦點。蘇門答臘島是東西狹長的,有接近兩千公裏那麽長,因此在島嶼的北岸可以選擇監視海峽的地點就比較多。對於這麽重要的位置南洋艦隊是不會放過的。

    日軍在印度洋有兩艘航母,它們是祥鳳號和瑞鳳號。這兩艘總是在新加坡到緬甸沿海活動,為日本遠征軍的交通護航。這一次的情報說祥鳳號和另外四艘艦船組成的編隊離開新加坡向東南{東印度}方向駛去,這明顯與蘇拉威西島的作戰有關。自衛軍有空軍,那麽日軍沒別的辦法,隻能調動航母過來。

    東印度的自衛軍與南洋艦隊關係密切,不但是盟友更是恩主,所以他們之間的通信聯係很頻繁。

    隨著情報還有趙三本給李仲庚的一份建議,趙三本建議自衛軍停止眼前的戰鬥快速撤退,同時還建議他們撤離蘇拉威西的基地。他說,基地的防禦是抵擋不住日軍攻擊的。日軍有航母有軍艦,還有更多的地麵部隊,不足萬人的自衛軍如何保全呢?隻能用遊動躲藏的辦法,避開日軍的鋒芒,才能有所作為。

    自衛軍的確麵臨著危險了,這是不能意氣用事的,李仲庚雖有不甘,也隻能決定撤出戰鬥,大軍向距離最近的碼頭轉移,撤回基地。他們的撤退還是安全的,被困在這的日軍不敢追擊他們。日軍也知道,離開了他們堅守的陣地就有被消滅的危險。

    李家的家人已經轉移到了東帝汶,為了互相關照,李仲庚決定選擇西南方向撤退,在眾多的島嶼中與日軍周旋。日軍的航母艦隊不可能長期留在東印度。同時,日軍也不可能在東印度長久地駐紮重兵,他們需要兵源的地方太多了,兵力不夠用已經是捉襟見肘,各個殖民地隻能保持最低水平的駐軍來維持統治。這就給自衛軍創造了條件。

    還有一件事,李仲庚請趙三本司令官為他們聯絡盟國澳大利亞,以獲取軍火補給。東帝汶已經距離澳大利亞不遠了,此時日軍的勢力尚未到達澳洲。在真實的曆史上日軍到了澳洲,但是被澳軍擊敗,並且敗得很慘。曆史的事實說明自衛軍選擇這個方向是安全的,可以說進退有據。

    澳大利亞不是軍事強國,但是其軍隊具有較強的戰鬥力。

    自衛軍再強也是遊擊隊,麵對日軍大規模進攻是沒有決戰能力的,選擇撤離,到密集的眾多島嶼中去捉迷藏是明智的,在南部遇到重大危機時還可以退到澳大利亞尋求庇護。

    在東印度的日本占領軍渡過了危機,局麵暫時平靜了。

    ......

    趙三本忙中偷閑與他的媳婦去了錫蘭的科倫坡,目的是整頓剛剛收購來的公司,建立董事會,任命各級管理人員,確定經營方向,建立規章製度,讓公司正常運轉起來。同時謀劃進一步的收購和擴大規模。總之一句話就是為了賺錢!

    錫蘭島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因而他是中立國。從軍事上說整個印度洋地區都在英國人的控製之下,也包括錫蘭,但是葡萄牙的中立地位是應該尊重的,所以在這裏的日本人也可以安全地生活。可是要繼續做生意就難了,除非日本人的經濟活動不超出錫蘭島的範圍,否則難以進行。商業貿易怎麽可能在沒有交通和通信的情況下進行呢?除非你是在馬路邊賣茶葉蛋的。因此日本人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賠本的買賣誰還幹呢?隻好忍痛賣掉,這個形勢給了趙三本機會。

    就像新加坡一樣,這裏是重要的國際貿易航運上的節點,轉口貿易和大宗貨物交流使得科倫坡港口非常繁華,繁華之地商機無限。

    趙三本決策在錫蘭島投資,目的還是籌措軍費。那麽這一處港口有那麽大的油水嗎?能養活他的南海艦隊嗎?

    舉個實際的例子吧,有說服力。

    新加坡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島,也可以說就是一座城市,新加坡城就是新加坡國。它這麽小的國家也是有軍隊的,陸軍、空軍、海軍都有,有艦隊,艦隊不大那也叫艦隊,戰鬥力也是有的。國家小也是五髒俱全,該有的東西它都有啊。

    東印度的李家並不掌握政權,他們靠農工商產業也是富可敵國,同樣可以養活一支軍隊。

    所以說,把錫蘭的產業經營好,那財源也能滾滾而來。

    趙三本夫婦的錫蘭之行除了整頓在那裏的產業之外還為第一條商業航空打下了基礎,成立了在印度的首家航空公司。在錫蘭購買土地建機場,組織地勤等運營機構,同時,在印度沿海另外選擇一處建立機場,還有幾個地麵站,加上吉大港、達卡一共有四個機場,第一條民航的航線將正式開通。初期的規模還是很小的,隻有一架飛機,是雙翼轟炸機改造的,地麵設施也很初級簡陋,初定一個星期飛一班。但隻要起步了總會有發展。

    趙三本去錫蘭經營產業也是無奈之舉,在英國盟友的地盤上他怎能建立政權呢?除此之外有沒有機會呢?應該說還是有。可是在海外的環境下謀求華人的政權是需要特殊條件的,搞不好就成了新殖民主義者了,這可是逆曆史潮流而動啊!嗬嗬,簡化說法就是“反動”!反動反的是什麽?是反曆史潮流啊,所以說火候要掌握好,搞殖民肯定沒有好下場。

    社會發展有其自己的規律,從野蠻走向文明是曆史的必然。在殖民的問題上也是一樣,殖民的發生有其曆史原因,最終結束殖民,各個民族都走上獨立自決之路也是曆史的必然。

    二戰結束之後,在美國的倡導下世界各地的眾多殖民地都紛紛獨立建立了自己國家。對於這個變化,此時的人們還不知道,可是趙三本是知道的,所以說他不會去搞什麽殖民地,明白這個潮流的人就要順曆史潮流而為,而不是反動。

    形勢需要他謀求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既不能侵犯盟友,也不能搞殖民,這是頗費心思的,趙三本也在慢慢地摸索。

    ......

    緬甸出事了,在緬甸士紳會中,民黨派駐的幹部周十味送來了消息,在卑謬的自衛軍與獨立軍發生衝突,達到了火拚的程度。報告說自衛軍打贏了,消滅了對方一個不小的隊伍,事態很嚴重。

    在緬甸,以德欽昂山為首的“我緬人協會”,其下有緬甸獨立軍,這支武裝力量是半正規化的軍隊,相當於民兵或者民團的性質。它們是日本人支持和訓練的,武器裝備也是日本人給的。可畢竟不是正規軍,沒有嚴密的編製,是按照地域分布的,組織比較零散,各地規模也不一樣。人數多的有幾百甚至上千人,人數少的隻有幾十人。在卑謬就有一支接近兩百人的隊伍。

    趙三本參與組織的緬甸自衛軍,其總部就在卑謬,他們在此地的力量相對比較大。僅此一地的自衛軍就有四百多人,被稱作總隊,下麵有十幾個分隊。在卑謬城這一個局部,自衛軍處於優勢。這兩支力量都是民間武裝的性質,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比不上正規軍。這也是日本占領軍治下的特殊情況,日本人也不能容忍民間存在正規的部隊呀。

    他們的衝突從何而起?結局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663end---(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