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海上空戰
字數:4720 加入書籤
第一分艦隊成功襲擊日軍船隊後向蘇門答臘基地撤退遭遇日軍艦隊攔截,在小規模空中交手後偵察機發現了日軍艦隊。馬佑銘等軍官圍著海圖觀看商議,有人建議應該主動向敵艦隊出擊。馬佑銘說道:“再等一等。”
馬佑銘在等什麽呢?日軍第一批來襲的飛機有18架,這個數字讓人懷疑。簡言之就類似於陸地作戰的佯攻,屬於試探性的,那麽日軍會不會另有一個主力機群前來偷襲呢?南洋方麵貿然出動襲擊日艦隊,這就有可能造成空城計,如果有日軍來襲則無法招架,必然遭受重大損失。這是馬佑銘擔心的,他要等一等就是等日軍的偷襲。日軍有總數80架艦載機,現在發現並且正在空戰的不到20架,就是說日軍還有五六十架戰機的空中能力。
“報告,有總司令部電報。”
馬佑銘簽收後接過電報,打開一看,他皺著的眉頭舒展開了。電報是趙三本的訓令,電報說:你們成功襲擊日軍運輸隊取得了巨大的戰果,總司令部向第一分艦隊表示祝賀,並擬嘉獎艦隊官兵,希望艦隊再接再厲安全返回基地。現在戰場上發生了日軍艦隊攔截的態勢,給艦隊安全返航造成了障礙。司令部指示艦隊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注意減少傷亡,特別是飛行員,要避免大規模減員。飛機損失了可以購買補充,飛行員比飛機要珍貴!切記執行!
馬佑銘把電報交給眾人傳閱,現場的氣氛放鬆了不少。
這個電報第一個意思是肯定他們已經完成了司令部交給他們的任務,並且很出色,趙三本很滿意。另一個意思就是要求保存實力,特別是要把飛行員帶回來。換句話說,接下來的戰果大小無所謂了,保存實力是第一位的。
馬佑銘得到了上峰的肯定和褒獎,並且接下來的作戰不再要求戰果了,這就減輕了他的壓力,所以心情就放鬆多了。
“報告,東偏南方向發現大機群,正向我方飛來,據偵察機目視估計,敵機數量超過30架。”
馬佑銘的擔心是對的,日軍果然有佯攻還有主力部隊,這個大機群就是乘亂發動偷襲的。
雖然雷達沒能發現敵情,在軍艦上目視還看不到目標,可是飛機是很快的,用不了10分鍾,敵機群就會飛到艦隊上空。
“命令空中值班飛機迎敵,命令各個航母,所有能起飛的戰機均盡快起飛,要快,力爭全部起飛。”
現在可以迎敵的飛機總數有90架左右,這包括的現在空中值班的30架飛機,不包括已經與另一個日軍機群交戰的二十多架。現在的關鍵在於,在日機群到來之前還能夠起飛的飛機數量,客觀地說,全部起飛已經是不可能了,當然要力爭,多多益善。
值班的30架飛機都迎著日軍機群飛去{東南方向},三艘航母同時緊張地放飛,剛起飛的飛機需要在艦隊上空按隸屬單位完成編隊,然後成建製的參加戰鬥。
空戰的速度是很快的,南洋的第一批機群{就是空中值班的,有30架}迎頭飛去,空戰很快就打響了,雙方一見麵,日軍戰機的數量也就搞清楚了,他們有42架戰機。因為日軍的目的是襲擊南洋艦隊,所以他們的部分戰機是懸掛了炸彈的,帶著炸彈當然就動作笨拙,不方便空戰。此時日軍在數量上占優,暫時的比例是30比42。
可是戰場上是變化的,在此我們需要分析一下實際的數量對比。
如果對日軍沒有阻擊,他們十幾分鍾內就可以到達南洋艦隊的上空,這段時間裏每一艘航母大約可以起飛5架左右,總數就是15架。現在有了攔截動作,日軍受阻,如果日軍有部分飛機突破圍堵能夠到達艦隊上空,就至少要延遲幾分鍾,那麽就會有更多的飛機起飛。我們保守地估計,可能起飛的數量達到20架。
不要忘了第一波起飛的飛機正在作戰,他們總數也是30架,其中有6架分散在各個方向做偵查,實際交戰的是24架。因為沒有激烈的交鋒,因而他們沒有戰損。如果調動得當,這一批飛機也是可以殺回來參戰的。
為了清晰簡單,我們按照順序把第一個發生空戰的戰場叫做戰場a,也就是日軍佯攻的空戰戰場,現在來襲的日軍{40架}是第二個發生空戰的戰場,我們稱作戰場b。現在就有了a和b兩個戰場。
這就是說,在戰場b,南洋可能投入的是30+20+24,大約有七十多架飛機可以陸續參戰,這還忽略了作戰之中隨時還會有更多的飛機起飛,即便日軍沒有戰損也是40比70,南洋既有絕對的優勢。如果考慮飛機的性能,比如空中的通信能力,南洋一方具有更大的優勢了。
......
“救援船隻派出去沒有?”這是王誌武在問。他的身份是政訓官,他的職責是監督,按規矩他是不能幹預指揮的,當然了,有特別授權的時候則另當別論了。他現在這一問就是在行使監督權,因為趙總司令剛才的訓令已經說了,要特別的注意飛行員的傷亡。現在空戰在附近發生,派出船隻救援跳傘的飛行員是可行的。
馬佑銘答道:“已經派出了一艘護衛艦,艦上有一架水上飛機。”
大型的軍艦上都可以搭載水上飛機,這就可以執行很靈活的任務,比如現在的水上救援。在現代裏有艦載直升飛機很方便,可惜現在還沒有。
說“沒有直升飛機”這是實情,二戰的時候在主要的戰場上的確沒有直升飛機的身影。但是還真的不能把話說絕,按照嚴謹的科學態度此時{1940年}是有直升飛機的,並且曆史上就是在今年,美軍采購了第一批直升飛機作為軍用。隻是太稀少了,並且沒有靚麗的表現,所以一般地說,直升飛機是在二戰後發展起來的。
在這個年代裏大型船舶上裝載一架水上飛機並沒有難度,條件是船上有放置它的位置,有機械師來維護就可以了。使用起來很方便,用吊具把飛機放入水中它就可以飛行了。有了飛機就可以增加搜索範圍,並且可以降落到水麵救援,這就類似於直升飛機的作用了。
......
從前方{戰場b}不斷傳來空戰的消息,最重要的消息是有十幾架日軍飛機突破攔截向第一分艦隊飛來,很明顯,日軍就是要襲擊南洋的艦船,當然最主要的目標還是那三艘航母。
空戰與地麵作戰的區別很大。在地麵作戰中可以在要害位置設置阻擊陣地,少量的兵力就可以阻止敵方部隊通過。但是在空中就很難做到,除非有巨大的優勢使得敵方的飛機不敢通過。而目前前方戰場上是40對30,日軍的飛機多,那麽他們就可以分出部分兵力脫離糾纏直接去襲擊南洋艦隊。
空戰的戰場還有另一個,就是戰場a,佯攻的日軍有十幾架飛機,在南洋航空兵優勢兵力的攔截之下向南方退卻。此時那裏已經不是主要的威脅,因此馬司令命令他們脫離接觸立即撤回,支援艦隊附近的作戰。這一個機群因為沒有實質的作戰,因此沒有戰損,還是一支生力軍,他們的回援將增加主戰場的兵力。
空戰的戰場距離艦隊不遠,前方傳來消息後隻有幾分鍾的時間就看到東南方向有飛機飛來,這就是來襲的日軍。此時航母上的艦載機還在陸續地起飛,目前以有18架在空中盤旋。這是因為它們要等待按建製編隊,就是等待著正在起飛的戰友。也幸虧如此,客觀上為艦隊保留了一支力量,此時他們沒有任何的猶豫,立即撲向日軍投入了戰鬥。
到來的日軍飛機有16架,在日軍飛機的後麵還有跟隨追擊而來的5架南洋的戰機,也就是說在艦隊的上空有二十多架飛機對付日軍的16架。
來襲的日軍飛機多數是掛著炸彈的,行動就有些笨拙。現在他們是後有追兵前有堵截,形勢很不利。可是日本鬼子從來就有拚命的武士道精神,不惜犧牲也要達到目的。他們的目標就是南洋的航母,目標已經臨近,於是有好幾架飛機開始急速地降低高度,借著俯衝的動能使得速度陡然增加,目標當然就是水麵的艦船。南洋艦隊隻有航母是三萬噸左右的大船,除此之外就沒有巨型戰艦了,所以目標就特別的明顯。
在槍炮對射的空戰中,速度是非常重要的,高速下衝的日軍戰機就顯得銳不可當。軍艦上的防空火炮全都開動起來,用最高的效率對空射擊,日軍戰機前有炮火後有追擊,他們還是勇猛地衝下去,直直地對著目標船,似乎想撞上去同歸於盡的樣子,真是很瘋狂啊。
轉瞬間炸彈就投擲下去了,海麵上水柱衝天,有的艦船就起火燃燒起來了。日本鬼子當然是希望所有的炸彈都投到航母上,可是戰場上不都是那麽理想的,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胡亂選擇目標也是不得已。就這樣一艘掃雷艦被炸掉了半邊,一下子就下沉了,很多水手都來不及逃生,損失慘重。
雲南號的甲板中部被掀起一塊,停在甲板上的和正在起飛的飛機被炸毀,落入水中。航母的甲板目標太大,的確是最容易的攻擊目標。另外兩艘航母還算幸運,躲過了第一波的攻擊。
在這過程中,日軍的戰機被擊落四架,這也是由於帶炸彈的飛機笨拙,南洋的戰機全力作戰,軍艦上也拚命地開炮,進攻的一方總是風險更大。
畢竟南洋一方的戰機性能優秀,數量多,並且還在一架一架地起飛。在這一波攻擊之後,日軍攻擊的機會再也沒有了,在遭到圍殲之下幸存者隻能落荒而逃。
戰鬥還在激烈進行中,戰果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700end---(WWW.101novel.com)